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杉引种及优良种-种源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从美国引进的3种云杉的不同种源,以乡土树种红皮云杉作对照进行优良种-种源选择研究。结果表明,欧洲云杉与黑云杉相比,树高、胸径和材积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白云杉和红皮云杉相比,树高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是引种成功的优良树种。选择欧洲云杉为优良树种,树高的遗传力为54.0%,遗传增益为8.0%;胸径的遗传力45.6%,遗传增益为9.3%;材积的遗传力为38.3%,遗传增益为24.9%。同时,选出了白云杉1号(北纬40°20′、西经74°00′)和白云杉3号(北纬39°00′、西经75°00′)种源为优良种源,直接引种欧洲云杉和白云杉优良种源应用在造林、绿化中可获得显著的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2.
黑云杉、白云杉苗期生长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对引进加拿大的黑云杉3个种源和白云杉4个种源及当地的红皮云杉进行了苗期生长性状的研究,通过对1年生苗期的高生长和径生长的数据整理分析,结果表明,3种云杉以苗期高生长差异显著,但径生长不显著。3种云杉以苗期高生长排序为白云杉>黑云杉>红皮云杉。同时对黑云杉、白云杉的种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云杉的7号种源和黑云杉的3号种源分别在高生长和径生长上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作为本引种试验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引进的加拿大黑云杉10个种源与当地红皮云杉的S2—0型苗木生长性状进行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黑云杉有5个种源表现较好,地径和苗高均优于对照的红皮云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引进的10个种源北美白云杉、3个种源的内陆红皮云杉3个年龄段苗木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的苗木高生长差异显著,自云杉种源间、红皮云杉种源间及各种源之间3a生苗木地径生长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白云杉3a生苗高和地径生长表现最佳的种源是3^#、9^#和7^#,红皮云杉种源为CK2的地径及苗高生长量最大,其次是CK3和CK1,而且白云杉3^#种源苗高生长略超过红皮云杉CK3。  相似文献   

5.
选择欧洲云杉3个种源、黑云杉3个种源、白云杉3个种源、青海云杉1个种源进行了不同种、种源的苗期生长性状变异试验。结果表明:云杉不同种、种源间苗期性状差异显著。4个种的1年生苗以苗高进行排序:欧洲云杉〉黑云杉〉白云杉〉青海云杉。欧洲云杉、黑云杉、白云杉各个种的不同种源间有很大的变异及选择潜力。因此在进行云杉引种时,应选择不同的种、种源,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红皮云杉种源间及家系间苗期高生长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皮云杉5个种源(2年生)苗高生长分析结果表明,红皮云杉种源间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在25.6%~31.2%之间,平均值为28.28%;5个种源间苗高生长差异极显著,高生长最大的鸡西种源(11.5 cm)与克什克腾种源(11.3 cm)分别高出生长量最小的塔河种源(9.05 cm)27.07%和24.86%。各种源内家系之间存在丰富变异,其中克什克腾种源家系间变异最大,变异系数在22.1%~35.3%之间,平均值为27.53%,高生长最大的C15号家系高出最小的C12号家系62.4%,种源内家系间苗高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引种的云杉种和种源试验林的适应性和生长变异研究,选育出最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种和种源。[方法]以甘肃省小陇山沙坝试验基地引种的欧洲云杉、黑云杉、白云杉、蓝云杉、红皮云杉和青海云杉6个树种20个种源为研究对象,分别对6、7、9 a幼林龄的生长性状(树高、地径、新梢和冠幅)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以早期评价云杉种和种源。[结果]6、7、9 a生长期内不同云杉种间和种源间的差异多数达到极显著,表明不同种间和种源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利用树高兼地径为主要指标筛选出7个优良种源,分别为欧洲云杉加拿大AB01、AB03种源、白云杉加拿大GL01种源;黑云杉加拿大MA05、MA07、MA08和MA10种源,树高、地径现实增益均超过11%。欧洲云杉、白云杉种源树高与经纬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海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黑云杉种源树高也与经纬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但与海拔相关不显著。[结论]在原产地纬度49°16'~58°38'N,经度68°13'~118°24'W区域范围内引进欧洲云杉、白云杉、黑云杉种源,是适宜在甘肃小陇山栽培的云杉树种。  相似文献   

8.
云杉引种及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长达14~15a的云杉引种和红皮云杉种源试验研究表明:青海云杉从西北引入齐齐哈尔北部克拜地区造林是成功的,生长良好,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对照大4.1%、15.0%和19.8%;红皮云杉美溪种源在该地区生长量高,生长稳定,为最佳种源,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对照大5.0%、11.9%和27.1%;云杉早期选择是可行的,5~6a可作为早期选择的初选年龄。  相似文献   

9.
尾叶桉生长调查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结果表明:1.尾叶桉在雷州地区的生长显著比其他的一些引种桉树速生:(1)尾叶桉和13个树种(种源)(以窿缘桉作对照)的引种生长比较,1年生、2年9个月生和3年2个月生,尾叶桉的树高、胸径、材积均高于13个树种(种源)和对照;(2)尾叶桉与雷林1号桉(50号)、刚果12号桉、窿缘桉(对照)等进行造林对比试验,3年半生,尾叶桉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均居几个树种之首,分别为对照的164.2%、161.3%和435.3%。2.尾叶按的抗风力较强。3~5年生的3片尾叶桉林,1984年和1985年受到两次阵风10~11级的强台风袭击,风害率为10.1%~19.6%,而同龄的窿缘桉、小帽桉、葡萄桉等风害率高达26.1%~55.3%。  相似文献   

10.
对从北美引进的东部白松在辽阳铧子林场进行了15a的种源试验研究。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种源之间生长量差异显著,筛选出的3号和2号2个优良种源,树高、胸径遗传力为85%和87%,遗传增益为20.2%和28.9%,直接引种这些优良种源造林可获得显著的增产效益。东部白松的生长量显著高于乡土树种红松,是辽宁大有发展前途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1.
在大、小兴安岭地区12个红皮云杉种源分布区内,分别选取调查样方,进行红皮云杉种群更新研究,同时以12个种源的144个样本为材料,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在种群更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最终为谷地红皮云杉衰退机制研究提供种群水平及分子水平的相关证据。结果表明:红皮云杉在DNA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多态位点百分率达到98.81%;红皮云杉种源总的Nei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363 2,Shannon指数(I)为0.540 5;种源间和种源内遗传分化分别为27.72%和72.28%,12个红皮云杉种源间的基因分化指数Gst=0.277 2,基因流系数Nm为1.304 0;各种源间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一致度,变化范围为0.751 10.948 1。遗传距离聚类分析表明,12个种源可聚为3大类:新青、乌伊岭、红星种源为第1类;五营、友好、美溪、乌马河、带岭、南岔、双丰种源为第2类;蒙克山、塔林为第3类。种群更新数据表明: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新青、乌伊岭、红星种源为进展种群,小兴安岭五营、友好、美溪、乌马河、带岭、南岔、双丰种源为衰退种群,与遗传距离聚类分析结果一致。这一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寻找谷地云冷杉林衰退机制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也可为红皮云杉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以及种群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经过28年的引种培育试验,河北宜昌市林科所和国有大老岭林场在中国林科院指导支持下开展的10个国家7个针叶树种37个林木引种种源试验,选择出欧洲云杉最适宜湖北及三峡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辽宁省章古台经多年引种育苗试验表明,引种苗木特别是1年生苗能否正常越冬,成为引种成败的首要限制因子。就欧洲赤松而言,波兰、爱沙尼亚种源1年生苗的越冬保存率在80%以上,2年生苗生长量与樟子松相仿且均能安全越冬,为适宜种源;在试验过的4个欧洲黑松变种中,Pinus nigra var.austriaca较抗寒,1年生苗木越冬保存率可达96%,2年生苗木全部能安全越冬,是最有希望的变种。挪威云杉苗木不能露地越冬,不宜作造林树种引种,可作为绿化树种试栽。  相似文献   

14.
红皮云杉是东北地区造林先锋树种,也是园林绿化优质树种。介绍了红皮云杉育苗及大树移植技术,为该树种的造林及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 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常绿大乔木。分布在长白山、小兴安岭、完达山林区及大兴安岭东坡的河谷地带。是用材林和绿化的优良树种。绥棱林区地处小兴安岭南坡,是红皮云杉的故乡。这里海拔250—666米;无霜期106天,年平温气温2.5℃,年降雨量604毫米。为了摸索红皮云杉的人工更新造林技术,我们于1957年春播种育苗0.2亩(按一般针叶树育苗方法),留床2年后,于1959年春在2公顷皆伐迹地上进行植苗更新试验。当年的成活率达到了75%,使我们初步认识到人工更新红皮云杉是可行的。又经过了3年试验,1962年开始大量育苗,大面积更新。以后又总结提出了红皮云杉人工更新造林的四项新措施即:实行半明穴整地,促进顶浆造林;在育过樟子松和落叶  相似文献   

16.
】对红皮云杉按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进行种源划分是适宜的。根据红皮云杉的自然分布,可划为4个种源区:小兴安岭东南部种源区;大、小兴安岭交界种源区;完达山——老爷岭种源区;干旱草原种源区。各不同种源区内,红皮云杉的高、径生长存在显著的差异。大、小兴安岭交界区和小兴安岭东南部种源生长表现较好;干旱草原区种源生长表现最差。在整个大兴安岭东坡的红皮云杉造林,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宜的种源。  相似文献   

17.
柔枝松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柔枝松在中国的生长适应情况,对柔枝松引种后1 a生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并选择乡土树种油松、华山松和白皮松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柔枝松种源1和种源2的场圃发芽率分别为24.25%和25.25%,均低于油松(36.5%),但高于白皮松(18.25%)和华山松(13.25%);成活率比乡土树种低;柔枝松的苗高生长较慢,柔枝松种源1和种源2的1 a生苗苗高分别为3.1 cm?和3.6 cm?,低于油松(6.3 cm)、华山松(5.2 cm)、白皮松(4.3 cm);柔枝松种源1和种源2的1 a生地径,分别为0.175 cm?和0.178 cm,低于油松(0.208 cm)但与华山松(0.182 cm),与白皮松(0.178 cm)相差不大;柔枝松种源1和2主根平均长度分别达到了19.1 cm1、4.8 cm,均长于乡土树种,两个柔枝松种源之间相比,种源2优于种源1。  相似文献   

18.
鄂西山地云杉引种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世界水平的国家级云杉种质资源库。在以国际林联制定的种源试验方案和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学理论指导下,在全世界40个云杉种中收集到乡土大果青扦和引种欧洲云杉等松科云杉属1个针叶树种的15个种、46个种源、298个家系和553个无性系,共计897份。选择出了适应鄂西山地栽培的优质、高效和多功能森林速生树种,结果表明:欧洲云杉30年生平均材积现实增益比人工林乡土(CK)大果青扦材积提高52.2%,天然林大果青扦材积提高78.8%。从39个种源中选择出欧洲云杉4个优良种源8年生平均树高生长量比其它35种源平均树高提高37.4%,其它云杉4个种平均树高提高40.7%;比神农架(CK)大果青扦平均树高提高75.4%;比甘肃省小陇山地欧洲云杉优良家系和无性系平均树高提高4.9%。从欧洲云杉553个无性系中选择出49个优良无性系现实增益7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504个平均树高提高30.2%;比神农架(CK)大果青扦平均树高提高24.8%。欧洲云杉二代32个家系中选择出3个优良家系现实增益6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29个平均树高提高20.5%。比神农架(CK)大果青扦平均树高提高23.1%;与甘肃省小陇山地欧洲云杉优良家系和无性系生长量相吻合。从云杉266个家系中选择出32个良家系现实增益7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234个平均树高提高18.1%。比神农架(CK)大果青扦平均树高提高33%。比甘肃省小陇山地云杉优良家系平均树高提高26.2%。进行了欧洲云杉区域化试验,适宜海拔1000~2000m左右,欧洲云杉密度、整地与抚育栽培技术试验,找出了最佳栽培方式。为云杉遗传改良奠定了坚实的种质材料基础。最适宜鄂西山地发展的是优质欧洲云杉种、种源、家系和无性系,可大力提高新造林分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时从俄罗斯引进的7个种源西伯利亚红松S2-2型苗生长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苗高生长5号种源最佳,地径生长1号种源最好;综合西伯利亚红松主要生长指标及其抗逆性,除7号种源外,其余6个种源皆可作为我国各引种区引种育苗的良好种源。  相似文献   

20.
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是川西北区常见树种,垂直分布在金川流域海拔3000~3800米,岷江流域海拔2400~3500米,最高海拔达4200米.石棉县林场多年来从阿坝州调进粗枝云杉种子作迹地更新用种.从该树种育苗、造林阶段生长观测皆不及乡土树种麦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为了对外地或本地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探讨,我们以麦吊云杉为对照,与引进的粗枝云杉在育苗造林苗木生长上作了测定,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