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中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明 《齐鲁渔业》2007,24(1):45-46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新的国际海洋法制度逐步确立,沿海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管理体制日趋完善,这使远洋渔业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海洋资源的开发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业空间越来越狭窄。发展远洋渔业特别是受限制较少的公海大洋性渔业是我国调整海洋渔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它的发展对于带动加工、贸易、运输、渔需物资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本文试就中北太平洋海山渔场的开发利用情况作一述评,并对我国开发利用中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1中西太平洋渔场中西太平洋渔场是指从北纬20°至南纬25°,西经 175°以西的太平洋海域,这一海域中金枪鱼鱼类资源非常丰富。在赤道至北纬5°的海域间,黄鳍金枪鱼的钓获率很高,在东经130-150°的海域里,黄鳍金枪鱼在4、5、6 月和11月时钓获率也很高,而1月和8月的钓获率最低。  相似文献   

3.
谈新的海洋制度下我国海洋捕捞渔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制下,国际海洋法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我国海域相邻的国家、地区较多,情况比较复杂,社会政治制度不同,与周边国家有争议的海区面积达120万km^2,对我国的渔业资源和海洋权益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也使我国的传统捕捞业面临新的挑战。如果我们的周边国家都宣布建立二百里专属经济区或专属渔区制度,我国传统的渔场将变成别国的专属经济区。中日、中韩、中越3个渔业协定的生效,每年全国约有6,000艘渔船要陆续从部分外海传统渔场撤出,有30多万海洋捕捞渔民和近百亏渔业人口的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社会稳定和再就业增加了巨大压力。同时,由于大批渔船从外海传统渔场退出,对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压力加大,对现有保护近海渔业资源的制度会带来一定的冲击。本文就这种情况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林志锋  张敏 《海洋渔业》2002,24(2):58-60
自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产生以来,截止到2000年10月,世界上已经有105个国家建立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制度的确立使原来在别国领海基线200海里以内作业的渔船纷纷转向公海,包括跨界鱼类和高度洄游鱼类在内的公海鱼类面临着形势更为严峻的捕捞压力。另一方面,《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颁布使得公海捕鱼必须严格遵守其有关公海鱼类的规定,如溯河产卵种群的规定,高度洄游鱼类和跨界鱼类的相关规定等。  相似文献   

5.
据《2001年金枪鱼渔业年监》的统计资料,2000年世界三大洋金枪鱼类(大眼、黄鳍、长鳍金枪鱼和鲣鱼,下同)的总产量为380.9万t,其中捕自大西洋的为44.4万t(占12%),捕自印度洋的为85.5t(占22%),捕自中东太平洋的为61.3万t(占16%),捕自中西太平洋的为189.7万t(占50%),表明中西太平洋是为全球捕捞金枪鱼类的重要水域。  相似文献   

6.
执行《协定》对我国远洋渔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龙山 《水产科学》2004,23(4):38-4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规定执行协定》已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生效。协定对确保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长期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法规的支持,同时对远洋渔业国家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制定该协定的相关背景,并介绍了协定的有关内容;其次简单介绍了目前我国的远洋渔业现状;之后分析该协定对我国远洋渔业可能造成的影响;最后笔者根据这些影响,结合我国远洋渔业现状的实际,提出了几点建议。1 协定的背景及有关内容1 1 协定的背景世界范围内,出现在专属经济区内外…  相似文献   

7.
一、世界各沿海国家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意义 70年代以来,世界各大洲沿海国家,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指引下,为保护渔业资源和捍卫渔业的经济合法权益,纷纷掀起在其本国领海向外延伸200海里,划为各该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所谓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即指对沿岸、近海和大陆架海域设置的渔业资源管辖区。在专属区内,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根据有关资料,介绍了台湾在中西太平洋的金枪鱼渔业情况,主要包括金枪鱼船队的结构、2009年的主要作业的产量和渔获物组成和开展的金枪鱼研究的现状,供我国有关远洋渔业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西太平洋鲣鱼Katsuwonus pelamis(Linnaeus)的资源状况及产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数据分析,世界鲣鱼总产量与金枪鱼类总产量平分秋色,而在鲣鱼的总产量中60%以上的产量则出自中西太平洋水域。可见该水域是全球鲣鱼生产的重要水域。我国(目前有5艘大型金枪鱼围网船)自2001年起进入中西太平洋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我国大型金枪鱼围网船能在中西太平洋水域持续稳定地发展,现将有关鲣鱼资源和渔业生产以及目前国际市场对其利用和鱼价的情况整理出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渔业污染事故中关于索赔等相关问题的法律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濛 《河北渔业》2005,(6):42-45
我国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为保护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海洋环境保护,先后加人了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国际防止倾倒废弃物及其他污染物污染海洋公约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进一步积极完善国内有关法律使得海洋污染事故能够及时、合法、有效地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1.
随着1996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和专属经济水域的设定。日本于1997年开始实施了六鱼种的TAC(总容许渔获量),1998年又增加一种成为七鱼种。1998年七鱼种的TAC如下:秋刀鱼的为30万t,狭鳕的为31.1万t,竹焚鱼的为43万t,斑点沙瑙鱼的为52万t.鲐鱼和澳洲鲐的为70万t,太平洋褶柔鱼的为45万t,雪蟹的为4945t。  相似文献   

12.
WCPFC(中西太平洋金枪鱼管理委员会)的科学委员会,于8月19日在南太平洋的汤加召开了会议,对中西太平洋主要捕捞对象的大眼金枪鱼和鲣鱼资源进行了重新评估,并在会议上提出了以下两个建议:(1)WCPFC于2008年12月在韩国釜山市召开的第5次年会所通过了的,为加强保护管理大眼金枪鱼资源,在中西太平洋作业的金枪鱼延绳钓船,  相似文献   

13.
曹洋铭  王丛丛  徐豪  刘洋 《海洋渔业》2020,42(5):542-551
为了解中西太平洋鲣(Katsuwonus pelamis)群体间的遗传结构和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和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基因序列对中西太平洋3个区域共112尾鲣样本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由Cytb和COⅠ基因序列测得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分别为0.997和0.943,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010 0和0.002 68,来源于种群内的变异分别达到了99.50%和100.64%,两两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值均小于0.05,P值均大于0.05,且基因流Nm远大于1。结果表明,3个鲣群体间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且具有频繁的基因交流。中性检验和核苷酸错配分布曲线结果显示,鲣可能在末次冰期经历快速的群体扩张事件。由于推算的鲣群体扩张时间与历史海平面变动存在相关性,推测中西太平洋鲣种群的扩张极有可能与海平面的快速上升(海侵)有关。综上所述,中西太平洋鲣未出现显著分化的地理群体,建议在渔业管理上将3个地理群体视为一个统一的管理单元。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署30周年.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公约,1994年正式生效,标志着国际海洋法制度的重大变革.公约建立的新的海洋管理制度,以及公约生效后国际社会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有关海洋生物资源养护管理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海洋渔业秩序和资源分配格局,对世界海洋渔业发展和国际渔业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渔船最多、渔民最多,加之我国特殊的周边海洋环境,新的海洋制度对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发展和渔业管理方式产生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公约生效后,各级政府和渔业部门积极应对挑战,努力推动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渔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海洋渔业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ENSO与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资源丰度及其渔场变动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郭爱  陈新军 《海洋渔业》2005,27(4):338-342
中西太平洋是世界金枪鱼围网的重要作业渔场之一,主要捕捞鲣鱼(Katsuwonus pelamis)、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和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等.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98—2013年中西太平洋鲣(Katsuwonus pelamis)生产数据,选取时空因子(年、月、经纬度)和环境因子[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高度(SSH)、尼诺指数(ONI)和叶绿素a浓度]Chl-a)],通过两种不同的模型(广义加性模型GAM和提升回归树模型BRT)研究各因子对鲣资源丰度(以CPUE表示)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GAM模型中,经度对CPUE的影响最大,累计解释偏差超过50%,其次为纬度、年和月;在环境因子中,SSH最为重要,其次为ONI,而SST和Chl-a的影响相对较低。BRT模型分析结果与GAM分析结果类似,时空因子相对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中经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年、纬度和月;而在环境因子中,ONI的重要性相对更高,其次为SSH,SST和Chl-a同样影响较低。研究认为,两种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出因子对CPUE的影响。由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引起的海洋环境变化会使鲣资源分布产生差异,因此在后续的渔情预报研究中,应该更多地考虑将ONI因子纳入渔情预报模型中,以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主管中部和中西部太平洋夏威夷群岛,美属关岛,北部马里亚纳群岛、东萨摩亚EEZ(专属经济水域)的美国西部太平洋渔业管理委员会(WPFMC.RC)11月10日在关岛召开了会议。在会议议论中认为,目前中部和中西部太平洋水域的大眼和黄鳍金枪鱼资源巳处于O/F(过度捕捞)状态,应采取管理对策。为此,为了保护这些资源WPFMC决定由美国在WCPFC(中西太平洋金枪鱼类管理委员会)的代表直接向WCPFC提议,要求其向有关国家和大型金枪鱼围网船采取削减捕捞努力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的许多鱼类种群被过度开发,适合它们生存的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捕捞活动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后果已逐渐被人们认识,包括栖息地的破坏、非捕捞目标鱼类的意外死亡、鱼类种群结构的变化、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中西太平洋是金枪鱼围网最主要的作业海域.我国金枪鱼围网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当前已初具规模,大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拥有金枪鱼资源的太平洋岛国其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增强.我国金枪鱼围网船都是引进的二手船,在船只的保养、使用及船员的配置、管理等方面产生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作业生产,并对远洋渔业公司的收益和长远发展不利,文章就新形势下生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产量,科学管理提出了建议,以期使我国的金枪鱼围网渔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秋刀鱼(Cololabis saira)是西北太平洋温带海域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也是西北太平洋渔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研究根据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NPFC)统计的2003~2017年渔获量数据以及中国秋刀鱼组织提交的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数据(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基于贝叶斯Schaefer剩余产量模型,分基准方案和敏感性分析方案对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估,并对其管理策略做了风险分析。结果显示,基准方案和敏感性分析方案下模型参数预测值以及生物学参考点估计值比较相近。在基准方案下,估算的最大可持续产量(Maximumsustainableyield,MSY)为75.26×10~4t,最大可持续产量的资源量BMSY为240.14×10~4t,此时的捕捞死亡率为0.32。在敏感性分析方案下,估算的最大的可持续产量MSY为70.03×104t,最大可持续产量的资源量BMSY为232.53×104t,此时的捕捞死亡率为0.31。该海域秋刀鱼资源状况良好,未经受过度捕捞。风险评估分析表明,为使秋刀鱼资源可持续利用,需将捕获率设定在0.3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