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荆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陕西土荆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对15个临床消毒常见菌株的抗菌性能,为土荆芥天然消毒杀菌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土荆芥挥发油,GC-MS测定其化学成分,分别用连续2倍梯度液体稀释法、液体转染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从陕西土荆芥挥发油中共检测到16种化学成分,并鉴定出了其中的15种成分,主要化学成分有p-伞花烃(29.95%)、驱蛔素(22.97%)、冰片烯(20.74%)、α-松油烯(17.67%);在临床消毒常见的15种菌种中,土荆芥挥发油除对绿脓假单胞菌CMCC10211株无抑制作用外,对炭疽芽胞杆菌CMCC63001、白假丝酵母菌CMCC850216、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MCC32210等其他14株标准菌株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陕西土荆芥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p-伞花烃、驱蛔素、冰片烯和α-松油烯;土荆芥挥发油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临床消毒常见的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和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2.
降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降香挥发油,经GC-MS分析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8.04%,其主要成分有氧化石竹烯(54.22%)、7,11-二甲基-10-十二碳烯-1-醇(14.11%)、6,11-二甲基-2,6,10-十二碳三烯-1-醇(10.24%)和橙花叔醇(10.22%)等。同时,测定了挥发油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降香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均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沿海滩涂甘紫菜的挥发油成分及抗菌活性。[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沿海滩涂甘紫菜干燥藻体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应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沿海滩涂甘紫菜的干燥藻体挥发油中分离出43种成分,鉴定出28种,鉴定率为65.12%。主要成分是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含量为40.96%;其次是肉桂酸乙酯,含量为23.68%。抗菌活性研究表明,沿海滩涂甘紫菜的干燥藻体挥发油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为沿海滩涂甘紫菜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抑菌圈法和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墨西哥鼠尾草挥发油对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5种细菌及可可葡萄座腔菌、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多主棒孢霉和尖孢炭疽菌5种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鼠尾草挥发油对5种供试的细菌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8、8、4、8、8mg/mL;对5种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0879 mg/mL;其次是尖孢炭疽菌和腐皮镰刀菌,EC50值分别为7565和10731mg/mL。  相似文献   

5.
剑叶金鸡菊挥发油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希红  陈荣  纪付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96-10996
[目的]研究剑叶金鸡菊挥发油的抗菌活性。[方法]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根、茎叶、花三部分的挥发油;滤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抗菌试验,并测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3种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剑叶金鸡菊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海南岛人工栽培的大花蕙兰品种‘大凤’(Cymbidium hybridum‘Dafeng’)鲜花的挥发油成分。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其鲜花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从大花蕙兰鲜花挥发油中鉴定出35个化合物,占总油量的85.65%,其主要成分为亚麻酸乙酯(41.29%)和亚油酸乙酯(13.74%)。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该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迷迭香挥发油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迷迭香挥发油的成分及其抑菌活性。[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滤纸片法测其抑菌活性,用平板稀释法测其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迷迭香挥发油提取率为2.27%,从迷迭香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5%,其主要化学成分为α-蒎烯和1,8-桉叶油素,分别占43.36%和32.10%;挥发油对多种菌株均有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黑曲霉、黄曲霉和桔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80、80、10、20和10 m l/L。[结论]迷迭香挥发油具有广谱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红花玉兰花蕾挥发油的萃取工艺,并对其化学组成、抗氧化及抗菌活性进行鉴定和评价,旨在为红花玉兰花蕾挥发油的萃取建立一套可行的工艺体系,并为其后续的开发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方法以‘娇红1号’红花玉兰阴干花蕾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结合自动化质谱解卷积和保留指数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挥发油进行成分定性和定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还原能力法评价挥发油抗氧化活性,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评价挥发油抗菌活性。结果阴干预处理条件下,红花玉兰花蕾挥发油萃取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47 ℃,萃取压力40.7 MPa,动态萃取时间102 min,该条件下挥发油的萃取率为(1.217 ± 0.014)%。GC-MS共鉴定出30种化学成分,占检测到的挥发油总量的70.65%。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得到挥发油IC50值为12.82 mg/mL AEAC值为198.64 mg,表明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还原力测定也得到了这一结果。抗菌试验表明,挥发油对4种供试菌抑制作用强弱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 枯草芽孢杆菌 > 大肠杆菌 > 鼠伤寒沙门氏菌。结论首次建立了红花玉兰阴干花蕾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确定了该工艺条件下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并验证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寻求安全、高效的天然食品防腐剂一直是食品科学、生物领域及中药学中的重要课题。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挥发油具有良好的口味、丰富的营养和较多的保健功能,同时具有独特香味,而且低毒,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可满足人们对天然食品、绿色食品、健康食品的需要,开发安全、高效、经济、营养的植物源防腐剂是我国添加剂领域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主要对植物挥发油及其主要化学成分抗菌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秦巴山区野生藿香花中挥发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野生藿香花中提取挥发油.先用薄层色谱法对其进行初步确定,再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藿香花中提取的挥发油中共分离鉴定出51个组分,占全油的92.88%.对藿香花挥发油进行初步的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藿香花挥发油对·O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薄荷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叶挥发油,以总还原力、亚硝酸钠和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为指标,评价薄荷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总还原力的吸光度为0.5时,挥发油体积为332.08μl;对亚硝酸钠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0%时,挥发油的体积分别为85.85和99.33μ1;样品量均与各项抗氧化活性指标呈量效关系。[结论]薄荷叶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长久保存留兰香种质资源,以留兰香(Menthae spicatae L.)茎尖为材料,对其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条件进行研究,并运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和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对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再生材料(处理组)的遗传与表观遗传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留兰香试管苗于4℃低温锻炼28d,于添加2mol/L甘油的MS培养基中预培养4d,0℃下于PVS2中脱水50min,液氮保存1h或者更长时间,成活率最高,可达60%左右,再生植株分化正常;超低温处理后再生材料(处理组)与正常继代材料(对照组)之间未发现有DNA片段的差异;与对照相比,处理组的材料均发生了甲基化状态与水平的变化,全基因组DNA胞嘧啶甲基化水平降低,另外,甲基化与去甲基化位点比率分别为8.93%和12.3%,说明超低温处理能够引起DNA甲基化的变化。由此推测,DNA甲基化可能是植物适应超低温保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河南省黄花蒿挥发油的成分和抑菌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采自河南信阳的黄花蒿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组分分析,并测定挥发油的熏蒸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从黄花蒿挥发油中共分离到28个组分,鉴定出其中24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5.324%,其主要组分为蒿酮(46.654%)、桉油精(13.422%)、樟脑(9.648%)等;挥发油对水稻纹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油菜菌核病均有强烈的熏蒸抑制作用,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78μL/皿、0.89μL/皿、1.32μL/皿和1.52μL/皿。说明河南省黄花蒿挥发油可在农业上作为杀菌剂使用,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张峰  李艳明  原玲芳  赖鹏翔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097-13098
[目的]为苦楝植物的药用开发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苦楝叶挥发油进行提取,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经GC-Ms分析鉴定,共检测出68个峰,鉴定出39种物质,主要有烷烃(3.75%)、酸类(45.28%)、酯类(3.06%)、醇类(30.25%)、酮类(5.42%)等化舍物。用其挥发油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25、50、75、103mg/ml苦椽挥发油处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均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与对照组差别明显。苦楝挥发油对上述3种茵的抑制强弱顺序为:黑曲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苦楝叶挥发油的成分很复杂但含量高的成分不多,它们是挥发油抑菌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苦楝挥发油对受菌茵体尤其是真菌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新型驱蚊产品的开发、生产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数据。[方法]对夜来香挥发油提取物中驱蚊成分进行分离与提纯,并对其产品开发进行研究。[结果]从夜来香提取到15.92 g挥发油,提取率为3.16%。夜来香挥发油对蚊虫有较好的杀伤效果。复方精油具有高效的驱蚊性,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复方精油可以直接涂于皮肤上,对皮肤无刺激作用。[结论]新型复方精油可制成固体空气清新剂。  相似文献   

17.
梁瑞  杨敏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12-1113
[目的]为穗花马先蒿的开发利用和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点滴法,研究穗花马先蒿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种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杀虫活性。[结果]用95%乙醇作提取剂,料液比1∶10,提取穗花马先蒿杀虫活性成分为15.30%。随着乙醇提取物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枸杞蚜虫的校正死亡率升高,浓度50.00 mg/ml时,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96.38%,毒力回归方程为y=2.220x+2.859。5种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杀虫活性的顺序为石油醚>正丁醇>氯仿>乙酸乙酯>水,石油醚萃取物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96.38%。[结论]穗花马先蒿乙醇提取物对枸杞蚜虫有较好的杀虫效果,48 h的LC50为9.21 mg/ml。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活性比较得知,杀虫活性成分主要是酯溶性的弱极性物质,分布在石油醚所在极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椒样薄荷(Mentha piperitaL.)中提取挥发油,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从椒样薄荷挥发油中鉴定出46种化学成分,占总出峰面积的97.982%。其中含量较高的为薄荷醇(32.533%)、薄荷酮(23.577%)和3,7,7-三甲基-二环[4,1,0]庚烷(10.379%)。  相似文献   

19.
黄花夹竹桃内生细菌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春玲  肖力  李晓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46-6246,6248
从黄花夹竹桃的根、茎、叶中分离出内生细菌13株,以小麦赤霉(Fusarium graminearum)、番茄早疫(Alternaria sclani)、番茄灰霉(Botrytis cinerea)3种常见植物致病真菌以及3种具有代表性的细菌,即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受试菌,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内生细菌G2、Y1对受试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内生细菌G1、G2、G3、G4对受试细菌具有普遍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花椒精油杀虫活性物质的初步分离及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得到的花椒精油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分离及杀虫活性、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花椒精油不仅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