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巴厘为对照,对7个台农菠萝品种进行试种,比较各品种特性,为海南菠萝高效种植、品质提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8个菠萝品种的株高变幅为71.3~86.9 cm;叶长变幅为80.5~100.2 cm;叶宽变幅为5.3~6.6 cm;大多数为无刺品种;圆柱形果和圆锥形果居多,各品种果皮颜色由橘红到金黄色;8个菠萝品种的单果重变幅为1 062.3~2 220.2 g,台农21号显著重于其他品种;可滴定酸含量最低的为台农21号,VC含量最高的为台农22号,粗纤维含量较高的品种有台农4号和巴厘。从果实重量、果形外观、口感品质三方面综合评价,台农16号、台农17号、台农21号和台农23号符合当前生产和消费需求,适于在海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稳定的农杆菌介导的菠萝遗传转化体系,以台农17号菠萝幼嫩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以GUS基因瞬时表达率为遗传转化效果评价指标,应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卡那霉素对台农17号菠萝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以及不同菌株、菌液浓度、共培养时间和乙酰丁香酮的添加等转化相关因素对菠萝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80mg/L卡那霉素浓度可完全抑制不定芽分化,农杆菌菌株采用LBA4404,菌液浓度OD600为0.8,共培养4d时遗传转化效果最佳,GUS基因瞬时表达率达到39.44%,而菌液中添加乙酰丁香酮未明显提高GUS基因瞬时表达率.研究初步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台农17号菠萝遗传转化体系,为开展菠萝关键基因功能验证和品种改良搭建了遗传转化平台.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研究菠萝叶片气孔与抗寒性的关系。[方法]对定植在广东海洋大学实验基地内遭受2009~2010年低温胁迫的台农17号、巴厘、澳大利亚卡因3个菠萝品种进行了寒害调查。利用人工气候室,以30℃处理为对照,3个菠萝品种在20、15、10、5℃低温胁迫处理3 d后,用电镜观察各处理叶片气孔特征。[结果]巴厘和台农17号寒害等级为1级,澳大利亚卡因寒害等级为2级;气孔密度大小顺序为巴厘台农17号澳大利亚卡。在30℃条件下气孔面积大小顺序为巴厘台农17号澳大利亚卡因,3个品种从30℃到20、15℃气孔面积依次下降;与15℃相比,台农17号和澳大利亚卡因在10、5℃时气孔面积增加;巴厘在10、5℃气孔面积仍然依次减少。[结论]气孔密度小和单个气孔面积大的菠萝品种抗寒性强,反之则弱。  相似文献   

4.
以引进的‘台农22号’菠萝苗为研究材料,对其在海南地区的种植情况进行综合调研。结果显示:‘台农22号’菠萝在海南地区生长势强、抗性好,叶片全缘无刺;果形美观,果大近圆球型,果皮薄,果眼浅,风味浓郁,产量高,商品性佳。经综合评价,‘台农22号’菠萝适应性强,适合海南各菠萝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合澳洲坚果(Macadamia ternifolia F. Muell.)幼龄果园间套种的菠萝[Ananas comosus(Linn.)Merr.]品种,利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台农16号、台农17号、金菠萝、台农4号4个优良菠萝品种进行试种试验,调查植株农艺性状、果实性状及品质,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澳洲坚果幼龄果园下套种,台农16号菠萝植株高度、叶片宽度、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最高,果肉纤维少,质地嫩滑,风味清甜。综合评价,台农16号是作为澳洲坚果间套种的最适菠萝品种。  相似文献   

6.
低温胁迫对菠萝幼苗膜透性·丙二醛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新华  孙光明  叶春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374-8375,8411
[目的]研究菠萝优良品种的耐寒性。[方法]研究了低温胁迫条件下,10个菠萝品种幼苗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MD-2、台农16号的耐寒性较强,巴厘、巴厘突变体、台农6号、台农13号、台农17号、台农19号耐寒性中等,无刺卡因、珍珠的耐寒性较弱。[结论]电解质渗漏率、MDA的含量可以作为菠萝耐寒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台农16号菠萝在广西的栽培技术、田间管理及病虫草害的防治.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台农16号菠萝产业发展对策,旨在促进广西菠萝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3个菠萝品种叶片组织结构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菠萝叶片组织结构和抗寒性的关系,对定植在广东海洋大学实验基地内遭受2009—2010年低温胁迫的巴厘(Comte de Paris)、澳大利亚卡因(Australian cayenne)、台农17号(Tainong No.17)3个菠萝品种进行了寒害调查,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3个菠萝品种的叶片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巴厘和台农17号寒害等级为1级,澳大利亚卡因寒害等级为2级;抗寒性强的巴厘和台农17号叶片角质层和表皮细胞相对较厚,叶片纤维束、维管束、木质部、韧皮部直径及木质部、韧皮部气腔相对较小,抗寒性弱的澳大利亚卡因则相反。叶片组织结构特征可以作为鉴定菠萝抗寒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下菠萝苗期叶绿素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陆新华  叶春海  孙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3972-3973,3976
[目的]研究菠萝优良品种的抗旱性。[方法]用盆栽自然干旱法对巴厘、巴厘突变体、台农17号、MD-2、无刺卡因5种菠萝幼苗进行干旱胁迫试验。同时,对不同干旱胁迫期的叶绿素(a+b)、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在干旱胁迫初期,5种菠萝幼苗的叶绿素(a+b)含量均下降;在干旱胁迫中期,巴厘、台农17号、无刺卡因3个品种叶绿素(a+b)却增加;在干旱胁迫后期,台农17号、无刺卡因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再次降低;而巴厘、巴厘突变体、MD-2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变化与叶绿素(a+b)变化基本一致,而叶绿素b的含量变化出现了较小的波动。[结论]在5个菠萝品种中,抗旱性的强弱依次为巴厘突变体、MD-2、巴厘、台农17号和无刺卡因。  相似文献   

10.
以幼龄胶树(≤4年)和台农16号菠萝为试材,建立幼龄胶园—台农16号菠萝间作模式并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下,菠萝生长发育正常,果品质量略有降低,但未达显著水平;而幼龄胶树在试验期内树围和株高累计增加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2.57%、9.34%,调查的4种重要病虫害中有3种危害有所减缓。该模式不仅增加了种植者经济收入,还能合理利用资源、避免土壤板结、促进胶树早产,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菠萝是我国华南地区四大名果之一,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香气诱人,深受消费者喜爱.“台农19号”菠萝由于品质好、产量高、叶缘无刺、皮薄、芽眼浅、肉质细嫩、风味佳而成为台湾菠萝3个主栽品种之一.2003年,我们对该品种进行引进试种并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2.
“台农四号”经漳州热带作物研究所引种试种三年。证明本省南亚热带的自然条件能满足“台农四号”的生长发育。生产的果实能表现出该品种的固有特性,即果实甜度高、风味好、肉质脆嫩、易剥粒、食用较方便,多食不伤嘴,是当前鲜食菠萝品种中最优良的品种。其栽培管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福建农业》2011,(11):36-36
最近,仙游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创新信贷品种,在全省农信系统率先推出“海峡情”台农创业贷款模式,以解除台农融资难这一束缚台农发展壮大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正>红星农场位于中国菠萝之乡——广东徐闻,当地农民以种植菠萝为主业,菠萝是农户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而近几年来由于品种单一、种植管理技术落后、化肥使用过度等问题,菠萝品质出现下降,菠萝价格下跌,当地农民经济困难。解难题,菠萝产量质量双提升作为红星农场生产科负责人,李康伟一直以来都在想方设法提高农场以及徐闻菠萝的产值,打破菠萝种植户收入低的困局。在湛江农垦局党组、红星农场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李康伟带领团队赴海南调研并引进台农17、金菠萝等新品种,努力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采用有机肥料种植,为红星农场菠萝基地打响“红土金菠”的金字招牌作出了贡献,也为打破徐闻菠萝价格低迷的困局提供了“解题”方向。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台农19号菠萝糖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90%乙醇作为提取液,色谱柱为CHO-820钙型阳离子交换柱,柱温为90℃,流动相为超纯水,流速为0.5mL/min,进样体积为10μL,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不同季节成熟的台农19号菠萝果实中的糖类,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8%~1.35%,相关系数在0.9998以上,加标回收率为98.34%~100.40%;不同季节成熟的台农19号菠萝果肉的含糖量存在较大差异,夏季果的含糖量最高,秋季果次之,冬季果最低,其中蔗糖含量的季节性差异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台农17号菠萝的园地选择、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和采收等方面的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促进菠萝产业在昌江地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菠萝果实香气成分分析及电子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研究了台农6号菠萝果实在10℃贮藏条件下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分布与变化,并用电子鼻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对不同贮藏时间的果实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农6号菠萝果实不同部位的香气成分均以酯类为主,主要包括2-甲基丁酸甲酯、己酸甲酯、3-甲硫基丙酸甲酯等.在贮藏过程中,菠萝果实不同部位的香气成分含量和数量均随时间下降.同一贮藏时间的不同部位香气成分不同,果肉中的香气成分数量和含量高于中柱.电子鼻技术可区分不同贮藏时间的菠萝果实,区别值达0.821.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究不同品种、不同果眼位置的菠萝果皮抗穿刺损伤性能,以‘巴厘’‘、金菠萝(MD2)’‘、甜蜜蜜(台农16号)’、‘金钻(台农17号)’4种菠萝为研究对象进行穿刺特性试验。[方法]选取样品菠萝赤道线处A(果眼中心)、B(2个果眼之间)、C(果眼边)、D(3个果眼交界点)、E(4个果眼交界边)为穿刺点位,基于WSW-50E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取得力-时间穿刺曲线,分析得出果皮硬度;分析穿刺探头穿透果皮的加载深度从而计算平均果皮破裂深度;绘制果皮应力σ(Mpa)-应变ε(%)曲线,拟合曲线计算果皮韧性以及不同穿刺点位的弹性模量。通过相关性分析明确品种与穿刺点位对菠萝穿刺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不同品种菠萝果皮硬度F大小排序均为A>C>B>D>E,品种不同和穿刺部位不同对果皮硬度的影响均显著。果皮韧性变化规律与果皮破裂深度在穿刺不同点位时规律一致,但品种不同导致排序顺序不同,其中‘巴厘’排序均为A>C>D>B>E;‘金菠萝’排序均为A>C>D>E>B;‘金钻’排序均为A>C>D>B>E;...  相似文献   

19.
台湾省是较早系统开展荔枝育种的地区,通过20多年来的杂交育种工作,已培育新品种台农1号(翠玉)、台农2号(旺荔)和台农5号(红宝石)等;台湾地区在荔枝新品种选育方面成绩突出,其产业结构已成功从数量规模效益转化为质量品质效益。为此,探讨了台湾荔枝育种的思路、技术路线与实践过程,以加深对台湾省荔枝产业发展进程的了解和认识,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台湾农试所凤山分所历经10年的选育,终于在2003年育成并经命名审查通过小白菜新品种为“台农3号”,商品名称为“翠绿”。此一新品种兼具丰产、品质优、纤维少、含糖量高、叶色鲜艳黄绿、耐热与耐湿性强及适合夏季栽培等优良特性。播种时期为4-10月,因其属浅根系作物,种植的土壤以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或黏质壤土较为适宜,土壤的pH值介于5.5 ̄6.5之间。本品种每0.67公顷适宜种子播种量为500 ̄625克,播种后21天即可采收。“台农3号"小白菜因其粗纤维质含量较低,可较一般小白菜品种延迟7天采收,其采收时期较长,且品质仍保有鲜嫩翠绿。因此,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