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科学分析干旱,洪涝和水土流失三种灾害日趋发展的情况下,重申水利建设应贯彻以蓄为主,小型为主,群众兴办为主的“三主方针”实行与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两条腿”走路,无颖是根治旱涝的治本举措。努力搞好山区的拦蓄水,湖泡塘的调蓄水和土壤中的持蓄水,则是科学用水兴农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土保持》1997,(10):28-31
<正>吕梁地处晋西黄土高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全区辖3市10县,总面积21095km~2,其中山区面积占到91.8%.境内沟壑纵横,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条件极差,社会整体发育迟缓,部分地方群众尚未稳定解决温饱.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步伐.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活发表后,我们从吕梁实际出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本着“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推出了拍卖“四荒”地使用权的改革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 相似文献
4.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既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内在要求,又是水土保持法赋予水保部门的重要职责。江西省赣县始终坚持把预防监督放在首位,紧紧围绕“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县首先必须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模范县”的目标,切实加大了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完成了全县水土保持分区划分工作,明确了防治重点;严格落实“三权一案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 相似文献
5.
<正> 江西省南康市西坑水保站创建于1991年冬.该站是南康市水保局在荷田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根据“治理一条小流域,办好一个站,留下一批人.管好一片果,致富一方群众”的原则,租赁当地13.33hm~2强度水土流失山地、8hm~2小(二)型水库水面创办的一个水土保持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开发治理前,站内租赁的山地有崩岗面积2hm~2,深1m以上、长100m以上侵蚀沟25条,整个山头只有100多株茎干弯曲、“结疤”重叠、针叶枯黄的“老头松”,是一片碎石裸露、沟壑纵横、崩岗林立、寸草不长的荒芜之地.西坑小(二)型水库因水土流失每年的入库泥沙达6000多t,致使该库自50年代末修建以来,库容由50多万m~3减少到27万m~3该站自创办以来,坚持治理与开发并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的办站思想,认真抓好站内的各项生产建设.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该站已种植果树12hm~2,其中南康甜抽8hm~2,脐橙4hm~2,兴建管理房360m~2,建沼气池2个,灌溉用蓄水池10个,总容积900m~3,开挖直径4m的水井2口,架设输电线路1000m,安装4kw的抽水机2台,铺设抽水管道1200m,修建猪栏300m~2、鸭棚800m~2,创办家具厂1个,兴办综合养殖场1个.目前站内共有员工24人,其中管理人员(正式职工)2人,生产承包人员21人,炊事员1人.该站饲养了蛋鸭1.2万羽,放养? 相似文献
6.
<正> 甘肃省长江流域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是1988年国家批准列项开始治理的,属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简称“长治”工程。治理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重点突破,积极推进”,以小流域为单元,按项目实施。 一、“长治”工程的特点 (一)是国家重点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已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国务院国函(1988)66 相似文献
7.
8.
9.
精心组织 搞好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圆满完成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建设 ,要加强组织领导 ,做好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 ,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及合同制 ,加强质量监督和监测工作 ,积极采用新技术 ,加强政策研究 ,搞好宣传 ,动员社会各界关爱黑土地并投资保护、开发黑土地。 相似文献
10.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2):F0003-F0003
<正>贵州德江县水土保持工作注重“五个坚持”,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水土流失治理规律的综合防治体系: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经济效益、兼顾社会效益,确立生态优先、预防为主,注重防治水土流失和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防治模式。以小流域为单位,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人工治理和生态修复并重,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三是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水保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始终坚持项目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从GDP、工资总额、消费价格指数、货物周转量、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等8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基本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探析,提出缩小地区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数据降维和模糊理论的思想,把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引入近岸海域水质综合评价,构建了主成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首先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多维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处理,综合选取评价因子并进行赋权,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对比单因子评价法和其他综合评价法,并利用GIS在空间信息表达的天然优势,展示评价结果并分析。将该模型应用于罗源湾水质评价,实践表明,该模型应用于近岸海域水质综合评价是完全可行的,为近岸海域水质综合评价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根据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要求,着力解决养殖业污染和有效防控种植业污染是其中两项重要任务。为更好地宣传报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相关的研究成果,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本刊特策划“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专题。本期专题重点报道微塑料、化肥、农业固体废弃物、畜禽养殖污染防控及农田氮磷流失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董姝楠等针对环境与生态领域第二大科学问题——微塑料污染,总结归纳了其在土壤-地下水系统中迁移的影响因素及机制,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具有前瞻性和启示性,可为综合评判及预测微塑料在土壤-地下水中的污染风险提供理论依据;刘钦普等创新性地提出化肥施用强度和综合效率2个指标,并基于这2个指标比较研究了中国与英法美等欧美七国在化肥施用方面的差异,认为法国是化肥施用强度中等、综合效率高、粮食产量高、施肥安全的国家,为中国实现科学施肥、减量增效提供借鉴;吴汉卿等完整地评价了海河流域农田磷流失环境风险,识别出海河流域磷流失的关键源区,对流域尺度上农田磷流失研究的方法创新方面有所裨益,可为海河流域农田面源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丛宏斌等提出了切实可行支撑管理落地的农业固体废物污染风险识别方法和技术处理路径,对农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处理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李舒涵等利用先进的研究手段紫外吸收-三维激发发射荧光光谱仪分析了果园生态养鸡鸡粪可溶性有机物组分特征,研究了其对抗生素吸附淋溶的影响,可为果园养鸡模式推广及其抗生素污染风险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王贵云等分析了采用RZWQM2模型模拟牛场肥水施用下土壤水氮运移及玉米产量的可行性,为预测和评估土壤适宜的肥水施用提供有效的方法;田路遥等研究黏土层厚度对硝态氮迁移过程影响的规律,为阻控农田过量氮肥淋失进入含水层以及保护地下水水质提供科学依据;孙文青等针对研究较少的生态脆弱带高原河流区域开展研究,分析了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水体中含氮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和来源,对高原河流氮素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具有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本专题集中刊发的8篇系列文章,分别来自河海大学、南京晓庄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机构,源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研究成果,从污染源到水体,从机理模型到实用技术,从国内到国外,研究具有创新性、重要性、系统性、广泛性、实用性等特点,对解决养殖业污染和有效防控种植业污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后,泾川县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宣传,营造了良好的执法环境。宣传中突出了三个“面向”:一是以新法的基本内容为重点,突出宣传的广度,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宣传。 相似文献
15.
“多规融合”下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探索与尝试——以长汀县南坑村“美丽国土”综合整治规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规融合"探索道路上,寻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新思路:以长汀县南坑村为例,借助城乡规划的空间落位,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规划要求,来实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新途径,从而促进城乡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促进美丽村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千岛湖水资源,从2006年开始,淳安县实施了"清洁乡村"工程。几年来,各级政府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加大投入,突出重点,控制了农村垃圾及污水污染,并通过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和采砂、网箱养鱼规范化等工程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更好地保护了千岛湖一湖秀水。介绍了淳安县"清洁乡村"工程的具体做法,并在分析水环境污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比较分析不同品种蓝莓果实品质特性,确定代表性品质指标,建立蓝莓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为蓝莓品质合理评价和优良蓝莓品种筛选提供理论参考。以26个高丛蓝莓品种果实为材料,测定其11项品质指标(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 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糖酸比、维生素C质量分数、花色苷质量分数),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6个蓝莓品种的11项果实品质性状中糖酸比、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单果质量和花色苷质量分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33.67%、32.25%、30.84%和28.48%。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花色苷质量分数和果实硬度可作为评价蓝莓果实品质的代表性指标;建立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并依据各品种的综合品质得分进行优良度排序,得分排名前10位的蓝莓品种依次为'大果蓝金'莱格西'公爵'日出'维口'蓝片'早蓝'蓝丰'爱国者'红利',研究结果为大连地区蓝莓品种合理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搞好“长治工程”促进经济发展贺廷荣王建文(云南省楚雄州水土保持办公室675000)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滇中高原中北部,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辖9县1市,总土地面积29258km2,境内山区、半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5%以上,1997年耕地面积1586万... 相似文献
19.
胡耀邦同志去年视察青海、甘肃、陕西时指出:“种草种树,发展牧业,改造山河,治穷致富,这是改变干旱、半干旱地区面貌的根本大计”。去年8月在延安召开的旱地农业工作会议上,他在强调实现中国北方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第一位的工作是种草种树这一观点的同时,提出:一个地方种什么草,种什么树,以及怎样种法,都需要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过细研究,具体落实。现根据近年在陕北和固原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就黄土丘陵地区如何贯彻落实胡耀邦同志关于种草种树的重要指示,提出以下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覃事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4,(5):103-109
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潜力和承载量是衡量城市人口集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现状及未来发展空间大小的重要指标.从耕地承载力、建设用地承载力和生态用地承载力3个层面选择指标,分别构建土地综合承载潜力和现实承载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湖南省“3+5”城市群的8个城市分别进行土地综合承载潜力和现实承载量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娄底市的土地现实承载量超过了土地综合承载潜力,其比值为1.383 8,为超载区;2)益阳、长沙、株洲、衡阳这些城市的土地现实承载量已非常接近甚至达到了土地综合承载潜力,其比值分别为1.022 8、0.951 0、0.923 8、0.920 4,为满载区;3)岳阳和常德这2个城市的土地资源还可承载部分人类经济活动,土地现实承载量与土地综合承载潜力比值分别为0.867 6和0.854 7,为尚可承载区;4)湘潭市的土地现实承载量相对土地综合承载潜力而言最低,其比值为0.685 5,为可承载区.针对不同的承载情况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提高承载潜力或降低承载量的措施,这将对促进区域土地与人口、经济、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