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山羊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山羊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分离、生长条件以及纯度鉴定,通过2 g/L的Ⅰ型胶原酶置于水浴消化4 h,200目的滤网过滤后进行低速离心,收集沉淀物,沉降洗涤3~5次,将细胞移至24孔培养板置37℃细胞培养箱中进行培养。12 h后开始贴壁生长,腺团开始向外部扩散,生长2~3 d,细胞扩散并出现明显的铺路石状,4~5 d腺团基本扩散开来并呈一定走向继续生长。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细胞染色,细胞表达角蛋白的阳性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适用于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对胰蛋白酶消化法、胰蛋白酶消化+刮取法、Ⅰ型胶原酶消化法、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刮取法、子宫翻转组织块培养法5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的上皮细胞数量稀少,活力低,生长速度缓慢;刮取法+胰蛋白酶消化法、胶原酶消化法、刮取法+Ⅰ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得的细胞数量较单纯胰蛋白酶消化法多,但达不到研究所需的要求;子宫翻转组织块培养法获得的上皮细胞活力强,生长速度快,纯度高,比较适宜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  相似文献   

3.
猪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猪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对猪子宫内膜进行胶原酶消化,分离基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研究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猪子宫内膜组织在37℃、通过1 g/L胶原酶Ⅰ消化90 min可以获得游离的腺体,对腺体进行培养时上皮细胞比例可达70%以上.培养过程中采用差速消化和差速贴壁可以成功分离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基质细胞最适贴壁时间为25 min,腺上皮为3h.纯化的基质细胞生长迅速,可传5代以上,上皮细胞生长缓慢,并且成片脱落.  相似文献   

4.
孕早期家兔子宫内膜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形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探讨子宫内膜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条件、生长特点及其增殖过程,采用不同消化方法进行了孕早期家兔子宫内膜细胞的消化和分离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采用胰蛋白酶消化获得的细胞数量少且活率低于60%,而采用1g/L胶原酶 型消化获得的细胞数量多达1×106/cm3,且活率大于90%。经74μm(200目)滤网过滤分离培养出多角形和梭形2种形态的基质细胞及铺路石状的腺上皮细胞,并均能在体外培养和传代。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的水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分离培养方法,为胚胎着床和子宫内膜相关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酶消化、刮取、系列过滤和差速贴壁相结合的方法分离水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台盼兰染色法检测分离细胞的纯度和活率。[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细胞计数表明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纯度均达90%以上;台盼兰染色结果显示,上皮细胞的活率为91%,基质细胞的活率为78%。[结论]采用酶消化、刮取、过滤和差速贴壁相结合的方法可分离出高纯度的永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  相似文献   

6.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取材。孕早期成年水牛子宫由南宁某屠宰场提供。1.1.2试剂。一次性细胞培养皿地幻自美同BD公司;新生牛血清购A杭州四季青公司;雌二醇购自宁波市激素制品有限公司;离糖型DMEM细胞培养液粉剂、DPBS粉剂和胶原酶I购自美因GIBCO公司;细胞角蛋白单抗和:二抗购白广州深达生物制品公司。另外,青霉素、链霉素、胰蛋门酶、表皮生氐因子(EGF)、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嗜酸乳杆菌对永生化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体外黏附的条件.[方法]通过革兰氏染色法,研究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生长状态,嗜酸乳杆菌菌液浓度、菌体生长状态和pH值以及孵育时间对菌体黏附性能的影响.[结果]当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培养48 h,嗜酸乳杆菌菌液浓度为1.0×109mL-1,pH值为4.0,孵育时间120...  相似文献   

8.
孕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及活力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昆白系孕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条件、生长特点及其增殖规律,采用2.5 mg/mL胰蛋白酶+0.4 mg/mL EDTA分别以20,30,40 min消化子宫内膜,结合刮取法,对昆白系孕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消化时间的增加,所获得的细胞数目也增多,但细胞活力下降(噻唑兰法检测);消化30min所获得的细胞活力高、数目多,细胞比较单一;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活力随着细胞培养代数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一种高效的子宫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用酶消化、过滤、离心与差速贴壁纯化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培养家兔子宫细胞,分别以上皮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等为抗原的免疫荧光对分离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纯度。结果表明,家兔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培养24 h后大部分贴壁,培养3 d左右形成单层细胞集落,呈角蛋白阳性,细胞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呈红色,核呈蓝色,纯度达96%以上;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培养0.5 h后即有贴壁,培养2 d后呈单层细胞集落状生长,呈波形蛋白阳性,细胞多边形或梭形,胞质呈红色,核呈蓝色,纯度达95%以上;平滑肌细胞培养24 h后大部分贴壁,6~7 d融合成片,呈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细胞大都长梭形,胞质呈红色,核呈蓝色,纯度达98%以上。说明该方法能够成功分离并得到高产量、高纯度、高增殖能力的子宫内膜细胞及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10.
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比较了几种乳腺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特点。实验证明:胶原酶消化法和组织块种植法均可用于培养牛原代乳腺细胞。其中,胶原酶消化法容易得到均匀的乳腺细胞,且上皮细胞所占比例也比较高;组织块培养法不容易丢失、损伤上皮细胞,但上皮细胞长出较晚,且占比例较低,然而,用于培养小动物乳腺组织具有优势,并且可结合组织块转移、胰蛋白酶消化纯化上皮细胞,用此方法本实验获得了牛乳腺上皮细胞富集的细胞系;同时讨论了乳腺上皮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关系,提出终末分化的腺上皮细胞已不再分裂增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大肠埃希菌O_(111)黏附牦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致炎模型,体外分离、培养牦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培养5d后,加入大肠埃希菌O_(111),通过计算细胞上细菌的黏附数量研究细菌数量和孵育时间对黏附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黏附条件,通过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质量浓度变化来鉴定模型。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为1×10~5 CFU/mL、孵育时间为120min是黏附的最佳条件。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60、90、120min组TNF-α、IL-6、IL~(-1)β的质量浓度显著升高,致炎效果明显,表明致炎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脂质体介导外源基因体外转染牦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条件。[方法]通过胶原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得到牦牛乳腺上皮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细胞角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以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通过脂质体介导外源基因转染牦牛乳腺上皮细胞,统计在不同细胞融合度、脂质体浓度、脂质体与质粒的比例、转染时间下的转染效率,寻求最佳转染条件。[结果]采用胶原酶消化法,24h内细胞团块贴壁生长,纤维样细胞沿着细胞团块生长,后上皮样细胞爬出。上皮细胞与纤维细胞界限明显,细胞呈椭圆形,排列紧密,岛屿状生长。纯化至5代左右可得到较纯的上皮样细胞。采用组织块贴壁法,6d左右组织块周围出现细胞晕,有少量纤维样细胞生长;8d左右,上皮样细胞长出,并往外不断铺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试验组细胞角蛋白检测呈阳性,细胞质呈绿色,细胞核复染呈红色。牦牛乳腺上皮细胞在细胞融合度为81%~90%,脂质体的量为1.8μl,脂质体与质粒比例为2∶1,转染时间为4h时,转染效率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乳腺生物反应器构建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田甜  李键  王中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604-4606,4613
[目的]优化脂质体介导外源基因体外转染牦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条件。[方法]通过胶原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得到牦牛乳腺上皮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细胞角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以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通过脂质体介导外源基因转染牦牛乳腺上皮细胞,统计在不同细胞融合度、脂质体浓度、脂质体与质粒的比例、转染时间下的转染效率,寻求最佳转染条件。[结果]牦牛乳腺上皮细胞在细胞融合度为81%~90%,脂质体的量为1.8μl,脂质体与质粒比例为2∶1,转染时间为4h时,转染效率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乳腺生物反应器构建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乳腺组织。从屠宰场选取健康的泌乳期奶牛,无菌手术切取乳腺实质组织,置于DMEM/F12完全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100IU/ml青霉素和链霉素)中,尽快运回实验室。  相似文献   

15.
利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和RT-PCR鉴定。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旺盛,具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特征,体外传代15次后核型未发生改变。RT-PCR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培养的细胞明显表达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2种特异性基因,即as1酪蛋白基因(1 736 bp)和k酪蛋白基因(780 bp)。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imary culture of 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in biochemical incubator. [Method] In vitro, 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by the tissue explant metho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s. The morphology observ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cultured cells were performed by inverted microscope observation, Giemsa staining and cytokeratin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 Observed with inverted microscope, most of the 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were polygonal and displayed typical slabstone-like appearance. As it can be seen from cell staining results, the cell body was big and the nucleus was stained dark blue and was round or oval in shape, with clearly visible nucleoli, generally 2-4 nucleoli. The tissue-specific expression of cytokeratin 14 and cytokeratin 18 genes in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was identified by cytokeratin immunohistochemistry. [Conclusion] Primary 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were successfully cultured in biochemical incubator.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生化培养箱中进行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在体外进行乳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探索其在生化培养箱中合适的培养条件。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爬片吉姆萨染色和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结果]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上皮细胞呈多角形,长满后呈上皮细胞特有铺路石样。细胞染色可见上皮细胞胞体较大,胞核深蓝色,圆形或椭圆形,核仁清晰可见,一般为2-4个。免疫组化鉴定结果显示,培养的细胞表达上皮细胞特异的角蛋白14和18。[结论]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可以在生化培养箱中成功培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多胺处理对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的影响。[方法]低浓度的腐胺、亚精胺、精胺处理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多胺处理后多胺代谢相关酶类mRNA水平的变化,利用细胞计数、MTT法、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腐胺处理上皮细胞可造成SAMDC、SMO、SMS、ODC、PAO mRNA水平显著下降;亚精胺处理上皮细胞可造成SAMDC、SRM、ODC mRNA水平显著下降,SSAT mRNA水平显著上升;精胺处理上皮细胞可造成SAMDC、SRM、ODC mRNA水平显著下降,SMO、PAO、SSAT mRNA水平显著上升。腐胺和亚精胺可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生长和活力增加,但精胺可显著降低细胞生长和活力。[结论]多胺处理可引起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内多胺相关酶类mRNA水平的变化,对细胞增殖能力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小鼠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毕琳  李键  王中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488-3491
综述了有关于小鼠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方法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乳腺细胞培养的意义,介绍了乳腺组织原代培养的过程,并分析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