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力瑾  魏媛 《农业与技术》2023,(11):154-157
在人口、耕地和粮食之间矛盾加剧的形势下,研究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对于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极为重要。本文基于2011—2020年粮食总产量、人口、耕地面积等数据,运用耕地资源承载力和耕地资源承载人口指数模型对其人粮关系状况进行研究,并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未来人口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1—2020年,碧江区的耕地面积呈较稳定趋势,人口呈不断上升趋势。2020年,碧江区的可承载人口为25.59万人,人口承载力指数为1.728,人粮关系处于严重超载;预测结果表明,碧江区2025年、2030年可承载人口数分别为41.01万人和46.92万人,处于人口过载的状况,对比温饱型和小康型粮食标准,粮食缺口将达到12.32万t和15.33万t。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碧江区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提高的对策建议:增强农民保护耕地意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以及大力引进农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
乐山市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春燕  匡鸿海  高勇  蒋大林  冉清红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048-4051,4055
采用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乐山市土地人口承载力现状,利用线性回归统计模型,并结合以温饱型、小康型及富裕型3种消费水平为标准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方法,对乐山市2003-2020年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乐山市2003-2012年土地人口均超载,但超载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13-2020年的未来8年乐山市均可满足温饱型粮食消费需求,但未达到小康型与富裕型人口粮食消费需求,预计人口比以上两种类型消费水平分别超载23.58万和56.84万人.2020年乐山市土地人口承载力预测最佳规模为360万~370万人.为此,提出控制人口增长、严格保护耕地、提高劳动者素质及提高耕地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宝鸡市粮食安全及区域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以陕西省2001—2017年统计年鉴中宝鸡市的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和人口数量等指标为基础数据,采用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LCC)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LCCI)模型定量分析宝鸡市2000—2016年的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变化,并预测其耕地资源的未来人口承载能力。结果表明:2000—2016年,宝鸡市的耕地面积呈波动减少趋势,人口呈不断升高趋势,并随着人口数量增加,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2016年宝鸡市的耕地资源可承载364.23万人,人口承载力指数为1.054,人粮关系处于临界超载边缘。预测宝鸡市耕地资源到2020年可承载的最大人口数为364.08万人,与预测人口数相比,超载31万人,超载率为8.43%;到2025年可承载的最大人口数为344.57万人,与预测人口数相比,超载58万人,超载率为16.77%;到2030年可承载的最大人口数为328.61万人,与预测人口数相比,超载81万人,超载率为24.75%;人口数量均超过耕地资源可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出现超负荷现象。  相似文献   

4.
结合实地考察,在产能核算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3种消费水平为标准的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测算方法,并依此方法,科学地测算了福建省2010年、2020年耕地理论、可实现、实际人口承载潜力。结果表明,2010年福建省耕地理论产能可满足该省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粮食消费需求,但可实现、实际产能却均未能达到富裕型人口粮食消费需求;2020年福建省耕地理论人口承载力尚具有一定潜力,但可实现、实际人口承载力均已超载。  相似文献   

5.
基于产能的福建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地考察,在产能核算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3种消费水平为标准的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测算方法,并依此方法,科学地测算了福建省2010年、2020年耕地理论、可实现、实际人口承载潜力。结果表明,2010年福建省耕地理论产能可满足该省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粮食消费需求,但可实现、实际产能却均未能达到富裕型人口粮食消费需求;2020年福建省耕地理论人口承载力尚具有一定潜力,但可实现、实际人口承载力均已超载。  相似文献   

6.
基于耕地地力的河南省耕地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耕地地力为基础 ,根据粮食单产、种植面积、粮经比和复种指数对河南省粮食产量和耕地资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得出不同人口增长模式下的河南省 2 0 1 0年和 2 0 30年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粮食产量、人口及人均消费保持现有增长水平及耕地数量持续减少的情况下 ,通过农业结构调整 ,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 ,提高耕地地力等 ,河南省粮食生产总量完全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并有一定剩余。  相似文献   

7.
常立新  田德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769-8770,8807
近十年来,内蒙古通过实施能源战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大批耕地在建设中被征收,加之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耕地人口承载力的潜在压力逐渐显现出来,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该研究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对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研究,提出耕地与人口协调发展的途径,为当地政府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省域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我国耕地承载力状况,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以耕地供需平衡关系为切入点,以"hm~2"为计量单位,用"中国标准的耕地生态足迹"算法,构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盈余/赤字系数;以2015年为例,对中国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状况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1)中国表现为耕地生态平衡或盈余的约70%的土地面积上仅承载着约30%的人口,而表现为耕地生态赤字的仅约30%的土地面积上却承载着70%的人口,中国耕地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已严重失衡。2)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耕地生态承载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总体上由东南向西北逐渐从严重超载状态向富富有余状态过渡,且耕地生态赤字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迁入较为集中的东部沿海城市地区。  相似文献   

9.
粮食安全是粮食生产的首要任务,即要提供充足的粮食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塔吉克斯坦粮食自给率很低,粮食消费主要依赖进口。本文运用灰色系统预测、线性回归模型及土地人口承载力模型测算了塔吉克斯坦土地人口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塔吉克斯坦耕地少,人口超载严重,粮食短缺严重,粮食安全保障低。在耕地供给约束下,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应是解决粮食短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陈丽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131-9133
介绍了银川市概况以及其耕地、粮食和人口变化特征,探讨了人均耕地、粮食阀值的确定,建立了人口、耕地、粮食预测GM(1,1)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银川市2009~2020年耕地、粮食总产量、总人口进行分析预测,提出了坚持耕地使用集约化、合理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等对策建议,以期解决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有机肥施用中,畜禽粪便中重金属造成农田土壤污染的问题,对重金属在养殖业-种植业生产系统中的流动过程进行分析,建立基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筛选值的畜禽粪污农田承载力估算模型,以黑龙江农垦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养殖业-种植业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计算获得相应的畜禽粪污农田承载力。结果表明:1)在水稻、玉米和大豆种植情况下,黑龙江农垦每hm2农田可承载的猪当量分别为37、21和21头;在棉花、小麦和玉米种植情况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hm2农田可承载的猪当量均为67头。2)在畜禽粪便有机肥施用过程中,黑龙江农垦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防控应以Cd、Cu和Zn为主。建议未来注重防控农田土壤酸化和以磷肥途径的Cd输入,并根据各自实际畜禽养殖生产现状与农田土壤重金属本底值,建立地方标准控制畜禽粪便有机肥中Cu和Zn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2.
醴陵市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限制因子修正法,估算了醴陵市的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同时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醴陵市土地的开发空间和生产潜力较大,水稻、玉米、花生3种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潜力指数分别为74.28%、86.52%、84.94%.尚有较大的土地生产潜力有待开发;在现有条件下,醴陵市的土地资源可以满足当地人口"小康型"的生活标准,但是醴陵市面对不断激增的人口和人民广泛的致富要求,还需不断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努力提高土地生产力;控制人口增长,缓解用地矛盾;切实保护耕地,确保总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有机肥施用中,畜禽粪便中抗生素造成农田土壤生态风险的问题,对抗生素在养殖业-种植业生产系统中的流动与降解过程进行分析,建立基于农田土壤抗生素生态风险值的畜禽粪污农田承载力估算模型,以黑龙江农垦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养殖业-种植业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计算获得相应的畜禽粪污农田承载力。结果表明:1)黑龙江农垦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hm2农田可承载的猪当量分别为58和66头。2)在畜禽粪便有机肥施用过程中,黑龙江农垦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田土壤抗生素生态风险防范应以磺胺嘧啶和恩诺沙星等高生态风险抗生素为主。建议黑龙江农垦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未来设立地方标准,严控畜禽粪便中抗生素残留量,尤其高生态风险的抗生素种类;增强畜禽舍的环境调控,保障动物生长环境健康;优选畜禽粪便处理工艺,配套处理设施设备。  相似文献   

14.
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是粮食生产能力的核心要素,保护耕地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辽宁省鞍山市作为研究区域,在耕地保护方面具有其特殊性。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结合耕地面积、粮食单产等有关数据分析,预测规划目标年(2010和2020年)的耕地需求量,为基于粮食安全模式下的耕地保护提供有益探索。结果表明,2010年鞍山市耕地最大可供给量为239 000 hm2,2020年耕地最大可供给量为238 000 hm2,2010年鞍山市耕地需求量为204 186.02 hm2;到2020年鞍山市耕地需求量为226 409.61 hm2。因此,鞍山市耕地可供给量可以满足粮食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农业水资源脆弱性时空特征及障碍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力脆弱性3个层面构建农业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线性加权综合法测算了2001—2016年河南省农业水资源脆弱性,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了影响脆弱性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1—2016年河南省郑州等9市农业水资源脆弱性呈减小态势,开封等9市呈增大态势,脆弱性增速差异显著;脆弱性演变趋势可分为先升后降、先降后升、波动上升和波动下降4种类型;河南省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空间分布集聚特征明显,脆弱度排序为豫北豫东豫南豫中豫西;河南省农业水资源脆弱性主要受到人为脆弱性和承载力脆弱性的影响,且主要障碍因子存在差异。因此,应积极加强对水资源系统人为干预,通过加大农业资金投入、优化农田水利建设水平、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等,以实现河南省农业生产与水资源利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2001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对陕西省2001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2001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688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9276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7612hm2,生态足迹是生态承载力的1.8倍。说明陕西省2001年生态系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主要来源于耕地足迹,耕地生态赤字为0.4919hm2/人,占总生态赤字的64.62%。  相似文献   

17.
赵鑫  刘平  曾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37-6840,6976
将土地承载力的概念从耕地发展到建设用地,将承载对象从单纯的人口发展到经济、社会发展等各种人类活动,从而构建出土地承载指数,并用该指数对不同形态类型小城镇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揭示出城镇形态的发展不仅是用地规模的简单扩大,其中还包含着对人口聚集、土地经济产出强度和生态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在要求。提出推动小城镇形态升级应该以这些内在要求为着力点加强规划和调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土壤肥料与我国粮食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安全的关键是生产供应所有人口所需的粮食。一个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主要由耕地数量和单位面积耕地的生产能力2方面的因素决定。土壤肥料的合理施用对提高粮食产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指出化肥的不合理利用给耕地生产力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且当前有机肥料应用中尚存在问题。对今后土壤肥料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