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落叶松嫩枝扦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6年生兴安落叶松、4年生长白落叶松和10年生杂种落叶松的嫩枝扦插试验证明,10年生杂种落叶松生根率最高达90%,在84种组合生根素中有7个组合生根率超过70%,并筛选出两种适宜嫩枝扦插的基质和1个最易生根的杂种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种内及种间不同杂交组合表现了不同的杂种优势,无性繁殖可以保持遗传特性。通过连续3年的优良杂种落叶松家系生长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最好杂交组合为长14×日混、长4c×日混,与母本相比扦插生根率和根系发育都有所提高,说明长白落叶松与日本落叶松杂交后,不仅提高了根生长量,也显著的提高了生根性状。日本落叶松永8×长白与母本相比,不论根生长量还是生根性状都有所提高。但与长白落叶松×日混杂交组合相比,除了3年根生长量排在前列,生根率排在长14×日混和长4c×日混后外,生根量、最长根长较长白落叶松×日混低。杂种落叶松扦插繁殖能够充分发挥优良基因的遗传潜能,除了偏根率遗传力较小外,其它性状都有较高的遗传力,可以保持母本优良遗传性状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杂种大规模繁殖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不同杂交组合的授粉可配性、可育性 ,杂种苗生长、杂种采穗园母株插穗产量和全光雾插条件下不同组合、单株插穗经不同浓度激素处理的生根以及大田生根插穗移植成活、生长情况。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种间易于杂交 ,不同组合间授粉可配性和杂种苗生长差异十分明显。尽管组合间插穗生根存在着明显差异 ,但幼年母株插穗一般生根容易 ,不经任何激素处理生根率也能达到 90 %以上。采穗园 2 .5~ 3.5年生杂种母株 ,平均可繁殖 13~ 2 7株·株 -1 、 级 2年生扦插苗。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组装各环节最佳方案 ,用人工控制授粉的方法配制优良组合 (一般、特殊配合力高 )的杂种种子 ,播种育苗后建采穗园进行扦插繁殖 ,即能在短期内大量增殖这些珍稀的遗传改良杂种  相似文献   

4.
利用同功酶传标记屯英国南部Underdown落叶松杂种种子园商品种子的杂种率。欧洲落叶松无性系种子杂种率为65%;日本落叶松为19%检测了种子园中各配子间的交配状况。两亲本树种的繁殖能力及花期的差异是两树种杂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利用同功酶遗传标记测定了英国南部Underdown落叶松杂种种子园商品种子的杂种率。欧洲落叶松无性系种子杂种率为65%;日本落叶松为19%。检测了种子园中各配子间的支配状况。两亲本树种的繁殖能力及花期的差异是两树种杂种比例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相结合,建立轮回采穗圃,用全光自控喷雾扦插技术,大规模推广优良家系和第2代优良单株,是加快落叶松树种改良进程的关键。本文还提出了营建落叶松扦插苗人工林、测定林及采穗圃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7.
长白落叶松良种选育研究的方法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重 《森林工程》2002,18(3):3-4
本文叙述了树木生长和材质联合遗传改良的研究;提高种子园种子产量和遗传品质的研究;杂种优势及杂交育种技术的研究;扦插繁殖配套技术的研究;生长及材质性状早晚相关及早期选择的研究;落叶松遗传改良程序。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兴安岭地区气候寒冷,落叶松大多用种子繁殖。为了扩大繁殖系数,加快育苗速度,1989年开始了扦插育苗试验,仅1991年就为生产提供苗木1万多株。其方法如下:选用兴安落叶松2年生母树上的休眠枝或嫩枝,用ABT生根粉1号或IBA处理插穗,在塑料棚或全光照下的沙质插床上扦插,平均生根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华北落叶松扦插繁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的生长调节剂处理能显著地提高华北落叶松嫩枝扦插的生根率,改善根系质量,但是,不同的研究所获取的结论很不一致,结果不稳定。为了寻找出一种适于本树种的扦插繁殖技术,有必要对几种常用生根促进生长调节剂的效果及相关因子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欧洲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及其杂种在美国的育种策略BailianLiGaryW.Wyckoff前言1850年以来,在美国和加拿大栽植了欧洲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和杂种落叶松。在北方气候条件下,这些外来树种是最速生的针叶树种。当栽植在北美的条件下,表现出优于本...  相似文献   

11.
利用日本落叶松展叶期硬枝、嫩枝,在全光雾扦插育苗设备和ABT生根粉等生长激素处理条件下,扦插繁殖苗木获得成功,生根率可达90%,并用扦插苗和实生苗营造实验对比林。营造的扦插苗幼林生长表现良好,与实生苗幼林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杂种落叶松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以杂种实生种子园、杂种落叶松F1代和F2代子代测定林、杂种落叶松第2代无性系种子园以及再收集(新建种质资源圃)的形式开展。杂种落叶松种质资源的丰富,为大量生产杂种落叶松良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日本落叶松扦插育苗采用“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设备”及其它相应的措施而形成的完整的实用配套技术。这套扦插育苗技术解决了落叶松扦插育苗批量生产问题,使生产单位可随时培育出大量良种壮苗。  相似文献   

14.
整地方式对杂种落叶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种整地方式下杂种落叶松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建立固定观测样地48块,连续观测地径、苗高和胸径生长,采用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整地方式对杂种落叶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杂种落叶松幼龄期间的地径及苗高生长,高台和穴状两种整地方式较好,另外两种整地方式差些;揭草皮方式在杂种落叶松幼龄时对其苗高生长及地径的作用不明显,但随着幼树的生长,效果越来越显著;在杂种落叶松11龄时,穴状与揭草皮两种整地方式下的平均胸径较大;杂种落叶松4种整地方式对生长的作用效果穴状揭草皮高台现整现造。  相似文献   

15.
长白落叶松硬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许忠志,王中春,杜凤霞,邢宝振,王会仁(辽宁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沈阳110036)(辽宁省林业学校)(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长白落叶松(Larixolgensis)主要分布在我国长白山一带,它具有生长快、材质好、适应...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在张家口坝下地区引种兴安落叶松的可能性,引种了4个家系的兴安落叶松和4个家系的兴安杂种落叶松,通过调查12a生苗木的存活率以及苗高、胸径等指标来分析各家系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1)兴安落叶松及其杂种的存活率都低于3组对照,但大部分家系的存活率都达到或接近70%。(2)4个兴安落叶松家系的生长性状表现优良,虽然低于本地优树,但都显著优于其他2组对照,证明兴安落叶松能够适应当地环境。(3)日12×兴9无论在存活率上还是在生长指标上都有极好表现,证明兴安杂种落叶松杂种有可能更加适应当地环境。  相似文献   

17.
应用优良杂种落叶松进行区域性试验,采用4种整地方式、4种造林密度营造杂种落叶松,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和检验,初步得出杂种落叶松的一套优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杂种落叶松连续繁殖与插穗生根关系的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了日×长杂种落叶松连续繁殖插穗不定根发育进程,研究了连续繁殖对插穗生根力衰退的阻滞效应,并分析了一轮采穗圃与原株采穗圃插穗不定根发育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扦插后13 31 d是愈伤组织形成和不定根原始体分化发育的关键期,此时一轮分生株愈伤组织形成和不定根发育均优于原株。连续繁殖对插穗生根性状有显著作用,尤其是生根率很低的原株,经过一轮繁殖后,生根性状有极显著提高。连续繁殖影响插穗自身激素含量,尤其是IAA,经过一轮繁殖后,含量明显高于原株。从不定根发育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看,一轮分生株插穗(IAA+GA3+ZR)/ABA比值在不定根发育前期明显高于原株,与生根率的变化一致,可用来衡量不同繁殖次数插穗生根性状的优劣。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日本落叶松扦插造林效果,笔者利用9 a生的生长数据对建始县高岩子林场的日本落叶松混系扦插苗造林试验林进行了分析。日本落叶松混系扦插苗与实生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差异不大,但胸径、蓄积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树高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日本落叶松混系扦插苗胸径、树高、蓄积分别是实生苗的1.16,1.10,1.39倍。混系...  相似文献   

20.
为给落叶松杂种F1代进化潜力的研究提供资料,利用RAPD、SSR标记分析了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杂种F1代147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为,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值1.669 1,Nei遗传多样度平均值为0.395 5,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583 1;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为,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值1.689 2,Nei遗传多样度平均值为0.399 8,SSR标记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值0.587 0。SSR标记和RAPD标记所揭示的杂种F1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各指数值基本一致,且都表明与日本落叶松杂交后,杂种F1群体在遗传多样性上高出兴安落叶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