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1年冬,章丘市白云湖镇400余亩池塘发生严重的白云病,重病塘鲤死亡率达30%,危害较大。我们采取全池泼洒二氧化氯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现将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1.池塘条件 发病池多是主养鲤的精养高产塘,面积5~10亩,水深1.5~2 m,池水透明度20~25 cm,水源为引黄水和地下水。2.流行情况 2001年11月中旬发病,至 11月下旬发病面积扩大到400余亩,发病期间水温5~8℃。该病只危害鲤,同池的其它鱼类不感染此病,重病池鲤感染率达到60%,死亡率达到30%。  相似文献   

2.
夏花培育阶段鱼苗的气泡病发病率高、危害大已经被大家充分认识到,易在夏季池塘大规格鱼种和成鱼养殖过程中发生的气泡病往往不被大家注意和重视。实际上通过生产实践观察这一时期的气泡病发病率非常高,只是造成急性大量死亡的情况不多见,更多的情况是加重患病鱼的死亡和继发感染其它疾病,危害不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越冬期冰下鱼种气泡病的发病情况、症状、防治方法以及池塘条件及管理措施对气泡病发生的影响做了初步探讨,并认为气泡病是越冬后期鱼种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越冬后期鱼种大量滋生水霉和目前鲤鱼种越冬成活率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王钦东 《齐鲁渔业》2007,24(2):18-19
气泡病多发生在池塘养殖的鱼苗、鱼种阶段,但随着池塘精养高产面积的不断扩大,成鱼养殖阶段也经常发生。另外,工厂化温流水养殖的罗非鱼和小面积金鱼的养殖中也易患此病。特别是水花下塘不久,气泡病危害最严重,鱼苗越小越敏感,如抢救不及时,可引起鱼苗大批死亡甚至全部死亡,成鱼有时也可造成大的死亡损失。笔者在多年从事鱼类病害防治工作中对气泡病的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作如下介绍,以降低该病的发生。1气泡病的产生原因气泡病是由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所引起,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5.
草鱼又称鲩鱼,是我国淡水渔业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因其肉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以及口感良好,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草鱼易患多种疾病,经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辽中八三草鱼成鱼养殖池塘,在2011年4月末投放50克左右的草鱼种4.2万尾。5月20日杀虫后遇大晴天发生气泡病,并继发了烂尾、烂鳃病。笔者对草鱼气泡病继发烂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整理,现把发病原因与防治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鱼类气泡病是一种非寄生性鱼病,七十年代前发现主要危害鱼苗鱼种。七十年代以来,我国陆续有过金鱼尾鳍皮下气泡病、冰下亲鱼气泡病和池塘成鱼气泡病的报道。作者之一曾观察到火力发电厂温流水养鱼水域莫桑比克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成鱼、亲鱼气泡病。日本也有过鲑、鳟鱼气泡病的报道。至于大型水域越冬鱼类气泡病的报道,在国内外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7.
<正> 在鱼苗、鱼种培育阶段,常遇到因池塘中施放过多未经发酵肥料或池水中含氮、氧量过饱和引起气泡病,引起苗种大批死亡。但在饲养成鱼中,极少遇到因气泡病而引起死亡。1979年2月中旬,湖北省江陵县城关镇荆城鱼场有一口成鱼塘发生严重气泡病,造成成鱼大量死亡。现将调查情况和治疗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乌鳢溃疡综合症在江西省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该病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病在江西省的流行地区为余干、鄱阳、都昌;流行时间为11月到第二年4月;发病水温为15℃以下;成鱼发病率高于鱼种,发病死亡率鱼种高于成鱼;山东鱼种发病率高于浙江鱼种。初步分析该病的发生与单产过高、管理不善、异地传播有关。  相似文献   

9.
一、试验条件1郾池塘省水产所9号塘,面积1郾5亩,池深1郾5米,淤泥深0郾3米。2郾水源机械抽花溪河水,水质较好。3郾鱼种从广东省顺德引进,规格2~3厘米。4郾饲料采用鲤鱼种料,粗蛋白含量38%。二、试验方法1郾池塘消毒在放鱼苗前15天进行清塘消毒,药物使用漂白粉,水深20厘米,漂白粉  相似文献   

10.
刘宗进  赵爱学 《齐鲁渔业》2003,20(11):20-20
鱼种并塘越冬后,一些空闲鱼种池要等到明年5月份才用来培育鱼种。这些鱼种池,如果能巧妙利用起来囤养成鱼,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达到增收增效的目的。具体做法是: 1.提早腾塘放鱼,加强管理 鱼种并塘后,及时囤放成鱼,放养鲢、鳙、鲤、鲫为最好,每亩放300克左右的鲢、鳙450条;鲤、鲫200  相似文献   

11.
<正>2022年12月初,泗阳县穿城柴河渔场丁老板13亩塘放养的草鱼种,入塘不到1周,陆续发生水霉病,经历两个多月的治疗,效果一般,死鱼不断,造成一定的病害损失。现回顾整个疾病过程,溯源找因,探索处置方案,以此启示和指导养殖户做足、做实前期预防细节,以期达到科学精准防控。一、疾病发生与诊断1.病情问诊发病池塘13亩,平均水深1.8米。2022年11月底成鱼起捕销售后,因年底鱼种价格便宜,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初冬,山东章丘市一鱼种塘发生严重的车轮虫病,引起鲤鱼种大批死亡,危害较大。现将发病情况及采取的治疗措施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及症状1.发病情况。发病塘为主养鲤鱼种的高产塘,面积0.3公顷,水深1.2米,池水透明度15厘米,池底淤泥厚度约为50厘米,水源为地下水,鱼种存塘量约为6000千克,其中鲤鱼种约占80%,鱼种平均规格67克。据养殖户反映,11月9日发现鲤鱼种集群上浮,贴近水面缓慢游动。11月11日,部分鱼种散至池塘浅水处。12日浅水处鲤鱼种陡然增多,当日死鱼50余尾,13日死鱼200余尾,14日死鱼500余尾。发病后养殖户开动增氧机、长时间…  相似文献   

13.
胡德 《科学养鱼》2004,(8):20-21
笔者于2003年对区内一水产养殖大户利用一口面积7亩的池塘主养匙吻鲟的生产过程进行了全程详细记录。现将技术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材料1郾池塘条件试验池1口,为条石浆砌池壁,泥沙底,保水性好,不渗漏。面积7亩,东西向,长方形,池底淤泥15~25厘米,保持水深1~1郾5米,进排水方便,配备增氧机。2郾水源条件水源取自上游水库中上层水,本身具一定肥度,浮游生物较多。水源充足,溶氧较高。(二)方法1郾清塘消毒干塘消毒,即鱼种下塘前20天(5月4日)用1吨左右生石灰清塘消毒,亩均用量150千克,池底遍洒,池壁一并泼洒消毒。2郾培育水质鱼种下池…  相似文献   

14.
高飞 《水产养殖》2009,30(8):38-38
1病症 气泡病多发生在鱼苗、鱼种阶段,成鱼发生较少,夏秋季为发病季节。通常发病类型有两种:一是鱼苗肠道,体表,鳍,鳃丝上显现许多小气泡,鱼体上浮,游动失常。另一种是血液循环中出现气泡。病鱼浮于水面,失去平衡,打转,挣扎游动,不能下沉而死亡。成鱼发病尾部向上,头撞岸边,挣扎而死。内部体腔壁、肠系膜、鳃血管等部位都附着小气泡,病死鱼一般口都张开。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鱼种场1990年获得养殖成鱼和鱼种双丰收。全场354亩成鱼养殖池塘总产鲜鱼58.4万公斤,平均亩产1652公斤,比上一年每亩净增113公斤,增长7.3%;125亩鱼种池总产鱼种17.6万公斤,平均亩产1410公斤;另外还有122亩鱼塘实施成鱼和鱼种两茬养殖,总产成鱼10.3万公斤,平均亩产成鱼342公斤,其中一口10.5亩的成鱼高产塘,总产鲤、鲢、鳙鱼3.7万多公斤,平均亩产达到3500多公斤,创北方地区池塘养鱼单产新纪录。全场养鱼创利税  相似文献   

16.
草鱼在成鱼阶段流行的烂鳃、赤皮、肠炎三大传染病在我县较为普遍。据80年8个公社,1373个生产队,9464口塘调查,发病的占557个生产队,3788口塘,占40%。从全年发病的时间来看,从4月至11月均有流行。但以5—6月和9、10月为发病高峰。7月高温季节反而发病较少,呈现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人工培育黑脊倒刺鲃(两广俗称光倒刺)鱼种的技术措施,我们于2002年7月21日至2003年4月19日,利用闲置甲鱼池开展人工培育黑脊倒刺鱼种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郾池塘准备选择位于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的一闲置甲鱼养殖场开展试验,试验水源为山涧水。水  相似文献   

18.
鱼类气泡病的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北方地区,气泡病是池塘养殖鱼类的常见病,鱼苗养殖期、鱼种养殖期、成鱼养殖前期及鱼类越冬后期常有发生,发病后可造成鱼类大批死亡,甚至全军覆没。一、病因由于养殖水体过肥,水体溶解氧过饱和引起。当养殖水体溶解氧过饱和时,过饱和的氧气通过鳃经血液循环进入鱼体,血液  相似文献   

19.
时下,北方各地养殖鱼类基本停止投喂,进入越冬期。根据笔者的经验,每年12月以后,很多池塘的鱼类会不同程度患气泡病,尤以冰下草鱼成鱼、鲂鱼成鱼最为严重。而秋末没有换新水的草鱼池塘更是全面爆发气泡病,个别池塘感染率达80%以上,给养殖者造成严重损失。今年十月份气候偏暖,对  相似文献   

20.
<正> 草鱼出血病流行广,危害大,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主要发生在鱼种阶段,成鱼阶段较少发生,提示了草鱼鱼种与成鱼之间抗病毒感染的能力存在差异。鱼类肾细胞—PHA 体外短期培养方法(Yamamoto 等,1973)表明,鱼类肾细胞可在 PHA 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