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雏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曲传染病,世界上主要养禽地区几乎都有发生。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JBDV)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所以鸡场仪通过消毒和隔离来控制本病是不行的,免疫接种是控制本病的主要手段。我国自推广使用 IBD 疫苗以来,IBD 造成的损失已大大减少,但近来一些鸡场,使用疫苗后仍有不同程度发病,有的鸡场甚至失败。导致 IBD 免疫失败的原因很多,现将查找到的有关免疫鸡群发生 IBD 的原因与防制的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2年5月14日,涟水县蒋庵乡某养火鸡专业户1至2月龄的火鸡陆续出现死亡。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火鸡法氏囊病。经及时诊治,病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本县蒋庵乡骆庄村某养火鸡专业户饲养火鸡840只。其中1至2日龄的火鸡268只,于2002年5月14日发病,发病率高达14%。这批鸡根据原场技术员要求对新城疫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由于火鸡法氏囊病报道较少,基层技术人员和养殖户对该病未引起重视,故未作法氏囊苗免疫。发病鸡经基层兽医用敌菌净投服,灭病灵注射,阿莫西林饮…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呼肠弧病毒科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腹泻、寒颤、极度虚弱及法氏囊、肾脏和肌肉的特征性病变为主要症状。该病潜伏期短,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极高,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实例从临床症状、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2001年6月,黑龙江省鸡西市附近某个体鸡场已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的105日龄蛋鸡群突然发病、发生大批死亡,经诊断,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疫苗的使用 ,曾使本病一度得到控制 ,但进入 80年代中期后 ,由于 IBDV变异株和超强毒 (vv IBDV)的出现 ,经常导致免疫失败。虽然各国学者在 IBD疫苗的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均未能从根本上扭转IBD流行日趋严重的现状 ,这可能与各地本病的流行病学、IBD疫苗本身质量、疫苗毒株的特点、疫苗的选择、鸡群的母源抗体、管理条件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 ,本文就 IBD免疫失败原因及机制做一探讨。1  IBDV变异株和 vv IBDV与免疫失败1985年 ,…  相似文献   

8.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吉安地区暴发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由于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病,能引起鸡的免疫抑制,从而降低机体抵抗能力,诱发白痢、球虫病等疾病,易发生误诊误治,给农户、养鸡专业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将十年来成功的防治经验整理如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自1988年发现并确诊首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以来,传染性法化囊病的发生就从来没有间断过,给养鸡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来,随着养殖户对该病的认识逐步提高,防治措施也不断加强,便该病的发生机率大大减少,但仍避免不了时有发生的情况。该病仍然是养鸡业生产中最常见、成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多年来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该病雏鸡与中雏鸡最为敏感,在鸡2~11周龄时最易发病且发病快,死亡率高,并可引起免疫抑制。传统治疗采用病鸡群注射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液,可以收到较好效果,但血清和卵黄均无统一的质量标准,质量参差不齐,同时经卵传播的一些病原体如沙门氏菌、支原体等易通过注射而传播,  相似文献   

11.
1 发病情况和临诊症状 1999年4月10日,牡丹江市桦林镇王某饲养的600只20日龄雏鹌鹑突然发病.表现为精神沉郁、震颤昏睡、厌食、羽毛蓬乱、拉白色水样稀粪.当天死亡11只,第二天死亡35只,病程较短,一般经过1天左右死亡,死亡率为10%.户主曾给病鹌鹑用恩诺沙星纯粉饮水、料中拌服氯霉素粉剂2天,但未见效.而同户另一群10月龄的400只鹌鹑却没有发病.  相似文献   

12.
我区方巷镇庙桥村某养鸡专业户于2003年2月下旬购回雏鸡2000只,出壳l周内已用鸡新城疫Ⅳ系苗滴鼻免疫。雏鸡饲养密度较大,地面较潮湿;采用骨粉,玉米粉、麸皮、多维素等自制混合饲料进行喂养,雏鸡发育良好。4月16日,50日龄雏鸡开始突然发病,3d内共死亡126只。  相似文献   

13.
14.
20 0 1年 4月 30日 ,我县城关镇某专业户饲养的 30日龄罗曼雏鸡突然发病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典型特征 ,初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经用攻毒 2 0 0 0口服 ,抗病毒和青霉素、链霉素肌肉注射 ,三林合剂饮水 ,迅速控制了病情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 发病情况该户采用立体育雏笼育雏 ,室内火炉保温 ,饲养规模 80 0只 ,定时饲喂 ,自由饮水 ,饲料为某公司生产的蛋小鸡颗粒料。雏鸡在 1日龄接种了马立克氏疫苗 ,7日龄接种了鸡新城疫 +传支H12 0 二联苗 ,因没有传染性法氏囊疫苗 ,未在 1 4日龄用该疫苗免疫。该鸡群饲养至 30日龄 ,突然发病 …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个体养鸡场不断发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造成鸡只大量死亡,给养鸡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近期.肉鸡、蛋鸡、麻鸡、肉杂鸡在12~15日龄用法氏囊病疫苗时,疫苗保护率不能令人满意,出现“非典型IBD”,并伴随呼吸道症状、零星死亡。不防不出现.一防就发生,使养殖户不敢防疫,甚至个别地区肉鸡一次法氏囊疫苗都不防,有无法氏囊病都打一次卵黄抗体。但是肌注卵黄抗体会影响雏鸡的生长.且应激大,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股RNA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损害法氏囊等淋巴细胞为特征。是引起中雏和青年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2~3d,病程一般为1周左右,典型发病鸡群的死亡曲线呈尖峰式.发病鸡群早期症状之一是有些病鸡啄自己肛门,随着病程的发展,病鸡食欲逐渐消失,全身震颤,羽毛蓬松,精神萎顿,卧地不动,体温升高,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雏鸡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严重下痢,胸、腿部肌肉出血,法氏囊肿大、出血和坏死为其特征。本病发病率高,除了疾病本身造成死亡外,还导致感染鸡发生免疫抑制,影响疫接种的效果,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疫病之一。本病可发生于各种鸡,3∽6周龄最易发病。常突然发病,迅速传播给同群鸡。鸡群感染后,一般在第三天开始出现死亡,5∽7天达死亡高峰,以后逐渐减少,肉鸡较蛋鸡敏感。  相似文献   

20.
鸡法氏囊病(IBD)是一种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幼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杀淋巴细胞性疾病。淋巴组织,特别是法氏囊是受到攻击的主要靶器官,可造成免疫机能低下,导致免疫抑制,并易与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本病首先暴发于美国特拉华州的甘布罗(Gumboro),因此也被称为甘布罗病。本病常发生于3-6周龄幼鸡,随着该病的广泛流行发病日龄有上升的趋势。去年作者在临床疾病诊断过程中发现,本病造成了110-180 日龄成年鸡群的发病,在滨州、无棣、济南、聊城均发 生了不同程度流行,给养鸡场和养鸡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