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从校园污水处理站污泥中筛选具有较强脱色能力的微生物,并且研究其脱色特性。[方法]将带有染料的细菌培养基、真菌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筛选得到一株脱色性能高的真菌,初步鉴定为霉菌属。该试验初步研究了该菌对刚果红的脱色条件和脱色机制。该菌在28℃培养时脱色率高达97.3%。该真菌在刚果红浓度≤60mg/L时,脱色率达到95%以上。当刚果红浓度高达105mg/L时,脱色率仍达到58.6%。这说明该菌对刚果红的耐受性较好。研究表明,该菌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中脱色效果更好,在pH≤7时脱色率均能达到95%以上;当脱色48h时,该菌对刚果红的脱色率就能达到95%以上。该菌株的脱色能力是以吸附为主,是在生长过程中将色素吸附包裹起来达到对染液的脱色效果。[结论]该菌株对刚果红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2.
杜东霞  王宜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985-4987
[目的]探讨固定化漆酶脱色降解刚果红染料的最佳反应条件。[方法]以海藻酸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进行漆酶的固定化,并研究了固定化漆酶用量、染料浓度、反应温度和pH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结果]固定化漆酶脱色降解刚果红染料的最佳条件为酶用量1 g,染料浓度40 mg/L,反应温度65℃,pH=4.5。在该条件下降解3 h,固定化漆酶对刚果红染料的脱色率达92.6%,重复利用5次后,脱色率仍能保持在50%左右。[结论]该研究为染料废水的有效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兵  汪家权  张发宇  叶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653-10655
[目的]考察光催化氧化与内电解法降解有机染料废水的综合处理效果。[方法]以活性艳蓝X.BR染料废水为研究材料,探讨以CuSO4、FeCl4、KMnO4、NaClO为光催化剂时影响均相光催化处理染料废水的作用机制,寻求最佳催化剂,然后将其与铁屑内电解联用。确定最佳试验条件。[结果]采用均相光催化与内电解法联合处理活性艳蓝染料废水,对CODC4的去除率能达到83%以上,脱色率能达到85%以上。最佳试验条件确定为:最佳催化剂为CuSO4,催化剂最佳用量为50ml染料废水中投加0.0233g硫酸铜,光催化时间为5h。溶液初始最佳pH值为5.1~5.6,内电解最佳时间为3h。[结论]光催化氧化对CODCr的去除率较高,而内电解法对色度的去除率比较好,两种方法联用处理有机染料废水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一株腐败希瓦氏菌对染料的脱色效果。[方法]从印染废水中筛选到一株对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和蒽醌染料活性艳蓝KN-R均具有高效降解作用的菌株,对其进行了菌种鉴定,并分析了该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两种染料的脱色效果。[结果]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 DNA序列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希瓦氏菌属腐败希瓦氏菌,命名为S.putrefaciens 4H。该菌在pH=8、37℃下静置培养时,对两种染料的脱色效果最好。该菌6 h内可将50 mg/L活性艳红X-3B完全降解脱色,在含有活性艳红X-3B的LB平板上可形成水解圈,推测其能产生水解活性艳红X-3B的胞外酶;该菌对50 mg/L活性艳蓝KN-R的脱色率48 h时可达81.84%,且脱色时染料先被细胞吸附沉淀后再随着细胞的生长代谢逐渐降解,其脱色机制还有待研究。[结论]该研究为印染废水的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杂多酸固栽在载体上制得固载化催化剂。[方法]以溶胶-凝胶法合成的SiO2作载体,固栽磷钨酸制得固载化光催化剂,并对甲基橙溶液进行催化降解、矿化处理。[结果]在催化剂浓度为4.2g/L的条件下,光照1.5h,4mg/kg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达到98.8%,但矿化率仅有47.6%;而光照6.0h后,矿化率可达92.7%。这意味着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是先发生脱色过程,然后再进一步矿化成CO2,且所制备的光催化剂在没有进行任何处理的条件下,重复使用10次,脱色率依然保持在65%以上。[结论]成功制备了固栽化光催化剂,该固栽化磷钨酸光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且对甲基橙溶液的脱色和矿化并不同步。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食用菌苎麻骨培养物对活性艳红X-3B染料的脱色效果。[方法]将香菇、平菇和金针菇3种常见食用菌株接种至苎麻骨培养基上培养,研究培养物对50 mg/L活性艳红X-3B溶液的降解脱色效果。[结果]香菇培养物处理3 h对染料溶液脱色率可达92.17%,平菇培养物处理3 h对其脱色率可达72.40%。此外,香菇培养物对该染料溶液具有很好的重复处理效果,但重复处理次数越多脱色效果越差。[结论]香菇和平菇的苎麻骨培养基培养物对活性艳红X-3B溶液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青霉菌BX1生长菌俸对2种活性染料废永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青霉菌对2种活性染料母液废水均表现出较强的吸附脱色性能,绿色染料母液废水在5倍或更高倍数稀释条件下,染料废水的脱色率显著提高,96h脱色率为95%.红色染料母液废水在5倍稀释条件下,脱色率达到64.56%,96h脱色率高达96.82%.青霉菌生长菌体的脱色效果明显优于静止活体.  相似文献   

8.
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和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膨润土的脱色效果。[方法]采用膨润土为原材料,先加碳焙烧活化,再负载壳聚糖制备改性膨润土,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焙烧时间为2h,焙烧温度为200~600℃,加碳量为4%左右时,脱色率较高,达到90%以上。滴入15ml壳聚糖溶液后,脱色率达到了90%以上。改性膨润土在1539.15和2895.07/cm处出现了壳聚糖中的N—H键和C—H键的振动峰。改性膨润土在酸性条件下脱色效果优于碱性条件。改性膨润土和原土分别在40min和1h达到稳定状态,脱色率分别为90%和32%。[结论]改性膨润土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焙烧时间2h,加碳量4%,焙烧温度500℃,壳聚糖:膨润土为0.07。脱色40min,废水色度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猴头菌CB1木质素降解酶系统对4种染料脱色降解的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猴头菌木质素降解酶活性及4种染料不同浓度的脱色率。[结果]猴头菌可同时产生Mn P和Laccase,但不产生Li P。随着Mn2+的浓度变化,Mn2+对Mn P的酶活性起到诱导/限制作用;猴头菌在72 h对不同浓度的茜素红和中性红染料的脱色率分别为100.00%和68.75%,而5 mg/L浓度的刚果红在24 h的最大脱色率为74.61%,5 mg/L结晶紫在72 h的最大脱色率为66.86%。[结论]猴头菌的胞外酶液对不同浓度的茜素红和中性红染料表现为易脱色底物,刚果红次之,结晶紫最难被脱色降解。  相似文献   

10.
选取8株白腐菌分别与偶氮类染料刚果红和三苯甲烷类染料结晶紫共培养5d,进行脱色菌种筛选,发现白干酪菌和白耙齿菌对刚果红的脱色率均达到99%,血红密孔菌对结晶紫的脱色率达到90.62%.结合木素氧化酶系定性检测的结果,证明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漆酶活性是影响染料脱色率的主要因素;在振荡培养方式下菌种对染料的脱色率高于静置培养;利用筛选出的高效脱 色菌对简单混合染料进行脱色试验,同样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表明单一菌种的脱色效果要好于混合菌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有机-无机复合膨润土吸附-催化处理金橙II染料。[方法]利用羟基铁和表面活性剂同时改性膨润土,制得有机-无机复合膨润土。以阴离子染料金橙II为染料废水的代表,研究了时间、pH等因素对有机-无机复合膨润土吸附和催化过程的影响。[结果]有机-无机复合膨润土吸附剂对金橙II染料的吸附效果明显,最大吸附量为76.1 mg/g。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受吸附时间影响较为明显。当吸附时间在140 min左右时,去除率最高,可达96.22%。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效果也受到废水自身pH的影响。在不同pH条件下,去除率均能达到85.00%以上。当pH在4左右时,得到最大去除率97.57%。此外,有机-无机复合膨润土在有H2O2存在下,可以催化降解所吸附的污染物,有机物降解率达到87.13%,避免了二次污染,并可重复使用膨润土。当pH在4左右时,降解效果达到最佳,但降解时间较长。[结论]该研究为染料废水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云芝漆酶的生物降解与染料脱色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云芝漆酶的生物降解和染料脱色作用。[方法]以云芝HS 03发酵后所得漆酶粗制品,对麦草和锯末进行生物降解,并对几种常用染料进行脱色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漆酶粗制品与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木质纤维素降解率,比单一组分酶获得还原性糖含量提高5~6倍。漆酶粗制品具有广谱的脱色作用,尤其对孔雀石绿、RB亮蓝的脱色率都超过了85%,脱色较为彻底,脱色高峰期为48~72 h。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Fenton氧化法处理偶氮染料的降解工艺及降解历程和机理。[方法]利用Fenton氧化工艺处理不同浓度的偶氮蓝113,测定处理后的COD,同时利用GC-MS对其降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当[H2O2]∶[Fe2+](摩尔比)=2.29时,COD去除效果最好,随着Fe2+投加量的增加,废水会变成铁红色,同时沉淀物增加;COD分别为250、525和996 mg/L的3种不同浓度的废水,H2O2最佳投加量分别为0.9、1.8、16.0 ml;废水初始pH=3时,COD的去除率最高。[结论]Fenton氧化技术是一种高效降解难降解染料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马凤霞  姜辉  王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305-19306,19357
[目的]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几种POMs/TiO2复合光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对模拟染料废水(酸性媒介黑PV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行为,为降解有机污染物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研究了催化剂中的POMs含量、催化剂用量、溶液的pH及H2 O2浓度对PV溶液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H4SiW12O40/TiO2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模拟染料废水(PV溶液)效果最佳。PV溶液初始浓度为300 mg/L时,脱色反应最佳条件:催化剂为H4SiW12O40/TiO2,α-H4SiW12O40质量分数为1.5%时,催化剂用量为60 mg、pH为2.0、H2 O2浓度为20 mmol/L时,PV降解质量分数可达到72.48%。[结论]POMs/TiO2复合催化剂较纯TiO2光催化降解PV溶液活性明显,其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TiO_2光催化材料,用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方法]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制备了钛基TiO_2纳米管阵列,表征其微观结构,以甲基橙为降解对象,考察了烧结温度、染料初始浓度和p H对TiO_2纳米管阵列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500℃烧结温度条件下制得的TiO_2纳米管阵列形貌良好且降解效率最高;TiO_2纳米管阵列对初始浓度较高的染料降解效率高于低浓度的;甲基橙溶液p H为3时,TiO_2纳米管阵列对其降解效率高于p H为7时;TiO_2纳米管阵列(500℃)对10 mg/L甲基橙溶液(p H 3)60 min降解效率可达85.2%。[结论]该试验制备的TiO_2纳米管阵列可有效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在染料废水脱色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Fenton氧化降解活性艳红X-3B的条件及历程。[方法]利用Fenton氧化工艺,分析3种不同初始浓度的活性艳红X-3B废水的降解条件,同时利用GC-MS对其降解产物及历程进行研究。[结果]当H2O2∶Fe2+(摩尔比)=3.1时,COD去除效果最好,随着Fe2+投加量的增加,废水会变成铁红色,同时沉淀物增加;对于COD分别为200、400和800 mg/L的废水,H2O2投加量分别为0.5、1.0、3.5 ml,废水的初始pH为4~5时,COD的去除率最高。Fenton氧化反应的速度非常快,大部分的降解都发生在初始的5 min之内。[结论]Fenton氧化技术是一种高效降解难降解染料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催化氧化技术降解甲基橙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南  王哲  陈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318-19319
[目的]研究电催化氧化技术降解甲基橙染料废水的工艺条件。[方法]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自制DSA电极和电催化反应装置,通过控制电极类型、电解质、电压和初始pH,比较分析甲基橙的去除效率。[结果]DSA电极比普通电极对甲基橙的去除率高;电压的增加和电解质的加入促进了电化学降解效率的提高;酸性条件下,DSA电极能够表现出对甲基橙较高的去除率。[结果]该研究为电催化氧化技术降解其他偶氮化合物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白腐真菌岛生异担子菌对染料的降解作用。[方法]对野外采集到的岛生异担子菌进行纯培养,优化菌丝体培养条件,并对岛生异担子菌降解脱色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岛生异担子菌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0 g/L,酒石酸铵0.5g/L,KH2PO42.0 g/L,MgSO4·7H2O 0.5 g/L,CaCl20.075 g/L,Tween-80 0.4 g/L,VB11×10-4g/L,pH 3.0。岛生异担子菌降解染料的最适氮源为酒石酸铵,浓度范围为0.5~1.0 g/L;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浓度范围为10.0~15.0 g/L;最适pH为3.0~3.5。[结论]岛生异担子菌对染料脱色降解效果与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尹文静  李浩  白书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321-19323
[目的]研究高浓度盐对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的影响。[方法]以罗丹明B为降解对象,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Fe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以此为光催化剂降解罗丹明B模拟废水,并分别考察了NaCl、Na2SO4、KCl和K2SO4这4种常见的盐在较高浓度下对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的影响,确定盐促进或抑制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的极限浓度。[结果]根据不掺盐10 mg/L罗丹明B溶液的光催化效率与时间关系图可知,该溶液在180 min时的降解率接近于100%。在试验涉及的浓度范围内,同一种盐均有对废水降解速率最大的最适浓度,就浓度为8%的4种盐而言,这4种盐均对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促进程度不一,以8%的Na2SO4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结论]4种高浓度的盐均对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