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菖蒲、鸢尾、芦苇、香蒲等4种植物为试材,比较了4种植物在不同时期对污水中NH4+-N和全磷(total phosphorus,TP)的净化效果,分析了植物不同部位试验前后生物量及氮磷含量的变化,探讨了影响植物净化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植物在快速生长时期的净化效率高于稳定时期的净化效率。4种植物对污水中NH4+-N的最大去除率表现为香蒲鸢尾菖蒲芦苇,去除率分别为98.3%、98.2%、97.7%、96.8%,对污水中TP的最大去除率表现为香蒲菖蒲鸢尾芦苇,去除率分别为96.7%、96.4%、95.9%、95.2%。植物对污水中NH4+-N和TP的去除率与植物地下部的生物量有关,地下部生物量大植物吸收的氮磷多,植物的去除率高。  相似文献   

2.
湿地的评价研究是当今湿地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研究西安市灞河湿地公园一期湿地植物配置的可行性、合理性和景观效果。结果表明:西安市灞河湿地公园所选用的植物在西安地区生长基本良好;所选湿地植物的颜色、质感、形态搭配合理,营造出的湿地景观独特而美丽,同时,选用的芦苇、菖蒲等植物还具有净化污水的作用,对保护灞河湿地公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工湿地植物净化生活污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系统,研究了湿地植物鸢尾(Iris pseudacorus)、菖蒲(Acorus calamus)、茭白(Zizania aquatic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对生活污水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硝氮(NO2--N)、生物耗氧量(BOD5)和化学耗氧量(CODC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4种植物对各种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净化效果基本表现为鸢尾菖蒲芦苇茭白;4种植物对BOD5、CODCr、TP和TN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对NH4+-N和NO2--N的去除效果,鸢尾、菖蒲和芦苇对BOD5、CODCr、TP、TN、NH4+-N和NO2--N去除率明显高于茭白;各种植物的总生物量为555.7~1 899.1g/m2,除了鸢尾地上地下生物量比(A/U)小于1,其它比值均大于1;4种植物地上部分N和P的浓度高于地下部分,平均N、P积累量分别为11.38g/m2和0.98g/m2,地上部分N、P平均积累量分别占61.31%和73.13%。相关性分析表明,湿地植物N、P积累量与浓度和生物量均存在显著线性关系(P0.05),生物量可作为筛选适合人工湿地植物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宁夏几种水生植物组合对氮磷吸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涓  郑国琦  张磊 《北方园艺》2012,(16):56-59
菖蒲、睡莲、香蒲、芦苇、藨草、荇菜和眼子菜对废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通过对这7种植物进行组合搭配,以只有洗沙的无植物空白试验作为对照组,测定试验前后的水中的氮磷指标。筛选合适的去污水生植物组合,以便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结果表明:供试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均能正常生长,且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均有一定的吸收,香蒲+睡莲和芦苇+荇菜这2种组合氮磷去除率和生物量的增加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以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样本,遵循景观生态学和湖泊湿地植物景观设计与修复等理论,使用实地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作为研究依据。针对湿地植物景观营造法则、陆地、驳岸、水体等三大功能区的湿地植物景观营建策略和动植物生境设计实践等方面,进行多次实地调查及比较归类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陆地优势植物群落为"雪松+旱柳+梧桐+枫杨"和"白蜡+刺槐+柳树+竹子"。2)驳岸优势植物群落为"芦苇+荷花+睡莲"生态岛或人工浮岛式配置、"荷花+空心莲子菜"弧形半弯条带状群落配置及"芦苇+香蒲"群落。2种芦苇群落均是成功实践,生境类型丰富多样,为鱼类、水禽类等提供食物和安全隐蔽的生活空间。3)水生植物群落"芦苇+荷花"和"睡莲+荷花+芦苇"形成开合自如、疏密相间的竖向立体群落景观。  相似文献   

6.
以花叶芦竹、睡莲、黄菖蒲、水生美人蕉4种湿地植物为试材,研究了4种湿地植物在水涝胁迫过程中的各种生理生化的变化,以期比较4种植物的耐涝性。结果表明:黄菖蒲和花叶芦竹耐涝性较差,睡莲耐涝性指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细胞膜透性要强于水生美人蕉。  相似文献   

7.
以黄菖蒲种子为试材,采用模拟水淹的方法,研究了0、7、14、21、28、35d水淹对黄菖蒲种子的影响,以期为黄菖蒲广泛应用于三峡水库消落区人工植被修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黄菖蒲种子对水淹表现出一定的抗性,可利用到三峡水库消落区植被修复中。黄菖蒲种子经0~35d不同时间水淹后,幼苗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和根体积等形态特征,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和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等生理特性以及各部分生物量和生物量比等均未随水淹时间呈明显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溪荪鸢尾(Iris sanguinea)、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东方蓼(Polygonum orientale)、灯心草(Juncus effusus)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5种典型水生植物为试材,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5种植物对富营养水体中总氮(TN)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植物对TN的去除起到了良好效果,高浓度处理中溪荪鸢尾、黄菖蒲、东方蓼、灯心草和芦苇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67.2%、41.0%、45.1%、49.7%和38.7%;低浓度处理中分别为69.4%、58.7%、67.5%、68.4%和68.4%;在第14天溪荪鸢尾与东方蓼组水体中TN浓度已由15mg/L分别降到0.11mg/L和1.10mg/L。高浓度处理下,不同种类水生植物对TN的去除能力不同;同种植物对低浓度处理中的TN去除效果显著高于高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9.
以新墩镇流泉村内陆盐沼湿地内的芦苇群落和长苞香蒲群落为对象,研究2个群落的植物物种及其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芦苇群落以芦苇为优势种,以滨麦为亚优势种,2者的重要值分别为0.537、0.197;长苞香蒲群落以长苞香蒲为优势种,以芦苇为亚优势种,二者的重要值分别为0.426、0.211;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生态优势度呈相反的趋势。2个群落间变化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陕西黄河湿地芦苇为试材,采用酸性茚三酮法、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研究了芦苇根须、根部分蘖和上位叶3个部位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通过改变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等单因素进行试验,比较不同条件下湿地芦苇各部位生理特性变化情况,研究芦苇黄河湿地环境变化情况,以期为陕西黄河湿地的保护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芦苇根和上位叶游离脯氨酸在100℃、10min浸提条件下含量最大,根部分蘖应在80℃、10min条件下脯氨酸含量最高,脯氨酸含量与浸提温度呈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在同一条件下上位叶明显高于根须与根部分蘖,在80℃、40min条件下可溶性糖含量达最高。在室温条件下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采用LI-6400光合系统分析仪,研究了7种地被植物的光合生理生态的日变化。结果表明:萱草和蜘蛛兰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单峰,香叶菖蒲、万年青、鸢尾、花叶玉簪、朱顶红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表现出明显的"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大小顺序为蜘蛛兰萱草香叶菖蒲鸢尾花叶玉簪朱顶红万年青;蜘蛛兰、鸢尾、花叶玉簪、万年青、香叶菖蒲的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萱草和朱顶红表现为双峰,蒸腾速率日均值大小顺序为蜘蛛兰萱草花叶玉簪香叶菖蒲鸢尾朱顶红万年青;水分利用效率依次为万年青萱草蜘蛛兰香叶菖蒲鸢尾朱顶红花叶玉簪。光能利用效率依次为蜘蛛兰萱草香叶菖蒲朱顶红鸢尾万年青花叶玉簪。综上可知,生长旺季蜘蛛兰、萱草获取光能能力强,吸收CO2量大,对空气的碳-氧平衡贡献比其它地被植物大。万年青、朱顶红、鸢尾、香叶菖蒲调节水分损失的能力及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2.
屠娟丽 《北方园艺》2012,(19):66-67
以花叶芦竹、千屈菜、小叶蚊母、花叶杞柳和细叶水团花5种植物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其净污能力。结果表明:5种植物在污水中生长后其体内营养元素含量发生变化,花叶芦竹吸收Mg、Mn、Zn能力较强,污水处理后千屈菜叶片中Mg、Fe、Mn 3种元素增幅较大,圆头蚊母对Ca、Fe、Mg、Al、Na 5种元素均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花叶杞柳对Al的吸收能力较强,细叶水团花则对N、Fe、Zn、Al 4种元素具有富集作用。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富集作用因种类而异,在工程实践中应当根据水质来筛选适当的人工湿地绿化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吉林市松花江沿岸耐湿能力较强的19种植物对生活污水中总氮、总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植物对城市生活污水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不同植物的净化效果具有一定差异;洋铁酸模对总氮的净化效果最好,最高净化率为29.14%;彩叶草对总磷的净化效果最好,最高净化率为58.04%;泽泻、戟叶蓼、彩叶草、马蔺、水芹对生活污水中总氮、总磷综合净化能力较高,可用于污水净化植物景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以有髯鸢尾品种‘不朽白’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20%噻森铜悬浊液对有髯鸢尾软腐病发病率及病株再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降低了‘不朽白’软腐病发病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株的再萌发率;以浓度为750 mg/L的效果最好,比对照发病率降低了43.3%,再萌发率达到了58.33%。  相似文献   

15.
缩节胺对越冬番茄的生长调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梅  刘渊  高志奎 《北方园艺》2012,(10):45-47
以‘雪莉’番茄为试材,研究定植后不同施用时间、不同浓度缩节胺对日光温室硬果型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番茄定植前2d用100mg/L缩节胺(DPC)灌根1次,并于定植后第4天用100mg/L缩节胺喷施1次处理的第1花穗下茎高和第1花穗下节间长最小,抑制徒长的效果最佳,且坐果率、单果重、小区产量最高。而定植后第4天用50mg/L缩节胺喷施1次处理的抑制徒长效果较差,坐果率、单果重、小区产量最低,与CK相近。综合来看,缩节胺灌根处理的抑制徒长效果和增产效果明显优于喷施处理方式,定植前灌根处理的抑制徒长效果和增产效果明显优于定植后灌根处理方式;2次处理的抑制徒长效果和增产效果明显优于1次缩节胺处理。处理Ⅸ(定植前2d用100mg/L缩节胺灌根1次,并于定植后第4天用100mg/L缩节胺喷施1次)的抑制徒长效果最好,与处理Ⅱ(定植后第4天用100mg/L缩节胺喷施)相比,处理Ⅵ对第1花穗下茎高的抑制效果比处理Ⅱ提高了48.3%,产量也增加23.5%。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开发利用野菜资源,对生长在天水市的12种常见野菜花椒叶、楤木芽、荠菜、薤白、葛缕子、芦笋、刺五加、香椿、苜蓿、茵陈、苦苣、蒲公英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12种野菜的水分含量为73.94%~92.06%,其中芦笋中水分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野菜;灰分含量为0.67%~5.75%,苦苣中的灰分含量最高,与其他野菜呈显著性差异;VC含量为49.70~382.70mg/kg,其中荠菜、花椒叶、苦苣、葛缕子与高VC含量的青椒(348.20 mg/kg)、圣女果(222.50 mg/kg)相媲美;粗蛋白含量为0.91%~5.81%,其中香椿最高,为5.81%;粗纤维含量为2.49%~14.78%,其中花椒叶、葛缕子、楤木芽含量较高;因此,从营养价值角度来看这12种野菜都具有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湿地植物对去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人工湿地去污技术的研究,将多种常用湿地植物对各种污染因子的去除率进 行科属统计,统计具体到种的湿地植物对其对应污染因子的富集能力大小对比,使人们能正确的在功能上和景观上进行人工湿地的植物配置,得到有针对性、景观效果好的人工湿地.  相似文献   

18.
胥瑞  刘庆  须文 《蔬菜》2022,(10):63-67
摘要:为延长鱼腥草鲜品和种茎的存放时间,促进鱼腥草人工栽培生产,选用3种不同保鲜试剂(草酸、 焦亚硫酸钠和柠檬酸),应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研究3种试剂对鱼腥草感官 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7 d以后,草酸、焦亚硫酸钠、柠檬酸溶液对保持鱼腥草的感官品质 有明显促进作用,褐变率在0%~45%;而对照处理鱼腥草腐烂严重,褐变率达65%;草酸对鱼腥草褐变的抑制 效果最显著,焦亚硫酸钠能显著抑制不良气味的产生,柠檬酸对鱼腥草地下茎硬挺度的保持效果最好;当处 理溶液为草酸50 mg/L、焦亚硫酸钠80 mg/L、柠檬酸350 mg/L组合时,鱼腥草在贮藏7 d后失重率最小,保水 效果较好,贮藏保鲜效果最好,可为鱼腥草保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黑地膜覆盖对白榆播种苗生长量和除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榆种子为试材,研究了黑色地膜覆盖对白榆播种苗苗木生长量和除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色地膜覆盖对白榆生长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1a生杂草数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