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粗毛型长毛兔配套系培育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现代动物遗传育种原理和方法,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的优良品种资源,杂交合成理想型组建育种基础群,利用多品系(种)合成杂交方法以实现优良基因重组,通过非完全闭锁部分世代重叠世代选育方法快速纯合理想型,以建立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优良的高产粗毛型长毛兔配套系。经配合力测定建立两个配套系:父系,成年平均体重5344.26g,年均产毛1648.74g,粗毛率19.82%;母系,成年平均体重5027.31g,年均产毛1587.74g,粗毛率21.79%,窝产仔8.72只;两系杂交商品代,成年平均体重5574.26g,年均产毛1734.32g,粗毛率22.64%,料毛比42.5:1。  相似文献   

2.
中国粗毛型长毛兔新品系培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中国粗毛型长毛兔新品系培育研究沈幼章张振华翟频(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南京210014)赵力知冯尚连陈立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杭州310021)朱秀柏赵辉玲李立冰张东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合肥230031)朱瑾...  相似文献   

3.
利用通径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皖系粗毛型长毛兔选育群三、四、五世代11月龄粗毛率进行通径分析。结果发现5、8、11月龄粗毛率分别为10.73±1.33%、12.56±1.75%、13.05±2.07%,相互呈中等以上正相关;5、8月龄粗毛率与相应的体重、产毛量呈弱负相关(P<0.05);11月龄粗毛率与相应的体重、产毛量相关不显著(P>0.05);直接影响11月龄毛率最大的性状是8月龄粗毛率,其相关和通径系数较高(r(yx6)=0.7034,P(yx6)=0.),其次为5月龄产毛量和粗毛率,其他性状影响较小。因此,选育粗毛型长毛兔应以8月龄粗毛率为主要选种依据。  相似文献   

4.
5.
粗毛型长毛兔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杂交育种的方法,在德系长毛兔中导人粗毛率高的基因,经过三代以上的杂交,所获得杂种粗毛兔1200只,平均粗毛率14.09%,年产毛量744克。从中途出粗毛率高、产毛量高的粗毛型兔250只进行横交固定,经过四个世代选育后已进入五世代,其生产性能如下:平均产活仔数7.29±2.48只,21天泌乳力达2082±58.5克,42日龄断奶个体重达1080±145克,6月龄体重达3405±65克,8月龄体重达4145±340克,11月龄体重达4400±392克,粗毛率达15.56%±4.91%,产毛量达880±40克,均达到和超过原定选育指标。粗毛型长毛兔经过八年的培育,其遗传性状已基本趋于稳定。运用半同胞组内内相关系数的方法测定:粗毛率的遗传力为0.134,产毛量的遗传力为0.295,与德系长毛兔产毛量遗传力0.3相近,初生个体重、21天窝重、断奶个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117、0.233、0.161,粗毛率与产毛量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131,表型相关系数为0.147,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结合研究进展大力推广粗毛型长毛兔浙江省“粗毛型长毛兔新品系培育”课题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310021赵力知(执笔)近几年来,国际市场对外观效果极佳的兔毛针织品看好,因而粗毛含量在15%以上的兔毛比较畅销,价格也比一般兔毛高40%左右。根据国内外兔毛市...  相似文献   

7.
皖系粗毛型长毛兔11月龄产毛量有关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通径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皖系粗毛型长毛兔选育群的11月龄产毛量及有关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5、8、11月龄产毛量分别为160.20±7.61克、187.49±11.12克、206.53±7.92克.直接影响11月龄产毛量最大的性状是11月龄体重,其相关和通径系数均较高(r_(yx)_7=0.4953,P_(yx)_7=0.3855);其次为8、5月龄产毛量;间接影响最大的性状是8月龄体重.  相似文献   

8.
季节对粗毛率和产毛量有影响,夏季的粗毛率最高,为28.13%,比春、秋、冬三季分别高13.34%(P>0.05)、58.03%(P<0.01)、88.67%(P<0.01)。产毛量以夏季最低,为125.6克,比春、秋、冬三季分别低56.05%(P<0.01)、54.14%(P<0.01)、61.86%(P<0.01)。3岁以内,随着年龄的增大,公、母兔粗毛纺均逐渐升高。繁殖仅对母兔的粗毛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皖系粗毛兔又四个世代的系统选育及对其配套技术的研究。结果:(1)皖系粗毛兔育种兔群,11月龄刀剪毛的产量及粗毛率分别为294.28g(折年产毛量1177.12g)和15.94%,分别较“八五”成绩提高16.23%和5.28%,较基础群提高了13.63%和4.94%;11月龄毛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度及伸度,粗毛分别为11.55cm,47.04μm,24.33CN和47.33%,细毛分别为7.36cm、15.64μm,4.73CN和45.37%,与“八五”成绩差异不大;11月龄体重、体长、胸围分别为4,258.26g,51.85cm和33.47cm,分别较“八五”成绩提高了3.42%,2.13%和1.45%;繁殖性能稳中有升,其头胎产仔7.21只,产活仔6.82只,初生、21日龄及42日龄断乳窝重分别为362.72g,2243.71g和5027.23g,断奶成活率达91.72%。(2)筛选出同期发情、超排处理的最佳激素及其有效剂量,确定了最适宜的取卵及胚胎移植的时期。(3)筛选确定了法国先进的agodendron植物脱毛技术的最佳剂量及其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粗毛型长毛兔公兔,在适温季节,精子密度达2亿/ml,有效精子数1-2亿/ml,精液品质显著高于德系兔与法系兔;高温应激后,虽然其生精机能受到影响,但与德系兔比较,则表现出明显的抗热性能,如精液品质下降慢,无精期短,平均不育时间(44天)比德系兔(61天)短17天(P<0.05)。粗毛型母兔的繁殖性能显著高于德系母兔,除断乳成活率略高于德系兔外,其中产仔数、泌乳力、断乳窝重分别比德系兔高26.86%、20.04%、21。76%(P<0.01);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各比德系兔高33.33%和19.85%(P<0.05);表明了粗毛型长毛兔母兔的良好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德系、法系安哥拉、沪2071 系和GSAB兔为育种素材,通过合成杂交方式建立选育基础群,实施半开放式核心群世代选育,经过5 个世代育成粗毛型兔新品系。新品系平均年产毛量1704g,兔毛品质优良,粗毛率20.11% ,料毛比40.33∶1,成年体重5.5kg,体长55cm ,胸围40cm ,平均窝产仔7.36只,育成成活率92% 。适应性和抗病力较强,体质健壮,外貌整齐,遗传性稳定  相似文献   

12.
皖系粗毛兔血浆酶活性及其与产毛量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9只1岁龄皖系粗毛兔进行产毛量和血浆中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皖系粗毛兔1岁时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与产毛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血浆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与产毛量之间的相关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引入品种法系獭兔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现代育种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对引入品种兔的选育制度和法系獭兔的选育体系。经选育,法系獭兔在繁殖性能、体重指标和被毛品质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遗传进展。同时,估测了数量性状、数量参数,并对血液中LDH同工酶、AKP活性进行了分析。良种推广至全国20多个省市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用日本大耳白母兔与加利福尼亚公獭兔杂交,其杂种一代母兔再与加利福尼亚公獭兔回交,共繁殖回交一代71只,其中绒毛型兔占42.25%,粗毛型兔占57.75%。将粗毛型兔淘汰,自绒毛型兔中选出理想型公母兔作为基础繁殖群进行横交固定,形成新的獭兔品系VC-I系。VC-I系獭兔(基础群)生长速度及繁殖性能均较纯种獭兔有所提高,毛品质亦保持了纯种獭兔水平。  相似文献   

15.
法系獭兔被毛品质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个世代的3月龄和6月龄法系獭兔(每组6只,共36只,公母各半)不同体表部位的被毛进行活体采样,分别测定绒毛与粗毛的密度、长度和细度,并计算粗毛率。结果表明:各世代的绒毛密度、6月龄高于3月龄(P<0.01),3月龄时公兔略大于母兔,而6月龄则相反,肩部与背部相当,而臀部最大;被毛细度各月龄公兔比母兔略小,有从肩部到臀部逐渐变细的趋势;被毛长度各月龄各世代均表现为绒毛大于粗毛,粗毛性状的变异程度大于绒毛。由于选择各项指标在世代间均有变化,但多表现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BLUP法在种兔选择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技术,配合公畜模型,对种兔的育种值进行了估测,同时也估测了长毛兔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力及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以体重的遗传力为最大(0.445),其次为胸围(0.411),繁殖性状的遗传力较小,产仔数和泌乳力的遗传力分别为0.131和0.121;体重、体长、胸围与剪毛量的遗传相关较大,分别为0.417、0.295和0.355,而与粗毛率的遗传相关较小,分别为0.115、0.051和0.214。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养兔大国,然而家兔遗传育种的基础研究滞后,近年稍有起色。作者就2013年国内家兔遗传育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家兔育种者提供参考。2013年,中国在家兔传统育种方面主要开展了对九嶷山兔等品种资源的介绍或调查,以及肉兔、獭兔等最佳杂交组合的筛选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是2013年中国家兔遗传育种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对毛发(毛色、毛囊发育)、生产(生长、屠宰和肉质)及抗病等性状的相关候选基因多态性和表达的研究,获得一批功能基因和潜在分子标记;繁殖技术方面主要是针对人工授精时母兔发情前处理和公兔精液稀释与保存方法的改进进行了一定研究;2013年家兔肌肉蛋白组学研究的启动是该领域的研究亮点。这些研究成果将对中国家兔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家兔引种、饲养和技术人员的素质,消毒,建立舒适的小环境,减少应激反应,建立良好的免疫、用药程序及发病后的处理措施等方面阐述了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明确指出建立兔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