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橡胶联盟的一位资深官员2009年3月5日声称,该组织的官员前一周在曼谷聚会,决定维持2009年削减70万吨天然橡胶出口目标不变。其中4—12月的天然橡胶出口削减目标为43万吨。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主要橡胶生产国已达成协议,一同削减天然橡胶出口量,时间从2016年3月1日至8月31日。天然橡胶削减出口计划是由三国橡胶理事会制定,旨在通过减少橡胶出口量来稳定国际天然橡胶价格。在此计划下,泰国准备减少橡胶出口32.4万t,印度尼西亚准备减少23.87万t,马来西  相似文献   

3.
世界三大天然橡胶生产国,即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已经同意于2009年削减91.5万吨天然橡胶出口量,以助恢复天然橡胶价格。此外,3个国家也表明不会以低于1.35美元/公斤的价格出售橡胶。  相似文献   

4.
泰国橡胶协会主席腊猜表示,目前橡胶价格为60泰铢/千克,胶农还能接受。全球经济放缓及金融风暴导致全球橡胶使用量随汽车销量的减少而减少,政府不应干预天然橡胶价格。在泰马印尼扶持胶价的举措下,三国决定共同减少天然橡胶生产量,减少幅度为21.5万吨,胶园更新面积约16.9万公顷,其中泰国6.4万公顷、印度尼西亚5.5万公顷、马来西亚5万公顷,从而降低天然橡胶供应量。  相似文献   

5.
2009年1月14日,有贸易商和分析家声称,为了阻止天然橡胶价格下滑.作为之前的一项国际橡胶联盟决议的一部分.泰国政府是否收储20万吨天然橡胶的计划可能于近期内决定。  相似文献   

6.
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预测,目前世界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国印度尼西亚,2015年天然橡胶产量将增加至380万吨,有可能超越泰国而成为世界最大天然橡胶生产国。国际橡胶研究组织估计,2008年印度尼西亚的天然橡胶产量将达到230万吨,同时预计泰国2020年天然橡胶产量将达到380万吨。而目前世界第三大天然橡胶生产国马来西亚,其2008年天然橡胶产量为120万吨,  相似文献   

7.
据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邮报》报道,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组成的国际三方橡胶理事会宣布,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实施橡胶限制出口计划,3国商定削减30万吨橡胶出口量,其中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分别削减10万吨、5万吨、15万吨。此外,3国还达成共识,对1.6万公顷橡胶园进行胶林重植,预计重植计划将减少15万吨橡胶产量。日前,另一个橡胶生产大国越南也申请加入国际三方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主办的2009第四届中国橡胶市场发展论坛上,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声称。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中国2009年的橡胶需求较2008年将增长7%。而前一年的这一数字为9%。据估计,2009年中国的橡胶消费量可能达到600万吨,而其中的约260万吨为天然橡胶。国际橡胶研究组织最近的一项预测显示。2009年世界的天然橡胶消费量可能达到924.2万吨。2020年中国的天然橡胶消费量可能超过400万吨。  相似文献   

9.
印度橡胶管理局主席2009年3月19日声称.因天气干旱并且收成下滑,印度将该国当前财年的天然橡胶产量由先前预测的86.1万吨修正为85.9万吨。同时,他还声称,由于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的干旱天气对于天然橡胶产量下滑还有进一步的影响,未来还会对天然橡胶产量作进一步的修正。印度作为全球第四大天然橡胶生产国。2008至2009年度天然橡胶消耗量将为86.5万吨,略高于此前预测的86.2万吨。  相似文献   

10.
<正>印度尼西亚橡胶农和企业达成一致,在2013年落实的318万t橡胶总产量的基础上,2014年将削减10%,即31.8万t,希望藉此减少印尼天然橡胶在全球市场的供应量,以推动国际市场的天然橡胶价格恢复到原来的每公斤3美元以上。印尼橡胶业协会(Gapkindo)总主席达乌德·胡斯尼·巴斯达利称,2013年底已呼吁橡胶农在  相似文献   

11.
泰国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胶生产国,近3年内预计产量增幅不大,2007年产量预计为310.5万吨,比2006年增长4.6%,2008年产量将达313.5万吨,增长率为1.0%。2009年将达317万吨,增长率为1.1%。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国,近3年内产量会有小幅度增长,2007年预计产量为263万吨,比2006年增长4.6%,2008年预计产量为275万吨,增长率为4.6%,2009年预计产量为289万吨,增长率为5.1%。马来西亚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橡胶生产国,近3年天然橡胶产量不会有大幅度提高,可能会略有下降,据预测2007年天然橡胶产量可能达129.8万吨,比上年增长2.3%,2008年可能达126.5万吨,下降2.5%,2009年产量预计为129.7万吨,略有回升,增长2.5%。未来3年,非洲天然橡胶产量可能会有所增加,预计2007年非洲天然橡胶产量可能达41.7万吨,增长率为4.0%,2008年产量可能会达44.2万吨,增长6.1%,2009年产量可能会达45.2万吨,增长2.2%。在未来3年内,南美洲天然橡胶产量预计也不会有大的变化,预计2007年南美洲产量为21万吨,2008年可能达22.5万吨,2009年可能达23万吨。  相似文献   

12.
据印度橡胶局预测,2008年10月,印度天然橡胶产量将达到8.90万吨,11月将达10万吨,12月将达10.4万吨,2009年1月为9.9万吨,这4个月的总产量将达39.2万吨,将占全年预计值的44.8%(预计2008/2009年的天然橡胶产量将达到87.5万吨)。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8年12月国际天然橡胶联盟印度尼西亚会议上达成的协议,马来西亚已开始分步骤地严格执行阻止天然橡胶价格进一步下滑的既定方案。包括减少天然橡胶的产量和出口量.同时可能要求银行向天然橡胶贸易商提供财政支持.以稳定天然橡胶市场。  相似文献   

14.
一名资深的印度尼西亚官员声称,2008年印度尼西亚的天然橡胶出口量将较2007年的240万吨增加4%。而2008年初,印度尼西亚预测天然橡胶的出口增长率将达到7%,此次预期增长率下降的原因在于金融危机和橡胶工业需求减少。2007年印度尼西亚的天然橡胶产量较2006年增加5%,而2007年仅中国的天然橡胶进121量就增加40%,达到47万吨。  相似文献   

15.
据越南橡胶业界高级官员透露,越南2008年天然橡胶产量有望增长8%,达N65万吨。越南橡胶协会秘书长表示,到2020年越南天然橡胶产量将翻一番,达到120万吨。除了加工国产鲜胶乳,越南还从邻国进口原材料用于加工和成品出口。越南已成为继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天然橡胶出口国,  相似文献   

16.
越南橡胶协会要求其会员不低于1350$/t的价格出口天然橡胶,同时这个价格也是国际三方橡胶委员会所提议的。2008年12月中旬。国际三方橡胶委员会要求其成员国不低于1350$/t的价格出口天然橡胶。并且一致同意将2009年的天然橡胶产量削减91.5万t。  相似文献   

17.
业界人士认为,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世界三大橡胶生产国,为了避免天然橡胶价格下降,该三国必须减少天然橡胶产量。伦敦国际橡胶研究小组秘书长Hidde Smit说,如果天然橡胶产量增长过快,会导致天然橡胶价格降低到1999年的价格水平,当时的价格是30年来的最低价。泰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越南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国,两国都增加天然橡胶产量,由于中国的汽车消费增长和石油价格上涨使汽油替代品价格变得更贵。据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称,世界六大天然橡胶生产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和斯里兰卡的贸易量占全世界天然橡胶贸易的90%,这六国计划天然橡胶产量从2005年的76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870万吨,增长率为14%。据越南橡胶协会主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云南省政府与老挝政府签署了一项协议,协议内容为:2006年~2015年间,中国将在老挝边界北部的4个省份发展橡胶250万亩,云南省农业局将投资开垦橡胶50万亩,地方联合投资种植200万亩,此项目完成将会带来21.5万吨的天然橡胶产量和12.5万个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9.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天然橡胶需求减少和价格下降,越南橡胶协会称,2009年越南将减少31%的天然橡胶出口。2008年越南出口64.5万吨天然橡胶,占总产量的97%,比2007年减少9.8%。世界经济下滑对天然橡胶需求和价格影响很大。2009年前几个月越南天然橡胶价格下降率为50%,从每吨2645美元下降到1300美元。越南天然橡胶主要出口到中国、韩国、日本和德国。该协会预测2010年天然橡胶市场将恢复,越南设定2010年的出口目标为90万吨,出口额将近2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贸易市场,2005年中国的天然橡胶消费量达205万吨。中国海关提供的数据表明,2005年中国天然橡胶的净进口量为133万吨。泰国一直是中国天胶的主要供应国,近年来其它天胶主产国也开始不断增加对中国天然橡胶的输入量,尤其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2003年马来西亚出口到中国的天然橡胶为20.74万吨,2005年增加到38.61万吨,增长了86.16%。2004年印度尼西亚出口至中国的天然橡胶为19.75万吨,2005年增加到24.98万吨,增长了26.48%。事实上,2005年中国从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进口的的天胶达121万吨(见下表),占官方报道的总进口量的90%,其余部分则来自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