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东县耕地地力评价与种植业结构调整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8年通过对如东县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查清了耕地土壤的养分现状、地力等级与限制因素,结合当前种植业结构布局的现状,提出了五级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制定出如东县今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方向、对策与措施,从而为指导农田因土种植、科学施肥以及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湖南省耕地利用结构,提升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与经济效益,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2003-2011年湖南省10类主要耕地种植农作物的产值增长份额、结构偏离份额和竞争力偏离份额进行了测算,以此为依据对湖南省耕地利用的结构和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与全国同期相比,湖南省耕地利用结构良好,其竞争力总体上具有优势。对此,应在充分利用与保护现有耕地资源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耕地利用结构,重点发展对农作物总产值增长贡献大与竞争力较强的蔬菜园艺作物、油料与中药材。  相似文献   

3.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其核心是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以满足各个方面对土地的需要。文章立足许昌市耕地资源利用现状,从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地改良利用、耕地资源合理配制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许昌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其核心是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以满足各个方面对土地的需要。文章立足许昌市耕地资源利用现状,从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地改良利用、耕地资源合理配制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村出现了抛荒地日益严重的现象,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该文介绍了宣城市耕地抛荒的现状和成因分析,对宣城市遏制耕地抛荒采取的相关措施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有计划休耕、提升耕地质量,调整种植业结构,规范土地流转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土壤有效氮分级进行耕地地力分析,查清各种耕地类型的地力状况及种植业现状,为佳木斯城郊种植业结构优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产是在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获取所需产品的生产部门。生产对象是动植物。最基本的是植物性生产,即种植业。它能够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的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畜牧业发展的依托。一切农业活动所依赖农业资源中,最基础的是耕地。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元宝山区耕地资源配置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对耕地地力调查和评价,明确了目前耕地地力和耕地质量、环境质量状况,找出了种植业布局中存在的问题,以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为依据,进一步优化种植业布局,提供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的方法,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周福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507-16512
在明光市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基础上,以"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平台,同时利用GIS技术,应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等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针对明光市三大耕地类型(北部平原潮土耕地类型区、稻田耕地类型区、山地丘陵耕地类型区)特点分别对小麦、水稻进行了适宜性评价。评价获取了小麦、水稻适宜面积和分布信息。根据评价结果和明光市生产实际情况,提出种植业发展方向和生产布局,对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耕地使用年限的增加,土壤养分有逐年退化的趋势。土壤质量的变化与生态环境、经营管理水平及肥料施用密切相关。以黑龙江省黑河地区为例,通过收集历史资料和结合实地调查,分析了黑河地区耕地化肥投入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农用耕地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保护耕地资源的有效措施及提高土壤肥力的途径,从而保证本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关岭县火龙果产业稳步发展、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以耕地为研究对象,运用Arc GIS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火龙果在关岭县的种植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种植火龙果的耕地,分别占全县耕地面积的0.36%、2.51%、0.77%;板贵乡、上关镇、花江镇等3个乡镇比较适宜火龙果种植。  相似文献   

11.
根据耕地资源特点和耕地地力评价的原理,建立了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耕地地力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各评价因子对庆阳市西峰区耕地地力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地貌类型、障碍层位置、土壤侵蚀程度、障碍层厚度、质地、有机质、剖面构型、耕层厚度、CEC、有效磷、质地构型.利用累加模型计算了耕地综合地力指数,绘制出西峰区耕地地力等级图,并根据相应的采样点位置,得到西峰区各乡镇不同等级耕地面积分布.所得结果将为推动西峰区耕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种植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为农村土地征用、转让、承包和补偿等费用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山东省龙口市后店村种植业结构改革过程的调研和访谈发现,土地制度变革和农民主体性因素是影响后店村种植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农民心态变化的主要因素。随着农村人口增多以及种植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后店村农民受具体土地政策的影响和"生存理性"的驱动,对于农业生产大致经历了从犹豫不决与彷徨不前到积极参加与安于现状并存再到瞻前顾后与力不从心的发展路径。面对当前农民的消极悲观心态,应科学利用农村的耕地资源,通过建设新型农村合作社,转变农民心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不可再生性资源。耕地地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开展耕地地力评价,摸清耕地地力及其影响因子的变化,是建立耕地质量预测预警体系的重要前提。该文就是运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构建泰兴市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模型、隶属函数模型,评价耕地地力等级,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施肥、种植业结构调整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及《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现场调查、采样、化验,依据《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和《通州区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程》,对通州区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建立了本区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等,分析了耕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对种植业布局进行了合理规划,为通州区农业结构调整、耕地地力建设、都市农业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平山县南甸镇地处南甸河流域中部,地貌属典型丘陵区。全镇土地总面积63.46km^2,其中耕地面积2573.73hm^2。在耕地中水浇地面积占55.06%,旱耕地面积占44.94%。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农作物产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到2010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达到了2764.33hm^2,总产1.69万t。但是,在耕地资源利用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巍山县种植业布局思路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形势飞速发展,土壤耕地地力和农田环境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实行因土种植、优化农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耕地地力调查结果,提出巍山县种植业合理布局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宁安农场建场早、规模小、耕地少、负担重,仅有耕地4000hm2.然而,通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创新,农场依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围绕市场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使种植业结构日趋优化,走上了"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标准化"的良性发展轨道,已形成以"玉、豆、经作"为轮作主体的良性种植业结构.目前,宁安农场已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万亩圆葱出口生产基地;甜葫芦出口基地;西瓜、甜瓜产销基地;甜菜、白瓜籽等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在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宁安农场的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淮安市淮阴区耕地确定调查范围,调查方法和步骤,样点布设、样品采集、样品分析以及对农业发展现状进行综述,耕地养分现状分析,耕地综合分级评价,分析种植业存在的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按照地形地貌、资源特点,将全区作物布局总体划分为三大区域:一是湖滨沙土区;二是运北花碱土水旱兼作区;三是夏家湖淤土区,并对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种植业碳足迹供需平衡分析是明确种植业碳减排方向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构建黄河流域及长江经济带种植业碳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账户,基于时空维度对其动态演化进行分析,并引入供需平衡指数表征其种植业碳资源供需现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种植业碳足迹基本呈"M"型变动,长江经济带则呈逐年上升趋势.二者碳生态承载力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耕地碳吸收...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于2007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开展了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明确了耕地地力和耕地环境质量状况,摸清了种植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依据,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注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1耕地地力评价的依据与方法 1.1评价依据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的确定主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一是选取的因子对耕地地力有比较大的影响;二是选取的因子在评价区域内的变异较大,便于划分耕地地力等级;三是选取的评价因子在时间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评价结果能够有较长的有效期。根据上述原则,聘请自治区、盟市、旗县农业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在全国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中,选择适合当地并对耕地地力影响较大的指标作为评价因素。通过两轮投票,确定立地条件、土壤管理、剖面构,型、理化性状4个项目的12个因子作为扎兰屯市耕地地力的评价指标。分别是立地条件:包括坡度、地形部位、≥10℃积温、无霜期;土壤管理:包括灌溉保证率、侵蚀程度;剖面构型:有效土层厚度、质地构型;理化性状: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