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兔瘟是危害家兔一种烈性、病毒性传染病,发病急、潜伏期短、传播快,主要侵害青壮年兔,死亡率可达100%.我从1987年建场养兔以来,就对兔瘟非常重视.大兔每年注射2次兔瘟疫苗,每次剂量1毫升;仔兔在40~45日龄及时注射兔瘟疫苗0.5毫升,60日龄又每只注射1毫升,以后每半年免疫一次,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幸奠权 《饲料博览》2014,(10):57-58
<正>兔瘟是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俗称,由兔瘟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传播迅速,发病率极高,病期较短。一年四季均易发生,以春、秋和冬季发病较多。各品种的家兔均易发生,但是长毛兔发病最为敏感。主要发于2月龄以上的青、壮年兔,3月龄以上的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95%,幼兔发病率较低,对养兔业可造成毁灭性的经济损失,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向多云  周平 《湖南农业》2007,(12):16-16
四、兔瘟 1.病原本病是家兔一种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青年兔、成年兔,死亡率可达95%以上。1月龄以内仔兔极少感染。  相似文献   

4.
四、兔瘟 1.病原 本病是家兔一种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青年兔、成年兔,死亡率可达95%以上.1月龄以内仔兔极少感染.  相似文献   

5.
一、兔瘟:早龄化、非典型化和散发趋势 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作兔病毒性出血症。其流行病学特征为:主要感染青年兔和成年兔,2月龄以下幼兔发病率较低,哺乳仔兔不发病,任何品种、性别、用途的兔均易感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秋发病率高。带毒兔、病兔是主要传染源,通过饲养用具、人员、车辆、污染的饲草饲料、注射针头等传播,经由消化道、  相似文献   

6.
兔瘟是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俗称,由兔瘟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来势凶猛,传播迅速,发病率极高,病期较短。该病四季均易发生,以春、秋、冬季发病较多。各类品种的家兔均易发生,但以长毛兔对此病最为敏感。兔瘟主要发于2月龄以上的青、壮年兔,3月龄以上的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达95%以上,幼兔发病率较低。此病对养兔业可造成毁灭性的经济损失,须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正>兔瘟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两季,病兔、隐性染病兔和亚健康兔是主要传染源,被病毒污染的饮水、饲料、用具等是重要传毒媒介,也可通过直接接触而传染。3月龄以上的青壮年兔兔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幼兔发病率较低、死亡率高,哺乳兔很少发病。一、临床症状1.最急性型。最急性病例突然抽搐  相似文献   

8.
张翔兵 《新农业》2015,(3):40-41
<正>家兔大肠杆菌病是由一些致病性血清型大肠杆菌及毒素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仔幼兔水样、胶冻样腹泻为主要特征。1流行病学病兔和带菌兔是本病传染源。本病主要感染1~3月龄的仔幼兔,特别是断奶前后仔兔发病率较高,成年兔偶见感染发病。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一般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在寒冷冬春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本病原菌属条件性致病菌,长途运输、饲养不当、日粮  相似文献   

9.
一、兔瘟 兔瘟仍是獭兔的头号“杀手”,近年来该病明显出现了早龄化、非典型性和散发型特点。发病年龄呈多元化趋势,刚断乳的仔兔也有发生,最早在40日龄左右。临床症状和解剖特点也并非与典型性的兔瘟完全相符,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渐进性死亡,浑身瘫软。  相似文献   

10.
一、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常呈暴发流行,对养兔业有巨大的威胁.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秋和冬季发生更为严重;不同年龄表现不一.哺乳期的仔兔未见发病,幼兔2月龄以后逐渐增加对本病的易感性,青年兔和成年兔易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11.
正家兔常发疾病种类较多,搞好家兔的疾病防治,是养兔业的关键。下面介绍几种家兔常见病的防治:1兔瘟是兔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易感3月龄以上的兔,哺乳仔兔不易发病。初春易暴发,发病后迅速蔓延至全群,死亡率在95%以上。最急性型和急性型病兔,青年兔与成年兔多发,死亡率60-100%。慢性型患兔易感染3月龄内幼兔,潜伏期和病程较长,体温41℃左右,精神迟钝、食欲减退、被  相似文献   

12.
某些养兔户由于各方面的认识不清,经验不足,饲养管理粗放,如大、小兔不分群,不重视平时的消毒工作,无免疫或免疫程序不合理,诸此原因常导致兔瘟的发生和流行.该病发生突然,常呈急性败血症迅速死亡;三月龄以上的青壮年兔和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90%~100%,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必须认识兔瘟,防治兔瘟.  相似文献   

13.
幸奠权 《新农村》2015,(2):30-31
<正>兔瘟是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俗称,是由兔瘟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发病率高,传播迅速,死亡率可达80%~100%,对养兔业危害极大。1.流行特点(1)流行季节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秋和冬季多发,高温季节发病相对较少。一般多从10月开始发病,寒冬季节为暴发期,到翌年的5—6月份逐渐平息,7—9月发病较少。潜伏期为1~3天。(2)发病年龄该病不分品种各类家兔均易  相似文献   

14.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性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我国自1984年首次在江苏无锡发现本病以来,迅速蔓延至全国多个省、市。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与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90%~100%。  相似文献   

15.
<正>一、从发病日龄看1.沙门氏菌病(副伤寒):多发于断奶幼兔、怀孕25天后的母兔。2.大肠杆菌病(粘液性肠炎):多发于20日龄和断奶前后的仔兔和幼兔,成年兔很少发病。第一胎仔兔的发病率较高。3.仔兔黄尿病(葡萄球菌病):哺乳仔兔4.魏氏梭菌病:除未开料的乳兔外,可发于任何年龄,以1~3月龄幼兔发病率最高,獭兔较其他品种兔易感。5.球虫病:任何年龄的獭兔均发,1.5月龄~3月龄的幼兔最易感染发病。二、从发病季节看  相似文献   

16.
戴永利 《新农村》2007,(2):23-23
1.流行特点兔瘟毛用兔的易感性高于皮用兔和肉用兔;青壮年兔、成年兔的易感性高于幼年兔;哺乳兔和2月龄以下的仔兔一般不感染,月龄越小发病越少。感染途径是易感兔与病兔或带毒兔直接接触感染;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场地、用具、兔毛、空气及饲养人员等媒介经消  相似文献   

17.
2000年7月中旬,乌鲁木齐市近郊某养殖户饲养的家兔发生了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症状观察、病理解剖和病原分离鉴定,诊断为兔瘟、兔球虫、兔波氏杆菌病所致。现将诊断、病情控制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兔场自1998年4月、1999年3月分两批从邻县个体兔场引进种兔50余只自繁自养,数量已达500余只。免疫程序为每满6个月用兔瘟、兔巴氏杆菌二联灭活苗注射免疫(幼兔免疫首期为30日龄)。2000年7月初,仍用兔瘟、巴氏杆菌二联灭活苗对30日龄断奶幼兔进行免疫接种。注射后第9天开始发生死亡,每天死亡10~20只。经现场调查了解,兔场建设简陋,座落在居民住宅区内,无任何消毒措施,每次清粪后仅用漂白粉消毒。由于消毒不严格,圈舍散发着浓浓刺鼻的氨臭味;饲喂饲料不全价,饲草质量差且单一,部分饲料有霉变;兔群杂,毛色各一;母兔乳汁少,仔兔不够吃;整群外观消瘦,仔兔腹泻较多,粪便中带有粘液。兔群在注苗前,曾因兔腹泻投喂庆大霉素、呋喃唑酮拌料,进行了连续30天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兔的烈性传染病,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家兔传染病。传播迅速,表现体温升高、白细胞数减少,伴随神经症状,很快死亡。此病曾造成我国多省市巨大损失,近几年虽未大面积暴发,但是零星散发和小范围严重发病的情况依然不断。本病主要对3月龄以上家兔造成威胁,发病率达到95-100%,死亡率80%左右,随着疾病的发展,成年兔的易感性降低,幼兔的易感性逐步提高。无季节性,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  相似文献   

19.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病理学诊断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RHD)俗称兔瘟,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性败血症。潜伏期短,发病快,死亡率高达100%。该病自7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成为兔的最严重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出血症 俗称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常呈暴发流行,对养兔业有巨大的威胁。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秋和冬季发生更为严重;不同年龄表现不一,哺乳期的仔兔未见发病,幼兔2月龄以后逐渐增加对该病的易感性.青年兔和成年兔易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