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不同种源胡杨种子萌发特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和NaCl胁迫下的相关研究为目标。在南疆、北疆选择11个种源,对不同种源种子进行发芽测定,选定发芽率较高的种源,并其不同NaCl浓度(0、50、100、150、200、225、250、275 mmol·L-1及300 mmol·L-1)下进行盐胁迫,在1/2MS培养基上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1)11个种源种子的发芽率有显著差异,由8、9和11种源的种子活力较高,平均发芽率分别为55.0%、55.8%和78.0%。种子发芽率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年降水量与发芽率表现显著的正相关;2)在NaCl胁迫下,种源9和种源11的发芽率有一定的变化,当NaCl浓度为50 mmol·L-1时种源9的相对发芽率极显著地高于CK(121.58%)。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发芽受不同程度的抑制,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所降低,NaCl浓度为50~150 mmol·L-1时种源间有显著差异,NaCl浓度升到275 mmol·L-1和300 mmol·L-1时种源11发芽势为7%和5%,发芽指数为1.4和1.1,而种源9为0。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除了50 mmol·L-1浓度外,种源9的盐害率均高于种源11,说明在种子发芽期间,种源11不但发芽整齐而且更耐盐胁迫。  相似文献   

2.
为盐渍化土壤生态恢复选取耐盐碱的豆科牧草植物提供参考依据。以田菁、猪屎豆、闽南饲用(印度)豇豆、印尼乌绿豆、决明、鸡眼草和含羞草决明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0(CK)、50、100、150 mmol·L-1]的NaCl溶液和Na2SO4溶液进行胁迫处理,统计每种豆科牧草种子的每日发芽数,计算出累积发芽率、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和相对盐害率。结果表明:低浓度盐溶液(50 mmol·L-1)能促进田菁和猪屎豆种子起始萌发时间,高浓度的盐溶液(150 mmol·L-1)能延迟猪屎豆、决明、含羞草决明和鸡眼草起始萌发时间,并抑制种子发芽;根据隶属函数公式计算,在NaCl胁迫下,7种牧草种子耐盐性为闽南饲用(印度)豇豆>猪屎豆>印尼乌绿豆>田菁>决明>含羞草决明>鸡眼草;在Na2SO4胁迫下,7种牧草种子耐盐性为闽南饲用(印度)豇豆>田菁>决明>猪屎豆>含羞草决明>印尼乌绿豆>...  相似文献   

3.
以糯玉米品种“津糯1+1”为试验材料,用0.0、1.0、1.2、1.4 mmol·L-1的硫酸铜溶液浸种12 h,在0、40、80、120 mmol·L-1浓度的Na Cl溶液下,研究硫酸铜溶液对盐胁迫下糯玉米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mol·L-1硫酸铜溶液浸种显著增加了40 mmol·L-1浓度的NaCl溶液下糯玉米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对幼苗的地上部干质量和根干质量没有影响;高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浸种会抑制各浓度NaCl溶液下糯玉米种子的萌发能力和幼苗生长。低浓度硫酸铜溶液处理糯玉米种子,能有效提高糯玉米种子耐低盐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不同中间偃麦草种质对NaCl的耐受值,以5份中间偃麦草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25,50,100,200,300和400 mmol·L-1)模拟盐胁迫,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盐害率,以及幼苗胚根长和胚芽长,并建立相对发芽率与盐胁迫浓度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随盐胁迫浓度增加,中间偃麦草种子萌发指标呈下降趋势,相对盐害率呈上升趋势,幼苗胚根、胚芽长也呈下降趋势,且盐胁迫对胚根抑制作用大于胚芽。具体表现为低浓度NaCl(25 mmol·L-1)胁迫对5份种质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胚芽长无显著影响,随盐胁迫浓度增加,种子萌发抑制程度加剧。当中度NaCl(200 mmol·L-1)胁迫时,除中偃25号外,其他4份材料的发芽率在75%以上,中偃25号种子发芽势为0。高浓度NaCl(300 mmol·L-1)胁迫下,5份材料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大幅度降低,相对盐害率大幅提高,其中中偃3号相对盐害率最高,为82.12%,中偃24号相对盐害率最低,为66.58...  相似文献   

5.
以蜜本南瓜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提高,蜜本南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率都呈下降趋势,而相对盐害率呈上升趋势。当NaCl胁迫浓度达120mmol/L时与对照相比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都达显著性差异,当NaCl胁迫浓度达180mmol/L时发芽率和相对盐害指数与对照相比都达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胁迫时大豆种子萌发及α-淀粉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NaCl盐溶液处理大豆种子,对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结果表明,NaCl溶液浓度低于60mmol/L时,对大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较小,而NaCl溶液浓度高于90mmol/L时,对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等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发芽第3天大豆的α-淀粉酶活力最高,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α-淀粉酶的活力呈下降趋势。[结论]该研究为大豆种子萌发条件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NaCl胁迫对奶花芸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NaCl胁迫对奶花芸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NaCl溶液浓度低于90mmol·L-1时,对奶花芸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等影响较小,而NaCl溶液浓度高于120mmol·L-1时,对奶花芸豆的发芽率、发芽势等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奶花芸豆种子的发芽指数、根长、侧根条数、地上部鲜重、根鲜重、根冠比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高,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不同混合盐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秦优1618’油菜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浓度的混合盐溶液(摩尔比为NaCl∶Na2SO4∶NaHCO3∶Na2CO3=1∶1∶0∶0、1∶2∶1∶0、1∶9∶9∶1、1∶1∶1∶1的4组不同的混合盐溶液,pH值分别为7.2、8.0、8.9、9.0)进行胁迫处理,分析油菜种子在碱性盐胁迫下萌发情况及规律。结果表明:种子在混合盐胁迫条件下的萌发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低pH值处理(SA/SB),浓度低于100 mmol·L-1时,种子恢复萌发率相对较高,且最终萌发率与CK差异不显著(P>0.05),高浓度条件下,恢复萌发率和最终萌发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在高pH值处理(SC/SD),浓度低于100 mmol·L-1时,种子恢复萌发率和最终萌发率在一定程度上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部分种子仍有活力,而浓度高于150 mmol·L-1时,全部种子失去活力。因此,...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对野大豆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野大豆种子在Na 浓度依次为50mmol/L、100mmol/L、150mmol/L、200mmol/L的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溶液中的萌发情况进行研究,分别测定盐溶液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性盐(NaCl)溶液处理下,Na 浓度高于50mmol,L时,野生大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随Na 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发芽指数在100mmol/L时有增加但与其他浓度差异不显著;碱性盐(Na2CO3)溶液处理下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影响随Na 升高而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中性盐(NaCl).碱性盐(Na2CO3)对野生大豆种子胁迫除主要由Na 作用外可能与高pH值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多花木蓝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纸培法对多花木蓝(Indigofera amblyantha Craib in Not.)种子进行盐胁迫试验,设置了0(CK)、2、4、8、12 g/L 5个浓度梯度的NaCl溶液及NaCl+KCl溶液进行处理,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对其进行观察,并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盐溶液可以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的盐溶液则会推迟种子发芽,当盐浓度大于8g/L时,明显延迟种子发芽时间;在盐浓度较高(12 g/L)时,发芽率仍然能达55%~70%左右,但高浓度下的发芽质量较差;多花木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等指标均随盐浓度升高而呈下降趋势,其中,NaCl+KCl溶液浓度为12 g/L时,种子发芽率最低,清水及NaCl溶液浓度为2、4 g/L时,种子发芽率最高。不同浓度的盐溶液胁迫对发芽率等指标的影响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设置0 (CK)、20、40、60、80 mmol·L-1浓度复合盐碱溶液(NaCl、Na2SO4、NaHCO3、Na2CO3混合液)对39个苜蓿品种(系)种子进行萌发期耐盐碱试验,以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苗高、鲜重为评价指标,探究复合盐碱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及耐盐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碱浓度增加,各指标均下降;当复合盐碱浓度为60 mmol·L-1、pH为9.3时,各耐盐碱指标在苜蓿各品种(系)间差异显著,是开展苜蓿耐盐碱性鉴定适宜的浓度;根据以上指标耐盐碱系数的加权隶属函数值对供试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及耐盐碱级别划分,鉴定出种质“岩石”“标靶”和“阿迪娜”为高度耐盐碱型,种质“中苜1号”“DS310FY”“盐宝”“草原1号”及“Magnum CR”为耐盐碱型。  相似文献   

12.
种子引发对盐胁迫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旱性、适应性强的宁杞1号枸杞为试验材料,用100 mmol/L NaCl溶液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采用纸上发芽床法,以蒸馏水为对照,设置6个NaCl浓度梯度(20、40、60、80、100、120 mmol/L)模拟盐胁迫,研究种子引发处理对盐胁迫下枸杞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无论种子是否被引发枸杞种子的发芽速度均明显减慢,发芽进程显著延迟,最终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下降;在120 mmol/L NaCl溶液胁迫下,未引发处理最终发芽率比对照下降71.3%,引发处理相比于对照最终发芽率下降71.3%;在相同盐浓度胁迫下,种子引发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种子的发芽速度,加速了萌发进程,引发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与未引发种子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对照引发种子发芽势比未引发种子高15.4%。由此可见,种子引发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种子萌发进程,并提高种子萌发的整齐度,但对枸杞种子最终萌发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利用0(清水)、5%、10%、15%、20%浓度的NaCl和KH_2PO_4溶液分级番茄、辣椒、黄瓜种子,研究不同分级种子的千粒重和萌发能力。结果表明,番茄种子千粒重随着分级溶液浓度增加呈增大趋势,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KH_2PO_4溶液处理最大发芽势和最大发芽指数均高于NaCl溶液处理;辣椒种子千粒重随着分级溶液浓度增加呈增大趋势,各级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差异,盐溶液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均低于清水处理种子;黄瓜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随溶液浓度增大呈增大趋势,KH_2PO_4溶液处理最大发芽指数高于NaCl溶液处理。可见,番茄种子可利用5%KH_2PO_4溶液分级,辣椒种子不宜用盐溶液分级,黄瓜种子可用15%KH_2PO_4溶液分级。  相似文献   

14.
吉小敏    彭钼植    雷春英    姜黎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3):114-119
以荒漠植物盐穗木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萌发和幼苗生长对不同类型钠盐的响应,探索盐穗木适应不同类型盐渍土的生物机制,旨在为干旱区利用不同类型盐渍土发展盐穗木牧草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盐穗木种子的萌发率、萌发速率和萌发势均受到NaCl、Na2SO4、NaHCO3、Na2CO3的显著抑制,回归相关分析其萌发时耐受这4种钠盐的临界值分别是336、285、187、130 mmol·L-1,极限值分别是635、569、409、350 mmol·L-1。盐穗木萌发时耐盐性较高,特别是耐NaCl。盐穗木幼苗芽长和根长均受到NaCl、Na2SO4、NaHCO3、Na2CO3的显著抑制,根受到盐分毒害强于芽。这4种钠盐均显著抑制了盐穗木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但各种盐分抑制程度不同,二价盐的毒害性强于一价盐,碱性盐的毒害性强于中性盐。盐穗木幼苗可在含盐量较高(200 mmol·L-1 NaCl或100 mmol·L-1 Na2SO4)的盐渍土上正常生长。因此,盐穗木适宜在氯化盐和硫酸盐为主的盐渍土上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Na2CO3溶液对任豆种子进行胁迫发芽试验。通过测定任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并进行分析表明,随着NaCl、Na2CO3浓度的升高,任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均呈下降趋势。任豆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耐盐性,NaCl的致死浓度为1.05%,Na2CO3的致死浓度为0.99%。  相似文献   

16.
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浙茄10号茄子种子,统计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探讨不同浓度赤霉素对浙茄10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浙茄10号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呈现上升趋势;200、250、300 mg·L-1赤霉素处理7 d后,浙茄10号种子发芽率均达95%以上,且差异较小,当赤霉素浓度为300 mg·L-1时,各指标均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7.
以翠菊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硫酸纳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硫酸纳浓度升高,翠菊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浓度(≤10mmol·L-1)硫酸纳盐溶液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20mmol·L-1)盐溶液则对翠菊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盐胁迫下,氯化钙浸种对荆芥种子萌发及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荆芥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钙(0、2.5、5、10、20、40 mmol·L-1)浸种后,在150 mmol·L-1 NaCl胁迫下,荆芥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50 mmol·L-1 NaCl胁迫下,荆芥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单纯盐胁迫处理相比,氯化钙浸种处理后荆芥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株高、根长、鲜重等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荆芥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提高;幼苗中丙二醛及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由此表明,氯化钙浸种对NaCl胁迫均具有一定缓解作用,其中20 mmol·L-1氯化钙浸种对盐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可显著提高盐胁迫下荆芥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缓解膜脂过氧化作用,降低膜系统损伤程度,增强荆芥幼苗的抗盐性,为荆芥在盐渍土地区的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NaCl、PEG处理对金露梅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影响,分别以0、40、80、120、160、200 mmol·L-1浓度的NaCl溶液和0、100、125、150 、175、200、225、250、300 g·L-1浓度的PEG溶液处理金露梅种子。结果表明,高于120 mmol·L-1 NaCl溶液处理,对金露梅种子的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40 mmol·L-1的NaCl溶液抑制了金露梅幼苗生长。100~175 g·L-1的PEG溶液处理金露梅种子,能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胚根生长,而高于175 g·L-1的PEG溶液处理,则对金露梅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盐胁迫对藜麦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并研究3种抗逆基因在藜麦中的响应模式。【方法】以藜麦品种Temuco为材料,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0、200、 450 mmol·L-1)处理藜麦种子和盆栽幼苗,通过测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指标、成熟植株农艺性状、种子营养成分含量,以及SOD、 POD、BADH基因的时空表达,明确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种子品质的影响,以及3种抗逆基因对不同盐胁迫的响应。【结果】(1)在高浓度NaCl(450 mmol·L-1)胁迫下藜麦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影响种子N元素的吸收,Na+/K+比率显著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酶活性显著下降,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低浓度NaCl(200 mmol·L-1)胁迫有助于藜麦生长发育,除发芽指数下降外,种子活力指数和鲜重显著增加,各营养元素含量不受影响且略有上升,诱导SOD和POD酶活性显著增加,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