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推深做实林长制,要在“林”字上精准发力,在“长”字上履职尽责,在“制”字上探索创新,不断健全制度体系和保障体系,压实责任,持续发力,促使林长制工作走深走实,为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坚强保障。本文以麻城市为例,在系统总结林长制推行情况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深做实林长制的建议,以期为实现麻城市“林长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20]34号)精神,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和《林长会议制度》《工作督查制度》《部门协作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林长巡查工作制度》等文件,与自治区检察院联合制定了《关于建立"林长+检察长"协同工作机制的意见》,层层压实各级党政主体责任,规范全区林长制工作运行。  相似文献   

3.
推行“林长制”,是安徽省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思想的创新举措,是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调查分析了歙县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工作的主要成效与特点,并对今后持续深化林长制改革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林长制工作的重要意义,概述重庆市巴南区林长制工作总体情况及主要做法,指出巴南区林长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工作机制与制度体系、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强宣传、强化队伍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为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歙县是全省和黄山市“林长制”改革的先行区示范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抓住实施“林长制”的机遇,努力创新,积极探索,开创了歙县林业工作新局面。调查分析了歙县结合实际,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实施“五大森林”特点、取得阶段性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相应的工作建议、对策,以供林业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林长制是加快林草业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制度创新。自2021年4月以来,短短7个月,河北省系统建成了“统筹在省、组织在市、责任在县、运行在乡、管理在村”的林长制责任体系。该文介绍了河北省林长制改革的历程和成效,总结了河北省在林长制改革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分析了河北省林长制改革面临的困难,并就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林长制改革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已基本建立林长制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文中立足林长制组织体系构建,阐明林长制的起源与内涵,回顾了我国林长制改革创新探索、试点建立、全面推行3个阶段的发展情况,从林长制改革的顶层设计、考核体系、依法治林、管理模式、公众参与激励机制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深化林长制改革需要采取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8.
林长制的安庆实践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长制是落实属地责任、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生态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的重大制度创新。安徽省安庆市地处大别山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长江中下游湖泊群集中分布区,生态区位极为重要。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升林业治理能力现代化,安庆市先行先试,2017年开始建立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构建了林长制制度的运行机制,包括科学规划林长制的目标任务、系统构建林长制的组织架构、创新设计林长制的运行机制、定期开展林长制的考核评价和全程实施林长制的智慧服务,在守住生态红线、拓展生态空间、管控生态风险、创新治理机制、惠益社会林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林长制应有系统思维、推动林长制从“有效”向“长效”发展、从“林长制”向“林长治”转变,以及应聚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林长制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党政领导主体责任的必然选择,是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考核问责的机制创新。以林业信息化推动林业管理现代化,将有效加快建立林草综合治理体系,提升林草治理现代化的水平。本文从政策保障、制度标准、专项资金、网络部署、集约建设、终端配置以及安全运维等方面总结驻马店市林长制信息化建设基础,分析林长制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林长制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思路和建设要点,以期通过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助力地方林长制加快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治理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0.
<正>2022年以来,宁乡市以“林长10+”为抓手,全力推动“三化”“三长”“四重点”工作,全面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实现林长制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的转变。“三化”建设全力推动林长制工作为认真落实各级林长责任,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宁乡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乡镇林长办“标准化”、监测监管“智慧化”和森林资源管理“网格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发布省级总林长令、各地林长纷纷踏山巡林、林长制巡护信息系统全面推广运用,各项制度的密集出台……江西省通过做深推实林长制改革,各级党政领导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意识大幅增强、森林资源的源头管理不断强化,林长制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的步伐愈加坚定。  相似文献   

12.
自林长制工作全面推行以来,内蒙古敖汉旗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赤峰市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按照"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绿色发展、生态惠民、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党委领导、部门联动"的工作原则,切实压实各级党政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主体责任,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切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根据《敖汉旗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要求,敖汉旗已全面建立旗、乡、村三级林长制责任体系,逐项落实林长制工作各项任务,确保林长制工作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2021年全面推行林长制,在推行中存在协调力量不强、治理合力不强、资金投入不足等一些问题与不足,制约林长制深入发展。为此,着眼制度优化、政策保障、产业建设、依法治林,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走深走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进一步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主体责任,2021年,呼和浩特市坚决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精神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安排部署,率先研究出台了全区第一个盟市级《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明确了管护区域与责任,健全完善五项制度,细化林长制成员单位任务清单。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和保护发展需要,全市设立市级林长、副林长12名,旗县区林长、副林长106名。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滦南县深入践行“两山”理论,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实施生态修复,国土绿化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日益改善,2021年获得“省级森林城市”称号。2022以来,滦南县以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为抓手,多措并举巩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健全林长机制,科学实施国土绿化为巩固创森成果,滦南县积极推进林长制建设,制定了滦南县《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工作方案》,设立县林长办公室,建立健全林长制责任奖惩等各项配套制度,构建了县、镇、村三级林长责任体系,完善了“一长两员”(林长+护林员+执法员)护林机制,做到树有人栽、林有人护、专员专管、责任到人。同时,结合国土绿化项目工程,  相似文献   

16.
地方动态     
《中国林业产业》2023,(4):10-11
<正>首届林长制论坛:共话林长制同助林草兴4月25日—26日,以“共话林长制同助林草兴”为主题的首届林长制论坛在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举办。论坛指出,全面推行林长制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目前已如期实现全面建立目标,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组织体系,各级林长近120万名,其中省级林长421名,党委领导、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各地在推深做实林长制上出真招、出实招,推出了省级林长制条例、“林长+”、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巴林左旗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落实林长制工作,层级压实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从严从实监督考核,高效开展林长制各项工作,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持续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切实助力绿色赤峰建设,奋力谱写全旗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湖南省林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促进生态文明新进步、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和全面推行林长制的要求,结合湖南省实际,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湖南省林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思路和总体框架,以及林业大数据体系和智慧林长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的重点内容;同时针对智慧林长综合管理系统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促进林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林长制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其推行实施旨在促进各级职责的有效落地、长效机制的不断优化以及生态治理系统的逐步健全。文中在探讨我国当前林长制制度体系运行现状、归纳总结现行4级林长制的责任包干制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依托现有行政管理体系,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林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辖区(行政区、自然区域或责任范围)林地、湿地和绿地及其相关资源的修复、经营、管理、利用和保护工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和综合利用的体制与机制。基于实践基础上的林长制优化,对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极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系统性治理思维和整体性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昌都市林长制工作为具体实践,探究理论、制度与地方实践的契合性。经实地调研,明确昌都市林长制工作推行情况和取得的显著成效;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基层责任意识较弱、部门协作有待加强、考核激励机制不明确、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最后以一体化思维为依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务实高效的对策建议,为昌都市继续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