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晚稻稻瘟病BP神经网络分区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浙江省19个县1988~1999年晚稻稻瘟病发病与有关环境因子的关系,筛选了8个气象因子用于晚稻稻瘟病发生程度长期预报。根据各预报因子与稻瘟病发病程度相关性,采用邻接二维图论聚类分析法,将19个点(县)划分为4个生态区。每个生态区内运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模型,并进行拟合和试报。1997~1999年试报验证,在划分稻瘟病生态区的基础上,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稻瘟病进行长期预测预报是可行的,3年试报成功率分别是78.95%、84.21%和78.95%。文中还对该方法与过去常用的预报方法的试报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一般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通常用“轻、中、重”等表达,这是一个模糊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同样,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也有其模糊性,不确定性。作者运用模糊隶属度的方法对晚稻稻瘟病的预报作了一个尝试。通过对桐乡县15年历史资料的拟合,符合率高达93.3%,并对1986—1990年晚稻稻瘟病进行试报,预报与实际结果相符,为此,认为模糊隶属度法应用于晚稻稻瘟病的发生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黎贤伟 《植物保护》1994,20(6):48-49
1993年应城市晚稻稻瘟病大流行及应急措施1993年晚稻稻瘟病在我市发生了罕见的大流行,全市晚粳面积16.83万亩,全部发病,实际损失达1200万公斤。我们在调查的基础上,对1993年稻瘟病大流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1大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4.
安义县稻瘟病一般年份主要在早稻发生危害,晚稻很少发生。而2000年晚稻稻瘟病发生较多,面积1万hm^2,特别是穗颈瘟在培两优288上危害严重,在局部地区重发生,减产40%以上的面积近133.4hm^2,绝收面积33.3hm^2,是有记载的晚稻稻瘟病发生最为严重的一年,为此笔者对该年度晚稻稻瘟病流行作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莫土金 《广西植保》1998,11(4):42-43
1997年晚稻我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在9月4日至10月13日共发布了4期预报稻瘟病将大发生的《病虫情报》和一个以县生产办公室名义下发的《关于切实抓好晚稻中后期“三病”防治的紧急通知》,及时准确地预报了1997年晚稻稻瘟病将严重发生的信息,并充分阐述了发...  相似文献   

6.
2010年温州山区稻瘟病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泰顺等山区80个乡(镇)的单季稻(晚稻)发生严重的稻瘟病,发病面积近6 193.33 hm2,有333.33 hm2因穗瘟而绝收,是温州市20多年来稻瘟病发生最严重的一年.笔者分析了导致2010年山区单季稻(晚稻)稻瘟病大发生的原因:一是种植感病品种多;二是气候条件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三是农民防治不到位.提出了选育种植抗性品种、加强预测预报、做好技术培训、把好用药关,做到有效防治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7.
1883年,晚稻稻瘟病在我市大面积流行,尤以穗瘟造成的损失严重。据统计,全市晚稻稻瘟病发生面积6.38万hm~2,占晚稻种植面积的69.6%,其中穗瘟发生4.41万hm~2。占晚稻稻瘟病发生面积的69.2%,成灾面积3740hm~2。为了摸清其流行为害和损失情况,我们会同孝南、云梦、应城、汉川等县、市、区植保站,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并走访座谈了农户。通过田间调查与走访农户,给我们以下启示: 1 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是控制病害流行为害的有效措施。汉川县麻河镇高湾村农民吴汉强,鄂晚5号与9022种植在同一块田,同样的管理,在防治上  相似文献   

8.
桂林市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廖家榜(桂林市植保植检站)稻瘟病是桂林市水稻最主要的流行性病、害。一般早稻重于晚稻,在1971~1993年的23年中,偏重程度以上发生的年份有11年,尤其自1989年以来,连续5年为中等偏重至大发生。稻瘟病已成为水稻持续...  相似文献   

9.
1发生特点 松滋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常年种植水稻近5.33hm^2。随着优质稻的推广,晚稻稻瘟病在丘陵山区发生逐年加重,近几年已上升为晚稻上的主要病害,特别是2004年晚稻穗颈瘟的发生为害给晚稻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10.
稻瘟病在四川省据不完全统计,1958年仅江津、宜宾等九个专区,早稻叶稻瘟和穗颈稻瘟已蔓延至86%的县(市),晚稻苗稻瘟在全省13个专区、成都、重庆两市均普遍为害,1959年早、中、晚稻稻瘟病均普遍发生,个别地区较为严重,如泸县石洞公社早稻南持号在4月17日发病率巳达70%,4月25日上升至88.9%。1960年,由于严重干旱,加以各地加强了稻瘟病的防治,病害发生较少。据观察,糯稻感病最重,在一些地区,成为稻瘟病的发病中心,粳稻、籼稻感病情况,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历年稻瘟病发生概况和特点,对早晚稻穗瘟进行了预测预报的探讨,并着重讨论了未来稻瘟病的发生趋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水稻种植面积的减少,经济作物面积的扩大,使早水轮作面积比例增加,有利于水稻生长,提高抗病力和减少病菌生长、繁殖的场所。春花田早稻面积扩大对早稻稻瘟病有避病作用。增施磷钾肥和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综合防治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深化有助于减轻稻瘟病的发生。以单季稻为先导和早晚稻抗病品种的推广,不但减轻稻瘟病的发生,而且加上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打破了在各季水稻和各地理区域上发病不平衡的格局。在经数年种植后,对病菌致病生理小种产生适应性,品种抗病性丧失,再加山区气候有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是我县的重要病害,叶瘟的发展对穗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早、晚季有明显差异。笔者根据我县1971-1990年稻瘟病发生情况,计算出早稻穗瘟和叶瘟关系(晚稻不显著)。 穗瘟率和叶瘟率: y=-1.4887 0.8769x R=0.7663  相似文献   

13.
谢光瑜 《广西植保》2000,13(2):20-21
受晚稻品种布局、育秧方式、病虫源基数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00年广西中、晚稻主要病虫发生总的趋势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除稻瘟病的发生接近上年(偏重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恶苗病的发生比上年偏重外,其它病虫的发生分布区域及为害特点与近年相比不会有大的变化。1 中、晚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1.1 稻瘟病 预计全区为中等偏轻局部偏重程度发生。发病面积约占全区中、晚稻种植面积的23%。发生的主要区域在桂东北、桂东南的大部及桂中、桂西北的历史性发生区。其中龙胜、兴安、灌阳、灵川、临桂、平乐、富川、蒙山、贺州、昭平、…  相似文献   

14.
稻瘟病是我区一种严重威胁水稻生产的常见病害,在大流行年份,其穗瘟危害所带来的损失是相当严重的,加强对此病的流行预测,做好防治工作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许多研究证明,稻瘟病的发生除涉及栽种水稻的抗病性强弱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和年度间气候条件的变化有关。为了解该病的流行规律,近几年来,我们通过电子计算机,对地处杭嘉湖平原桐乡县的有关稻瘟病发生的历史资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发现当年连作晚稻稻瘟病的大流行都是出现在上一年秋冬季光照强,湿度小的年份,见表1。从表1可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省水稻稻瘟病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1980年发病面积仅77.2万亩,1985年发展到760万亩,其中早稻600万亩,晚稻160万亩,全年损失稻谷4亿斤。稻瘟病近几年如此加剧,原因固然很多,如品种、菌源、栽培管理、施肥水平,气候条件,防治好坏等等。但从各年发病因  相似文献   

16.
应用专家经济预测与数值研究相结合,预报1995年度广西水稻主要病虫发生程度:三化螟早稻将中等偏轻发生,个别县达中等程度。晚稻为中等程度,局部中等偏重;稻纵卷叶螟早稻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晚稻中等偏轻,少数几个县(市)中等程度发生;稻飞虱早稻将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晚稻中等发生;稻瘟病中等偏轻。历史发病区将中先进偏重至大发生。  相似文献   

17.
陈学斌  李桂菊 《植物医生》1995,8(5):17-17,20
抗病品种在水稻综防中的应用陈学斌,李柱菊,秦前锦(湖北省直昌市农科所443202)近几年来,由于水稻当家品种的稳产性好,耐病性强,加上病害发生的局部性及发生后的及时控制,抗病品种在农业生产中没有受到大多数推广部门的重视,而1993年双季晚稻稻瘟病的大...  相似文献   

18.
李雄立 《广西植保》2000,13(1):32-34
1  1999年稻瘟病发生概况  百色地区 1999年稻瘟病严重发生。发生面积 3.5万 hm2 ,成灾面积 4186 hm2 ,绝收面积 990 hm2 ,经防治后仍损失稻谷 1.37万 t,其中以中稻为主的德保、凌云、乐业、田林、隆林和早玉米加晚稻 (其生长发育进度与中稻基本相同 )的靖西等县尤为严重。  经统计及与前 8a ( 1991~ 1998年 ,下同 )平均值比较 ,全地区 1999年稻瘟病发生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2 8.5 6 %,比 8a稻瘟病发生面积的平均值多 1.8倍 ,所占水稻种植面积的比例也是最高 ;成灾面积 4186 hm2 ,占 1991~ 1999年成灾面积总和的 97.2 %;绝收面积 99…  相似文献   

19.
今年晚稻稻瘟病在我市发生了罕见的大流行,发生面积广,危害重为历史罕见。全市晚粳面积1.122万hm~2,全部发病,实际损失达12000t。 1 发生特点 1.1 见病早,传播快 今年7月20日在陈河镇谷扬村晚稻秧田见病。发病品种为“3037”。8月14日稻瘟病仅在我市陈河谷扬村、黄滩太阳冲等老病区发病,病田率为54%,到8月28日全市普遍发病,病田率为100%,时间间隔仅14天。 1.2 来势猛,上升快 8月3日在陈河谷扬村调查谷树发的一块田,品种为“3037”,当时叶稻瘟病株率  相似文献   

20.
自1978年以来,我们在黄岩台州农校试验场通过BH-8型自控启闭式孢子捕捉器对水稻稻瘟病菌的飞散动态进行空中监测时观察到,在晚稻抽穗前后,大气中的病菌孢子浮游数量一直都保持较高的密度,但当地后期水稻穗颈瘟的发病程度都比较轻,与我省其他各试验点所监测的结果相异。与此同时,发现田间杂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