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推动粮食减损收获是“以减促增”的机械化保障手段,减少机收环节损耗是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在小麦收获期间综合应用机收减损措施,优化割台、脱粒、分离、清选能力,切实提升机收减损性能,组织开展机收减损技术培训,提高机手和农户节粮减损意识,从粮食减损端发力确保粮食产量提升,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农机化管理部门关于组织实施粮食作物机收减损活动要求,我们在济南市章丘区刁镇街道组织了小麦机收减损活动,活动主要针对不同类型小麦联合收获机在不同工况下收获损失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通过活动开展,采集小麦机收作业造成损失的数据,对小麦机收损失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宣传小麦机收减损活动,提高社会各界特别是农机手“减损就是增收”意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精神和2021年全国"三夏"小麦机收暨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强化"降低机收损耗就是增加粮食产量"意识,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进一步减少粮食机械化收获损失,5月27日,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印发了关于粮食作物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的函(农机科〔2021〕53号)。这次发布的指导意见是在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组织下,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收获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减少机收环节损耗是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将机收减损作为粮食生产机械化主要工作常抓不懈,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粮食机收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5.
近期,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组织了8支三秋服务小组分赴各区县,开展技术指导和安全督导工作。各小组在向区县相关管理部门的人员了解区县土壤深松及秸秆还田整体情况后,就直奔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的需求,积极为农民和机手服务。从各督导小组的调查情况看,各区农民对玉米机械化收获的认可以及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预计今年北京地区的玉米机收面积将会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6.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小麦在机械化收获过程中产生的损失会导致小麦生产效益的降低,因此减少小麦机收损失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探讨小麦机收损失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机械化收获减损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小麦联合收割机发展迅速,一些省(区)利用不同地区小麦成熟的时间差,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机收小麦。这一活动对提高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推进小麦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开展,夺取夏粮丰产丰收,提高农民收入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几年跨区机收小麦的实践经验可知,为了确保跨区机收的顺利进行,必须切实做好下列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巴彦淖尔市小麦和玉米收获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减少收获环节机收损失是有效的增产方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通过对巴彦淖尔市小麦和玉米主产区开展机收损失监测发现,巴彦淖尔市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为1.67%,玉米(果穗)机收平均损失率为3.15%。从机器、机手、收获时机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机收损失的因素,并提出加强组织保障、推动装备升级、强化宣传培训、选择适宜收获时间、促进机艺融合、推进作物适度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等建议,从多个环节采取措施有效减少小麦和玉米机收损失。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山东省小麦、玉米两种主粮作物的机械化收获率已达全国领先水平,机械化工作成绩斐然。机械化收获相比人工收获在提高效率、减少损失、保证粮食安全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机械化收获环节的损失问题也不容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出重要指示,我们应抓实抓细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工作,贯彻总书记指示精神,促进粮食稳产增产。一、标准要求标准是衡量机收损失的根本依据。根据JB/T5117-2017《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条件》要  相似文献   

10.
双节期间,为保障北京市秋收秋种农机作业顺利进行,全市农机部门积极组织农机管理、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三秋农机督导和技术服务,积极推广玉米机收、玉米秸秆还田和土壤深松等多项机械化技术。共组织投入各类作业  相似文献   

11.
木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能源作物,用途广泛,木薯收获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研发有效提高木薯生产效率,然而木薯机械化收获过程中造成木薯损伤,是木薯采后易迅速腐烂变质的诱因之一,影响产品品质、限制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推广应用.机收减损是降低农作物生产环节损耗浪费的重要措施,是我国当前节粮减损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探析了木薯田间机械化收...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水稻和玉米机收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各地农机部门结合生产实际,突出工作重点,整合技术力量,深入田间地头,强化技术服务和组织保障。以农机大户、粮食生产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为依托,立足省内,优化配置,组织开展跨县、跨市作业,促进农机化重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组织化程度,扩大机收机播面积,保证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油菜种植方式多样,既有人工撒播、机械直播、无人机飞播,也有人工移栽、机械移栽。我国油菜机收方式主要有联合收获、分段收获两种,针对不同条件和需求,既要减损、又要提质、还要高效,需要在实践中综合各种因素,平衡各种关系,求得最优方案,因地制宜为油菜收获提出高效低损机收方式。为此,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在江西瑞昌组织开展不同种植方式条件下油菜联合机收与分段机收作业效果综合测评。结果显示,不同种植方式对机收的影响体现在油菜机械化育苗移栽能够实现晚种早熟、减轻草害、易于机收;分段收获比联合收获能够减损4.6个百分点,减损收益516.6元/hm2,且能获得较好的油菜籽成熟度一致性;分段收获比联合收获增加作业成本248.7元/hm2。通过结果分析,提出加大适宜机收的油菜机械化育苗移栽技术推广力度、采取措施准确把握油菜成熟度获得最佳适收期、因地制宜选择适宜高效低损机收方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响应省市关于百日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入推进“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的开展,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邹城市农机局积极组织监理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乡村道路,开展安全宣传、隐患治理和“便民”服务,确保了农机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粮食生产等环节管理,有效减少损失浪费"的要求,切实减少机械化收获环节中的粮食抛洒损失,确保颗粒归仓,农业部组织专家起草了《小麦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做好宣传引导和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吉林省农机系统积极行动起来,动员全系统的力量,强化宣传培训和指导服务,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机收减损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主要成效 1.机收减损相关工作成效明显.据统计,2021年吉林省投入秋季机械化生产的农业机械总量达110万台,完成收割机检修10.51万台,投入秋收作业的玉米收割机6万余...  相似文献   

17.
做好小麦机械化“易地收获”的组织工作侯世民,马庆华组织小麦机械化“易地收获”可分为两个阶段:北方先外出,后引进;南方先引进,后外出。本文就县市在机局组织小麦机械化“易地收获”谈一点粗浅看法。一、组织本地机具到外地作业1.做好宣传,签订合同。采用多种形...  相似文献   

18.
小麦秸杆机械捡拾打捆技术王勇毅陕西省自1993~1996年连续四年在关中地区开展小麦规模收获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小麦机械化收获进程和水平的提高。截止1996年,全省小麦机收面积已达到750万亩,占宜机收面积的50%左右,其中联合收割机收割面积超过400...  相似文献   

19.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产量的稳定是我国粮食稳定安全的基础。在小麦生产过程中,采用小麦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极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但在小麦收获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小麦机收作业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机收损失。减少损失就是增加粮食产量,而机收减损是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有效减少机收过程中的损失,通过对影响小麦机收作业因素的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必要的机收减损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行走路线、适当的作业行进速度,选择合适的作业时间和时期,拨禾轮、脱粒机构、清选机构的正确调整、加装在线监测装置、对农机手进行职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培训等,并为推进机收减损技术措施的应用,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国三大作物机械化收获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小麦机收水平超过了70%,机播面积基本上达到了机械化收获:水稻机收水平超过20%,机播、机插面积基本上达到了机械化收获,但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不足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