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于菠萝树和果实的特殊结构,导致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菠萝采摘都还采用效率低、对手的伤害程度较大的纯手工采摘方式。首先设计了菠萝半自动采摘机的整体结构,主要包括车身部分、收纳部分、控制部分、输送部分、采摘部分等。其次,采用三维数字化软件Solidworks对菠萝半自动采摘机进行三维建模。最后,对机械手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设计将有效地解决菠萝采摘难的问题,促进菠萝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菠萝种植多集中在低丘陵地带或者平地,种植地型各不相同,因此,菠萝采摘方式也存在着多样性,种植于平地地区的,有部分实现了机械化,但目前我国的菠萝采摘方式还是主要依靠人工采摘,采摘效率低。为解决人工采摘效率低、机械化程度推广不普遍和受地型影响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款便携式菠萝采摘装置,其结构简单,小型、轻便、灵活、造价低,适用于各种地型使用,与传统的手工劳作相比省时省力,既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又提高菠萝采摘效率。  相似文献   

3.
菠萝采摘机械手结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菠萝采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基于菠萝的物性特征和生长特点,提出一种先抓取后掰断菠萝果柄的菠萝采摘方案,进而对机械手关键结构展开设计。在完成机械爪、拉杆部件和推杆部件结构尺寸设计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各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并确定抓取菠萝的拉力和掰断菠萝果柄的推力分别为31.7 N和23.4 N,远小于成人手握力,满足设计要求。由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单人操作采摘的情况下,机械手可实现抓取并掰断菠萝果柄的采摘动作,抓取成功率为100%,采摘成功率超过80%,平均采摘时间最短为13.5 s,验证了采摘方案可行性和机械结构设计的可靠性,研究结果为全自动菠萝采摘装备关键结构和动力参数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安徽农业科学》2019,(13):207-210
由于菠萝植株和菠萝果实结构的特殊性,目前国内大部分菠萝采摘主要以人工为主,机械化水平较低,采摘工作效率较低,工作环境较差,对手、手臂等身体部位有较大的伤害。设计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自动菠萝采收机,主要由分行器、行走装置、双目视觉系统、采摘装置、输送装置、收集装置、控制系统和电源供给装置组成,对双目视觉定位系统和主要机械部件进行了介绍,使用SolidWorks软件对采收机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实践表明,该菠萝自动采收机能满足采摘需求,效率较高,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5.
振动式蓝莓采摘机槽型凸轮传动装置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制振动式蓝莓采摘原理样机,对蓝莓采摘机的凸轮传动装置进行设计与分析,选择凸轮结构类型及轮廓曲线种类,建立凸轮曲线方程。在MATLAB环境下,依据槽型凸轮设计参数对其进行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分析,以此为基础研制蓝莓采摘原理样机。并对槽型凸轮传动装置运行卡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法:将凸轮滚子双边倒角,并使其能够绕轴转动。经测试,修整后的采摘装置运行平稳,满足振动式蓝莓采摘机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菠萝叶和菠萝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现状.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区的菠萝叶主要用于粉碎还田,部分提取菠萝叶纤维,还可发酵制沼气、青贮饲料和生物有机肥等,云南、福建等地的菠萝叶则基本上直接废弃;菠萝果实加工后剩余的菠萝皮、渣蕴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可用于生产菠萝果酒、白兰地、果醋、乳酸饮料等,也可用于发酵生产沼气、乙醇和饲料以及提取特殊物质.对我国菠萝废弃物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菠萝对不同营养元素反应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P、K、Ca、Mg肥的不同水平单独对菠萝进行水培试验,研究菠萝对不同营养元素的反应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各营养元素对菠萝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幅、株高、茎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干、鲜重以及根冠比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N素对菠萝根系的影响程度最大,P素次之;Ca素对菠萝的叶绿素含量影响最大,Mg素次之。  相似文献   

8.
国外酿酒葡萄收获机振动采摘部件结构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外适于机械化收获的酿酒葡萄栽培架式的特点,并对其相应收获机振动采摘部件的类型及结构特点进行了阐述;着重对中枢型振动采摘部件的结构形式、特点及改进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双点支撑式中枢型的基础上,采用改变肋条形状,驱动部分后置改进方式对采摘部件进行重新设计的建议,以满足我国具有宽行、穗多等特点的酿酒葡萄的采摘,为葡萄收获机国产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20190201杭白菊采摘机器人识别与定位系统研究//DOI:10.25165/j.ijabe.20181101.3683对杭白菊的快速识别和立体定位系统进行研究。该系统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了满足杭白菊的采摘质量要求,设计了一种三自由度的杭白菊采摘机械结构。第二部分,根据HSV颜色空间的分割,提出了一种基于S分量的快速FCM(模糊C均值)算法,将目标对象从背景中提取出来。第三部分,采用双目立体视觉来获取三维坐标信息。根据杭白菊的形状特征,选用花蕊的中心点作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对菠萝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概括,包括菠萝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杂交育种、诱变选种、基因工程育种研究,以及菠萝种苗繁育、生产种植、催花、防寒防晒等栽培技术研究的新进展。此外,对未来菠萝育种研究与栽培技术研究主要方向进行展望。在菠萝种质资源精准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以常规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为主体,基因工程育种为辅助的育种体系是菠萝育种研究的主要方向。开展菠萝“黑心病”和“水菠萝”发生的机理研究,从生产源头降低“黑心病”和“水菠萝”发生的栽培技术措施研究,以及无损检测技术与智能化、省力化种植技术研究等是国内菠萝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旋转剪刀式荔枝采摘机采摘机理分析与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荔枝采摘的劳动强度,结合荔枝果实分布特点及保鲜特性,对荔枝采摘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一种旋转剪刀式荔枝采摘机。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对剪切部件中切割刀片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采摘过程中切割刀片的受力情况,结果显示安装座传递至切割刀片的转矩为238.75Nm,枝条对切割刀片的最大反向作用力为3851N,切割刀片在剪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切应力为23.02Mpa,由此得出切割刀片的安全系数为8.99。分析结果验证了切割刀片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和采摘机理的可行性,为其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及采摘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自行研制的半喂入式花生摘果机的关键工作部件摘果辊的配置、摘果运动过程、摘果叶片结构参数等进行理论研究,并结合试验结果确定摘果辊及摘果叶片合理的结构形式及参数。以摘果过程中荚果破损率、摘不净率、含杂率、总损失率等为指标,通过田间试验对摘果辊的配置方式、摘果叶片结构、摘果叶片参数等进行摘果试验。结果表明:摘果辊相交平行配置破损率、含杂率均最大,相切平行配置摘不净率最大,含杂率最小,相切平行配置和渐紧夹角配置破损率均较低;圆弧型叶片的摘不净率比直板型、折弯型叶片稍高,摘果转速增大使直板型叶片和圆弧型叶片的破碎率、含杂率均增大;叶片弧度对破损率、摘不净率影响均较大,弧度越小,摘果破损率越高,摘不净率越低,当叶片弧度为70°、圆弧半径为35 mm时总损失率最低。根据理论分析及摘果性能试验,最终确定摘果辊与夹持输送链采用倾斜配置方式,摘果辊采用渐紧型夹角配置方式,摘果叶片采用后倾圆弧型,叶片弧度为70°,圆弧半径为35 mm。  相似文献   

13.
周舟  王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520-11522
农业采摘机器人属于非结构环境下作业的特种机器人,果实的采摘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机械臂的结构特点直接决定机器人作业范围。根据番茄的特点及其植株的生长分布,设计了具有平行结构关节的四自由度机械臂,建立了机械臂运动学模型,完成了机械臂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并使用MATLAB平台进行了仿真验证。在满足番茄采摘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了实际采摘无效空间最小化,证明了该机械臂结构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14.
采棉机摘锭的采摘力学分析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棉机摘锭性能直接影响到采棉机田间作业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性,结合摘锭在采摘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将摘锭简化为一悬臂梁进行力学分析,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摘锭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对摘锭在脱棉过程中受到的弯曲和扭转变形基于Solidworks/SimulationXpress进行有限元分析,呈现了摘锭在此过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分布,数值结果表明摘锭在外部环境变化引起载荷突变作用在其头部时,摘锭杆身变形较大,危险截面约在8-11个齿处,其结果为采棉机摘锭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机型主要应用捋花采摘方式的设计思路,采用六级摘花滚筒采摘,花茎行走路线为"S"形,每级摘花滚筒的速度是差速递增的设计结构。试验结果表明,此机型摘花时作用于花瓣上的力较小,采摘动作柔和,且啤酒花的摘净率≥97.5%、碎花率≤2%、损失率4.3%。该机型特别适应我国各品种啤酒花种植区的采摘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对水稻钵体苗的质量、含水率、苗高等基本参数测试分析的基础上。测试研究了水稻钵体苗茎叶拉断力、拔苗力以及秧苗抗折断力,并计算了拉断应力。探讨了拉断力与秧苗横断面、拔苗力与起拔角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SA-PSO算法采摘机械臂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油茶果的采摘方式为人工采摘,采摘方式落后,采摘效率低,导致生产成本高,严重制约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油茶果机械化和自动化采摘,设计了一款振动式油茶果采摘机。油茶果采摘机工作过程中采摘机械臂的结构尺寸将会限制其工作的范围。为确保采摘机能高效率的采摘油茶果,对采摘机械臂进行参数优化,寻找最优参数。结合实地考察的结果,确定优化设计的变量为举升液压缸行程Sj、伸缩液压缸行程Ss、俯仰液压缸行程Sf,建立目标函数,确定约束条件。基于SA-PSO算法,对油茶果采摘机械臂进行结构参数优化,得到最优参数解:举升液压缸行程为Sj=154mm,伸缩液压缸行程为Ss=320mm,俯仰液压缸形成为Sf=166mm,为采摘机的优化设计了提供了理论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4MZ -3000型梳齿式采棉机梳齿部件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优化梳齿式采棉机梳齿部件结构设计并确定其关键部件的参数.[方法]在分析采摘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采摘部件工作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利用ANSYS软件对梳齿部件进行结构分析.[结果]梳齿部件最大应力为158.57 MPa,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值.[结论]可以对在三维软件建立的物理模型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及时修正设计中的缺陷,为更好地设计其结构和材料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红枣采摘作业是林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红枣采摘机械的使用可以解决人工采摘红枣时所出现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等不足。将液压技术应用到红枣采摘机械设备中,可使设备具有传递功率大、结构简单、传动平稳等优点。设计出一种全液压振动式红枣采摘设备,依靠液压系统驱动偏心装置使其产生振动来完成红枣的采摘,该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为同类型林果类采摘设备的设计和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科静  黄朝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82-13784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分析了云南省花卉产业供应链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低档包装严重影响花卉品质;供应链结构不完善;采后处理环节薄弱,冷链运输难以启动;企业对消费者和消费需求认识不够。提出了完善云南省花卉产业供应链管理运作的对策建议:强化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作用;完善多种形式的供应链结构;加强云南省花卉产业供应链信息系统管理;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培育和扶植云南花卉产业第三方物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