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子代组培苗瓶内菌根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抗松针褐班病湿地松子代组培苗瓶内菌根化。[方法]对湿松地再生植株离体条件下菌根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再生植株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菌根真菌培养基质和接种量对离体条件下菌根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湿地松丛生芽诱导出根原基后,以转接到珍珠岩为培养基质接种彩色豆马勃为最佳,有利于菌根的形成;在珍珠岩接种彩色豆马勃为2个菌块时,菌根化率高达84.4%,形成的二叉分枝状短根最多,平均每条主根上形成12.49条;菌根的形成提高了再生植株的驯化移栽成活率,菌根化再生植株在植物生长室长势良好,根系发达。[结论]为提高抗松针褐班病湿地松组培再生植株的成活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周文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5):161-162
[目的]研究不同菌根菌对湿地松生长的影响,促进湿地松的生长。[方法]对湿地松接种不同剂量的厚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菌,研究其对湿地松菌根侵染率、枝长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及土壤氮、磷含量的影响。[结果]接种厚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菌后,湿地松根部菌根侵染率、小枝生长量及叶绿素含量得到明显提高,对湿地松而言,接种厚环乳牛肝菌的效果好于接种彩色豆马勃菌的效果;接种的剂量越多促进效果越好;接种菌根菌有利于湿地松对土壤氮、磷的吸收。[结论]对生长不良的湿地松,可采用接种菌根菌的方法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3.
湿地松组培再生植株瓶内菌根化及驯化移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微繁殖效率,对湿地松丛生芽发生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再生植株离体条件下菌根的形成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外植体年龄对湿地松带子叶顶芽丛生芽诱导有较大影响。改良GD(Gresshoff and Doy)为最佳基本培养基,苗龄以18 ~ 25 d为宜。改良GD培养基中加入0.5 mg·L-1活性炭能促进丛生芽的伸长生长。将改良GD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减半并添加0.05 mg·L-1α-萘乙酸(NAA)和1.0 mg·L-1吲哚丁酸(IBA)使嫩梢生根率达80 %,生根的小植株与外生菌根真菌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在离体条件下形成菌根。菌根的形成提高了再生植株的驯化移栽成活率。再生植株在田间生长正常,3 a后平均高度为80.3 cm。图2表4参28  相似文献   

4.
汤珧华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3,(7):1005-1007,1020
[目的]研究接种外生菌根菌对白皮松生长的促进作用。[方法]对白皮松古树和小树接种不同剂量的彩色豆马勃菌,研究其对白皮松生长的影响。[结果]接种彩色豆马勃后,白皮松古树和小树的根部菌根侵染率明显得到提高,在小树中,使用菌的数量越多,菌根侵染率也越高;接种菌根菌能显著地促进白皮松古树的生长,对白皮松小树树高的生长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地围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接种菌根菌能促使白皮松小树对土壤中氮、磷的吸收。[结论]该研究为白皮松在南方的良好生长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在非松林采伐迹地上应用成对比较试验设计,探讨接种彩色豆马勃菌根菌对马尾松造林及造林后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苗木接种彩色豆马勃菌根菌后,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并显著促进幼林生长,可在今后马尾松造林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柏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柏木幼苗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us)和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进行接种与不接种处理,测定其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与CK比较,接种3种外生菌根真菌后促进了柏木幼苗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其中松乳菇对柏木苗高生长影响最大,其次为土生空团菌和彩色豆马勃;对柏木苗地径生长以土生空团菌影响最大,其次为松乳菇和彩色豆马勃。相关性研究表明,柏木苗接种与不接种处理高生长和地径生长之间呈显著相关性,但不同的接种处理相关性不同,其中相关系数最小为不接种处理(CK),最大则为松乳菇接种处理。总体上3个菌种生长促进效应最好为土生空团菌和松乳菇。  相似文献   

7.
2株外生菌根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接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施用过彩色豆马勃菌剂林地采集的彩色豆马勃的子实体中分离到2株外生菌根菌LH1和LH2。经间接经验,能在松树幼苗根上形成典型的外生菌根,且促生作用明显。在MMN增减基上,LH1生长较快,LH2生长较慢。在PDA培养基上均生长较快。LH1和落灰白、绒状隆起;LH2菌落黄褐色、绒毛状突起。2菌产生褐色素。2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生长PH为6,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KNO3。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菌根真菌对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及幼苗移植的影响,为高山杜鹃开发利用及菌根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从野外桃叶杜鹃菌根中分离出的真菌混合制剂与不同培养基质混合接种,在不同覆盖条件下,研究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和幼苗移植情况。【结果】桃叶杜鹃种子在接种菌根真菌的基质中发芽时间提早,其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成活率及移植成活率比非接种处理均有较大提高,且差异极显著。其中腐殖土+珍珠岩基质接种松针覆盖处理发芽势最高,达39.00%,发芽率达72.67%;腐殖土基质接种苔藓覆盖处理幼苗成活率最高,达88.33%,移栽成活率达82.21%。【结论】菌根真菌极显著地影响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及移植。播种采用腐殖土+珍珠岩基质接种松针覆盖效果较好;移植采用腐殖土基质接种菌苔藓覆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菌根真菌对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及幼苗移植的影响,为高山杜鹃开发利用及菌根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从野外桃叶杜鹃菌根中分离出的真菌混合制剂与不同培养基质混合接种,在不同覆盖条件下,研究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和幼苗移植情况。【结果】桃叶杜鹃种子在接种菌根真菌的基质中发芽时间提早,其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成活率及移植成活率比非接种处理均有较大提高,且差异极显著。其中腐殖土+珍珠岩基质接种松针覆盖处理发芽势最高,达39.00%,发芽率达72.67%;腐殖土基质接种苔藓覆盖处理幼苗成活率最高,达88.33%,移栽成活率达82.21%。【结论】菌根真菌极显著地影响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及移植。播种采用腐殖土+珍珠岩基质接种松针覆盖效果较好;移植采用腐殖土基质接种菌苔藓覆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盆栽油松幼苗接种菌根真菌生长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盆栽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幼苗接种各种菌根真菌试验证实:黄空柄牛肝菌(Gyroporuscyanescens)与彩色豆马勃270号菌株(Pisolithustinctorius270)两菌种不仅对油松幼苗根系表现出较强的感染力,能形成典型的外生菌根结构,而且对幼苗整体的生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此,初步认为黄空柄牛肝菌与彩色豆马勃为油松的两个优良共生菌根真菌  相似文献   

11.
陈浩  肖翔  王军  吴李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605-13606
[目的]建立以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为寄主的丛枝菌根真菌光自养培养体系。[方法]以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etunica-tum)为试验材料,以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为寄主,建立植物根系在严格的培养条件下与AMF的共生关系,而植物的地上部分可以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并对孢子产量、根的侵染情况以及后代孢子的活力进行了评估。[结果]孢子能正常侵染植物并产生大量新生孢子,新生孢子在相同条件下可以继代培养。[结论]本研究为在光自养条件下多方位研究菌根真菌提供了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2.
美国湿地松第3代种子园不同家系育苗与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引种美国湿地松第3代种子园10个优良家系苗期遗传变异,为广西速生丰产高产脂湿地松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马尾松为对照,采用家系小区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研究引种湿地松苗高、地径主要生长性状遗传变异。[结果]引种美国湿地松第3代种子园10个优良家系造林定植成活率高,平均保存率96%,表明美国湿地松适应性强,适宜于广西凭祥立地环境。苗期湿地松高生长不显著,表型最好的家系MWV-447,高于对照Masson1和Masson2;MWV-443、MWV-444、MWV-446、MWV-448、MWV-451、MWV-452高于对照Masson2,但低于对照Masson1;MWV-445、MWV-449、MWV-450最差,低于对照Masson1和Masson2。参试10个优良家系地径生长显著优于对照Masson1和Masson2,MWV-449最大,为28.08mm,超出对照Masson142.3%,超出对照Masson265.9%;MWV-444最小,为24.96mm,超出对照Masson126.5%,超出对照Masson247.4%。[结论]经方差分析与t检验,美国湿地松优良家系苗期性状差异显著,经过林木改良与选育可筛选出适宜家系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3.
湿地松松针中莽草酸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湿地松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了湿地松松针中莽草酸的提取工艺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莽草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条件:色谱柱:Alltima NH2(5μm,4.6mm×150.0mm);移动相:乙腈-2%H3PO4(90∶10);流速:1ml/min;测定波长为213nm,带宽为16nm;参比波长为300nm,带宽为80nm。[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乙醇浸提法提取最佳工艺:乙醇浓度为60%,提取温度为75℃,料液比为1∶25,提取时间为2.5h。在该条件下,莽草酸的提取率为1.49%。[结论]湿地松松针可以作为新的莽草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火炬松、湿地松和马尾松生长特点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试验林场对引进美国南方松——湿地松、火炬松的生长状况 ,与当地马尾松进行对比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 :在同样的立地条件和抚育条件下 ,国外松优于马尾松 ,在 1~ 2 0 a内 ,湿地松的生长明显优于火炬松和马尾松 .因此 ,作为短轮伐期的速生丰产纸浆林 ,湿地松是适应性比较强的速生丰产的引进树种  相似文献   

15.
方利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80+8183
[目的]研究6-BA与NAA对杂交松不定芽增殖结果的影响。[方法]在DCR培养基中设置不同的6-BA和NAA浓度组合,研究6-BA和NAA对杂交松不定芽增殖结果的影响。[结果]杂交松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DCR+2.5 mg/L 6-BA+0.2 mg/L NAA,此时,增殖率为96.7%,增殖倍数为6.2。[结论]杂交松不定芽增殖试验中,6-BA起着决定性作用,低浓度NAA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增殖率和增殖倍数。  相似文献   

16.
组培红叶臭椿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红花  冯宝春  肖军  秦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00-10901
[目的]研究组织培养条件下红叶臭椿的遗传变异,为进一步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组培红叶臭椿苗为试材,通过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DNA,利用RAPD技术对其遗传稳定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由同一母株茎尖再生的组培苗遗传物质稳定,在DNA水平上经RAPD鉴定未见明显变异,保持了母株的特性;遗传聚类结果显示,组培苗之间相似系数较高,母株与7个组培单株之间相似系数平均为0.8988,变异幅度很小,进一步证实同一母株茎尖培养后的组培苗后代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结论]茎尖再生植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新疆红花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新疆红花组织培养的调控体系,以获得离体培养的再生植株。[方法]将无菌材料置于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构建愈伤组织无性系,进行继代培养,最终将生根的炼苗移栽至基质中使其生长。[结果]子叶是用于红花再生较理想的材料,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在不同培养基上明显不同。筛选出的适合红花建立再生体系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0mg/LNAA+2.0mg/LBA+3.O%蔗糖+0.7%琼脂,分化培养基为MS+0.2mg/LNAA+2.0mg/LBA+3.0%蔗糖+0.7%琼脂,生根培养基为1/2MS+2mg/LIBA+0.2mg/LBA。[结论]该研究为红花的资源保护、扩大繁殖和进一步推广应用及利用其作受体系统研究植物生物反应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湿地松针中莽草酸的提取工艺和含量,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湿地松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乙醇浸提湿地松松针中的莽草酸,研究不同水平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提取时间及浸泡时间对莽草酸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乙醇的浓度各因素进一步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以寻找适宜的工艺条件。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莽草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条件:色谱柱:Alltima NH2(5μm,4.6 mm×150.0 mm);移动相:乙腈-2%H3PO4(90:10);流速:1ml/min;测定波长为213 nm,带宽为16 nm;参比波长为300 nm,带宽为80 nm。[结果]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影响莽草酸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是: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浸提法提取莽草酸的最佳工艺:乙醇浓度为60%,提取温度为75℃,料液比为1:25,提取时间为2.5 h。在该条件下,莽草酸的提取率为1.49%。[结论]湿地松松针中的莽草酸可以作为新的莽草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