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猝发性气泡病也叫突发性气泡病,近年来在冬春季发病率很高,该病看似平常,但来势凶猛,让人防不胜防,死亡量很大,无论是南方的非结冰水体,还是北方的冰封水体均易暴发。同时,此病易诱发鱼类冻伤病、水霉病、鳃霉病、竖鳞病等,造成冬春季慢性死亡。目前在我国许多养殖区暴发频繁,已成为制约鱼类安全越冬的瓶颈,认识此病的发病原因,掌握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鱼类气泡病是鱼苗培育的常见病,其发病突然、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可达100%,可见危害性很大。1998年第6期和第12期《科学养鱼》上分别发表了两篇关于鱼类气泡病的文章,其所见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现将我所观察到的气泡病的发病条件及原因、病理及...  相似文献   

3.
一、病因气泡病通常多发生在鱼苗、鱼种阶段。在有些情况下,也能在成鱼中发生。其发病类型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在鱼苗的肠道内出现气泡,使鱼体比重减轻,以致法下沉;或在鱼体表、鳍组织内以及鳃丝上附着许多小气,使鱼体上浮,游泳失常。另一种情况是在血循环系统中现气泡,直接影响血液循环和呼吸。这种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水中溶解气体的总量过饱和某种气体过饱和,因而出现游离状态的气体,引起此病。些过饱和的气体来源有下面几种情况:1.由于鱼苗塘投施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这些肥料沉池底,在缺氧的情况下分解,而释放出甲烷、…  相似文献   

4.
谈鱼类气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鱼类的气泡病是普遍存在和经常发生的。但由于研究手段的落后,对其病症和机理认识不清,故不为养鱼界重视,至今还有人认为鱼苗的气泡病是误吞气泡造成的。现将笔者所经历的鱼类气泡病及对此病的机理与防治方法的认识叙述如下,供同行批评、指正。一、我所见到的气泡病1.  相似文献   

5.
也谈鱼类气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辉成  周国海 《内陆水产》1998,23(10):28-28
鱼类气泡病是鱼苗培育阶段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鱼病之一。特别是鱼苗下塘后数天内,阴雨转晴的天常有发生。此病一旦发生,可见鱼池下风处的水面上飘浮着鱼苗尸体和病苗。由于鱼类气泡病发病突然,病期短,井难于发现。因此对其深入研究甚少,并有多种说法。如有人认为“鱼苗气泡病是鱼苗误香水中小气泡而引起的”。史为良先生认为鱼类气泡病是鱼鳃吸取水中溶解的气泡,堵塞其血管造成鱼类死亡。笔者在实地与治疗观察中发现,其情况又别于上述两种说法。1鱼苗气泡病致病途径笔者于1968年5月上旬久雨转晴的一个早晨巡塘,发现下塘2天…  相似文献   

6.
一、鱼类春季发病的原因 春天,随水温的上升,水中各种病原体也开始孳生,适宜的条件下感染鱼体,引起鱼病.春季鱼类发病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是经过较长的越冬期后,鱼体内积存的营养大部分被消耗,体质瘦弱,抗病力差,易被细菌侵袭;其二是春天捕捞、运输、放养活动较多,由于操作不慎使鱼受伤,鱼受伤后易被细菌侵袭;其三是潜伏在底泥中的病原体当开春水温上升后开始大量繁殖,再加上鱼池长时间未换水,水质较差,为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因而易侵袭鱼体引发鱼病.  相似文献   

7.
王钦东 《齐鲁渔业》2007,24(2):18-19
气泡病多发生在池塘养殖的鱼苗、鱼种阶段,但随着池塘精养高产面积的不断扩大,成鱼养殖阶段也经常发生。另外,工厂化温流水养殖的罗非鱼和小面积金鱼的养殖中也易患此病。特别是水花下塘不久,气泡病危害最严重,鱼苗越小越敏感,如抢救不及时,可引起鱼苗大批死亡甚至全部死亡,成鱼有时也可造成大的死亡损失。笔者在多年从事鱼类病害防治工作中对气泡病的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作如下介绍,以降低该病的发生。1气泡病的产生原因气泡病是由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所引起,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8.
我县獾子洞水库于八0年十二月末、在冬网捕鱼时陆续发现白鲢、花鲢、草鱼、鲤鱼、鲫鱼、黑鱼、短尾鲌等几乎水库所有品种的鱼(黄Sang和鲶鱼未发现)患了严重的气泡病,尤以黑鱼最严重。患此病的大鱼多于小鱼,一斤以下的白鲢发病极少。病鱼占全库总鱼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约二十万斤左右,其中冬网时就捕出死鱼十万斤以上。  相似文献   

9.
引起鱼类气泡病的主要原因,是在水中含有过多的氧气和氮气,在这种情况下,对鱼类最为危险的是水中出现过剩的单个氮分子。水中氧气过饱和的极限程度有达250-300%的情况,这在自然界为数极少,且持续时间也极为短促。通过试验和文献资料证明,水中含氮量的饱和度,对鱼类的生长影响按百分率来说:鲤鱼不宜超过115%,鲑鱼不宜超过110-115%.在鱼卵的人工孵化的beisca装置中,以及上述鱼类的仔鱼,均不得超过105-108%。  相似文献   

10.
唐绍林  刘敏 《内陆水产》2013,(12):60-60,63
北方越冬期鱼类在冰下经历一个漫长的冬季,在东北可达四个月之久。覆冰后水体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冰下水环境也相对稳定。春季一旦覆冰融化,水体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融冰阶段,原来溶解在水体中的各种气体快速释放到空气中,总溶解气体压力快速下降,池中鱼类气泡病的发病率很高,春季低温期正适合水霉的继发感染,因此水霉病引起气泡病的死亡率非常高。本文总结了融冰期气泡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防治方法,希望给北方地区越冬管理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高飞 《水产养殖》2009,30(8):38-38
1病症 气泡病多发生在鱼苗、鱼种阶段,成鱼发生较少,夏秋季为发病季节。通常发病类型有两种:一是鱼苗肠道,体表,鳍,鳃丝上显现许多小气泡,鱼体上浮,游动失常。另一种是血液循环中出现气泡。病鱼浮于水面,失去平衡,打转,挣扎游动,不能下沉而死亡。成鱼发病尾部向上,头撞岸边,挣扎而死。内部体腔壁、肠系膜、鳃血管等部位都附着小气泡,病死鱼一般口都张开。  相似文献   

12.
气泡病是因鱼体皮下聚集小气泡而使鱼体失去平衡,或使皮肤破裂、溃烂发炎的病症。从鱼苗、鱼种到成鱼均可患此病。病因:池水中的溶解氧、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太多,达到或超过饱和状态,就会经渗透压进入鱼体皮下组织,再聚集成气泡,而使鱼体失去平衡。如果气泡聚集过大,甚至会  相似文献   

13.
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又称鸭嘴鲟,属鲟形目\匙吻鲟科,是原产于美国的一种古老的大型淡水经济鱼类。1990年引入我国,现  相似文献   

14.
鱼气泡病、跑马病是二种较为流行的鱼病、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鱼类大批死亡,现简要地谈谈这两种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一月下旬,天津宝坻的一个鲤鱼成鱼越冬池发生了气泡病。基本情况如下:鱼池约10亩,水源为沟渠水,主养鲤鱼,患病死亡的有鲤鱼、草鱼,鲤鱼平均重1.5千克/尾,草鱼平均重1千克/尾,池水已经结冰,但有些地方因为病鱼来回游动而没冻上。有的鱼体表各鳍条间、尾鳍基部、吻端的表皮  相似文献   

16.
鱼苗气泡病的病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因水中任何一种气体过饱和,都可引起水产动物患气泡病。越幼小的个体越敏感,主要危害鱼苗,如不及时抢救,可引起幼苗大批死亡,甚至全部死光。引起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工.浮游植物过多,在强烈阳光照射的中午,水温高,藻类行光合作用旺盛,可引起水中溶氧过饱和。2.施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肥料在池底不断分解,消耗大量氧气,在缺氧情况下,分解放出很多细小的甲烷、硫化氢气泡,鱼苗误将小气泡当浮游生物吞人,引起气泡病。3.有些地下水含氮过饱和,或地下有沼气,也可引起气泡病,且比氧过饱和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春季水温回升,鱼类开始吃食,同时鱼病也相继复发。及早预防和治疗鱼病,非常重要。现将春季鱼类常见病的防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鱼类气泡病是一种非寄生性鱼病,七十年代前发现主要危害鱼苗鱼种。七十年代以来,我国陆续有过金鱼尾鳍皮下气泡病、冰下亲鱼气泡病和池塘成鱼气泡病的报道。作者之一曾观察到火力发电厂温流水养鱼水域莫桑比克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成鱼、亲鱼气泡病。日本也有过鲑、鳟鱼气泡病的报道。至于大型水域越冬鱼类气泡病的报道,在国内外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9.
朱振东 《内陆水产》1996,22(5):22-22
鱼类病害的春季预防从鱼病流行病学观点看,春季是鱼病的低发季节;从生产经营角度来看,春季是渔业生产的伊始环节。因此,春季是开展鱼类病害预防的重要时节。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工作,对全年的渔业生产一特别是对池塘等精养程度较高的养鱼水体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  相似文献   

20.
水中亚硝酸盐过高会使鱼类中毒,鱼体表现为毛细血管变薄,出现褐血症(原因是鱼体内亚铁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极易对存塘鱼类特别是鱼种造成危害。本人在近年来鱼病防治工作中,对此病害防治体会如下:症状:患病鱼类鳍条呈线状出血,以尾鳍较为多见且明显;其它部位无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