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花卉盆景》杂志上看到过一些张夷先生的作品,常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创作视角新颖独到,切入点巧妙奇特,在常规中另辟蹊径,平淡里点石成金,为我们古老的盆景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三幅一组题为《江南乐韵》的作品,就是巧借三枝江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氛围、情绪等等来丰富盆景作品的内涵,也力求用大自然的山石树木的有机组合,再现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精神世界。这又是作者一次新的可喜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这是两件风格差异非常大的作品,一件稳稳当当的(下图),一件灵巧飞扬的(右图),各自的美都被表现得非常充分,正可谓是环肥燕瘦,各有千秋。杜海鸥收藏的罗汉松盆景,主干粗壮挺拔,昂扬向上,走势扎实稳健。桩的重心本来有些右倾,但创作者巧用提根在左边做了平衡,既增强了作品的动感,又让画面显得更稳当,有力度。云片也培育修剪得臻密浓郁,形成两大团浓重的色块,简洁,浑厚,很有绘画中泼墨大写意的效果,整件作品塑造了一位气宇轩昂,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壮士形像,充满了阳刚之美。 相似文献
3.
4.
刘传刚先生是我国杰出的中青年盆景艺术家,从事盆景艺术创作与研究20年:80年代初,师承我国著名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教授,在盆景美学、盆景艺术理论和造型技艺诸方面打下扎实基础。先后制作了山水盆景、树木盆景、树石盆景以及博兰盆景、风动式盆景等多项系列作品,其中有20余件作品在全国盆景展览及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奖: 相似文献
6.
7.
好的盆景艺术作品如主体的诗。诗风有的婉约,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有的狂放,如“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李仲鸿先生的盆景风格当是后者。李先生的真柏作品(见下页图),色彩浓烈,气势磅礴。曲折腾跃的树干在蜿蜒行走间,用它肢体的语言表达着不屈的意志和信念。枝叶则用饱蘸浓墨的画笔,泼洒出坚强,铺陈着灿烂。欣赏其作品,似感到有生命的韵律在其间舞跃,有顽强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涌动其中。这种似乎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涵就是作品的魂吧。作品有了魂,才鲜活、才厚重、才有了撼人心魄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9.
<正>艺术的光环从来不眷顾随波逐流者,而往往垂青特立独行的人。相对于蓬勃发展的树木盆景而言,近几年来山水盆景似乎风光不再,热衷的人数减少,展览评比也失宠,市场流通更是寥寥无几。然而,在逆风中,芮新华先生不改初衷,执著坚持并开拓创 相似文献
10.
柯成昆先生从小生活在风景如画的滨海城市厦门,那里盆景艺术发展较早,他年青时就喜欢盆景。后来从事实业开发,心中时常情怀盆景,凡遇到园林盆景或优美的自然景观,总是驻足观赏,留连忘返。他的企业发展了, 相似文献
11.
山水盆景,在盆景中是我的最爱。也许是漂泊生活的关系,对自然的山水,无论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现在我的眼前,我都会注目,并以心灵来与之轻言细语。 相似文献
12.
13.
14.
杂木盆景会随季节变化,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图景,这是松柏盆景及其它艺术品所无法比拟的。杨积德的这几件作品,以寒景裸姿的形象出现,展露出杂木盆景的内在精华,它们或遒根强劲,或干古嶙峋,或虬枝峥嵘,无一不体现出自然树木的风姿神韵,让欣赏者清晰地看到:树势、树姿的定向定位,枝态细部的处理,鹿角枝、鸡爪枝的运用搭配;树的向上态势脉络,内部结构,层次,疏密,动静,刚柔及整体构图的匀称协调以及景深的艺术处理等等,使你一目了然,毫无保留的展示在你面前。盆景作品能以这种形式出现,并不是随便什么盆景都适合。这样的作品让你能认识到作者的养护培育创作盆景功底的深浅,这样的景象既别致而又富有韵味。笔者认为它给欣赏者的感受,一点不亚于其它季节所展示出的图景,甚至更具魅力及吸引力。有这样的“身子骨”想必让其穿上“盛装”同样不俗。 相似文献
15.
16.
《深谷松韵》,原松树高为75厘米,干径不到3厘米,主干60厘米,高处有枝杈但寥寥无几。主干顶部向后弯曲,形态很不协调。好在松干稍有曲线,根爪基础不错,但要造就上乘的作品具有一定的难度。幸经几年的栽培,长势喜人,再造型的意念便强烈越来。经观察构思,决定分二个步骤造型:①调整主干顶部向左弯曲,缩短主干长度;②以高松干、低飘枝的要求,弥补高枝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第八届黄山国际旅游艺术盆景博览会暨第四届花木盆景展在黄山市股分份大道举行。共展出作品一千余件,是历届展览中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 相似文献
19.
斑驳嶙峋的骨架,苍劲隽永的身姿,蓬勃旺盛的生机,端庄优美的造型……正是异乎寻常的天工,别开生面的匠心,将这棵几乎焦干、枯竭的刺柏打造成盆盎世界中的佼佼者。作为盆景艺术的“模特”,她信步出入于大雅之堂,潇洒抒写着生命的华章(见图)。 相似文献
20.
于德炽先生是通州市骑岸中学退休教师。40年前他就迷上了花卉、盆景。在由业余走向专业这一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他始终把理论研究和技艺探索作为唯一的追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