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系统模糊决策理论和熵—信息理论 ,构建了一个系统模糊优选熵权模型 ,并将该模型用于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综合评价中。应用效果表明 ,模型适用于任何结构性、半结构性或非结构性多目标多层次大型复杂系统的综合评价 ,且方法简单实用 ,结果客观可靠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基于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在节水灌溉项目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节水灌溉项目评价中各指标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将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节水灌溉项目综合评价模型.引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有效地避免了权重分配中主观因素影响问题.该模型以一种新的方法进行节水灌溉项目综合评价,并结合实例进行应用,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比较,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简便和实用.  相似文献   

3.
节水灌溉工程的技术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建立完善节水灌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构建的系统模糊综合评价熵权模型并结合实际,对低压管道输水改进的畦(沟)灌,微喷带灌,移动式喷灌,半固定式喷灌和固定喷灌5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形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喷灌的发展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温室小型西瓜调亏灌溉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理论与方法,建立调亏灌溉综合效益多层次多目标模糊评价模型;利用信息熵理论求得各层评价指标客观熵权,结合专家法的主观权重获得模型各层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并运用该模型对2007年秋季温室小型西瓜不同亏水处理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西瓜果实膨大期进行水分亏缺处理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果实的品质,但重度和中度的水分亏缺会降低果实产量,在果实成熟期采用一定程度的水分亏缺对果实品质和产量影响不大,在苗期、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分别采用0.75Ep、0.75Ep、1.25Ep和1.00Ep的灌溉标准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调亏灌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借助改进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在灰关联分析和模糊物元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改进熵和灰关联分析的模糊物元分析模型。根据灰色关联度的大小对评价对象进行排序,并将其应用到农业节水灌溉项目的优选中,说明此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节水灌溉工程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罗金耀 《灌溉排水》1998,17(2):16-21
在提出节水灌溉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节水灌溉工程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这一理论及模型,为节水灌溉工程方案的合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借助改进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结合灰关联分析和模糊物元分析理论,建立了改进熵和灰关联分析的模糊物元分析模型,通过案例分析表明了该模型是有效的。对传统熵权法进行改进,使得熵权法的应用范围更广泛、更实用,并应用到评价指标的赋权中。将灰关联分析理论和模糊物元分析理论相结合,建立了改进熵和灰关联分析的模糊物元分析模型,并应用到节水灌溉项目投资决策中,能够为节水灌溉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节水灌溉工程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出节水灌溉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节水灌溉工程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这一理论及模型,为节水灌溉工程方案的合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针对节水灌溉运行管理模式在优选过程中,各方案中指标的多属性特征,采用熵值法赋权与属性识别理论相结合,建立了熵权属性识别运行管理模式综合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各指标属性测度、灰色接近度和评分准则进行排序分析,选出最适宜模式。熵值赋权可减小因主观因素带来的误差,属性识别有效判别指标值属性测度,灰色接近度的计算从客观的角度判断了管理模式的等级。该模型评价思路清晰、便于计算,可为管理者在选用灌溉管理模式方面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组合权重可变模糊模型在地表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地表水水质评价中的模糊性以及主观权重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的不足,在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权重可变模糊模型。模型采用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有序二元比较法确定主观权重,然后将主、客观权重结合求得组合权重。将模型应用到大沽河的水质评价中,通过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比较,得出新模型在地表水水质评价上是可行的,其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从而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地下水水质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模糊物元分析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水质评价的特点和欧氏贴近度的概念,将熵值法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应用熵值法来确定权重系数,避免了权重系数确定的主观性问题。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模糊物元模型简便、通用、计算结果较为客观和稳定,为水质综合评价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灌溉水质综合评价的熵权可拓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现有单项灌溉水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界限刚性量化的缺点,提出了基于熵权的物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将熵权系数法和物元可拓方法有机结合,不仅解决了灌溉水质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不相容性问题,而且在确定指标权重时,引入熵权系数概念,克服了传统可拓评价方法在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时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属性综合评价法及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完全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简便和实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灌区灌溉用水效率进行评价,为灌区节水改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构建灌溉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TOPSIS法对2017—2020年新疆兵团第二师6个灌区的灌溉用水效率进行评价。【结果】熵权TOPSIS法的评价结果与灌区实际情况相符,评价结果排序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排序、AHP—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排序均具有显著相关性,且熵权TOPSIS法相比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变异系数更大,更有利于灌区灌溉用水效率的等级划分;根据灌区各评价指标等级与灌溉用水效率综合评价等级之间的差异,确定了灌溉用水效率的主控因素。【结论】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灌溉用水效率评价具有可行性,灌区在节水改造建设的同时,应确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建设现代化高效节水灌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集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受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问题,提出评价指标与标准等级之间的四元联系度模型。采用梯形模糊数定量表示差异度不确定性系数连续变化过程,建立了集对分析与梯形模糊数耦合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主观权重后,从属性效用值出发由熵权理论赋予客观权重,同时,由博弈论集结模型优化组合主客观权重,通过计算以置信区间形式表示的加权联系数,确定水资源承载力的等级标准。耦合模型相对极大熵原理法及模糊综合评判法灵敏度高,更能真实地反映出流域水资源系统本身承载力大小以及偏离分级标准的程度。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方法思路清晰,过程直观,评价结果实效合理,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适宜性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水灌溉工程决策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投资规模和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传统的以定量因素为主的“技术—经济”评价准则,着重于技术目标与经济目标之间的平衡和协调,由于实际工程不仅涉及许多定量指标,也涉及大量定性指标,且各指标之间往往不可公度,使得传统方法不能完全满足工程决策的更高要求。以工程模糊集理论和熵—信息理论为指导,构建了节水灌溉工程系统模糊综合评价熵权数学模型,并结合河南省长葛市实际,对模型及求解方法进行了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格序理论评价中主观赋权的随机性,将博弈论思想与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进行组合优化,构建了基于博弈论的格序理论评价模型。以雄安新区起步区水资源配置方案优选为例,充分考虑了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分别选取了常态情景和特殊情景下具有代表性的4个方案为研究对象,将博弈论组合赋权格序理论评价结果与模糊层次分析法-格序理论评价模型、熵值法-格序理论评价模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博弈论组合赋权格序理论评价模型的优选结果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实用性成果显著,在多目标方案优选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模糊概率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新的流域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评价模型——模糊概率模型。在此评价模型中,提出了模糊权重的概念,可充分考虑权重的模糊性,避免了权重取值带来的不确定性。应用该模型对黄河流域9个行政分区的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流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可广泛适用于各种水资源综合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水资源承载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结构特点,在传统多目标分析决策技术的基础上.将熵值法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应用熵值法来确定权重系数,避免了权重系数确定的主观性问题,用一种新的方法进行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结合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评价结果合理,适用于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相似文献   

19.
河套灌区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工程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河套灌区深度开发的关键是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解决好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大力发展规模化农业和高效节水技术。在总结前三期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今后的开发目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结构模型,提出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中水工程处理方案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中水工程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中水工程处理工艺方案选择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即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理论对模糊综合评价法加以改进,从而可以得到一个既定量化又较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最后,对某城市生活小区中水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评价,选出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处理工艺,其应用较广且运行情况较好,研究结果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