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商丘地区土地问题与土地整理的调研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商丘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结合所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商丘地区进行土地整理应实行有别于山区的综合整理模式,在其土地整理的作业方式中,既要抓好耕地整理,又要兼顾农村居民点整理;同时,要做好土地整理的组织工作及资金筹集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川西地区5个土地整理项目区新增耕地的研究,分析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途径和不同地区的主要潜力,以期对今后土地整理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方法]调查和统计分析法。[结果]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的主要途径为归并田块、分散的宅基地搬迁和零星荒草地开发。[结论]川西地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不同,其中平原地区以归并田坎和退宅还耕潜力较大,丘陵地区以整修田坎和开发未利用地潜力明显。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理是一项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性基础工程,其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和防护林建设等。由于不同整理地区的土地类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设计的思路和技术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必须对项目区的自然状况、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才能使规划设计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持续性。本文以石狮市蚶江镇海埭土地整理项目为例简述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农田建设项目中,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采用的投资编制标准不同,但建设的对象都是农田,采取的工程措施也大致相同。本文以安徽省工程为例,采用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和安徽省水利工程预算定额标准,对不同定额体系下的典型工程建设项目综合单价进行对比,并从单价构成方面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省土定额标准计算得出的多数综合单价要明显低于省水利定额,以土方工程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5.
西南丘陵山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是土地整理项目的核心,不同地区进行规划设计所受到的限制因素不同.分析不同区域环境的地域条件对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影响,能够使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更具操作性.文中阐述了西南丘陵山区开展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特点,对其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根据贵州省黎平县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内容,分析了因地制宜进行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区土地整理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结构特点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鄱阳湖区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土地利用目标,从农业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项目区土地整理、湿地整理等方面分析了鄱阳湖区土地整理潜力,并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整理,提出了土地整理潜力实现的途径。强调不同地区的土地整理具有不同的侧重,鄱阳湖区土地整理除了增加土地利用面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改善当地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达到“抗灾、脱贫、改貌、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2015—2019年安徽省水土流失情况、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进行了概述,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针对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提出了防治措施和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土地整理工作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吉  张宁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54-4756
土地整理是提高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为了全面地认识土地整理,对土地整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根据有关文献,对土地整理运行机制进行了论述,并对辽宁省现行土地整理运作进行了系统地归纳总结,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姜志梅  彭鹏  张颖 《北京农业》2012,(3):160-161
以安徽省巢湖市三星村为例阐述了如何进行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方法和对策,对广大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悉廉  齐小燕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265-267,272
在对后效影响因素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土地整理项目后效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方面进行指标的定量与定性分析,进行多因素指标评价,并结合成功度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对土地整理项目后效展开评价,并以安徽省寿县安丰塘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了后效评价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鲁成树  李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83-7985
在安徽省大力开展美好乡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下,尝试研究和探索美好乡村建设背景下不同区域的土地整治模式,不仅可以为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参考,也可以为更好地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服务。该研究分析了美好乡村建设与土地整治的辩证关系,指出土地整治与美好乡村建设是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土地整治是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美好乡村建设是土地整治的重要目标。基于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背景下土地整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分区,分为皖北、皖中、沿江、皖西、沿江、皖西、皖南5个片区探讨差别化的土地整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土地整治生态景观效应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定量的评价土地整治前后产生的生态景观效应根据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从景观效应和生态效应的角度,构建了4层级14个评价指标的土地整治生态景观效应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对比分析法划分指标等级及分值。将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于安徽省含山县某土地整治项目,对土地整治前后的生态景观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土地整治项目对区域的生态景观效应贡献率为13.86%,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功能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发展高能作物甜高粱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甜高粱的特点与主要用途,其能够在易旱、易涝、盐碱地、贫瘠地上种植,是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和畜牧业饲料的优质高能作物,安徽省是其最适种植区之一。为避免与粮争地,在安徽省充分开发"四荒"土地资源,结合两淮煤炭塌陷区、沿淮洼地以及江淮丘陵易旱区的综合治理,是甜高粱产业化发展首选的可行性区域。最后还简要介绍了甜高粱在安徽省大规模种植需进行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郭斌  孙直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486-1489
综合运用博弈论和委托-代理模型建立确定农地出租租金的模型,对农村农地流转中合同订立时租金的确定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以安徽省来安县为例进行说明,以期达到保护双方利益、提高农地利用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组合特征的黑龙江省村庄用地整理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庄用地整理分区研究是村庄土地整治和科学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对指导村庄用地合理有序整理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域,从规模、结构、形态三个维度构建村庄用地组合特征,运用指数模型与GIS空间分析测算76个县(市)平均规模、结构信息熵、平均形状指数,叠加分析确定村庄用地组合类型与整理适宜性,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村庄用地整理潜力与分区。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村庄用地规模、结构、形态特征差异显著。平均规模普遍较大,整体规模西高东低;仅油煤工矿区与农林区结构较丰富,其他地区普遍单一;分布形态与地形联系紧密,平原区较山地丘陵区更为规整。2) 12种村庄用地规模-结构-形态组合特征,以大规模-较单一-较规整、中规模-较丰富-较规整、大规模-较丰富-较规整三类为主,占比高达57.24%;3)依据用地适宜性与整理潜力,全省村庄用地划分为四个整理区:优先整理区、重点整理区、适度整理区以及优化调整区。提出了规模、结构、形态特征导向下的省域村庄用地区域差别化的整理策略,从而实现乡村地域要素集聚、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可为推进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陶文星 《农学学报》2013,3(7):26-29
潞西市是云南省的粮食主产区,近年来,该区通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滇西南地区以土地整理带动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笔者从该区土地整理项目的资金投入模式、组织模式、作业模式及权属调整模式角度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探讨,不仅为周边地区的土地整理项目提供经验借鉴和实践指导,而且对带动和辐射全省土地整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立军  王明成  贾慧峰  何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2,(5):3040-3041,3044
利用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基于政府视角分析了以江苏省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双置换"的制度。认为相对要素价格变动提高了地方政府实施"双置换"的意愿;"增减挂钩"政策出台改变了地方政府的土地流转制度选择集合。指出"双置换"制度不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双置换"制度推进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全国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资源分布与主产地资源现状,确定前胡药材最适种植区域以及白花前胡最佳种植方法,本研究对白花前胡的安徽、贵州、四川、浙江、重庆、湖南和湖北等主产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并收集了46份样品进行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含量检测。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各大产区白花前胡质量达标情况及稳定性差,其中以安徽千岛湖、贵州地区稍好;以安徽千岛湖产区的仿野生种植和贵州产区的新开林地人工种植为当前较适宜的种植方法,所产前胡药材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9.
地理国情是重要的基本国情,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安徽省凤台县凤凰镇多光谱影像数据和安徽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以2012年1:50 000更新数据为参照,从凤凰镇地表覆盖概况和变化情况角度分析该地区的城镇扩张变化程度与趋势,深层次地研究其内在驱动力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结果表明,2期数据的地表覆盖中耕地面积占比最大;地表覆盖变化面积居中,减小面积较大的是耕地和草地,增加面积较大的是房屋、道路和建筑用地;地表覆盖净增面积中,耕地、林地和水域面积有所减少,园地、草地、建筑区和道路等要素面积均有增加。总体来说,凤凰镇2012—2015年间主要地类变化为耕地转向建设用地,造成其根本驱动力表现在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现有的土地监管体系以及安徽省土地监管现状,着重分析了“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土地监管面临的新形势和挑战.针对土地监管面临的新需求,从完善管理体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重点区域和项目督查、拓宽信息渠道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