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羊生产瘫痪主要发生在母羊怀孕后期或产羔后,主要是由于母羊的血糖和血钙降低引起发病。该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尤其在冬春季节更为严重。高产奶羊的发病几率最高,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该病可以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2.
母羊生产瘫痪主要发生在母羊怀孕后期或产羔后,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母羊的血糖和血钙降低,从而引起发病。 1 症状 发病初期,病羊精神差、不吃草并且不反刍,后肢发软,行走不稳,随后倒地不起,无大小便。用针刺皮肤时,疼痛反应很弱,体温一般正常。严重时,头和四肢伸直,呼吸深而慢,心跳微弱,耳和角根冰凉,皮肤无痛觉反应,常处于昏迷状态。  相似文献   

3.
母羊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母羊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机能障碍性疾病.以咽、舌、肠道麻痹、知觉消失及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母羊产后瘫痪是母羊在妊娠期间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又称低血钙症。各个品种的羊均可患病,其中高产奶山羊多见发病。母羊产后瘫痪主要在产后3d内发生,多由母羊怀羔期营养不良导致体内钙磷比例失调,导致产子时血钙水平过低发病。母羊产后瘫痪临床上发病特征为突然发病,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喜卧、卧地起不来及行走困难,若贻误防治,不仅导致产后瘫痪还易影响母羊的繁殖能力等。若母羊产后瘫痪治疗不当或不及时还会引起母羊淘汰,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预防母羊产后瘫痪。本文通过对母羊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预防方案和中西医治疗措施的分析,旨在为母羊生产瘫痪的防范提供合理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母羊产羔后突发的一种急性代谢性疾病,病因主要是母羊血糖和血钙降低。该病以四肢瘫痪和知觉丧失为特征,3~6岁舍饲、产乳量高、营养良好的羊多发,主要发生在母羊产羔后。  相似文献   

6.
生产瘫痪也称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神经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瘫痪、昏迷和低血钙为主要特征。发病时间在产前5~20天不等,也有产后发生。产仔率多的羊,发病更急,症状更重。可造成母羊死亡,给畜牧业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笔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母羊生产瘫痪,治愈率达85%以上。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母羊产后瘫痪也称为乳热症,是一种急性机能障碍性疾病,通常在产后突然发生。患病母羊产后咽部和肠道突然出现麻痹,四肢瘫痪,丧失知觉。通常是由于母羊妊娠期间缺少营养,造成体内钙磷比例不当而形成潜伏隐患,加之产后血压降低,血糖、血钙水平的急剧下降,进一步加深大脑皮层抑制程度,从而出现发病。通常是3~6岁、采取舍饲、营养状况良好、产乳量高的母羊易发。现概述母羊产后瘫痪的防治措施,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羊养殖业中,母羊的繁殖非常重要。但在母羊怀孕期或生产后,若管理不当,极易引起瘫痪,从而给养殖户造成损失。本文主要介绍了母羊产后瘫痪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以期为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母畜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机能障碍性疾病。其待征是:咽、舌、肠道麻痹,知觉消失及四肢瘫痪。此病在小尾寒羊中发生率很高,笔者从1997年开始试用此法治疗69例,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现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1病因小尾寒羊由于一胎多羔(2~4羔)在怀孕期间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供应不足,导致母畜气血不足;加之在产羔过程中损耗大量元气,就会出现脏腑气衰,抗邪无力,在产后1~3天出现产后瘫痪。2临床症状2.1典型生产瘫痪症状发展急剧。从开始发病到典型症状表现出来,整个过程3…  相似文献   

10.
产后瘫痪也叫生产瘫痪或乳热症,它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机能障碍疾病。是奶牛常发病之一,其主要特征为咽、舌、肠道麻痹,知觉丧失及回肠瘫痪,产后瘫痪最常见于奶牛,黄牛也有时发生,本病为散发性,治愈的母牛下次分娩可能再次发病,  相似文献   

11.
奶牛产后瘫痪是指母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机能障碍性疾病,以知觉丧失、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又称生产瘫痪.一般产后1~3d发病,多发生在6胎次以上的高产奶牛和体质较差的母牛,2~3胎次的中、低产奶牛发病较少.  相似文献   

12.
<正>(一)发病特点该病流行于产羔季节,随产羔开始而发病,产羔结束而终止。在一个生产母羊群中产羔数在1/4时开始发病,随着所产羔羊的增多发病率增加。在产羔中、后期发病率达85%,初产母羊所产羔羊几乎是100%发病。一群产羔母羊群中只要出现1只羔羊发病,很快殃及全群2~7日龄羔羊。最急性者出生后12~24小时内就出现腹泻。  相似文献   

13.
母山羊的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羊属多胎动物,繁殖潜力大,尤其是我国的一些地方优良品种的山羊如马头山羊、伏牛山大白羊、麻城黑山羊、成都麻羊等繁殖性能强,一胎产羔数量多。农民养殖肉用山羊就是要利用山羊繁殖性能强的特点,使羊群多生、快长、少死亡,获得较高的养羊经济效益。而笔者在农村养羊户中调查发现,一部分养羊户(特别是对母羊繁殖性能有关知识了解较为欠缺的养羊户)对繁殖母羊喂养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未能采取任何保护性措施,母羊繁殖一切顺其自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母羊除易生产弱胎、死胎,影响其繁殖性能外,并且流产、化胎(胎儿中途死亡,随后被吸收)等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于养羊户来说是产羔和羔羊泌乳的主要时期,一切工作都会放在母羊产后饲养管理和抓羔羊成活率上,对于种公羊容易忽视,而种公羊的精心饲喂是常年要保持的,一时的忽视会造成全年的损失,养羊户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当归四逆汤是《伤寒论》中温经通脉的著名处方,有温经散寒、养血、补血、通脉等功效,可用于血虚寒凝之证,也可用于经脉气血痹阻之证。母羊产后瘫痪在中兽医又称胎风,主要是因为母羊在分娩和哺乳过程中气血双失,因湿寒入体而引起全身麻痹。根据中兽医辨证论治,运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母羊产后瘫痪。2021年接诊一例病羊,母羊4岁,第5胎分娩后发病,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母羊产后瘫痪,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后痊愈。从中兽医理论角度分析母羊产后瘫痪的原因,并深入分析四逆汤加味的功效,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在山丹县境内祁连山浅山区选择饲养条件相对一致的10户养羊户,其中5户采用冷季全舍饲模式(试验组),另外5户采取放牧+补饲模式(对照组),开展冷季不同饲养模式对肉羊生产效益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母羊体重在产羔后1个月内分别下降了1.20和2.64kg,产羔1个月后试验组母羊体重开始恢复,对照组母羊体重持续降低,产羔后3个月对照组平均掉膘5.93㎏,占其体重13.55%。羔羊初生重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0~2月龄试验羔羊日增重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高出12.24元/只。  相似文献   

17.
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病或低钙血症,为急性而严重的神经疾病。其特征是咽、舌、肠道和四肢发生瘫痪,失去知觉。山羊和绵羊均可患病,但以山羊比较多见,尤其某些2~4胎的高产奶山羊,几乎每次分娩以后都重复发病。此病主要见于成年母羊,发生在产前或产后数日内,偶尔见于母羊怀孕的其他时期。  相似文献   

18.
母羊产前瘫痪是一种由缺乏钙、磷等矿物元素导致母羊不能正常站立的妊娠末期疾病。该病在初产、多羔、瘦弱及衰老的母羊中最易发生,给养殖主体及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对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造成巨大威胁。随着羊产业的崛起,羊的养殖向工厂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该病在规模化羊场普遍存在,近年来呈一定的上升趋势。本文对母羊产前瘫痪流行现状、诱发原因、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防控策略等进行了全面阐述,为预防和控制母羊产前瘫痪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母羊流产是指妊娠母羊由于意外中断妊娠,或者胎儿未足月就排出子宫的非正常分娩现象,在春季比较容易发生,通常可分成流产、早产、小产。引起母羊流产的原因比较复杂,不仅感染病原微生物能够导致流产,饲养管理不当也是导致流产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病会影响母羊的繁殖性能,导致产羔数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养羊户的经济效益。现主要对母羊发生流产的原因、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总结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病或低钙血症,为急性而严重的神经疾病。其特征是咽、舌、肠道和四肢发生瘫痪,失去知觉。山羊和绵羊均可患病,但以山羊比较多见,尤其某些2~4胎的高产奶山羊,几乎每次分娩以后都重复发病。此病主要见于成年母羊,发生在产前或产后数日内,偶尔见于母羊怀孕的其他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