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组培芽苗进行气培生根培养前经外源糖溶液处理可显著提高气培茎段生根率和根系质量。试验结果表明,外源糖溶液处理可使气培茎段总含糖量、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相应增加,保证了生根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供应和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毛白杨试管苗不需用培养基仅以饱和湿度空气为介质进行生根的新方法,即:气培生根法,从而命名传统的组培生根程序得以简化。气培生根无需严格灭菌并能在试管之外完成,生根苗适应外环境能力增强,移栽成活率高。气培生根用于工厂化微繁育苗能显著地提高繁殖系数和生产效率,并能使试管苗的成本下降35%以上。庶糖溶液和CO2对茎段生根有明显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不同生根剂对假俭草茎段撒播生根效应的影响进行研究,为假俭草做为水土保持植物快速建植提供合理有效的技术指导。[方法]从茎段撒播技术中的茎段生根关键环节开展试验,比较不同生根剂对假俭草生根茎段比例、生根时间和成活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生根剂和处理方式。[结果]吲哚丁酸(100 mg/L)对假俭草撒播茎段的生根效率、缩短生根时间和成活率效果最佳;覆盖无纺布对提高假俭草茎段生根效率和缩短生根时间有显著作用,但是对假俭草茎段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不同生根剂对假俭草茎段生根速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效果最好的是吲哚丁酸。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外源激素对苦丁茶冬青扦插生根的影响,以苦丁茶冬青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作为扦插材料,分别浸泡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IAA)、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中2 h,以清水为对照,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插穗韧皮部营养物质含量和相关酶活性变化,并统计各处理的生根时间和生根率。结果表明:IBA和NAA处理能提高插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插穗整个生根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中NAA处理又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含量,从而使生根时间缩短至49.25 d,生根率达71.43%,同时显著增加单插穗生根数,可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以欧李的茎尖、茎段为材料,接种在1/2MS、MS附加不同浓度的6-BA、NAA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无性系芽。无性系芽茎尖和茎段在MS附加6-BA 1.0 mg/L、NAA 0.5 mg/L的培养基上可大量产生丛生芽,增殖系数为11.24,但丛生芽长势一般;在MS附加6-BA 0.3 mg/L、NAA 0.05 mg/L的培养基上,也可产生丛生芽或单苗,增殖系数为4.01,但芽长势良好;高度大于3 cm的芽在1/2MS附加IAA 0.2 mg/L的培养基上生根率为67.39%,生根苗采用“二步法”移栽,成活率为97%,经生根培养未产生根的芽与生根苗一同移栽,40%的芽可在珍珠岩基质中生根。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割茬再生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主要生理活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割茬再生处理提高了“培矮64S”剑叶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促进可溶性糖向穗部集中累积,并提高“培矮64S”剑叶、茎鞘和穗部游离脯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蝴蝶兰新种质以及开辟新的蝴蝶兰育种方法,利用快中子脉冲堆对蝴蝶兰不同品种原球茎和幼苗茎段进行辐照处理,结果表明:通过对处理材料的回归分析得到,火鸟原球茎的半致死注量为3279×108·cm-2,内山姑娘原球茎的半致死注量为4063×108·cm-2,火鸟茎段的半致死注量为2239×108·cm-2,内山姑娘茎段的半致死注量为2298×108·cm-2。辐射敏感性表现为火鸟内山姑娘,幼苗茎段原球茎。对于原球茎,辐照注量小于600×108·cm-2,对其增殖和分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茎段,辐照注量小于600×108·cm-2,对其所形成的幼苗的生根没有影响,但小于300×108·cm-2,对所形成幼苗的增殖有促进作用。高注量(2500×108·cm-2)辐照对原球茎的增殖和分化以及对茎段所形成的幼苗的增殖和生根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完善的草莓组培快繁体系,解决种苗退化问题,以当地草莓主栽品种红颜茎尖为试材,设置0.1%升汞和0.1%升汞+2%吐温-80溶液2种外植体消毒处理,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的6个诱导和继代增殖培养基、5个生根培养基,研究草莓茎尖外植体消毒最佳方式与时间, 筛选诱导、继代增殖及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0.1%升汞+2%吐温-80溶液处理8 min时草莓茎尖污染率及褐化率较低,萌发率最高,可达82.3%,为最佳的消毒方式。外植体在MS+1.0 mg/L 6-BA+0.2 mg/L NAA培养基中,可诱导出更多的健壮不定芽,萌发率为83.3%,为最佳诱导培养基;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 MS+1.0 mg/L 6-BA +0.02 mg/LNAA,增殖系数为4.5%;1/2MS+0.01 mg/L NAA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9.
淹涝胁迫和氮形态对苗期玉米糖、氮代谢底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砂培培养方法,比较研究淹水和不同氮形态(铵态氮、硝态氮以及铵态氮︰硝态氮为1︰1)对苗期玉米根、茎鞘和叶的糖、氮代谢底物——可溶性糖、还原糖、硝态氮和游离氨基酸等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淹涝胁迫持续7 d时,在非淹涝胁迫条件下,铵态氮处理的根、茎鞘和叶的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硝态氮处理(P<0.05);在淹涝胁迫条件下,硝态氮处理的根、茎鞘和叶的生物量干重显著低于铵态氮处理(P<0.05),其根和叶的生物量干重也显著低于铵态氮、硝态氮混合处理(P<0.05)。与非淹涝条件相比,在淹涝胁迫条件下,硝态氮处理的根系和叶的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降低幅度分别高达62.6%和30.0%;此外,与非淹涝条件相比,在淹涝胁迫条件下,铵态氮处理的根的可溶性糖、还原糖以及游离氨基酸含量,茎鞘的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以及叶的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硝态氮处理仅根、茎鞘和叶的还原糖含量以及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由于糖、氮代谢底物含量充足,铵态氮处理的苗期玉米具有相对较强的耐淹涝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模拟酸雨和外源铝对茶树铝及一些营养元素吸收积累的影响,以期为酸沉降区茶园管理提供资料。结果表明,随着外源铝浓度的增加,茶树根、茎和叶中铝含量增加,在适度浓度外源铝处理下,模拟酸雨促进茶树根、茎和叶对铝的吸收与积累,高酸高铝则抑制茶树各器官中铝的积累。外源铝促进茶树根、茎和叶对磷、铜和铁的吸收与积累,促进茶树茎和叶对钾的吸收与积累,对茶树根中钾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外源铝抑制茶树根对钙、镁和锌的吸收与积累,但不影响它们在茶树中的运输,茎和叶中含量增加。模拟酸雨对茶树根和茎中磷含量没有明显影响,pH4.5的模拟酸雨有利于茶叶磷的积累,模拟酸雨对茶树根、茎和叶中钾、钙、镁、铜和锌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无外源铝处理下,模拟酸雨降低茶树根系中铁的含量,对茎和叶中铁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外源铝处理下,模拟酸雨明显降低茶树根、茎和叶中铁的含量,并且外源铝处理浓度越高,模拟酸雨对根、茎和叶中铁含量的降低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1.
将"中蔬奶油"莴苣分别栽植于水培液、珍珠岩基质和土壤中,比较莴苣的生长情况及叶片的品质。结果表明,水培和珍珠岩基质培莴苣的株高、茎粗、株幅、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土壤栽培;珍珠岩基质培莴苣的茎粗、叶片数量、叶绿素a含量显著高于水培。研究表明,珍珠岩基质营养液栽培技术可有效提高莴苣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喷施钙肥对‘夏黑’葡萄果实糖酸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大田条件下,喷施钙肥对葡萄果实糖酸积累等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葡萄生产上合理补充钙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果实转色期对‘夏黑’葡萄果穗喷施硝酸钙、氨基酸钙两种钙肥,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硝酸钙溶液浓度设置为0.3%、0.5%,氨基酸钙溶液浓度设置为0.1%、0.08%,研究外源喷施钙肥对葡萄果实糖酸积累及其它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喷施0.1%氨基酸钙溶液可促进果实成熟期果糖和葡萄糖的积累,抑制酒石酸和草酸的降解,果实硬度和可溶性糖含量相比对照分别增加35.71%、38.66%,可滴定酸含量较对照下降30.17%。外源喷施0.5%硝酸钙溶液可促进果实成熟期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积累,促进酒石酸、柠檬酸的降解,增加草酸的积累,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47.74%、7.99%和43.34%,可滴定酸含量相比对照下降28.89%。综合糖酸含量和其他果实品质来看,‘夏黑’葡萄果实转色期喷施0.5%硝酸钙溶液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秋水仙碱诱导兰州百合四倍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丽艳  荆瑞勇 《核农学报》2008,22(5):581-584
用兰州百合鳞片气培诱导小鳞茎,培养不同时间后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处理带小鳞茎的鳞片,然后转入无菌培养,3个月后对植株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气培7d时用0.1%的秋水仙碱溶液浸泡处理40h诱导效果最好。四倍体植株形态特征是叶片表面略显粗糙,有时还略呈扭曲状,植株较二倍体粗壮,根系较二倍体肥大。  相似文献   

14.
将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的离体根状茎切成长各约1cm的顶段、中段和末段,用60Coγ射线进行辐照,剂量分别为0、5、10、20、30和50Gy。测定了不同辐照剂量下新生根状茎的生长,研究了辐照原初根状茎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为30和50 Gy处理的根状茎虽能存活,但未有新生根状茎的发生,生长停滞。辐照原初根状茎上CAT和SOD的活性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均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G-POD的活性则表现为先略降低后升高。综合新生根状茎的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过氧化物同工酶谱的结果,春兰诱变育种的适宜剂量应在20~30Gy间,且最合适的诱变部位是根状茎的顶段。  相似文献   

15.
~(60)Coγ辐射诱变育成甘蔗新品种桂糖22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桂糖22号是利用80Gy60Coγ射线辐照新台糖1号甘蔗茎段,经过系统选育而成。在广西区试中,蔗茎产量为106.95 t/hm2、蔗糖产量14.21 t/hm2,最高生物产量达188.1 t/hm2,可发酵糖产量48.92 t/hm2,是既可作糖蔗又可做能源蔗的甘蔗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外源有机酸对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吸收和积累锌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通过溶液培养试验,比较研究了外源有机酸对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生长和锌吸收与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柠檬酸或草酸能明显增强非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的耐锌毒能力,叶片、茎和根系的生物量均有增加;而对锌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的生长没有显著性影响。外加柠檬酸、草酸或柠檬酸+草酸,锌超积累生态型根系Zn含量显著增加,但叶片和茎组织中Zn含量无明显变化;而非超积累生态型叶片、茎和根系Zn含量均显著增加,尤其是根系Zn含量,与单独Zn处理相比外源有机酸处理增加4~5倍。同样,外加柠檬酸、草酸或柠檬酸+草酸明显提高Zn在非超积累生态型根系和地上部的积累量,且对地上部Zn积累量的促进程度大于根部;柠檬酸的促进作用又比草酸及2种酸混合处理高1倍。然而,有机酸处理对Zn超积累生态型根系Zn积累量有所增加,但对叶片和茎中Zn积累量无影响。叶片和茎中水溶态Zn含量也受外源有机酸的影响,2种生态型叶片、茎中水溶态Zn含量均受有机酸处理而提高。Zn超积累生态型叶片和茎中水溶态Zn含量占总Zn含量比例也受有机酸处理而增大,但非超积累生态型则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柠檬酸和草酸可能作为其Zn吸收的配基,促进根系对Zn吸收与积累,叶片和茎中的Zn可能与可溶性有机化合物或无机盐结合。  相似文献   

17.
EMS 处理甘蔗愈伤组织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组培甘蔗愈伤组织细胞诱变育种结果表明:处理细胞再生植株主要农艺性状:株高、茎径、锤度经 X~2分析明显偏离正常常态分布,较供体和织培苗差异显著。变异大多数朝不利方向发展,少数植株有选种价值。经 R_3代选择,从1536株诱变株中获得2个比较好的高产高糖突变株系。试验说明:EMS 诱变处理甘蔗愈伤组织可作为一种甘蔗育种手段加以利用。其最佳浓度为0.1%处理24小时。  相似文献   

18.
施加外源乙烯时机对MA贮藏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改善桃果实低温贮藏期间品质降低情况,探讨了大久保桃果实在低温条件下自发气调(MA)贮藏期间,不同时间(0、15和30 d)加入外源乙烯处理(50~80 μL/L)的效果,测定在贮藏期间及20℃下回温3 d后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腐烂指数、可滴定酸(TA)、总糖、维生素C(Vc)的含量。结果表明,在0℃下MA贮藏15、30 d加入外源乙烯处理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质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桃果实的腐烂率。同时15 d时加入外源乙烯处理还能较好地保持总糖和Vc含量,但对可滴定酸的影响与其他MA处理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MA贮藏大久保桃果实在第15天进行外源乙烯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以夏季山药藤条作为试验材料,研究生长调节剂NAA(浓度100, 150, 200 mg·L~(-1))和IBA(浓度50, 100, 150 mg·L~(-1))溶液浸泡山药藤条3 h,生根粉(2, 3, 4 mg·mL~(-1))溶液浸泡山药藤条5 h对山药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山药藤条的生根率、成活率、总根长等各项数据随着NAA和IBA溶液浓度降低而升高,其中浓度为50 mg·L~(-1)的IBA溶液处理的山药藤条生根率最高,为28.3%,而其他处理,即NAA(浓度200, 150, 100 mg·L~(-1))和IBA(浓度150, 100 mg·L~(-1))溶液因浓度太高,生根被抑制,扦插生根效果欠佳,为5.0%~21.6%,低于清水对照;2)用浓度为3 mg·mL~(-1)的生根粉溶液浸泡5 h的藤条生根率、成活率最好,而用浓度为2 mg·mL~(-1)和4 mg·mL~(-1)的生根粉溶液浸泡的藤条生根率相对较低,但也高于清水处理,表明生根粉溶液浸泡能促进山药藤条生根。  相似文献   

20.
采用灭菌土培、非灭菌土培、田间蔬菜种植、添加外源降解菌土培试验研究了土壤中双氰胺(DCD)降解及与降解菌的关系。结果显示,不论是单施DCD、尿素配施DCD,还是碳酸氢铵配施DCD的土壤,灭菌处理的土壤中DCD半衰期分别比不灭菌处理的长13.56、5.79、14.51d。降解菌生长期间,降解菌总量(x)与DCD降解呈显著正相关,拟合的线性方程为y=3.1841x-2.5452,r=0.9752。外源DCD降解真菌可在灭菌土壤中定殖并有效降解DCD,培养15d后,U+DCD+DCD降解菌处理土壤中DCD降解真菌的数量增加至36.40×105cfu,且DCD含量极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土壤中DCD降解与降解菌关系极为密切,添加外源真菌加速了土壤中DCD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