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决两熟制棉花晚熟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棉两熟的耕作制度在南方棉区已经普及,近年在北方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前争取粮棉双丰收,解决粮棉争地矛盾,发展棉花生产的主要途径。仅冀、鲁、豫三省麦棉两熟面积接近2000万亩,占棉田面积的40%以上,其中河南省发展最快,已超过棉田面积  相似文献   

2.
稻棉轮作在浙江余姚一带的栽培历史较久,到目前为止,这种耕作制度已发展到钱塘江两岸、东南沿海和金衢盆地,面积四十多万亩,占全省棉田面积的三分之一。七十年代以来,稻棉轮作区由于普遍推广塑膜育苗移栽,解决了稻棉两熟之间争劳力、争季节和争土地的矛盾。促进了粮棉生产的发展,同时也形成了一套以育苗移栽为  相似文献   

3.
(一) 麦棉套种是耕作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它改变了北方棉区传统的棉花一年一熟制为小麦棉花套种两熟制。较为合理地解决了棉区粮棉争地的矛盾,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值,增加了经济收入,开辟了向生产深度和广度进军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1 麦棉两熟大套行的发展鲁西南地区既是棉产区,也是粮产区。80年代初试行麦棉耕作制度,至90年代初两熟面积占到棉田总面积的近80%,基本解决了粮棉争地矛盾。但是,在麦棉两熟的迅速发展中,也一直存在着晚发晚熟、棉花产量低而不稳、原棉品质差的问题。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荷泽地区提出大力发展大套行地膜棉。2 大套行地膜棉的优越性麦棉两熟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棉为主,粮棉并举,以粮保棉,以棉促粮,达到粮棉双扩双增。以荷泽地区为例,要发展20万公顷大套行地膜棉,需要在1994年已有10万公顷大套行地膜棉的基础上,分别改6.67万公顷麦田小套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自1957年建所以来,至今已培育出棉花品种57个,均用“中棉所+序号”命名。“中棉所”系列棉花品种,具有高效、广适、兼抗或多抗的特性,分别适合我国不同棉区和不同耕作制度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初期,生产上中棉所品种的种植面积占全国总植棉面积的近50%,对我国的棉花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1早熟性育种解决粮棉争地的矛盾黄淮海平原是我国主要麦棉产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粮棉争地矛盾十分突出,限制了棉花生产的发展。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适宜麦棉两熟栽培的早熟、丰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0号是…  相似文献   

6.
绿盲椿Lygus Iucorum Meyer—Dur是沿海棉区棉花苗期和蕾期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塑膜育苗移栽棉的普及和地膜棉的推广,冬绿肥的扩大种植以及粮棉绿肥耕作制度的逐步形成,其发生情况更为复杂,危害日趋严重,常年发生危害面积在50%以上。现就其在沿海棉区发生危害规律和防治策略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稻棉连作     
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指引下,为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夺取粮棉双高产探索门路,我站从1973年开始进行水稻、棉花连作栽培试验。三年试验结果证明,稻棉连作是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的栽培制度。它对于解决粮棉争地的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夺取粮棉双丰收提供了新的门路,尤其是在人多地少,上少田多的地区更是发展棉花生产的有效途径。一、试验方法及管理过程品种选择:水稻为广陆矮4号,棉花为岱红岱。试验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等。水  相似文献   

8.
改革耕作制度,实行麦棉两熟,解决粮棉争地矛盾,实行粮棉双增产是今后发展棉花生产的根本方向。但是,保密度、促早发、争早熟、夺高产是当前麦套夏棉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1、选择最佳播期,确保适期播种。夏棉生育期较短,能否适期播种对产量、品质影响很大。播种过早,共生期长,难保苗,烂铃多,早衰重,产量低;播种过晚,贪青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是全国生产粮棉的大省。近数年来,为缓解粮棉争地的矛盾,麦棉两熟面积发展较快,1989年为689万亩,占棉田面积的三分之一,比1978年的89万亩增长了8  相似文献   

10.
常德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大,但经济效益不高,耕作制度单一,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现将我区几种耕作制度的发展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关中棉区适宜发展早熟棉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中棉区位于黄河流域棉区的西部边缘,棉花生育期的主要生态条件是春季少雨低温,伏旱,秋季阴雨,恰与棉花播种保苗、开花成铃、成熟吐絮三个关键时期相吻合,是限制该区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棉、麦轮作制是关中棉区长期来形成并相对稳定的耕作制度,解决好二者争季的矛盾,协调粮棉面积,是增加产量的基本方法之一。进入80年代以来,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巨野县麦田套种夏棉,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经过几年来的摸索改进,已实现了小麦亩产200~300公斤,比纯作麦田产量不减,每亩再收50~60公斤皮棉。这项耕作制度的改革,使麦棉两大优势作物都得到了发展,有效地缓解了粮棉争地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麦棉套种是协调粮棉争地矛盾,实现粮棉双丰收,提高田间总体经济效益的一项有力的技术措施。多年来,经过科研单位进一步试验研究、技术更新、措施配套,粮棉产量得到了提高,面积逐年扩大,关中棉区麦棉套种已发展到2.7万公顷。陕西省棉花研究  相似文献   

14.
合理的耕作制度,是调整农业生产内部结构、改良土壤、实现高效率低消耗、加速物质循环的重要基础。我省在研究和实施豆—稻耕作制度中,已由小面积的试验发展到大面积示范推广,颇受群众欢迎,为当前改革耕作制度、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一项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一、棉田套种绿豆的效果1、有利于扩大或稳定棉花种植面积。我区是粮棉高产区,粮棉争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此,推广了棉田套种绿豆,在棉花单产不减少的情况下,不但增收绿豆,提高单位面积棉田的经济效益,而且能缓解粮棉争地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1973年以来,我们公社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大胆进行耕作制度革命。在棉花生产中,打破陈规旧套,变麦田空幅直播为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取得初步成绩,为夺取粮棉双高产闯出了新路子。通过五年来的实践,我们感到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好处很多,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首先,有利于解决粮棉争茬口的矛盾。我们公社地少人多,是粮棉夹种地区。过去,一直是麦稻、麦棉两熟制耕作。1970年开始,大面积扩大三熟制,使粮食大幅度增产。但是,由于耕作  相似文献   

17.
南方两熟棉区地膜棉,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两省沿海棉区;湖北省的鄂北岗地;四川省的丘陵棉区以及安徽省的淮北地区等。耕作制度系属粮棉两熟地区(部分一熟棉田),其种植方式主要有棉麦(大、小麦),棉油(油菜),棉豆(蚕豆)等。南方两熟棉区地膜棉虽然起步较迟,但发展比较  相似文献   

18.
滑县地处豫北平原,常年植棉30万亩,是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1983年以来,为了充分利用热水土资源,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收增值的目的,从改革耕作制度入手,将原来的一年一熟和部分二年三熟改为麦棉两熟,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粮棉产  相似文献   

19.
袁勇  黄静忠 《江西棉花》2001,23(1):31-33
棉田立体种植是以提高种植业综合效益为核心而发展起来的新种植体系,是旱粮棉区的 高效耕作制度。这一耕作制度的开发应用,对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大幅度提高土地 产出率和种植业整体效益发挥了很大作用。   如东县兵房镇棉田立体种植已经历15年左右的历史,常年1800公顷棉田都立体种植。主 要种植模式有6种类型:①蔬菜(蒜头、青蒜、 鲜食蚕豆、日本大叶波菜、马铃薯等)或大麦 或油菜/西瓜/棉花;②蕃茄/棉花;③豇豆/棉花/秋蕃茄;④棉花/山鹰椒;⑤糯玉米/棉花 ;⑥棉花/花生。这几种类型的经济效益均较高,一般是纯棉花的1.4~3.5倍。经反复试 验总结,不断丰富完善了每一模式的栽培技术,基本形成了旱粮棉区立体种植栽培技术体系 。  相似文献   

20.
一、麦棉两熟的现状麦棉两熟是缓解粮棉争地矛盾,实现粮棉双增产,提高植棉整体效益的种植制度。1987年以来,两熟面积不断发展,据张习桥乡调查,麦棉两熟亩产小麦290公斤,子棉260公斤,亩纯收益891元。而两熟粮食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