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最近,缙云县畜牧兽医站组织人员对本县存栏种公猪进行了实地考核,发现目前山区种公猪饲养存在诸多问题:1 布局不合理全县存栏能繁母猪2873头,公猪没有根据母猪分布状况而合理布局,导致母猪户配种不便,公猪利用率不高。例如舒洪镇存栏母猪114头,公猪5头。东渡镇的麻坪、古路、北岸、石松4村相邻,饲养种公猪5户共6头。而有的边远山区乡镇无1头种公猪。2 引种混乱1997年因仔猪价好,养母猪经济效益高,许多养猪专业户及农户注重眼前利益而擅自引种。在调查的55头种公猪中,由农业局批准设点,从正规种猪场引进的…  相似文献   

2.
种公猪过早淘汰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林翕泉(彭泽县农牧局畜牧兽医站)近几年我县从九江种猪场引进数十头良种公猪,分给农户饲养,由于饲养方法落后,有啥喂啥,管理粗放,致使大多数良种公猪早衰而淘汰或死亡。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生猪生产发展,究其原因有:1配种无计划,使...  相似文献   

3.
猪统供站的主要任务是科学饲养管理并合理利用种公猪来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推动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对提高公猪种用价值谈几点看法。1科学引种、留种严格把好引种、留种关是首要措施,应根据改良试验效果,群众喜好,本地区的猪群结构,饲草饲料资源及饲养水平等来制定改良引种方案,如纯撒坝品种和纯荣昌品种为主的示范村,应选留或引入长白品种为父本;以长撒、长荣品种为主的示范区,应选留或引入大约克品种为父本,根据以往实施结果都取得良好的改良效果。引种应注重屠宰率和胴体品质,并…  相似文献   

4.
种公猪精液品质的好坏与繁育改良的效果以及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提高种公猪精液的品质,是生猪养殖的重要工作环节。影响种公猪精液品质的因素很多,如营养因素、饲养管理因素、疾病困素等,需要养殖者进行合理饲喂,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加强饲养管理,从多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达到提高种公猪精液品质的目的。现简单介绍提高种公猪精液品质的饲养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饲养种公猪的目的在于采精或配种,种公猪饲养得好的标准是精液数量多、质量(活力、密度)高。因此,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是生猪生产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科学养猪适用技术的普及和农民养猪积极性提  相似文献   

6.
正持续的品种改良是猪场提高生产水平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新建猪场还是老猪场,必须做好引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管理好引进的种猪。笔者根据多年猪场管理经验,参照国内外大中型种猪场引种管理经念,结合目前猪场引种实际,浅谈一下猪场引种要点。1引种前的准备1.1隔离舍引种单位应根据引种数量多少设立相应大小的隔离舍,要保证每头种猪有1 m2的有效圈栏(公猪宜在10 m2的单圈饲养)。隔离舍  相似文献   

7.
种公猪饲养的好坏,不但影响种公猪的使用年限和良种普及覆盖面,而巨影响母猪的受胎率、产仔数及其后代生活力,进而影响整个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为充分发挥良种公猪作用,加快生猪改良步伐,必须加强现有瘦肉型种公猪的饲养管理。1饲喂全价饲料营养是维持种公猪生命活动、生产精子和保持旺盛繁殖机能的物质基础。只有饲喂营养价值完全的日粮,才可能增进公猪健康,提高精液品质,从而增强受精作用,提高母猪繁殖力和仔猪生活力。1.1完善饲养标准种公猪饲料应严格按照饲养标准配制,满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日粮中应含有一步比…  相似文献   

8.
(一)引种引进的种猪应来源于非疫区,并在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引种。引种时应向该种猪场索取发票、系谱、种畜禽合格证、动物检疫合格证,并与其签订质量和服务合同。种猪养殖场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引进的种畜要隔离饲养30日,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饲养。(二)标准化管理我国相继公布过多个版本的《猪饲养标准》。这些不同阶段的《猪的营养需求》或  相似文献   

9.
1引种为提高猪群总体质量和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猪场和养猪户都经常要向质量较好的种猪场引进种猪。引种也是猪场管理的第一环节和基础环节,品种的引进应遵循以下8项原则:正确选择引入品种;慎重选择个体;严格执行检疫制度;所有猪种必须有检疫证书;种猪场必须要有生产、经营许可证;要区分引进品种是原种还是商品配套系;要考虑品种原产地与引入地间的环境差异;要考虑引进品种的生产性能。了解被引品种地区的疫病情况及整个畜禽类疫病发生情况,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猪及仔猪;需要引进种猪时应从有种猪经营许可证的种猪…  相似文献   

10.
有言道:公猪好,好一坡;母猪好,好一窝。优良的种公猪,是获取大批优质仔猪的基础,对于搞好生猪生产工作意义非凡。文章在分析介绍种公猪饲养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就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及使用,种公猪饲养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一一汇总介绍,为今后科学养殖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正>俗话说"公猪好,好一坡;母猪好,好一窝"。这句话我在猪场生产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因此,要改善猪场经济效益,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必须把饲养质量好的种公猪作为前提。现根据十几年来在猪场的工作经验,将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方面进行浅谈,供同行参考。1抓好引种与选种关必须从质量好、信誉高的种猪场选购种公猪。种公猪要求健康、遗传性能稳定、性欲旺盛、身腰长、健壮、背脊宽大、后躯丰满等。在使用前两个  相似文献   

12.
引进种猪(包括种公猪和种母猪)是商品猪场实现品种改良和维持均衡生产的常见行为。种猪场和商品猪场在病原种类、免疫程序、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决定了不同来源猪群对饲养管理环境尤其是特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明显不同。一方面引进的种猪可能因为携带某种病原而成为传染源,亦即引种可成为猪场常见和重要的疫病传播方式;另一方面,商品猪场原有的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13.
公猪作为一个养猪场的根本所在,饲养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全场的生产是否正常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要使公猪经常保持健康的体魄、旺盛的性欲和良好的射精能力,并能产出密度大、品质好的大量优质精液。笔者根据本场内公猪的使用特点,从饲养管理方面,提出一些见解。1小公猪的饲养与管理1.1公猪的选留与引进凡饲养母猪的养猪场,都有公猪的选留或引进等工作。无论是自繁自养,还是从外面引进,公猪引进选留工作都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4.
作为繁改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繁改站、牧业小区、专业养殖户和散养户们经常需要引进优良的种畜,这其中有几个注意事项。1引种目的明确根据饲养、生产的需求来确定引进的品种、品系,主要是为了促进血缘的更新。同一牧场内不宜饲养过多品种,一般养2~3个品种比较容易管理。不能只追求品种、数量而忽视品种改良。比如,散养农户引种,应根据周围母猪的血统来确定种公猪品种,若母猪多为长白血统,可引进约克品种的公猪,若母猪含长白、约克血统,则可引进杜洛克品种,进一步提高杂交优势。2必须能适应本地的饲养环境种畜的生产性能除与遗传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种公猪在养殖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是重点养殖对象,做好种公猪的养殖工作是提高猪群品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一般情况下,种公猪的利用年限在2~3年,如果饲养管理良好且利用合理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延长,这就需要加强种公猪的培育工作,适时配种,合理利用,定期进行精液的品质鉴定工作,并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管理好公猪提高其利用率对整个猪场十分重要,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是一个猪场的核心,因此要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对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种公猪的优劣对生猪品质和生猪生产关系极其重大,尤其是现在生猪生产已由数量型生产向品质质量型生产转变,激烈的市场竞争,使生猪的品质更显重要。公猪品质的提高是促进生猪生产发展最便捷,最经济的因素。通过对南川市种公猪饲养管理的调查,指出了存在的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的生猪养殖行业发展中,养殖的模式正在趋于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从目前的饲养管理技术应用情况来看,生猪养殖过程仍存在较多问题,影响生猪业的健康发展和猪群的生产性能。想要保证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发展,就要加强养猪场的管理,对生猪养殖的各个阶段实施饲养管理技术。本文介绍了对哺乳仔猪、后备猪、种公猪、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为规模化养猪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1种公猪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是一个猪场的核心。猪的繁殖力高,表现在公猪射精量大、配种能力强,饲养种公猪是为了得到质量好的精液,因此要加强对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使种公猪具有健壮的体质和旺盛的性欲。通过改善种猪的饲养管理,达到提高其繁殖性能的目的,为现代养猪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优良繁殖性能的种公猪对规模种猪场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与价值,尤其是在广泛采用人工授精方式的现代化养猪生产中,更是如此。种公猪在生产实际中繁殖性能的优劣程度与饲养管理是否科学息息相关,也就是说通过对种公猪合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来保证公猪的良好体况、正常的性机能、精子的质量和数量。从而直接提高规模种猪场的受胎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