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高山地区马尾松毛虫天敌调查及其作用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林间调查和室内观察,基本摸清了高山地区马尾松毛虫天敌的主要种类及寄生性天敌的自然寄生率,并初步评价其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松毛虫与松林、天敌、森林植物群落的相互关系,如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松树的补偿和超补偿能力、天敌自然控制作用、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用,以及生物技术的应用,讨论了松毛虫种群生态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系统地研究了自然分布北界区域马尾松毛虫天敌昆虫种类(包括蜘蛛)。共记录捕食性知敌昆虫23种,寄生性天敌昆虫30种,其中14种天敌为我省首次记载发现。  相似文献   

4.
自1991年起结合松毛虫DendrorolimusspectabirlisButler防治工作,在青岛市崂山区对天敌种群与松毛虫自然消长关系进行了调查,并对天敌做出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5.
自1991年起结合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 Butler防治工作,在青岛市崂山区对天敌种群与松毛虫自然消长关系进行了调查,并对天敌做出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6.
高山地区马尾松毛虫天敌调查及其作用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林间调查和室内观察 ,基本摸清了高山地区马尾松毛虫天敌的主要种类及寄生性天敌的自然寄生率 ,并初步评价其作用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研究了自然分布北界区域马尾松毛虫天敌昆虫种类(包括蜘蛛)。共记录捕食性天敌昆虫23种,寄生性天敌昆虫30种,其中14种天敌为我省首次记载发现。  相似文献   

8.
利用天敌防控美国白蛾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美国白蛾各个发育阶段的天敌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发现卵期有2种捕杀性天敌、幼虫期有4种捕杀性天敌和4种寄生性天敌,蛹期有多种鸟类捕杀性天敌和4种寄生性天敌,成虫期有2种捕杀性天敌。因此,保护和利用天敌是防控美国白蛾重要而最根本的方法,有利于自然系统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Butler)]各发育阶段,均受到寄生性、捕食性和致病性等自然天敌的控制与影响。根据调查,落叶松毛虫越冬后幼虫期自然天敌控制率75.1%,其中:寄生率33.0%,捕食率27.0%,致病率15.1%;蛹期自然天敌控制率60.6%,其中:寄生率32.0%,捕食率11.4%,致病率17.2%;卵期自然天敌控制率55.1%,其中:寄生率33.5%,捕食率16.2%,致病率5.4%。  相似文献   

10.
赤松毛虫蛹的捕食天敌主要有螽斯、蚂蚊 ;寄生天敌主要是寄生蝇类。天敌对赤松毛虫蛹有较好的自然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褐马鸡天敌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马鸡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仅分布于山西吕梁山脉和河北省西北山区,野生种群数量稀少。近年来,虽经大力保护,但仍未脱离濒危境地。褐马鸿数量增长的原因,除栖息地自然环境、种类繁殖能力和自然死亡以外,天敌危害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搞清褐马鸡天敌种类及其危害方式,对于控制天敌危害,保护野生种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揭马鸡的研究,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涉及到褐马鸡的地理分布、数量调查、生态生物学、饲养繁殖、生理与疾病等诸方面。但对褐马鸡天敌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在芦牙山、庞泉沟…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东进林区松毛虫历年发生和防治概况,分析了飞机防治,人工地面防治的效果,认为采取飞机与地面交叉防治,即大发生时用飞机大面积喷洒化学药剂防治,在小面积发生或有虫窝林块时便在地面集中扑灭,同时引进有效天敌及营造混交林,利用天敌和自然力量保持生态平衡。可控制松林长期有虫无灾。  相似文献   

13.
用2年时间,在通辽市美国白蛾发生区研究了释放寄生性天敌昆虫周氏啮小蜂和赤眼蜂防治该害虫的效果和种群数量调控情况.结果表明:林间释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蛹的寄生率为69%、天敌总寄生率为92%、防治效果为87.4%,林间释放赤眼蜂对美国白蛾卵的防治效果为78.7%.利用天敌防治美国白蛾方法有利于其他天敌种群自然繁育,无抗...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毛虫天敌的种类多,数量大,是这种害虫重要的死亡因子,甚至是终止害虫的猖獗因子。研究它的天敌种类组成,数量变化,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有利于充分地发挥天敌自然控制作用,合理地利用天敌和有计划地引进天敌。  相似文献   

15.
张飞萍  尤民生 《林业科学》2007,43(10):90-94
利用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资料,比较和分析长期垦复施肥、垦复、劈草、撂荒和化学除草5种管理措施下群落林下层和竹冠层的共有物种分布特征,以及害虫与天敌功能群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撂荒林比较,其余管理措施因破坏了林下栖境而不同程度地减少了2个林层间的天敌共有物种,这些减少的共有物种多属于蜘蛛目和膜翅目天敌,从而削弱了林层间的天敌互补作用,不利于充分发挥其自然控害作用,是毛竹叶部害虫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各项管理措施实施时,适度保留部分林下植被,有助于竹林的丰产培育和强化群落的自然控害潜能.  相似文献   

16.
第二讲天敌资源调查一、天敌资源调查的意义天敌资源调查是昆虫区系调查的内容之一。目的在于查明当地主要害虫各个虫期的天敌种类、自然控制效率、季节性种群变动规律及地理分布等。对本地天敌资源没有调查,就不了解害虫有哪些天敌,它们对害虫数量变动的影响如何,也不知道在生物防治中该采用哪种天敌。我们对外地天敌资源没有了解,就不知  相似文献   

17.
暗腹雪鸡的生态习性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6-1997年在甘肃东大山自然保护站对暗腹雪鸡青海亚种的生态学和生物学进行了系统观察,主要内容包括栖息环境、活动规律、食性、繁殖规律及天敌等。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多重降解生命表来分析松纵坑切梢小蠹自然种群的死亡原因,是一种新方法。本文利用云南省昆明地区松纵坑切梢小蠹自然种群生命表的资料,分析其死亡原因。发现该地区松纵坑切梢小蠹自然种群52.79%的死亡率出现于卵期、幼虫期和蛹期,分别为18.06%、22.03%、12.70%;特别是幼虫期和卵期死亡率最高,其中34.86%的种群死亡为捕食性天敌所致。其捕食率分别为12.64%和12.58%,因此,认为捕食是幼虫期及卵期控制种群数量的关键因子之一。对该害虫进行综合防治时,应重点加强对捕食性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美国白蛾寄生性天敌昆虫利用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调查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及生物学特性 ,其次在防治措施上力求保护天敌昆虫 ,并人工助迁或规模化繁育天敌昆虫用于生产防治 ,同时要合理配置植物群落 ,创造天敌昆虫生存与繁衍的有利条件 ,增强自然控制能力 ,达到可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20.
对法国阿尔卑斯山地区松异舟蛾(Thaumetopoea pityocampa)不同扩散区域卵寄生性天敌种群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松异舟蛾卵寄生性天敌是重要的自然控制因素,但天敌种群数量在新扩散区较低,与害虫种群相比有明显的滞后现象.天敌主要有3种,即赤眼蜂(Tricogratmmessp.)、跳小蜂(Ooencyaus pityocampae)、Batyscapus servadeii,但赤眼蜂数量很少.优势种是后两种,可以作为天敌加以开发利用,但这两种优势天敌有较大数量的滞育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