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买几头小牛.然后和养殖场签订代养协议,一段时间后。小牛长大了,再卖给养殖场。得到的利润与养殖场按比例分配,这种理财方式你试过没有?这是在重庆市丰都县的“中国产业扶贫·肉牛发展高端论坛”上.有人指出的另类理财方式。丰都正打造“全国优质牛肉生产和加工中心”,有条件和有余钱的投资者也可以加入到“养牛大军”中.通过养牛“理财”。  相似文献   

2.
腹泻在犊牛中发病率极高,是小牛死亡的最常见病因,但良好的饲养管理可防止腹泻。大多数致命的腹泻病发生在出生后的头两个星期。随着小牛的生长,小牛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急剧提高,但3周龄~4周龄的小牛对传染性疾病仍具有较高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3.
犊牛腹泻是兽医临床常见病,发病率极高。且发病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多数致命的腹泻病发生在出生后的头两周。随着日龄的增长,小牛对疾病的抵抗力急剧提高,发病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腹泻在犊牛中发病率极高,是小牛死亡的最常见病因,大多数致命的腹泻病发生在出生后的头2个星期.  相似文献   

5.
日前,由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领导的研发团队,与北京济普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科润维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通力合作研发,在北京转基因动物试验基地,顺利出生了一头健康的转入CD20抗体基因的转基因奶牛——贝贝。贝贝出生体重38千克,健康情况良好。此次获得的转基因奶牛。是我国首例获得的转抗体基因的转基因奶牛,也是世界首次获得的转CD20基因的转基因奶牛。  相似文献   

6.
2013年,我国生猪存栏数量为4.74亿头,出栏为7.16亿头,这个数字意味着,世界养猪总量的一半以上在中国,是不折不扣的猪肉消费大国。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人都会记得,“有肉吃”的日子不是从来就有的。在布票、粮票、肉票、蛋票满天飞的票证年代,  相似文献   

7.
任海是河北广宗县东召乡板台集村奶业服务中心的老总。2004年春,他从《农家顾问》杂志上看到养奶牛能赚钱后,就投入2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占地1.47公顷的养牛场。近日笔者来到这里,正好赶上下小牛,任海高兴地说:去年俺进这14头奶牛,已下了13头小牛,一头小牛就值,5000元;要是长大了,靠挤鲜奶一头奶牛一年就能赚8500元,上百头奶牛年可赚近百万元!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2012,(7):22-22
印度科学家表示,他们已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成功克隆稀有的喜马拉雅山羊。 据报道,这只名叫“努丽”的雌性山羊羊羔是今年3月9日出生的。克隆项目首席科学家、克什米尔地区一所大学生物技术中心专家里亚兹·艾哈迈德·沙阿说,“努丽”的诞生可能引发跨区域的育种计划和高价羊毛的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06,(9):34-34
近日,两头转有人乳铁蛋白基因的牛犊,在山东科龙畜牧产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立的转基因动物基地顺利降生。1月3日6时42分,689号受体鲁西黄牛顺利分娩1头转基因克隆奶牛,出生体重38公斤、体高74厘米、体长69厘米、胸围72厘米。5日23时,508号受体鲁西黄牛同样生产1头健壮的转基因克隆奶牛,出生体重41.5公斤、体高90厘米、体长80厘米、  相似文献   

10.
利用简并引物从日本沼虾肝脏克隆mu型sGST基因cDNA核心片段获得其sGST氨基酸序列.序列分析表明日本沼虾肝脏mu型sGST基因cDNA核心序列长299 bp,编码99个氨基酸.日本沼虾sGST与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小鼠(Mus musculus)、大鼠(Rattus norvegicus)、肩突硬蜱(Ixodes scapularis)、扇头蜱(Rhipicephalus appendiculatus)、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微小牛蜱(Rhipicephalus microplus)和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mu型sGST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60 %左右,表明所克隆的日本沼虾sGST亦属于mu型sGST.通过对日本沼虾活体浸泡MC-LR,发现微囊藻毒素对日本沼虾肝脏mu型sGST基因表达没有显著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关于动物繁殖技术的研究方兴未艾,特别是1997年2月,Nature报道了世界首例应用成年绵羊体细胞———乳腺上皮细胞,经过核移植技术,成功地获得了克隆后代———“多利”后,许多国家政府和科学家为之震动,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这一研究成果在我国也被评为1998年度世界十大科技新闻之一。日本在核移植领域的研究当属世界领先地位,1998年12月,Science报道了日本近代(Kinka)大学的角田教授应用一头牛卵丘细胞和输卵管上皮细胞获得8头克隆后代。日本政府也十分关注这一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2.
备受世人关注的诞生在曹县五里墩的一群牛,终于有了自己正式的“生命户口”。经严格的鉴定、检测后,2002年3月7日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山东省政府为它们的出生而宣告:我国首批自主完成的成年体细胞克隆牛成功问世。 这群“出身不凡”的牛犊,被认为是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它标志着我国动物克隆研究已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先列,成为继日本、新西兰、美国等国家之后掌握体细胞克隆牛关键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这项成果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和山东曹县五里墩中大动物胚胎工程中心合作完成。用于克隆研究的供核体细胞来源于优质成年牛的后耳成纤维细胞,一头是高产荷斯坦奶牛,另一头是盖普威种公牛,受体卵母细胞来源于鲁西黄牛的卵巢。  相似文献   

13.
李华 《新农业》2007,(2):36-37
一、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1.确保小牛呼吸小牛出生后如果不呼吸或呼吸困难,通常与难产有关,必须首先清除口鼻中的黏液。方法是倒提几秒钟使黏液流出,然后用人为的方法诱导呼吸。也可用稻草搔挠小牛鼻孔或冷水洒在小牛头部刺激呼吸。  相似文献   

14.
寒冬中,鲁西南一个叫五里墩的村庄,连日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这里诞生了中国自主完成的首批成年体细胞克隆牛。 1月18日晚,第一头克隆牛“委委”在众人的企盼中出世。可没过几个小时,“委委”就不幸夭折。19日下午,另一头克隆牛“科科”又来到人间。小家伙刚落地不久,就试图站起来。这个动作令现场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说,“科科”体重60千克,比一般刚出生的小牛体大,长相与它的原型盖普威种公牛一模一样。 据了解,生下克隆牛的母牛目前健康状况良好。其余10头身怀克隆牛的母牛一切正常,随时都有临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真没想到,用惠农卡办理农户贷款太快了。这不,从我提出申请到拿到10万元贷款,仅用了3天。有了这笔钱,我在现有存栏80头育肥牛的基础上,再买进30头小牛,年末我就能出售100头育肥牛,去掉成本,最少获利15万元,还上农行贷款还有赚头。”日前,吉林省梨树县前房身村农民陈红利不无感慨。这是农行吉林省分行在支持农民展业创业中的一个小镜头。  相似文献   

16.
孙花 《油气储运》2005,(5):10-10
本项目由山东省梁山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完成,项目技术创造性强,先后进行了受体鲁西黄牛选育、孕前及孕期的饲养管理,供体牛夏冬季超数排卵,克隆胚胎移植,胚胎规模化移植等方面的技术研究;组装成了以鲁西黄牛为受体,应用胚胎移植技术繁育高产奶牛的配套技术;开创了以鲁西黄牛为受体,应用胚胎移植技术大规模繁育高产奶牛的先例。3年来,生产高产奶牛胚胎516枚,移植受体牛500头次,鲜胚移植成功率达到54%,冻胚移植成功率达到42.8%,体细胞克隆胚胎移植成功率达到20.5%,出生犊牛163头。  相似文献   

17.
<正>所谓“小牛肉”是指出生后到12月龄,体重达到450~500公斤的小牛所产的肉。而我们所说的“牛肉”则是成年牛所产的肉。“小牛肉”与“牛肉”相比,“小牛肉”不仅富含水分,鲜嫩多汁,蛋白质含量也比一般牛肉高27.2%  相似文献   

18.
曾培育出我国首例成体体细胞。克隆”东北民猪的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刘忠华带领的课题组,2006年12月22日又成功培育出国内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这是世界上继美国、韩国.日本之后第4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猪。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2012年出生的首批含有脂肪性脂肪连接蛋白基因的体细胞转基因克隆牛"妞妞"成功繁育后代,第二代"转基因小牛"出生后各项体征正常、身体健康,这意味着我国应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自主品牌的肉牛新品种迈出了关键一步,国人有望早日吃上国产"雪花牛肉"。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优质高效转基因肉牛新品种培育"负责人、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倪和民说,这头第二代转基因小牛来之不易,其母亲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15日,广东省第1头体细胞克隆猪在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水台原种猪场出生,这是我省首例体细胞克隆猪。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厅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见证了该头克隆猪的到来。该项研究是华南农业大学派驻温氏集团研究院的吴珍芳教授的课题组在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的支持下完成的。该课题组此次成功移植了4头受体母猪,经过115 d的怀孕期,首胎受孕母猪即生产了5头克隆小猪,均健康活泼。另1头克隆受体母猪将在1周后分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