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查了不同施肥处理、水稻不同栽插期稻茎毛眼水蝇危害状况。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施肥处理稻茎毛眼水蝇危害株率差异不明显,水稻不同载插期稻茎毛眼水蝇危害株率差异较大,随栽插期推迟危害株率明显增加。并优选出对稻茎毛眼水蝇具有一定抗性的81个水稻品种(系)。  相似文献   

2.
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紫云英与稻秸秆联合还田配合不同减量比例化肥处理对粳稻品种南粳46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施肥量对水稻分蘖期株高、绿叶数、地上部干重以及叶片SPAD值影响较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茎蘖数较对照减少,但根体积和根干重显著增加。抽穗扬花期减肥20%和30%处理水稻株高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和减肥40%处理,根干重和地上部干重大于对照。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施肥量处理对水稻产量产生影响,减肥20%处理水稻平均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8.6%;其次是减肥30%的处理,产量较对照增加16.4%,两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减肥40%处理和常规对照。增产的效果主要表现在穗数、穗粒数以及结实率的增加。研究表明,减肥30%显著提高了水稻糙米率,适量减肥(减肥20%~30%)提高了水稻糙米率和精米率,降低了垩白率和垩白度,有助于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提升。不同施肥量处理对水稻粒型、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及最终黏度和崩解值产生影响,而对稻米胶稠度以及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消减值、峰值黏度时间、起始糊化温度指标影响不显著。综上所述,水稻-绿肥轮作模式下,紫云英和稻秸还田配合20%~30%减量施肥有利于促进水稻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规模化猪场处理废水在机插水稻的施用技术,在大田条件下,以迟熟中粳水稻品种淮稻5号为材料,采用模拟机插秧移栽方式,设计不同施肥处理,研究施用猪场废水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蘖期配施相同量尿素条件下,拔节期总茎蘖数和有效茎蘖数与基施废水用量关系不密切,抽穗期、成熟期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植株含氮量和吸氮量总体上随穗期废水施用量增加而提高,4个指标皆表现为高量废水配施尿素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不配施尿素的高量废水处理。废水配施尿素各处理氮素收获指数变化范围为0.64~0.69,除穗期施用低量废水处理外,其它处理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各废水配施尿素处理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变化范围为61.37~66.94 kg/kg,以高量废水配施尿素处理最低。大多数废水与尿素配施处理能够获得与常规施肥持平或较高的产量,以水稻生长季施用废水210 m3/hm~2分蘖期配施尿素187.5 kg/hm~2处理产量最高,比常规施肥处理增加10.84%。  相似文献   

4.
以垦鉴稻5号和垦稻12号为材料,采用负压式土壤湿度计监测土壤水势,通过防雨棚内的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水稻抽穗前水分供应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抽穗前进行-8~-10kPa的间歇控水处理,垦鉴稻5号的经济产量增加,垦稻12号的经济产量降低;这2品种的叶龄进程略有提前,株高增加,茎数减少。抽穗前进行-18~-20kPa和-28~-30kPa的持续控水处理,2品种的产量均极显著降低,垦鉴稻5号的叶龄进程表现先落后,后提前,垦稻12号的叶龄进程滞后,2品种的株高极显著地降低,茎数极显著减少,干物质生产量和叶面积减少。抽穗前进行-8~-10kPa的间歇控水处理可作为寒地水稻增产保优灌溉的土壤水势指标,抽穗前不宜持续进行土壤水势为-18~-20kPa以下的控水处理。  相似文献   

5.
不同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对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鸭稻共作和水稻混种均可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但能否将两项技术结合起来,即通过不同水稻品种混种与稻田养鸭的叠加,进而产生"1+12"的生态效应和生产效益,是一项值得加以实践和探讨的课题。为探明多品种水稻混作养鸭这类复合生物多样性利用模式的应用可行性,本试验设置了水稻单作常规种植(施药施肥)、水稻单作养鸭、水稻单作空白对照(不养鸭不施肥药)、水稻品种混作常规种植(施药施肥)、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和水稻品种混作空白对照(不养鸭不施肥药)6种种植模式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对土壤养分动态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双季稻后,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种植模式。早晚季水稻生长期间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低于水稻品种混作常规种植处理,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含量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各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以水稻单作空白对照处理的最高,总体上,混作处理比单作处理平均土壤速效磷含量高。种植双季稻后,水稻品种混作养鸭种植模式的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水稻品种混作养鸭处理的稻米出糙率、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较其他处理高,且垩白粒率较其他处理低。综合表明,水稻品种混作养鸭模式更有利于改善田间土壤养分状况,提高稻米的品质,故此模式可为优质健康稻米生产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不同机直播方式下优质食味水稻氮肥一次性基施的轻简高效栽培技术,该研究以迟熟中粳南粳9108为材料,在水、旱2种机直播方式下,设置控释-速效氮肥配方A一次性基施处理(T1)、控释-速效氮肥配方B一次性基施处理(T2)和速效尿素定量分施处理(CK),研究氮素一次性基施对2种机直播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该施肥方式下不同机直播水稻产量和品质特征与差异。结果表明,产量方面,不同机直播水稻氮肥一次性基施处理产量均超过9.0 t/hm2,水直播稻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K、T1、T2,其中CK与T1差异不显著,旱直播稻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K、T2、T1,其中CK与T2差异不显著。同一施肥处理下,除T1处理的水直播稻产量显著高于旱直播外,其他处理的水、旱直播稻产量差异不显著。品质方面,与CK相比,氮肥一次性基施处理改善了稻米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5.79%~12.21%、1.18%~3.86%;外观品质变差,垩白度增加0.16%~15.12%;直链淀粉含量降低1.14%~5.12%。水直播稻食味值T1与CK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T2(P<0.05),旱直播稻食味值在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氮肥一次性基施处理的RVA谱特征值中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较CK降低,消减值和回复值较CK增加。不同机直播方式间,水稻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无显著差异;直链淀粉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水直播、旱直播;蛋白质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旱直播、水直播,差异不显著;食味值差异不显著;崩解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水直播、旱直播,差异显著(P<0.05),消减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旱直播、水直播,差异显著(P<0.05),水稻淀粉RVA谱其他特征值差异不显著。综上,水直播方式下选用控释-速效氮肥配方A一次性基施,旱直播方式下选用控释-速效氮肥配方B一次性基施可实现水稻稳产并改善部分米质,且大幅度减少施肥次数,利于机直播稻轻简化优质稳产的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水稻开花灌浆期模拟阴天条件下,不同品种与不同栽培措施的水稻群体吸收光谱辐射能的差异,以及它们同水稻产量形成的关系,从而阐明在水稻生产实践中,结合当地水稻开花灌浆期的气候特点,选择受光条件好的水稻品种,实施合理的栽插密度与行株距,使用有效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改善开花灌浆期阴天水稻群体内光质环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不同密度下品种间作对玉米水分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玉米品种"郑单958"与"沈单16号"分别在两种密度(45 000株.hm 2,60 000株.hm 2)下隔行间作试验,测定了不同生育期玉米茎流速率及根系导水率,结合生育期蒸腾水量和耗水量变化特征,分析了不同的品种间作模式对玉米水分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不同密度间作可以提高玉米的根系导水率和根系活力,延长功能期,且不同间作处理下,高密度品种根系导水率提高明显;不同品种茎流速率随其间作密度的提高呈增加趋势,且高密度间作品种日变化曲线呈"M"型,低密度为单峰曲线,间作下高密度品种茎流速率的最大值较早出现;各生育期内,高密度间作品种的蒸腾量高于低密度间作品种,高密度间作品种最大日蒸腾量出现在灌浆期和蜡熟期,低密度则出现在抽雄期和乳熟期。水分利用效率(WUE)呈现低密度单作<间作<高密度单作,主要受产量的影响。不同品种间作可以有效改善玉米的根系吸水能力,延长根系功能活性;间作可提高WUE,但效果不显著,这与间作品种组合和密度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秸秆还田与栽插方式对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明确不同秸秆还田与栽插方式下水稻根系及产量形成的差异,为不同栽插方式下秸秆还田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迟熟型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置秸秆不还田、覆盖还田和翻埋还田3种还田方式,副区为人工移栽和毯苗机插2种栽插方式,研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和栽插方式下水稻根干质量、根冠比、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差异。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表现为前抑后促,抑制了分蘖盛期单茎和群体根系的生长,促进了拔节期至成熟期根系的生长,齐穗期翻埋还田水稻根系生长更好,成熟期则是覆盖还田根干质量、根数更高。各生育时期根系直径,分蘖盛期和成熟期的单茎、群体根系指标以及根干质量,拔节后15 d、齐穗后15 d和成熟期单茎伤流强度均表现为人工移栽毯苗机插,但拔节期和齐穗期根系形态指标和群体根干质量小于毯苗机插。不同于翻埋还田对毯苗机插稻齐穗期根系生长有利,覆盖还田能有效促进人工移栽稻齐穗期根系生长,减缓花后根系衰老,维持单茎较大伤流强度。2)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平均使水稻增产3.50%,与人工移栽互作的增产率为2.03%~9.81%,与毯苗机插互作的增产不明显,其中又以秸秆覆盖还田与人工移栽互作增产效果最佳。3)分蘖盛期根干质量,成熟期根干质量、单茎根系指标和群体根系指标,分别与每穗粒数、总颖花量和产量显著正相关,分蘖单茎和群体根系形态指标与有效穗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秸秆还田后人工移栽均实现了增产,而毯苗机插多表现为减产,覆盖还田产量较翻埋还田高。覆盖还田与人工移栽互作下的水稻根系早生快发、衰老慢、单茎伤流强度大,产量最高,翻埋还田促进了毯苗机插中期的根系生长,但齐穗后根系衰老快,单茎伤流强度小。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高镉累积水稻品种扬稻6号和玉珍香对镉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潜力,通过大田小区试验,测定6个不同生育期(返青、分蘖、孕穗、齐穗、蜡熟、完熟)5个部位(根、茎0~10 cm、茎10~20 cm、茎20 cm以上和谷)稻草的镉含量,开展高镉累积水稻镉累积规律、移除时间和移除高度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扬稻6号和玉珍香各部位镉含量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孕穗期增幅最大,完熟期达到最大值,在同一时期不同部位镉含量分布随株高呈递减趋势;完熟期,水稻品种扬稻6号和玉珍香的根、茎0~10 cm、茎10~20 cm、茎20 cm以上部分和谷中镉含量分别为19.3、11.8、9.4、8.1和3.9mg/kg与19.5、16.3、14.3、9.7和3.7 mg/kg,其对应的镉富集系数均大于1,对镉表现出高积累特性;稻草镉的移除含量在全育期均表现从大到小依次为整株收割、地上部全收割、离地10 cm收割、离地20 cm收割,完熟期整株移除情况下,扬稻6号稻草镉累积移除含量达1 652.11μg/株,玉珍香稻草镉累积移除含量达1 547.70μg/株;一年种植一季水稻扬稻6号和玉珍香,整株移除情况下土壤镉移除效率分别为9.1%和8.5%,地上部全移除情况下土壤镉移除效率分别为7.2%和7.1%。因此为兼顾水稻移除修复效果和可操作性,建议稻草在完熟后按地上部全收割的方式移除。研究结果可为镉污染稻田的植物修复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在重庆市璧山区的"半旱式稻菜轮作环保高效栽培模式"示范成效,总结归纳了半旱式稻菜轮作模式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其要点是:选用优质高产高效品种;适期播种,培育壮秧;精细整地,适龄机插;平衡施肥,高效管水;绿色高效防控病虫草害;适期机收,科学晾晒。  相似文献   

12.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河南省稻-麦两熟区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长特性的影响,在豫南稻区罗山,以生产上主推的常规中熟中粳、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常规早熟晚粳和迟熟中籼5个类型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对不同品种类型毯苗机插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茎蘖数、干物质量及群体生长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试验设置的播期范围内,不同品种机插稻平均产量在播期间和品种类型间差异达极显著(P<0.01),即随着播期的推迟呈极显著下降(P<0.01),第Ⅰ播期(5月11日,10.60 t/hm2)较第Ⅱ(5月16日)-Ⅵ(6月5日)播期分别增产2.15%~28.81%;杂交迟熟中粳产量(10.44 t/hm2)极显著高于其他4种品种类型(P<0.01),较其他类型品种分别增产9.20%~17.53%。同一品种类型,除了中熟中粳的产量在第Ⅱ播期(5月16日)最高,随后呈显著递减趋势外,其他4种类型品种机插稻的产量均是随着播期的推迟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但品种类型间下降幅度不同。2)在产量构成因素中,除结实率在年份间差异不显著、在播期间和品种类型间差异极显著外,其他产量构成因素在年份间、播期间和品种类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P<0.01)。同一类型品种,除中熟中粳的结实率随播期推迟呈先略升后明显下降趋势外,其他类型品种的穗数、每穗颖花数、总颖花量、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素均是随播期的推迟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降趋势;在播期影响下,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的变化较大,穗数和千粒质量的变化较小;且对产量影响大小为每穗颖花数>结实率>穗数>千粒质量;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每穗粒数、总颖花量和结实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穗数和千粒质量呈负相关;总颖花量与每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数呈负相关。进一步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的是群体颖花量,最小的是千粒质量,对群体颖花量的贡献率较大的是每穗颖花数,较小的是穗数。3)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的茎蘖数在拔节期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单茎和群体干物质量、群体生长率在主要生育时期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成穗率和收获指数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品种类型间和播期间下降幅度不同。综合机插稻高产及生育安全性考虑,豫南稻区首选杂交迟熟中粳"穗大粒多"型品种,适宜播期可推迟到5月25日。该研究结果为河南省豫南稻区机插水稻高产高效生产及配套品种的科学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9个水稻品种对氮、磷和钾肥的响应及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施肥对9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品种水稻对肥料的响应差异,以期为水稻的科学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CK)9个水稻品种产量变幅为5 312~7 473 kg/hm2,平均为6 444 kg/hm2,变异系数为13.3%。NPK处理显著提高了各品种产量,与CK相比,增产量分别为3 240~5 578 kg/hm2,平均增产量4 262 kg/hm2;增产率分别为47.2%~91.3%,平均增产率66.1%。试验条件下,施氮可显著提高各品种产量和氮素吸收量,与不施氮处理(PK)相比增产39.6%~90.9%,氮素吸收量增加59.4%~157.8%;磷、钾肥对水稻的产量无显著影响。不同水稻品种的氮肥利用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变幅为23.2%~53.8%。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种水稻对砷的吸收转运及其健康风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比较不同品种水稻砷的积累特点,筛选可食用部分低砷积累水稻品种,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江苏省常见的11个水稻品种根、茎、叶、谷壳和籽粒中的砷含量、砷的转运系数和根表铁膜厚度及其对砷固持的影响,并预估了不同品种水稻籽粒砷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稻各部位的砷含量差异显著(P <0.05),泰瑞丰5号籽粒中的砷含量最高,而镇稻16号籽粒中的砷含量最低,后者大约是前者的一半。砷在水稻相邻部位的转运系数存在品种间差异(P <0.05),砷在水稻叶与籽粒间的转运系数最大的水稻品种是泰瑞丰5号,最小的是镇稻16号。根表铁膜量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P <0.05),其中淮稻6号的铁膜量是武运粳23的2.17倍。根表铁膜量与铁膜中的砷含量及水稻根叶中的砷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不同水稻品种间的目标风险指数(THQ)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泰瑞丰5号的THQ值最高,而镇稻16号的THQ值最低,两者相差0.99倍。研究表明,镇稻16号由于较低的砷吸收和转运能力,在中低砷污染土壤上种植风险较小,而泰瑞丰5号风险最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机械收割与人工砍收处理进行对比,研究机械化收获对来年宿根蔗生长的影响,为甘蔗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机械收割处理的甘蔗株高、茎径、蔗糖分与人工砍收差异不显著;对宿根蔗发株能力有较明显影响,其影响因品种不同而异,其中对ROC22的影响较明显,低于人工砍收,其有效茎数、蔗茎产量也低于人工砍收,而GT32的发株率比人工砍收提高1.29%,有效茎数、蔗茎产量与人工砍收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6.
秧龄、施肥和栽培密度对机插秧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秧龄、施肥方法和栽插密度对水稻机插秧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秧龄3.5叶期,每667m2施用尿素底肥、分蘖肥、拔节肥分别为14.5kg、8.5kg、6.0kg,栽插13600窝的产量最高。建议在重庆市万州区水稻机插秧生产中,秧龄控制在3.5~5.0叶,栽插密度控制在1.1万~1.3万窝/667m2。  相似文献   

17.
为了验证水稻合理密植的黄金分割法在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和华南双季稻区的适用性,在湖南长沙和广东怀集以生产上大面积种植且具有代表性的双季稻品种为材料,运用黄金分割法分割秆高(50、65、80、95、110 cm)得到5种预设黄金密度(67.9、40.1、26.5、18.8、14.0穴·m-2),研究不同密度下株高和秆高的变化,实际黄金密度下齐穗期部分冠层特性、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下,长沙水稻的株高和秆高,怀集早稻玉香油占的秆高及晚稻Y两优1号的株高和秆高变化不显著,而早稻Y两优1号株高和秆高变化显著,其余品种无一致的规律。在实际黄金密度下,长沙各品种有效和高效叶面积指数及其冠层光辐射截获率最高,或者低于最高密度处理,但冠层光辐射截获率与最高密度处理无显著差异;长沙和怀集各品种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及其产量在实际黄金密度下最高,或者低于最高值,但产量与最高值差异不显著。长沙双季稻和怀集晚稻的矮秆品种(49.4~74.5 cm),其产量的主要贡献来源于有效穗数,而怀集早稻的高秆品种(80.4~84.6 cm),其产量的主要贡献来源于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本研究结果为合理、简便、精确确定水稻适宜的种植密度(即合理密植)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育期增温对水稻产量及氮、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温度上升,明确增温对水稻产量和氮、磷含量的影响,可为预测和评估未来气候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品质提供依据。选用泰瑞丰5号、镇稻16号两个品种水稻进行盆栽试验,分别在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将水稻置于较对照高5℃的生长箱中处理7 d,分析不同生育期增温对水稻产量及氮磷含量、氮磷收获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增温显著影响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其中,孕穗期和抽穗期增温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孕穗期增温下泰瑞丰5号和镇稻16号的穗粒数、结实率和籽粒重最低。总体而言,与对照相比,不同生育期增温显著增加了泰瑞丰5号和镇稻16号茎、叶、壳、籽粒的氮含量(p0.05)。而不同生育期增温对水稻磷含量的影响取决于增温时期及水稻品种。与对照相比,分蘖期、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增温使泰瑞丰5号的氮收获指数显著降低,而抽穗期增温使镇稻16号的氮收获指数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抽穗期和灌浆期增温显著降低了泰瑞丰5号的磷收获指数,分蘖期和抽穗期增温显著降低了镇稻16号的磷收获指数。本研究结果表明,孕穗期和抽穗期是增温影响水稻产量和氮磷吸收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变以大量施用化肥获取高产的理念和现状,研发香蕉最适减量施肥技术,以常规施肥量为对照,研究减量施肥对香蕉生长和氮磷钾代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减量施肥处理的蕉株株高生长和茎围增粗速率均比对照慢,但差异不显著,对叶片生长影响也比较小;减量施肥会导致叶片全氮、全磷含量降低,施肥最少的处理在6月期叶片氮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而钾素含量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减量施肥会降低叶片NR活性,NR活性随施肥量的减少而下降,而GS活性均高于对照,减量施肥具有提高GS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东北典型稻区不同种植模式下稻田氮素径流损失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降低东北稻区稻田氮素径流损失,选择东北典型水稻种植区盘锦市,开展了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生长季田间氮素径流监测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对照(CK)、常规模式(TR)、稻蟹共生(CR)、有机水稻(OR)和减量施肥(RR),利用集水池收集各处理的地表径流,并测定径流的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含量,计算氮素流失量。研究结果显示:稻田地表径流损失的铵态氮远高于硝态氮;稻蟹共生和常规模式处理田间排水铵态氮的损失量相差不大,减量施肥处理比常规模式处理低26%,有机水稻处理比常规模式低73%。稻蟹共生处理比常规模式处理排水中硝态氮的排放量少23%,减量施肥处理比常规模式处理减少34%,有机水稻处理比常规模式处理低67%。稻蟹共生和常规模式处理排水总氮排放量无显著差异,分别为6.15 kg.hm 2和5.89 kg.hm 2;减量施肥处理显著低于常规模式处理,总氮排放量为4.76 kg.hm 2,比常规模式处理低19%;有机水稻处理在各水稻模式中总氮排放量最低,仅为1.93 kg.hm 2,并且显著低于常规模式处理,比常规模式处理低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