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越橘(Vaccinium spp.)健康果实中分离获得65株内生细菌,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筛选出1株对灰葡萄孢具有高拮抗作用的菌株YJ15,经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暹罗芽胞杆菌(Bacillus siamensis)。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3个发酵重要因素(温度、pH和氮源)。利用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对菌株YJ15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获得最优发酵条件为葡萄糖20 g·L~(-1),酵母粉36.01 g·L~(-1),FeSO4 1.5 g·L~(-1),甘油1 g·L~(-1),K2HPO41.5 g·L~(-1),接种量1 mL,摇床转速150 r·min-1,温度31.35℃,pH 7.43,培养时间15 h。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YJ15的发酵液对9种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抑菌率在43.42%~92.39%之间。菌株YJ15发酵液处理越橘果实后,灰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均明显小于对照,与多菌灵防效差异不显著,可用于越橘灰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对甘南藏族自治州尖顶羊肚菌进行液体发酵培养,以干菌丝体得率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其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合为白砂糖30g·L^-1、豆粕粉15g·L^-1、KH2PO4 0.75g·L^-1、MgSO4·7H2O0.5g·L^-1、维生素Bt0.03g·L^-1。最优液体发酵条件为温度25℃,培养液初始pH7,接种量10mL,转速120r·min^-1,培养时间8d。  相似文献   

3.
对蛹虫草二级菌种液体发酵培养的菌丝体干重为重要指标,从温度、装液量、pH、培养基成分及用量比例方面对蛹虫草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筛选出其最适培养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液体发酵培养基各组分最佳用量为:蔗糖30 g·L-1、蛋白胨2.5 g·L-1、K2HPO41 g·L-1、MgSO40.1 g·L-1.该结果为后续...  相似文献   

4.
以15株产赤霉素的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为出发菌株,对其脂肪酶活性、制霉素抗性、固态发酵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选育出赤霉素发酵生产的优良菌株。结果表明:筛选出2株遗传稳定性好、生产效率高的菌株GA-YJ1704、GA-YJ1715,其发酵效价分别为4.67、4.77 g·kg^-1(干基)。该研究结果对赤霉素固态发酵生产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姬松茸发酵全液多糖提取及其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液体发酵姬松茸 ,从发酵全液中提粗多糖 ,研究其体内抗肿瘤活性。用 0 2g/kg、 0 4g/kg、 0 8g/kg三个剂量组对荷S180 小鼠进行灌胃 ,结果发现 ,姬松茸发酵全液粗多糖得率为 1 78g/ 10 0mL、多糖含量为 4 6 4 %。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对肿瘤的抑制率分别为 2 5 6 1%、 4 7 5 6 %和 5 4 34%。同时能提高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姬松茸发酵全液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
对卫星灵芝2号菌株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3%,豆饼粉1.5%,酵母膏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VB11片/L,pH6.0。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发酵周期48h、接种量10%,装液量100mL,摇床转速180r/min,温度29℃,初始pH6.0。发酵条件优化后,菌丝体干重可达1.63g/100mL。  相似文献   

7.
以芦荟和绿豆为原料进行了发酵酿酒试验。结果表明:芦荟汁与绿豆汁按1∶4的比例混合,加入23%的蔗糖0、.3 g/L的果酒酵母及0.6 g/L的增香酵母,20℃前发酵10 d,28℃后发酵15 d,15℃陈酿1个月,然后经澄清、灭菌、包装等工艺后制得芦荟绿豆酒。成品酒不但营养丰富、醇香怡人,而且滋补健身、美容养颜,是一种保健饮品。  相似文献   

8.
研究培养基的成分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糖、葡萄糖、麦芽糖、玉米粉、豆饼粉、酵母膏、麸皮和蛋白胨有利于桑黄的生长。桑黄适宜生长的葡萄糖浓度15~30g/L,蛋白胨浓度15~25g/L。进一步的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桑黄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g/L)为:葡萄糖10,玉米粉20,麸皮10,豆饼粉5,此培养条件下桑黄摇瓶发酵菌体生物量为(21.66±0.5)g/L。  相似文献   

9.
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同营养组成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以菌丝生物量和多糖产量为主要指标,对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出了桑黄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适氮源为麦麸,最佳碳氮比为20:1;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50g·L-1、麦麸50g·L-1、KH2PO42g·L-1、MgSO41g·L-1、VB1300μg·L-1、VB2400μg·L-1。  相似文献   

10.
赤芝G2深层发酵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研究了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C/N比、无机元素等营养因子和接种量、装液量、初始pH、转速等非营养因素对赤芝G2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赤芝G2规模发酵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豆饼粉2%,玉米粉3%,KH2PO40.1%和MgSO40.05%。发酵76h,菌丝体生物量最高(1.15g/100mL);发酵62h,胞内多糖含量最高(22.15%);发酵60h,胞外多糖含量最高(3.16%)。赤芝G2菌丝深层发酵的优化条件为:起始pH自然,种子液摇瓶装量40%,规模培养装液量20%,接种量10%,发酵培养时间76h。  相似文献   

11.
李敏 《北方园艺》2012,(6):150-153
以"夏阳50号"大白菜为原料,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泡菜发酵试验,以获得最佳感官品质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泡菜感官品质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温度发酵天数乳酸菌液接种量食盐加入量,最佳发酵组合为a1b2c2d2(乳酸菌液接种量为1%,食盐加入量6%,发酵温度25℃,发酵天数为7d)。在最佳发酵组合条件下采取A(自然发酵)、B(人工接种发酵剂)、C(人工接种发酵剂,并对原料漂烫)3种方式进行发酵并测定其亚硝酸盐、乳酸菌含量,对感官性状进行评价,B、C处理亚硝酸盐含量低于A处理,而乳酸菌数量高于A处理,感官性状综合得分显著高于A处理,表明人工接种发酵剂生产的发酵白菜优于自然发酵白菜。  相似文献   

12.
以速冻蓝莓为原料,通过对冻藏和常温蓝莓汁发酵进行比较,研究菌种及接种量、发酵温度、澄清方法,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经冻藏处理的蓝莓与新鲜果实发酵的果酒品质没有太大区别。采用果酒酵母3#,接种量3%,主发酵温度控制在10-15℃,发酵时间12d,硅藻土用量为2.5%时,能生产出优质的蓝莓酒。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挖掘灵芝优越的保健功效,本研究以灵芝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发酵菌株、优化发酵和调制工艺,经接受性检测,确定灵芝醋饮料加工工艺,切片灵芝按固水比1:100加水,100℃下煮制浸提2h。过滤;每100毫升滤液添加蔗糖16g,调配pH4.0,接种迪发酵母菌O.20g,32℃下发酵144h;发酵液接种沪酿1.01醋酸茵0.2g,120r·min^-1、320C恒温发酵14d,抽滤获得灵芝醋酸发酵液;将灵芝醋酸发酵液和浸提液按1:1混合,每100毫升添加蔗糖7g、葡萄糖0.6g、食盐0.04g调配成灵芝醋饮料,然后包装灭菌,开发出一款具有灵芝独特风味的新型保健灵芝醋饮料。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盛产小浆果,但小浆果不容易保存且季节性强,因此附加值较低,为了提高小浆果的产品附加值,本试验研究了小浆果酒的发酵工艺,并探讨了解决出汁率低,果酒单宁含量过少所导致的货架期短、挥发酸高、不易澄清等问题。试验以小浆果红树莓为原料,经破碎、酶解、澄清、发酵、过滤等工艺,制得了发酵型红树莓果酒,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确定最佳的酿造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解过程采用25 g/kL EMACLAR果胶酶和25 g/kL EVZYM果胶酶低温酶解14 h,与传统方式对比,出汁率提高了10%;发酵过程,红树莓果汁初始糖度19%,利用VP5为酿酒酵母,接种量为10%,发酵温度22℃;发酵结束后使用树脂降酸,澄清过程使用30 g/100 L硅藻土、15 g/100 L明胶复合澄清的方式。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红树莓果酒酸度爽口,色泽清亮、均匀,有明显的树莓香气和纯正的发酵型香气。  相似文献   

15.
以山荔枝为主要原料,利用酵母发酵得到山荔枝低酒精饮料,并对发酵温度、初始糖度以及酵母接种量三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对比了四种澄清剂(壳聚糖、果胶酶、明胶、硅藻土)对山荔枝酒精饮料澄清度的影响,最终优化获得了最佳的发酵工艺。另外,对优化后的山荔枝酒精饮料的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荔枝酒精饮料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7℃、初始糖度180 g/L、酵母接种量0.8%,澄清剂为果胶酶。优化后的山荔枝酒精饮料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高,富含槲皮苷、木樨草素等多酚黄酮类物质,且对DPPH·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经过此工艺优化获得的山荔枝酒精饮料具有较好的功能性和产品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目前市场上的苹果醋产品大多以苹果浓缩汁为原料,采用苹果鲜汁发酵的较少。为了提高苹果醋发酵的产酸率,优化苹果鲜汁酿造果醋的工艺条件,本课题以富士苹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苹果醋发酵工艺参数(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搅拌转速和接种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对苹果醋发酵总酸含量影响不显著,发酵时间对苹果醋发酵总酸含量影响极显著,而搅拌转速和接种量对苹果醋发酵总酸含量影响显著。通过试验发现,苹果醋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39 h、搅拌速率1500 r/min、醋酸菌接种量7%,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苹果醋的总酸含量为62.22 g/L,与模型预测值很接近,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醋酸发酵工艺参数可靠,可以用于实际生产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