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大赖草DNA导入小麦,已从受体761转化后代中选育出稳定遗传的大穗变异系。主要特征为:⑴大穗变异系生育期晚,株型高大,叶片宽大,穗长、穗粒数和单株粒重显著增加,同时籽粒长、宽和千粒重明显提高;⑵大穗变异系除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变化外,其胚乳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电泳图谱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了新的蛋白组分和受体一些带的消失。由此可见,大赖草DNA导入小麦后发生广泛变异,可能是外源DNA片段重 相似文献
2.
为给大穗型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西农979为对照品种,对参加2009年度陕西省小麦品种预备试验和2010年度小麦区域试验的8个具有高产特征的大穗型小麦新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个新品系除单位面积穗数外,其他农艺性状均明显高于多穗型品种西农979;品系2036、2037、2038、2039和2040产量均高于西农979;在农艺性状中,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重与产量相关性较大,穗粒重和地上部生物量对产量分别产生较大的直接正效应和负效应;可通过协调大穗型小麦各节间长度和合理密植,提高单位面积穗数来弥补大穗小麦分蘖成穗率低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导入外源DNA获得抗SMV大豆品系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向大豆导入抗SMV(大豆花叶病毒)的品种间、种间以及属间材料DNA,结合常规育种程序,培育出抗病丰产品系。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获得了抗性是遗传稳定的。与对照相比,在保证和提高原品种丰产水平前提下,水平抗笥明显提高,同一品系对SMV的Ⅰ、Ⅱ、Ⅲ不同毒系抗性水平有差异。讨论认为,用外源DNA导入技术创造和培育抗SMV大豆种质和品种途径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4.
为鉴选彩色小麦优异种质,以29份彩色小麦品系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生育期、株高、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铁含量、锌含量和钙含量等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指标,并对测定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材料的生育期平均为99.45 d,株高为99.45 cm,穗粒数为49.15,穗粒重为2.12 g,千粒重为42.10 g,蛋白质含量为15 %,淀粉含量为65 %,Fe含量为33.59 mg·kg-1,Zn含量为35.05 mg·kg-1,Ca含量为309.88 mg·kg-1。蛋白质、淀粉和锌含量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均为2.05。相关性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与锌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58),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30)。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0个参数降维至3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的主效因子为蛋白质含量,第二主成分的主效因子为株高,第三主成分的主效因子为千粒重、铁和钙含量。通过主成分因子的综合评分,评分较高的品系有20TS020-6、20TS116-1和20TSJ012。聚类分析表明,供试彩色小麦品系可划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群有9份品系,蛋白质含量、株高、千粒重、铁和钙含量较高;第Ⅱ类群有12份品系,蛋白质含量、株高、千粒重、铁和钙含量居中;第Ⅲ类群有8份品系,蛋白质含量、株高、千粒重、铁和钙含量较低。粒色对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没有显著效应,但紫粒小麦和蓝粒小麦的淀粉和钙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尽管大麦染色体数目不多(2n=14),在染色体数目方面符合多倍化的要求,但大麦很少采用多倍体育种的。野生大麦的四倍体和六倍体材料申有的具有独特而宝贵的经济性状。获得同源四倍体大麦的科学工作者发现,这种大麦结实率和产量较低,但多数认为,在高代中其结实率是可以提高的。良好的四倍体大麦 相似文献
6.
对油菜(B.napus)种子油酸含量与种子产量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3个高油酸品系(油酸含量分 别为77.5%,76.9%和78.9%)与3个普通油酸品系(油酸含量分别为63.5%,61.6%和62.9%),在田间试验条件 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油酸品系植株生长势、农艺性状、种子产量、菌核病危害程度等与普通油酸品系差异 很小,仅高油酸品系单株角果数稍少,病毒病危害程度稍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高油酸油菜品系叶片中的油 酸含量比普通油菜高,且油酸减饱和率(ODR)较低。 相似文献
7.
为给糯小麦品种选育及其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以扬麦158为对照,测定了20个糯小麦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蛋白质等籽粒品质性状和淀粉糊化特性。结果表明,19个近几年育成的糯小麦品系的株高等主要农艺性状均较早期育成的品系安农糯1有所改良,ANW1032、ANW10600、ANW10601、ANW10606、ANW610、ANW10612等6个品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已达到对照品种水平。供试糯小麦品系的直链淀粉含量为0.14%~6.95%,蛋白质含量、总淀粉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相对较高,沉降值较低,硬度上均表现为软质小麦。糯小麦品系的峰值时间比对照品种低2.3min以上;20个糯小麦品系中,有5个品系的高峰黏度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所有供试糯小麦品系的最后黏度和反弹值均显著低于对照品种;除安农糯1外的19个糯性系的低谷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品种;糯小麦品系具有高稀懈值;糊化温度在糯性系间及其与对照品种间变化不大。综合分析表明,ANW1032、ANW10600、ANW10601、ANW10606、ANW610、ANW10612等6个品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8.
应用外源总DNA直接导入法改良高粱农艺和抗性性状杨立国,石太渊(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110161)目前基因操作和遗传转化是高等植物遗传和育种研究的重要手段,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知识、技能和资金的局限,特别是大量控制植物特,注的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大豆DNA导入对春小麦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在2012-2014年间,对宁春4号、宁春44号、高代品系J058号及其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分别导入大豆品种铁丰31号、承豆6号、汾豆78号和铁9808号基因组DNA的后代株系进行了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及株高、穗长、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分析,并利用RAPD标记对导入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大豆基因组DNA导入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与导入受体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宁春4号为受体、铁9808号为供体的导入系019的经济系数和千粒重分别高出亲本14.33%和14.84%,且与受体差异显著。以宁春4号为受体、承豆6号为供体的导入系013在2012年所有导入系中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均最大,两年试验的多重比较结果中仅导入系013的蛋白质含量与亲本宁春4号间差异显著,且较亲本高出13.33%。18个RAPD引物中有3个引物扩增出清晰带型,在受体小麦和供体大豆亲本间存在多态性,且部分导入系出现供体条带,如导入系013、015、019和020。试验最终获得了农艺性状优良、蛋白质含量增高的导入系013作为后续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稗草DNA导入渝恢1351后代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稗草总DNA导入水稻恢复系渝恢1351,D2代植株性状存低世代稳定的假象,D3代性状出现较大分离,D4代材料则大部分趋于稳定。后代材料在穗型、枝梗性状、着粒密度、抗性等性状上产生了明显的变异,表明稗草DNA已转入恢复系R1351,并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