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试验分析24个品种(系)在黑龙江省主要麻产区的产量品质差异,以及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为纤用工业大麻的高产栽培筛选优良品种,同时找出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科研育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每个品种设1个大区,不设重复,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察记录。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出4个最适宜在黑龙江省种植的纤用工业大麻品种(系),24个品种中HY-2、HY-1、HY-15、HY-111适宜在黑龙江省种植,同时得出茎粗、工艺长度、全麻率与纤维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的大小依次为全麻率(0.792)>工艺长度(0.472)>茎粗(0.397)。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天水市种植的大麻品种,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清水大麻为对照,对引进大麻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等进行比较试验,评价不同品种在天水市种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清水大麻的株高最高,为315.11 cm,云南火麻1号茎粗最粗,为13.69 mm。不同品种种子产量差异很大,固原2号产量最高,为757.866 7 kg/hm2,比对照增产41.156 0%;河池1号为680.266 7 kg/hm2,比对照增产26.702 7%。清水大麻的纤维产量最高,为693.333 3 kg/hm2;清水大麻的原茎产量最高,为2 808.90 kg/hm2。  相似文献   

3.
为找到适宜于吉林省种植的籽用型工业大麻品种,以22份工业大麻种质资源为试材,进行初步评价与鉴定。本研究采用田间观察与数据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供试材料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小区籽粒产量与株高、茎粗、分支数、分支习性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株高、茎粗、分枝数、分支习性的增加,小区籽粒产量越高;小区籽粒产量与叶长、叶宽存在负相关关系。得出结论,JM0002、JM0008、JM0015、JM0019因其种子成熟期早、收获早、籽粒产量较高作为籽用型工业大麻品种适宜在吉林省种植。  相似文献   

4.
<正> 一为了明确大麻单株主要农艺性状与麻皮产量的关系,以及单株不同节位经济性状和整株生产力的关系,以便为大麻育种和良种繁育提供选择标准和提高选择效率,我们于1980年7月选择生长良好,植株挺直整齐、茎粗中等,能代表亩产300斤田块的寒麻植株50株,逐株逐段测定分析,数据列如表一. 表1 大麻单株农艺性状与麻皮重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5.
鉴定了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工业大麻课题组多年来收集、创制的20份优异种质资源工业大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运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个品种(系)间12个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变幅较大(7.28%~38.95%),遗传背景广阔,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第一分枝高,最小的是种子圆度;12个性状间的相关性较强,茎粗与第一分枝高、第一分枝节位呈显著负相关;第一分枝高与有效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第一分枝节位呈极显著正相关;节数与有效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第一分枝节位与节数、有效分枝数都有较强的负相关;种子长、种子宽以及其横截面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接近1,它们与产量性状有较强的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可把这些性状综合成4个因子,代表85.066%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它们分别是分枝因子、种子大小因子、株高与粒质量因子和种子圆度因子。根据综合因子(F),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系)是志丹麻、兰州麻、汾杂3、汾选2和苍山麻,为工业大麻种质创新利用和后续优良地方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出适合广西种植的大豆品种,同时为广西地区大豆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方法]以广西区外引进的24个大豆品种及作对照的广西大豆品种为研究材料,在大豆生长成熟期测定大豆的株高、茎粗、SPAD和主茎分枝数等农艺性状指标,在大豆采收期测定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和小区产量等产量性状指标。[结果]不同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各有差异,株高为42~75 cm,株高较高的品种是22、2、4和25号,株高均在70 cm以上;茎粗为3.5~8.3 mm,茎粗较粗的品种是25、4和3号;SPAD值为28~46,较高的是25、18和8号品种;主茎分枝数为7~16个,其中分枝比较多的是9和24号品种;20号品种的单株荚数最高,17号品种的单荚粒数和百粒重最高。产量前3的品种是20号、17和25号,产量分别为3 058.7、3 045.9和2 599.4 kg/hm~2。[结论]20号和17号这2个品种的株高较高,茎粗较粗,分枝数较多;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重都较高,生育期合适,实际产量较高,增产潜力较大。这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且适宜广西种植,有引种改良当地品种的前景,可在后续几年继续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7.
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能兼顾麻秆、麻叶和麻皮产量的多用途种植模式,以‘晋麻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等行距M_1(35 cm)和宽窄行M_2(宽行50 cm,窄行20 cm)2种行距,以及30(D_1)、 45(D_2)和60万株/hm~2(D_3)3种种植密度,分析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品种‘晋麻1号’的农艺性状、SPAD值、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行距M_1相比,宽窄行M_2种植在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量、有效株数、SPAD值、光合性能和产量方面更有优势;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麻秆、麻叶和麻皮产量影响显著,在D_1下,M_2分别比M_1增产28.28%、18.65%和13.81%;在D_2下,M_2分别比M_1增产19.37%、27.37%和4.07%;在D_3下,M_2分别比M_1增产21.55%、16.80%和5.68%。不同行距配置下密度对产量影响表现不同,在M_1下,麻叶产量表现为D_1D_3D_2,麻秆和麻皮产量都表现为D_2D_1D_3;在M_2下,麻叶产量表现为D_2D_1D_3,麻秆和麻皮产量都表现为D_1D_2D_3。综合分析后推荐宽窄行种植(宽行50 cm,窄行20 cm),密度30万株/hm~2作为工业大麻多功能综合利用种植模式,可兼顾麻秆、麻叶和麻皮产量。  相似文献   

8.
以21份不同来源地半夏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各种质资源株高、茎粗、分茎数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得出影响半夏产量的关键因素,以期为半夏资源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半夏的株高、茎粗、分茎数、须根数、块茎百粒重、珠芽百粒重、块茎到珠芽距离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块茎百粒重>分茎数>须根数>株高>茎粗>叶片长宽比>块茎到珠芽距离>珠芽百粒重;块茎到珠芽距离对产量产生较弱的负效应,叶片长宽比与块茎百粒重、株高、茎粗、分茎数、须根数具有负效应。综上所述,半夏的块茎百粒重、分茎数、株高、须根数、茎粗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中块茎百粒重贡献率最大。因此,在半夏高产品种选育中,不仅要注重半夏块茎大小的选择,还应增强对半夏叶型和块茎到珠芽距离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植密度对13个玉米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密度和品种2个试验因子,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13个玉米品种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途径,各品种在高种植密度(6.15万株/hm2)下的产量都高于其在低种植密度(4.65万株/hm2)下的产量。洛玉1号和东单80在不同种植密度之间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增幅分别为16.04%和7.13%;种植密度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增加种植密度对各玉米品种的空杆率、茎粗、穗长、行粒数、秃尖长影响较大,对其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粗、穗行数、千粒重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高铅(Pb)污染土壤中施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柠檬酸、有机肥和蚯蚓液4种改良剂对3个工业大麻品种生长发育及Pb积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EDTA显著抑制了工业大麻的株高和茎粗生长,而促进了工业大麻对Pb的吸收,提高了工业大麻不同部位对Pb的富集能力,增强了Pb从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转移的能力;柠檬酸、有机肥和蚯蚓液这3种改良剂对工业大麻农艺性状的影响不显著,蚯蚓液和柠檬酸促进了工业大麻吸收Pb,有机肥抑制了工业大麻吸收Pb。  相似文献   

1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高铅(Pb)污染土壤中施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柠檬酸、有机肥和蚯蚓液4种改良剂对3个工业大麻品种生长发育及Pb积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EDTA显著抑制了工业大麻的株高和茎粗生长,而促进了工业大麻对Pb的吸收,提高了工业大麻不同部位对Pb的富集能力,增强了Pb从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转移的能力;柠檬酸、有机肥和蚯蚓液这3种改良剂对工业大麻农艺性状的影响不显著,蚯蚓液和柠檬酸促进了工业大麻吸收Pb,有机肥抑制了工业大麻吸收Pb。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挖掘利用华北型黄瓜种质资源,本研究对19份黄瓜品种的5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华北型黄瓜品种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均大于10%,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排列为:667m2产量>坐果节>茎粗>节间长>株高。相关性结果表明产量与株高、坐果节位显著负相关。5个农艺性状可转化为3个主成分,其中特征值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2.718%,能较好代替5个农艺性状来评价19份华北型黄瓜品种。19份材料在欧式距离为10时可分为4类,Ⅰ类为产量较高、品种高度适中、节间短、坐果节位低,可作为三亚种植的备选品种;Ⅱ类产量中等、株高适中,坐果节位低;Ⅲ类茎较为粗大、坐果节位低,植株较矮,产量高,可优先作为海南三亚种植推广的品种;Ⅳ类植株高、产量低不适海南三亚合种植。  相似文献   

13.
对云南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2,3,4号)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进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工业大麻系列品种的种子均不能成熟;纤维除云麻1号外,其他3个品种均能成熟。云麻1号的干茎秆产量最高,为12 673kg/hm2,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但纤维不能成熟,不适宜该地区种植。云麻3号的纤维产量最高,为1715.5 kg/hm2,显著高于云麻1号和对照品种,最适宜该地区作纤维型大麻种植;而云麻2号、云麻4号次适宜该地区作纤维型大麻种植。  相似文献   

14.
旨在确定高丹草‘晋草4号’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适应的施肥量和种植密度。运用群体生理学的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高丹草‘晋草4号’各农艺性状和各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山西中部地区,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影响下,‘晋草4号’株高、茎粗、分蘖数、生物产量、干重产量和各项光合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株高、茎粗、生物产量、干重产量、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在F2D3时,表现最好;分蘖数、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在分别在F2D4、F2D2和F3D1时表现最好,F2D3时表现次之。处理F2D3即种植密度为390000株/hm2,施肥量为750 kg/hm2时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高产高糖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新疆灰漠土资源,通过对新高粱9号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探讨和筛选适合新疆灰漠土种植的、糖—饲双高产能源型甜高粱优良品种.[方法]引进新高粱9号和新高粱3号(CK)进行种植比较试验,对两者的株高、茎粗、生物学产量、茎秆产量、籽粒产量和茎秆锤度进行检测分析比较.[结果]新高粱9号的锤度比对照无明显差异,但新高粱9号的株高、茎粗、生物学产量、茎秆产量、籽粒产量比对照有明显的优势.生物学产量最高达到了5 469.7 kg/667 m2,比对照高24.4;;籽粒产量平均363.3 kg/667 m2,比对照高33.5;.[结论]新高粱9号的株高、茎粗、茎秆产量、籽粒产量等农艺性状均高于对照,是很好的糖—饲双高产能源型甜高粱品种,适宜在新疆灰漠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在干旱区生长适应性。通过对8个玉米品种的生物性状、产量、农艺性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气候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玉米受春夏持续干旱影响,株高在205-256cm之间,全株鲜草产量在2168.00-4084kg/667m2之间,8个品种均为单穗,文玉3号亩产最高,为4084.00kg,株高为235.70cm,茎粗为28.59mm,穗重228.00g,叶片数最多,16片,黄叶数较少为3片;豫青贮23号次之,亩产鲜草3878.00kg,穗重最大,为258.00g,叶片数13片,黄叶数多3-4片。因此,文玉3号、豫青贮23号抗旱性较好,保绿性好,较适合在干旱少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分析浙江省历年审定的9个晚粳稻代表性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农艺性状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了解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及探索浙江省晚粳稻品种审定的规律。研究选取9个历年审定晚粳稻品种中表现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品种,采用催芽后撒播移栽到大田的方式,测量株高、茎粗、分蘖、剑叶长、剑叶宽、叶绿素含量等农艺性状。剑叶宽和茎粗是各农艺性状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2个因素,2010—2019年的3个品种茎粗和剑叶宽为3个时间段中最大的,由此可以看出,茎粗和剑叶宽是农艺性状中对晚粳稻品种产量影响最大的,且浙江省育种研究者也一直在提升晚粳稻的茎粗和剑叶宽。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接夏茬播种大麻不同品种在六安不同土壤环境条件,用机播、机收、机剥皮的节力高效生产情况下,研究夏播大麻的生长发育特性、纤维产量性状等,开展了夏播大麻试验,结果表明:大麻接夏茬播种在3个不同地点均获得成功,品种"皖大麻1号"和"云麻1号"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适宜于北疆推广种植的高产复播大豆品种.[方法]2013年在伊宁县进行复播大豆不同品种田间比较试验,采用田间试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供试的8个夏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进行研究.[结果]黑河35号产量最高达3 160.7 kg/hm2,其次为黑河45号为3 081.17 kg/hm2和黑河43号为2 973.43 kg/hm2.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百粒重>主茎节数>荚数>株高>茎粗>空腔数.[结论]适宜于伊犁地区种植的复播大豆品种为黑河35号、黑河45号和黑河43号.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有机肥对不同苎麻品种农艺性状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旨在为苎麻合理施用有机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3个有机肥处理与3个无肥处理相比,有机肥处理下苎麻的农艺性状均得到改善,且多倍体1号的株高、茎粗、分株数、鲜皮重和单株生物量的增幅均大于其他2个品种;叶片SPAD值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中苎1号的降幅最大;3个有机肥处理下的土壤肥力指标较3个无肥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对全钾影响较小,且3个有机肥处理间提升程度不一;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测的土壤基础理化性质指标与苎麻农艺性状指标成正相关,土壤pH值、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与苎麻农艺性状指标相关性显著,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全钾相比其他各项土壤指标相关系数偏小。增施有机肥能够改善苎麻的农艺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且3个品种间提升程度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