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芨榆汤佐治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以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方法 :111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5 6例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芨榆汤治疗(芨榆汤由白芨、地榆等中药组成 ) ;对照组 5 5例 ,仅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Hc =5 .335 ,P <0 .0 5 )。对轻、中度出血者 ,治疗组的止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 .0 5 ) ,但对重度出血者 ,两组的止血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芨榆汤是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尤适用于轻、中度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2.
静脉应用洛赛克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洛赛克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4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洛赛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作纤维胃镜检查,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静脉滴注洛赛克,首剂量为1.6mg/(kg.d),策2天始0.8mg/(kg.d).对照组静脉滴注甲氰咪哌5mg/(kg.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出血症状明显改善,洗出胃液和大便潜血转阴的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静脉应用洛赛克能有效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凝血酶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对住院的48例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凝血酶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止血有效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凝血酶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使用安全、方便,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盐酸丁洛地尔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丁洛地尔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8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对照组40例应用弥可保治疗,治疗组45例在应用弥可保的基础上加用盐酸丁洛地尔治疗,疗程共6周。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的显效率(42,2%)高于对照组(17.5%)(P<0.01)。冶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增加(P<0.01)。结论:盐酸丁洛地尔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预防十二指肠溃疡再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0例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奥美拉唑加羟氨苄青霉素进行根除HP治疗;对照组单独用奥美拉唑治疗,4周后停药追踪观察18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100%,97.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尼莫地干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入院时发病时间不超过48h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随机选出48例为治疗组,再从入院时发病时间超过48h者中随机选出49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即按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规给予降低颅内压、止血、应用激素,抗生素以及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并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给予尼莫地平60mg,每4小时1次,疗程为3周。3周后比较两组病例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情况。结果: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对照组为12.5%,治疗组为30.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发病时间不超过48h)应用尼莫地干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荆防败毒散治疗虚寒型感冒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虚寒型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180虚寒型感冒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以中医荆防败毒散治疗,对照组(90例)以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以3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0.1%,显效10.8%,有效1.0%,无效0,白细胞由低转正常;对照组的治愈率10.0%,显效20.0%,有效37.8%,无效32.2%,白细胞无明显变化。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荆防败毒散治疗虚寒型感冒明显优于西医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云泮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均常规对症处理。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静滴,同时辅以去甲肾上腺素口服;云泮组采用泮托拉唑静滴,辅以云南白药口服,连续治疗5d。对比两组的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5d后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云泮组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1)。连续治疗5d后,云泮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Hc=5.437,P<0.05)。两组的再出血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白药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顽固性面神经麻痹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脑神经生长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脑神经生长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91.4%vs,60.0%,51.4%vs,20.0%。两组有效率和痊愈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脑神经生长素注射液穴位注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口服云南白药和正肾冰盐水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对50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8%正肾冰盐水15mL口服4h一次,云南白药0.5g口服6h一次,同时给予抗炎、补充血容量、输血等治疗,不应用其它止血药.对照组给予其它常规止血药,但不用正肾冰盐水和云南白药,余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和对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AMI82例,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应用恒速泵静脉注射小剂量肝素(750U/h),持续48h后,予速避凝0.4mL于腹壁皮下注射,1次/12h,持续5—7d,注射小剂量肝素的同时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持续3d;对照组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持续3d。结果:治疗组住院期间的心性死亡、并发症(患性心梗后再梗死、心律失常、泵衰)较少(P<0.05);治疗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延长至对照的1.5—2.5倍(P<0.01),出血情况少,治疗组无l例出现过敏反应及血小板明显减少。结论:普通肝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治疗AMI,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减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91.7%,住院时间分别为(10.1±4.0)d、(6.0±2.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疗效显著、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稳定性心绞痛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121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56)。对照组常规服用阿司匹林、洛汀新、氟伐他汀、酒石酸美托洛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分别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显效率36.9%,有效率55.4%,总有效率92.3%,明显优于对照组78.6%(P〈0.05);观察组心电图显效率35.4%,有效率52.3%,总有效率87.7%,明显优于对照组73.2%(P〈0.05)。结论:辅助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可提高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对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几个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有效防治上消化道出血,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方法将发病后2周内有呕血和(或)便血者59例为上消化道出血组,2周内无呕血和(或)便血者188例为对照组.对其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血压、昏迷、脑疝、病理征、血白细胞计数等进行对比,以及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脑出血部位、出血量、GCS评分的关系.结果247例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9例,占23.9%;病死率在上消化道出血组(78.0%)显著高于对照组(36.7%)(P<0.01).在性别、高血压病史方面,上消化道出血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年龄、血压、昏迷、脑疝、双侧病理征、白细胞计数方面,上消化道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丘脑、脑干和小脑出血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率明显高于脑出血者(P<0.05),脑出血量>50 mL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率亦明显高于脑叶出血量<50 mL者.GCS<6分者明显较GCS>6分者上消化道出血率为高;48 h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亦明显高于48 h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结论老年人、血压高、有昏迷、双侧病理征阳性、出现脑疝、白细胞计数升高的脑出血患者容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情越严重,出血量越大的基底节、丘脑、脑干或小脑出血者也容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蓝科肤宁皮肤止痒脱敏膜结合维生素E霜对于颜面再发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以蓝科肤宁面部湿敷加用外擦维生素E霜,对照组32例则用生理盐水湿敷加外用复方樟脑乳膏,两组同时口服咪唑斯汀片,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36.4%,有效率81.8%;对照组痊愈率9.4%,有效率40.6%,治疗组痊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蓝科肤宁结合维生素E霜在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中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在睑缘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睑缘炎患者15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76例患者采用红霉素眼膏治疗为对照组,76例患者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为观察组,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7d近期疗效、28d远期疗效、眼压改变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眼压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眼压(16.3±2.2)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14.5±1.6)mmHg;观察组患者7d近期疗效(30.3%)、28d远期疗效(92.1%)均明显好于对照组(13.2%,63.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3%)明显低于对照组(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是治疗睑缘炎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眼的临床病症,显著提高疾病治愈率,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单一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止血所需的时间、总住院所需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命体征状况;药物不良作用。结果:观察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所需的时间、总住院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命体征状况相近(P 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命体征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作用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止血和改善生命体征,缩短病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康复治疗在病程的第l一7d开始,药物治疗与对照组相同。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28d时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早期康复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疗效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联合苍苓止泻口服液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采用消旋卡多曲联合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和对照组(40例,采用蒙脱石治疗),治疗3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如呕吐、退热及腹泻的改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脱水改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3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15/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硫酸镁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镁(25%硫酸镁0.1~0.3mL/kg.d),7d为1疗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住院时间及憋喘、哮鸣音、湿哕音、咳嗽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好转、无效的例数为34、21、5例,对照组则分别为23、27、10例,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Hc=4.499,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辅以硫酸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