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指出了建设高质量、高情感的人性居住空间,是满足人们对居住质量新要求的必然趋势。以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人在空间中行为活动的特点,以及使用空间时的心理需求,研究了人性化绿地景观体系构建的要素,结合具体实例,提出了设计人性化的居住小区绿地景观的具体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构建多功能、多核心的绿地景观,能有效地满足人们的多种形式需求。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台湾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情感疗愈环境——台北护理学院愈花园为例进行分析,提倡在户外景观设计中多关注人们的情感需求,运用疗愈景观与园艺治疗的手段,帮助人们摆脱情感的亚健康,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大陆地区情感疗愈环境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疗愈环境实践经验,结合客观情况,从使用者的情感健康出发塑造出具备中国特色的情感疗愈环境。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基于原型理论的景观设计方法是设计师深刻把握与场地关联的原型脉络,运用特定形式载体和景观场景唤醒受众集体潜意识,引起集体共鸣的方法和策略。以心理学原型理论为基础,以合肥市包公园为例,从资源利用、地形处理、空间营造等方面入手,结合地形、植物、水体、建筑等元素的解析,提出了公园绿地原型空间的塑造手法。  相似文献   

4.
以当前城市广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对"济南西客站核心区中央绿轴景观设计"来进行探讨,改变人们对城市广场"不亲近"和"无景可赏"的印象。以场地所具有的特点和其将要承载的功能为设计依据,以中国自然山水园为骨架,融入欧洲规则式几何园林要素,结合当地文化特征,提出"四层空间"的设计理念,将空间进行横向规划的同时进行纵向分割,以增加使用功能,提高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杨岚 《绿色大世界》2013,(5):129-131
从情感化设计的角度出发,探索了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与情感化设计相融合的途径,希望在未来景观设计过程中,更加关注人类的情感,使未来的城市景观设计更加人性化,更加深入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提升城市景观品质。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养老院景观设计成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以江苏泗阳城区养老服务中心为例,分析了小城镇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情感需求及相应的景观设计要求,提出构建"暖网"的设计理念,将对小城镇老年人的情感关怀转化为设计语言,引导老年人之间自发形成情感上的联系,以期打造一个充满"暖意"的养老家园,并探讨了小城镇适老景观的设计理念和构建方法,通过保障基本安全、营造舒适环境、构建联系纽带、丰富沟通节点4点设计策略营造出满足老年人情感需求的养老院景观。  相似文献   

7.
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把儿童户外景观活动场所作为培养和提高儿童素质的重要环境系统,论证并构建了户外儿童活动场所景观设计与儿童素质培养联动关系,同时以儿童的行为活动分析作为切入点,提出"景观设计—行为活动—素质培养"的联动机制;并以海口白沙门城市户外空间为例展开基于儿童素质培养的城市儿童户外活动场所景观设计探析。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校园主题空间是校园内为满足功能需要设计的以特定主题为核心营造而成的空间场所,其中植物景观设计对整体环境的营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文献研究结合实地调研的主题,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爱心乐园"主题空间植物景观设计为例进行了深入探究。结果表明:植物景观应满足空间的基本功能与审美需求,根据研究对象特性从植物季相特征、空间营造、质感类型、文化内涵等4方面提出了设计原则,并对植物景观现状进行了评析。以期推理过程与研究结论为今后校园主题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如今,低碳型风景园林的营造已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可,并成为未来城市景观建设的一种主流趋势。基于对低碳景观概念的理解,分析城市公共空间低碳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城市公共空间低碳景观设计具有"碳足迹"少、碳成本低、碳排放低、景观的生命周期较长等特征,并从地形、建筑、植物景观、水体景观设计,低碳材料的选择及新能源的推广应用6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度假酒店室内景观的功能,针对公共空间中各个室内主要功能区分别探讨了其室内景观设计,并对度假酒店公共空间室内景观的设计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旨在为度假酒店的室内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从而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度假休闲环境。  相似文献   

11.
"新中式"景观设计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元素在现代空间中的融合.总结了"新中式"景观设计手法.介绍了"新中式"景观设计手法在南京夫子庙街巷景观整治工程中的运用,项目中的基础设施、景观路标、硬质铺装、植物配置等运用"新中式"景观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从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以及大自然中抽象出可以应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  相似文献   

12.
为寻找扎根场地的景观空间塑造设计方法,从"原型"理论出发,以同济大学"问源"广场为例,探究基于原型的设计方法在风景园林领域的应用,结合地域原型做出解读,试图使从"原型"出发的抽象设计原则具体化、具有实操性,从而在景观设计空间塑造的实际操作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几年来经济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生活品味有了较大的提升,景观设计中更加注重了人与空间的精神对话,亲和性、互动性在景观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任何景观的形成过程都是人塑造了环境,环境又塑造了人的过程.塑造的过程当然是通过主体的行为进行的,即人类通过自身的行为创造着环境,环境又反过来通过限制人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能真正参与其中,而不是"死"的景物,缺乏真实的"场所".但是,现在的许多景观设计的不合理,没有发挥其作用.盲目崇洋和不合理的仿古,不符合当地风俗文化,过度追求独特等现象存在.根植于当地人们生活中的地脉文化,孕育了当地独有的"场所精神",景观应当成为是时代、地域和使用者之间关系的忠实记录者;是为真实的地方人的生活而设计,同时要发掘和重塑文化.  相似文献   

14.
"新中式"景观设计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元素在现代空间中的融合。总结了"新中式"景观设计手法。介绍了"新中式"景观设计手法在南京夫子庙街巷景观整治工程中的运用,项目中的基础设施、景观路标、硬质铺装、植物配置等运用"新中式"景观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从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以及大自然中抽象出可以应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简洁语言符号,创造出"新中式"景观。  相似文献   

15.
崔巍 《绿色科技》2011,(8):84-85
指出了商业空间作为景观设计的主要大类,因其对象、地理位置、人文背景的不同存在各种不同的风格。以重庆天地为例,在景观设计中结合重庆的山地特质,运用当地的材料及绿化种植,为特色空间的景观设计探讨了一种可行性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针对客户特质进行的居住区景观设计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营造客户需要的居住氛围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以江府·玲珑湾为例,通过对目标客户的分析,阐述了居住区景观设计如何在设计风格、空间营造、植物设计和专项设计等方面为客户量身定制合适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7.
吴刘萍 《广东园林》2020,42(1):36-40
基于"境"理论,提出"植境"概念,探讨"境"语境下的教学实践。通过阐明"植境"基本特性、景观单元类别及适应机制,明确"植境"是融合"人-空间-时间"的复合整体。进而分析现有植物景观设计教学的整体性思维不足,提出以"植境"为纲、"入境"为法、以"空间-氛围-时间"为核,转变植物景观设计教学思维,构建对接"境"理论的"植境"设计教学框架,以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景观设计中的设计手法与景观设计对象本身的特性,从景观设计中的叙事性与生长性角度出发,将此二种性质加以结合,对景观设计特有的"时空特性"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为当代景观设计方法提供新的思路,预测未来景观设计的总体趋势。为此,提出了时空景观作为景观设计发展的未来趋势,将为人们的精神需求与自然的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乡村民宿"这一"事学"出发,以民宿景观设计生态学理念为指导,从消费者"人学"需求视角分析乡村民宿景观设计的整体性、需求性和文化性原则,提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民宿景观空间;因材施策,统筹民宿景观传统地域元素;利用植物,营造生态一体化民宿景观氛围等民宿生态景观设计策略,以期探索出乡村民宿景观设计个性化之路,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意境营造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岳阳市王家河段滨水景观设计为例,充分运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理念,在功能分区、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等方面来体现"水墨泼出"之意境,将城市景观、人文、生态、旅游融为一体,展现了城市的独特美貌,同时也为类似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