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高等农业院校作为现代农业教育的主力军,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有所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在教育服务、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目标的统率下,整合人才、科技、信息、物资、观念和环境等服务要素,通过树立服务"三农"办学理念、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服务路径输送高素质人才,推进科技研发应用,加速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并改善农村人文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因而培养创新人才将成为教育的基本任务.地方高等农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21世纪形势和挑战,笔者认为地方高等农业院校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把学校办成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基地,多层次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和示范基地,产学研密切结合的具有特色的新兴院校.这有利于优化我国高等农业教育资源配置,有利于地方高等院校找准最佳生态位,促使自身健康稳步地发展.为此,本文结合地方农业院校办学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地方农业院校如何服务"三农"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个具有教育、科研、开发、推广等多重功能的高等农业院校,要主动地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对高等农业教育办学规模、人才规格和层次结构等方面所提出的新要求,自觉地面向高科技、面向“三农”、面向市场,积极地推进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坚持为农业,农村经济建设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坚持依靠自身的优势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方向.在办学层次、专业结构、招生制度和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  相似文献   

4.
数理化学科虽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非主流学科,但其设置状况既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的办学实绩。通过对7所教育部属和省部共建高等农业院校数理化学科专业布局的实证分析,探寻数理化学科既保持基础教学科研的初心又与农业、生命科学交融渗透的建设路径,以期在推动高等农业院校数理化学科形成自身独特优势的同时,助力学校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分析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独特优势和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高等农业院校在高级农业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农业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农业新技术转化与推广等方面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结合现代农业发展新特征,深度挖掘了高等农业院校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机制体制矛盾和障碍,提出高等农业院校职能需要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围绕人才培养、产业需求、市场导向、协同协作、自主创新等方面进行再矫正和再定位,以期为高等农业院校进行机制体制改革,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深远意义及必要性。分析了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代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途径:一是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培育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二是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三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发挥资源创新效益;四是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彰显高校办学特色,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高技术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地方农业院校科学研究的定位以及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农业院校近几年发展很快,对于国家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地方农业院校的科研工作非常重要,但科学研究的定位面临着"教学与科研"、"顶天与立地"两难的局面。本研究根据高等院校科学研究的定位原则,从办学经费来源和国情提出:地方农业院校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应该为地方经济提供科技支撑,根据当地优势农业选准学科特色和发展优势。从师资、科研条件、承担教学工作和育人的社会职责来分析,地方农业院校应该加强实用性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综合地方院校的条件,地方农业院校的科学研究"顶天"是目标,"立地"是根本。  相似文献   

8.
高等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型法律人才为当代社会所急需,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法学专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发挥学校学科优势的有效途径。高等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应将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作为办学特色和发展重点,积极探索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新形势下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新思路,提出了实行开放式办学,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围绕学科建设,培养跨世纪中青年学术骨干;发展校办产业,增强办学活力等一系列改革新举措  相似文献   

10.
刘在洲 《湖北农业科学》2011,(24):5283-5288,5292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等农业院校出现了面向基层办学渠道不畅,基层难于吸纳人才;面向基层就业认识模糊,学生下基层动力不足;面向基层办学方向偏移,学校坚守困难等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认为面向基层办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的神圣使命,政府要重视农业及农业科技,重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学校坚持面向基层办学,面向基层农村、面向农民招生,打通...  相似文献   

11.
高等农业院校定位的内涵是指其在社会系统、高等教育系统及高等农业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定位存在着概念相对模糊、人为拔高、特色凝炼不够等问题。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自身发展居于劣势是影响高等农业院校定位的主要因素。为了准确定位,高等农业院校应确立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合作发展等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2.
面对经济全球化,走学研产结合的特色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阐述经济全球化对高等农业院校的影响,及学研产结合在高等农业院校面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作用。认为,学研产结合既是缓解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有效途径;又是促进高等农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有力保证;也是高等农业院校迎接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服务人才培养为目标,强调了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特色教材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以北京农学院为例,依托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阐述近年来教材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新理念和主要做法,并对进一步推进农林类教材建设工作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赋予高等农业教育新使命,发展“新农科”正当其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同频共振、高等农业院校综合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农业高校在服务社会与国际合作交流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等。当前建设“新农科”主要路径包括深化高等农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办学主体资源共享与集成创新、推进多维度全方位实质性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三农”问题解决过程中,迫切需要创立一个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高等农业教育系统,这将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本分析了基于“三农”的农业院校职能和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现实情景,提出了农业院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扩张办学规模、调整学科结构、改革培养方式和创新服务机制的改革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三农"问题解决过程中,迫切需要创立一个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高等农业教育系统,这将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本文分析了基于"三农"的农业院校职能和面向"三农"的高等农业教育现实情景,提出了农业院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扩张办学规模、调整学科结构、改革培养方式和创新服务机制的改革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是促进教育、科技与经济结合,推动高校科学研究、成果推广转化和科技开发的有效途径。甘肃农业大学作为甘肃省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农业院校,近年来,紧紧围绕“创新、产业化”的科技方针,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创办  相似文献   

18.
在考察威斯康星思想发生发展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办学情况进行了分析,明确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办学在特色中存在的问题,从中看出威斯康星思想对我国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仍有现实意义,对提升我国目前高等农业院校为社会服务功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考察威斯康星思想发生发展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办学情况进行了分析,明确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办学在特色中存在的问题,从中看出威斯康星思想对我国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仍有现实意义,对提升我国目前高等农业院校为社会服务功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试析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功能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高等农业院校以健全的办学体系、丰富的科技与人才资源、齐全的学科门类,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回顾几年来的建设实践,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高等农业院校蕴涵着强力需求,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社会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高等农业院校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核心功能,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有力的支撑。但要更好地发挥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功能,仍需进一步完善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