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减免整枝,合理利用叶枝是棉花高产省工、节本增效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旨为探索黄河流域棉区简化整枝的可行性,筛选适宜简化栽培的棉花品种。选取当前主栽棉花品种冀863、冀151和国欣棉9号为试材,以精细整枝为对照(CK),研究了简化整枝对棉花生长结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简化整枝对棉花生长结铃的影响因品种而异,除造成冀151株高以及冀863果枝台数和果枝果节数显著降低外,对其他品种与指标影响均不显著;简化整枝对棉花果枝成铃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增加棉株总成铃数表现为促进作用,与精细整枝(CK)相比可多结铃2.5~3.3个/株;简化整枝有利于棉花总生物量的积累但效果并不显著,对籽棉产量和纤维品质也无显著影响。简化整枝能显著提高国欣棉9号的地上部营养器官生物量,增加其单株成铃数、成铃率、单位面积干物重和籽棉产量。与冀151和冀863相比,国欣棉9号更适宜简化栽培。  相似文献   

2.
从营养枝的生长发育特点,保留营养枝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纤维品质和早熟性的影响以及增产机理方面,对棉花营养枝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保留营养枝的棉花,根系生长速率提高,活力增强;光合面积扩大;叶绿素含量提高;现蕾、开花和结铃强度显著提高;结铃期营养条件改善;果枝铃减少,铃重降低,但营养枝结铃数量可以弥补果枝结铃数量损失,单株总铃数增加,保留营养枝对产量有补偿作用;纤维品质变化不显著;对延缓衰老作用不显著。在配套措施下,利用营养枝实现简化整枝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82个南疆棉花品种(系)果枝数、果枝分布、果节数及果枝果节与成铃的关系,研究南疆早中熟棉花品种果枝数、果节数选择指数,为棉花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品种对比试验方法,收集比较新疆不同遗传背景的182个品种(系),测试不同品种(系)果枝数、果枝分布、果节数、成铃数等性状,分析南疆棉区气候条件下果枝、果节构成及果枝果节与成铃关系。【结果】182个南疆棉花品种的果枝数为4.6~10台, 果节数为7.6~21个,结铃数为5.4~12.2个,内围铃∶外围铃=3∶1;不同品种的果节数和单株结铃,随着果枝数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显著;果枝数与果节数、结铃数、内围铃数、上部铃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节数与结铃数、内围铃、外围铃、下部铃及中部铃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结论】在南疆气候条件下,应选择果枝数为8~10台果枝、果节量为18~20个的棉花品种,更有利于充分利用南疆有限的热量、积温条件,形成更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基因型、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及施肥水平对玉米杂交种籽粒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玉米杂交种籽粒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存在着极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施肥水平可以提高籽粒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但施肥水平对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的影响因杂交种及地点不同而异;玉米杂交种耔粒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受杂交种的遗传特性、栽培因素及自然条件的综合影响,应根据各地自然条件选用适宜杂交种,并采用相应的栽培措施提高籽粒粗蛋白、粗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基于通径分析的决策系数分析方法,对8个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系)的20个组合的F。现蕾、开花和结铃2a资料进行了遗传相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节位果枝现蕾数、开花数、结铃数对单株结铃数的决策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稳定中部成铃,选择节位13果枝上蕾、铃数较多,节位14果枝上花、铃数较多的材料可望选出结铃多的单株;要进一步发挥单株结铃数的杂种优势,在保证中部成铃的前提下,宜选择节位14果枝蕾铃数少、节位15果枝花铃数多的材料作亲本。在栽培上摘除一些部位果枝上部分蕾、花利于单株成铃增多。  相似文献   

6.
营养枝保留数量对棉花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简化棉花栽培管理技术、降低植棉成本,以抗虫棉花新品种冀3927和冀棉3536为试验材料,设保留1条营养枝、2条营养枝和全部营养枝计3个处理,以去掉全部营养枝的常规整枝管理为对照(CK),研究了保留不同数量营养枝对棉花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保留营养枝的棉花,铃数和果枝数增多,衣分、铃重和子指降低,子棉产量显著提高,黄萎病发病率降低。以保留1条营养枝效果最好,可以作为棉花省力化栽培的整枝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新疆棉花主推品种的机采农艺性状研究,筛选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品种类型。【方法】对100个新疆棉花生产品种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12个农艺性状中变异大于10%有7个性状,分别为叶枝(64.0%)、吐絮铃数(25.8%)、上部果枝第1果节长度(20.2%)、吐絮率(17.1%)、中部果枝第1果节长度(16.8%)、单株结铃数(16.0%)和果枝始节高度(11.5%)。生育期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结铃数、吐絮铃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与果枝数、果枝始节高度和单株结铃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枝(中部夹角,下同)夹角与中部果枝第1果节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吐絮铃数呈显著负相关。果枝始节与果枝始节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吐絮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叶枝与上部果枝第1果节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1.15%,主要和生育期、株高、果枝夹角、果枝始节高度、果枝始节有关。将100个棉花品种在遗传距离为44.0时划分为7类,初步筛选出第二类群中的11个品种更符合机采品种性状要求。【结论】筛选出11个更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8.
抗虫棉常规精细整枝,早衰严重,劳动效率低。低密度下棉花整枝高大松散,单株成铃多,单位面积成铃少;高密度棉花整枝紧凑矮小,底部烂铃多。对此,通过裂区试验研究鲁棉研28号不同密度不同整枝条件对其成铃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密度条件下"四桃"铃数明显高于高密度,差异显著;不同整枝栽培成铃主要集中在伏桃和早秋桃,简化整枝处理的伏桃和早秋桃数略少于其它整枝处理;随密度增加,单株棉花的下、中、上层棉铃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密度和整枝互作对棉铃纵向分布影响更大,密度越高精细整枝、简化整枝处理的下层棉铃越少,在(3.0~4.5)万株/hm~2密度范围内开心整枝处理的下层棉铃出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密度的变化对不同整枝处理的横向成铃影响不大。鲁棉研28号3.0万株/hm~2开心整枝种植,其成铃在时间与空间分布上更加合理,更易结成优质棉铃,提高棉花等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果枝节位和铃位对棉花种子萌发和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中棉所49号、新陆早62号和新陆早64号为材料,按不同果枝节位和铃位适时采收,采用标准发芽试验测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干重等种子活力指标,分析不同果枝节位和铃位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棉花中部果枝种子活力最高,从中部往上下两侧推移,发芽势、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呈下降趋势,种子活力表现为中部果枝>上部果枝>下部果枝;中部果枝种子幼苗营养器官干重均高于下部果枝和上部果枝,而上部果枝和下部果枝因品种不同变化规律不同;铃位对种子活力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中部果枝棉籽种子活力最高,幼苗长势较好,利于形成壮苗,其次为上部和下部果枝;其中,铃位对种子活力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不同。生产棉花高活力种子,应尽量采收中部果枝的棉籽。  相似文献   

10.
黄河滩区棉花一年一熟半机械化栽培的整枝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在黄河滩区规模化、半机械化植棉条件下简化整枝,在一年一熟栽培条件下,设计了打顶(T1)、打顶+去叶枝边心(T2)、去叶枝+打顶(T3)、去叶枝+打顶+去果枝边心(T4)、去叶枝+去2果枝+打顶(T5)和不整枝(T6)6个处理,研究了整枝强度对黄河滩区棉花成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整枝强度加大,棉株地上部干质量差异不大(T5除外),但生殖器官所占比例、成铃数、铃重以及子棉和皮棉产量均呈增加趋势。T5皮棉产量比T1,T2,T3,T4和T6处理分别增加22.55%,12.31%,12.08%,10.64%和26.89%。因此,在黄河滩区规模种植条件下,加大整枝强度总体上对棉花生育有利,简化整枝不会造成显著减产,可以采用简化整枝甚至只打顶,但不能不整枝。棉花采用"去叶枝+去2果枝+打顶"的方式整枝,其子棉和皮棉产量均为最高,且可提升第一果枝高度,成铃也更加集中。  相似文献   

11.
不同整枝方式对棉花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多个品种,通过适当稀植、合理化控等措施,研究不同整枝方式对棉花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探讨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棉花简化整枝与常规整枝(常规密度)相比单位面积铃数略增,铃重略减,产量基本持平,产量构成因素比较协调,是节省用工,提高棉花单产和经济效益的一项简单易行的栽培措施,但需要掌握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从棉花形态性状和产量形成特征2个方面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抗虫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的单株结铃数、成铃率高于其受体品种;单株果枝数、单株果节数、铃重、衣分低于受体品种。抗虫基因导入引起的结铃性增强效应与铃重、衣分减弱效应相平衡,使得转基因抗虫棉的皮棉产量与受体品种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3.
以中棉所75抗虫杂交棉为材料,设计了只打顶(T1)、打顶+去叶枝边心(T2)、去叶枝+打顶(T3)、去叶枝+打顶+去果枝边心(T4)、去叶枝+去2果枝+打顶(T5)和完全不整枝(T6)等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整枝强度对棉花赘芽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赘芽主要发生在主茎上,叶枝和果枝上较少;赘芽发生大体是在生育中期和生育后期较多,而在开花结铃较多的生育中后期较少。整枝处理对棉花主茎赘芽发生的数量和质量影响较小;但整枝处理对棉花叶枝和果枝赘芽发生的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影响,总体表现为精细整枝(T3,T4和T5)简化整枝(T1和T2)不整枝(T6);T5处理比T1,T2,T3,T4和T6处理赘芽发生总量分别增加53.40%,65.27%,5.58%,6.96%和89.95%。随着整枝强度的加大,棉株成铃数、铃重以及子棉和皮棉产量均呈增加的趋势,但T1,T2,T3和T4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各整枝处理间纤维品质差异也不显著。因此,简化整枝不会造成棉花显著减产降质,且能减少赘芽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态类型品种棉籽蛋白质与脂肪累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生态类型棉花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棉铃发育过程中棉籽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单铃棉籽蛋白质和粗脂肪累积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生态类型棉花品种棉铃发育过程中棉籽蛋白质和粗脂肪百分含量的差异及单铃棉籽蛋白质和粗脂肪累积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打顶是棉花整枝工作的中心环节,打顶效果的关键在于时间和方法。打顶过早,上部果枝长势强,使棉株形成伞状,田间阴蔽加重,通风透光不良,烂铃增加,赘芽丛生,增加整枝用工;打顶过晚,无效花蕾增多,吐絮成熟推迟,导致棉花产量和品质降低。打顶时间的确定,主要依据棉株的长势、地力、密度、品种和当地初霜期等灵活掌握。为探索中高密度栽培下的打顶时间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进行此试验,为棉花整枝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留叶枝棉花的成铃规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试验设置留叶枝 (简化栽培 )处理 ,以去叶枝 (常规栽培 )为对照 ,研究留叶枝棉花的成铃规律。结果表明 :棉花留叶枝有利于早发、早结铃 ,8月 5日前成铃率比去叶枝处理高 8 38个百分点 ;留叶枝棉果枝成铃与去叶枝棉果枝成铃相比 ,单铃籽棉重、单铃铃壳重、铃壳比、单铃种子数和衣分均无明显差异 ;留叶枝棉花的叶枝成铃期后延 ,成铃大多集中在光照富照期内 (7月 2 1日~ 8月 2 0日 ) ;留叶枝处理中叶枝铃重明显低于果枝铃 ,叶枝铃全生育期平均铃重为 3 5 7g ,比果枝铃 4 5 6g低 2 7 73%。  相似文献   

17.
棉花优化成铃栽培理论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经过6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国不仅建立了适合国情、特色鲜明并基于精耕细作的棉花栽培技术体系,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中国棉花栽培理论体系,为奠定世界第一产棉大国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优化成铃理论是中国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体系的核心。论文对棉花优化成铃理论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作了综合评述。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是通过棉株结铃形成的,受结铃时间、棉铃所处空间部位以及棉株生理年龄的显著影响,优化成铃就是根据当地生态和生产条件,在最佳结铃期、最佳结铃部位和棉株生理状态稳健时多结铃。棉花集中成铃期是一生中的高光合效能期,使群体棉叶系统的高光合效能期、成铃高峰期和光热资源高能期相同步,可以更有效地优化成铃。为优化成铃,要按照高产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协调品种、环境和栽培措施三者的关系,在增加生物学产量的基础上,稳定或提高经济系数;在增加单位面积总铃数的基础上,稳步提高铃重。光合产物是棉花经济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不同生育阶段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直接影响成铃,为优化成铃,结铃吐絮期要保持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为优化成铃,要主动而有预见性地控制棉花个体发育,培植理想株型,优化群体结构,使棉花群体多结铃、结优质铃。棉株吐絮成熟期的表现即为熟相,有正常成熟、早衰和贪青晚熟之分,库-源关系、根-冠关系失调常会引起根系合成并向上运输的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脱落酸含量上升,并可能导致衰老相关基因提前或推迟表达,产生异常熟相(早衰或贪青晚熟),为优化成铃,要协调好库-源关系、根-冠关系,促进棉花正常成熟。棉花优化成铃理论的形成不仅促进了中国棉花栽培学的发展,也为中国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可预期的未来优化成铃理论仍然是中国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体系的核心,但随着棉花轻简化、机械化、可持续和绿色环保生产技术的发展,优化成铃理论也要随之变化和发展,以便更好地支撑中国棉花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70份棉花多基因型种群(MAGIC)后代株系为材料,研究株系主要性状对花铃期喷施缩节胺、缩节胺+赤霉素的生态响应,鉴定其敏感性。【方法】试验设缩节胺、缩节胺+赤霉素2个处理,每个处理1种浓度,即缩节胺(30 g/hm~2,兑水225kg/hm~2)、缩节胺+赤霉素(30 g/hm~2+0.5 g/hm~2,兑水225 kg/hm~2),以喷清水为对照。9月15日调查棉花株式图,测定单铃重、衣分、子指、理论皮棉产量。【结果】株高、5果枝长、10果枝长、顶部果枝长、单铃重、子指、皮棉产量较对照对缩节胺、缩节胺与赤霉素互作的响应达到极显著水平,与缩节胺处理相比,缩节胺与赤霉素互作对株高、果枝数、总果节、5果枝长、10果枝长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单株结铃数达到显著水平;除子指外,对其他10个指标均有促进作用。缩节胺与赤霉素互作可显著改变株高、果枝数、5果枝长和10果枝长的生态响应度,而对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子指和皮棉产量的生态响应度无显著改变。基于表型生态响应度数据的聚类分析将群体分为3大类,并构建了3个材料池:钝感材料池、中间材料池、敏感材料池。【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棉花MAGIC群体后代株系性状对缩节胺、缩节胺与赤霉素互作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响应,为生产中采用赤霉素缓和缩节胺对棉花的不良调控效应提供了依据。极端材料池的构建可以明确群体材料对环境的敏感性,为完善棉花生态响应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棉花不孕籽比例影响棉花铃重、衣分、皮棉产量、收花效率等。通过开展不同棉花品种各收花期的不孕籽比例、铃重、衣分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孕籽比例存在品种间呈极显著差异性,也存在品种与收花期之间显著的互作效应,但未能发现其收花期之间差异性。铃重、衣分品种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收花期之间只存在铃重极显著差异,衣分收花期之间未检测到差异。无论是铃重或衣分,品种与收花期的互作效应是显著的。并且对不孕籽比例与棉花品种的推广及棉花株型、皮棉产量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棉花的不同开花期和结铃部位对铃重、铃期和纤维品质有显著影响。7月开花的中部果枝的内围果节所结的棉铃较重,铃期较短,纤维成熟系数和强度较高;8月中旬以后,位于棉株上部果枝的外围果节所结的棉铃最轻,纤维未成熟,甚至不开裂,不适合纺织要求。选用具有一定产量水平和纤维品质优良的较早熟品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晚期病虫害和不良气候条件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