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县1990年以前,棉花种植面积一般都在1333.33~1533.33hm2之间。当时棉铃虫属偶发性害虫,为害较重的1984年,皮棉损失38.4kg/667m2。进人叨年代,我县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棉铃虫开始成为棉花上主要害虫,为害面积占棉花种植面积的95%以上,尤其是1990、1991和1995年,因棉铃虫为客每667m2损失皮棉分别为67.5、563和45Kg。在棉铃虫大发生的7、8月份,每百株棉花有棉铃虫幼虫35~45头。棉铃虫的为害已成为影响棉花生产的一重要因素。近年来,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棉铃虫的发生为害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本文拟根据该早自身…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由间歇性害虫一跃上升为南疆棉区及我师库尔勒垦区棉田主要害虫,3a来同棉蚜混合交替发生并猖獗为害,成为影响我师棉花生产最危险的害虫。在棉铃虫特大发生的1997年,由于棉铃虫与棉蚜交替为害造成全垦区棉花减产20%以上。棉铃虫的综合防治工作好坏直接影...  相似文献   

3.
棉铃虫严重为害苹果树柴全喜,张娟,张彦武(河北省城市职教中心052160)棉铃虫是棉花、小麦、花生、番茄等农作物的主要害虫。近年来随着农业生态结构的变化,棉铃虫为害果树呈逐年加重趋势。据调查,1991年我市苹果园只是轻度发生。1993年一般果园果实被...  相似文献   

4.
苹果园棉铃虫发生为害及习性观察王笃兵(山东平阴县植检站,250400)棉铃虫在苹果上本是偶发性次要害虫,近年来随着平阴棉花面积逐渐减少和种植结构的改变,棉铃虫在苹果上的为害已较普遍,并有上升趋势。从1992年始,笔者对其发生及为害习性进行了观察。1害...  相似文献   

5.
1994年枝江县棉铃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枝江县植保站赵瑗玲棉铃虫是我县为害棉花蕾花铃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枝江县常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除1972年,1992年发生为害较重外,1994年是超历史的发生。来势之猛、数量之大,为害之重,属历史罕见的发生年。笔...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是山东省棉花的主要害虫,1992年在全省特大暴发,发生范围之广,卵量之高,为害之重,是历史罕见的,现就大发生的原因初步剖析如下:1 山东棉铃虫发生演变情况五十年代,棉铃虫不是棉花的主要害虫,1965年前,只有四次发生较重。以后逐步上升为棉花的常发性害虫,七十年代成为棉花的重要害虫,发生程度越来越重,八十年代重于七十年代,九十年代重于八十年代。1992年特大暴发,为历史上最重的一年。以二代为例,德州、聊城等6个主产棉地市,百株累计卵量七十年代平均197.2粒,八十年代平均341.6粒,卵量增加73.23%。1991年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是我县棉花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发生量较大,为了探索灭铃皇对棉铃虫的防效,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控制棉铃虫为害,特安排本试验。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剂:26%灭铃皇Ec(南京第一农药厂提  相似文献   

8.
任芳  梅建勇 《湖北植保》2011,(6):41-42,48
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全变态昆虫,是我国各棉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它的寄主范围很广,为害127种植物,其中栽培作物60种,野生植物67种,在黄陂区常见作物中,主要寄主作物有棉花、玉米、番茄、辣椒、小麦等,通常以蛀食棉花青铃为害重,严重影响棉花的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9.
二代棉铃虫发生量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代棉铃虫发生量预报技术研究靳桂芝,张会孔,杨振霞,孔凡凤(山东省曲阜市植保站273100)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ubner)是为害棉花的主要害虫,进入90年代以来呈加重趋势,严重地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为及时准确预报其发生量...  相似文献   

10.
棉铃虫是湘北地区棉花的主要害虫。 20世纪 60年代为害轻, 70年代成为目标害虫, 1973年发生面积曾达到 5.1万 hm2次, 80年代发生面积逐渐减小,为害程度减轻。进入 90年代,棉铃虫的发生面积又由 1991年的 6.7万 hm2次上升到 2000年的 23.9万 hm2次,百株年累计卵量由 117.4粒增加到 3 820粒,成为棉花上的第一大害虫。1发生原因分析1.1冬后基数大 分析近 30 a的测报资料,一般情况下,棉铃虫冬后 (4月上、中旬 )活蛹每 667 m2达到 90头以上,如遇适宜的气候条件,当年发生量大。 1971~ 1989年间, 1973年棉铃虫冬后活蛹 667 m257.1头,…  相似文献   

11.
新疆棉花病虫害演变动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1991年以来新疆棉花病虫害演变动态规律,即总体发生为害加重、主要害虫时段性交替猖獗、次要害虫为害上升、苗病和黄萎病为害突出;分析了引起病虫害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即棉花种植面积扩大为病虫害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种植抗虫棉导致棉铃虫的为害下降、覆膜滴灌措施促病虫害早发重发、果(菜)棉混作和设施农业发展导致次要害虫为害上升及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多促进病虫害发生为害等;提出了实现新疆棉花病虫害治理建议,即加强新疆棉区病虫害发生演变规律的基础性研究、大力推进新疆病虫害监测技术进步、建立新疆棉区重大病虫害持续控制体系、充实新疆棉区基层专业人员和强化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2.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是一种全球性的重要农业害虫,主要为害棉花、玉米和大豆等作物。长期种植单价Bt棉花(表达Cry1Ac蛋白)会使棉铃虫田间种群承受单一、持续的选择压力,必然会导致棉铃虫对Cry1Ac的抗性发生演化。该文概述我国棉铃虫田间种群对Cry1Ac的抗性现状、自然庇护所对棉铃虫Cry1Ac抗性演化的延缓作用以及棉铃虫对Cry1Ac抗性的遗传多样性,并对今后我国关于棉铃虫Bt抗性的治理对策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棉花烂铃不仅直接为害棉铃降低产量而且还损害棉花的品质。由于烂铃是由真菌、细菌和棉铃虫之类的害虫所致的复合病害,因此单一或混合使用杀真菌剂和杀细菌剂对于减轻烂铃的发生不可能是无济于事的。尽  相似文献   

14.
灭铃皇防治棉铃虫在湖北省的应用与推广顾卫东,刘立新,王小平1棉铃虫抗性情况棉铃虫(HelilthisarmigeraHubner)是一种全球性的重要害虫。为害以棉花为主的多种作物。近20—30年来,随着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抗药性(以下简称抗性)已成为...  相似文献   

15.
棉株顶尖是棉铃虫等害虫集中为害的部位,人工打顶使棉铃虫卵残留,成虫、若虫为害棉花顶尖、嫩叶、幼蕾、幼铃等,可造成棉苗顶芽焦枯变黑,形成多头棉或枝叶丛生疯长,棉叶破碎,幼蕾、铃脱落。给棉花整枝打顶芽,又叫“摘心”,是棉花整枝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打顶方法是摘除棉株主茎顶尖一叶一心。  相似文献   

16.
2000年以来,建湖县抗虫棉广泛推广普及,以棉铃虫为主的鳞翅目害虫得到有效控制,棉田内有害生物种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棉盲蝽近年呈逐年加重趋势,成为为害棉花的主要害虫.尤其是2003年以来,每年棉田棉盲蝽为害株率一般达30%~40%,严重的达70%,棉花蕾铃脱落率达20%左右.严重的达30%,造成棉花减产20%~25%.因此,准确了解棉盲蝽重发成因,有效控制其猖獗为害,是夺取棉花高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代廷奎 《植物医生》1996,9(4):20-20
棉花盲蝽象的防治不容忽视代廷奎(安徽省利辛县农技中心236701)棉花盲蝽象,土名“臭鳖子”、“小臭虫”。近几年盲蝽象的发生日趋严重,是仅次于棉铃虫为害的又一棉花重大害虫。由于它的为害症状不易观察,常被农民所忽视,给棉花生产等造成极大为害。棉盲蝽象,...  相似文献   

18.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ü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棉铃实夜蛾,广泛分布在我国及世界各地,我国棉区和蔬菜种植区均有发生,在新疆地区一年发生3代,是我国新疆棉花种植区蕾铃期害虫的优势种。近几年,棉铃虫在我国棉产区猖獗成灾,发生多、为害重,均为历史上所罕见。棉铃虫每年造成的损失达棉花总产量的15%~20%,有时甚至超过50%,年经济损失近亿元近年新疆棉区棉铃虫发生严重在蛾  相似文献   

19.
东台市地处苏北黄海之滨,属江苏沿海棉花旱粮耕作区。棉花害虫70年代为害严重,80年代数量有所下降。为害减轻的种类有棉铃虫、棉蚜、红铃虫、棉叶螨,小地老虎和金钢钻等;80年代中黑盲蝽上升,主要为害小铃,损失较重,棉田玉米螟上升为主要害虫,损失列诸棉虫之首。防治后乃损失5%左右,占主要棉虫为害损失的1/2。棉花主要害虫种类和种群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①受气候的影响。80年代年平均气温比70年代平均低0.34℃,没有一年超过常年平均温值,而降雨量比70年代高112.2毫米,5~  相似文献   

20.
陈红 《湖北植保》2004,(6):11-11
随着抗虫棉大面积种植,棉田主要害虫棉铃虫、红铃虫发生量逐渐减少,但次要害虫如棉盲蝽的发生逐年上升。棉农对棉盲蝽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了解甚少,对棉花受盲蝽危害后出现高大空现象错误地归结为棉花品种的问题,现将棉盲蝽的发生为害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