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一、牛感染皮蝇情况:1983年3月初至中旬,对不同年龄、性别的牛分别作了第三期幼虫瘤疱触摸调查,其结果如下: 1.感染情况:共检查500头,查出阳性牛340头,感染率为68%,查出瘤疱2,892个,平均感染强度8.51个,感染范围0—77个。 2.瘤疱寄生部位:据340头阳性牛及2,892个瘤疱数统计,依次为背部1,688  相似文献   

2.
对大通县近几年牛皮蝇病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对牛皮蝇病防治效果进行了考核,在2006年三、五月份共调查牛1155头,其中已防治牛923头,未防治牛232头,在从防治效果来看,整个三、五月份的感染率为17,3%,平均瘤疱数为1.4个,其中已防治牛的感染率为9.9%,平均瘤疱数为0.48个,未防治牛的感染率为46.6%,平均瘤疱数为2.3个,幼年牛的感染率高,牛皮蝇感染与地区、饲养方式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牛背部瘤疱计数法,对玉树地区未防治牛牛皮蝇进行检查,未防治牛感染率为60.33%,平均感染强度4.7个,其中:犊牛感染率73%,平均感染强度8.38个;幼年牛感染率75%,平均感染强度5.09个;成年牛感染率33%,平均感染强度1.92个。同时检查防治牛皮蝇感染情况,防治组的平均感染率下降了92.81%,平均感染强度下降98.51%。同时,对今后的牛皮蝇病防治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背部触摸法对天峻县新源镇某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牦牛进行了皮蝇蛆感染情况调查。共检查牦牛185头,检出感染牛156头、感染率84.32%,瘤疱数共2021个,平均感染强度12.96个。结果表明该社牦牛皮蝇蛆感染严重,应及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
采用触摸皮蝇瘤疱的方法,在3,5月份共调查牦牛440头,其中防治组牛300头,感染34头,感染率11.33%,平均感染强度2.26;未防治组牛140头,感染41头,感染率29.3%,平均感染强度3.95。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青海省海晏县牛皮蝇蛆的感染情况,巩固海晏县牛皮蝇蛆病的防治效果,近年来通过手触摸牛颈、肩、背腰、臀等部位皮下瘤疱和虫孔的方法,对牛皮蝇蛆感染情况与防治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海晏县各地均有感染,自然感染率最高达到了97.56%,感染强度达11.55个,犊牛感染率最高,幼牛次之,成年牛最低。经药物防治后,牛群牛皮蝇蛆的感染率大大降低,甚至可降到零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正>牛皮蝇病是牛皮蝇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感染后就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牦牛生产性能。为及时掌握本地区牛皮蝇病的感染情况,进一步巩固共和县牛皮蝇病防治效果,加大用阿维菌素的防治力度,笔者于2014年3~4月份对本县江西沟和倒淌河2个乡镇放牧的牦牛牛皮蝇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触摸牦牛背部皮蝇瘤疱的方法,共调查牦牛400头,其中防治牛288头,感染28头,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3~5月份采用触摸牦牛背部皮蝇瘤疱的方法调查牦牛400头,其中防治牛288头,感染28头,感染率9.72%,平均感染强度2.55;未防治牛112头,感染32头,感染率28.57%,平均感染强度4.25。牛皮蝇病是牛皮蝇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感染后就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牦牛生产性能。为及时掌握本地区牛皮蝇病的感染情况,进一步巩固共和县牛皮蝇病防治效果,加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牛皮蝇病防治后的经济效益问题,我们于今年三月在玉树县结隆乡措桑大队进行了防治牛与未防治牛的对比考核。一、考核方法试验组(治疗牛)和对照组(未治疗牛)均在同一放牧地随机抽取,年龄一致。 1.触摸瘤疱:检查1岁、2—3岁、4—5岁、6—7岁和8岁以上牛各30头以上,以颈、肩胛、脊背两侧、腰、臀等部位无瘤疱者为阴性。  相似文献   

10.
对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海拔2 800 m以上的荒漠、半荒漠、沼泽草场放牧的牛、羊同盘吸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用解剖法对牛、羊瘤胃解剖,获取虫体,结果同盘吸虫牛、羊感染率分别为45%和78.33%。  相似文献   

11.
牦牛皮蝇病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牛蝇净、蝇敌合剂、敌百虫、倍硫磷微胶襄、林丹,经过一系列防治牦牛皮蝇病试验后,得出9~10月牛背部一次泼淋,试验牛的感染率、感染强度由对照牛的67.26%和5.2个瘤疱,牛蝇净(20~30mg/kg)下降为10.20~8.47%和0.51~0.26,蝇敌合剂(60~70mg/kg)下降为25.08%和0.62,敌百虫(100~150mg/kg)下降为17.54~25.76%和0.27~0.88。用牛蝇净已防治牦牛1万多头,未发生事故。此法容易掌握,不需抓牛,牧民可在挡绳上施药,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适于牧区使用。  相似文献   

12.
用0.5mL剂量伊维菌素注射剂对幼年牦牛和成年牦牛在11月份注射驱除牛皮蝇蛆,结果,幼年组牦牛实验结果,注射组感染率17.62%,瘤疱数67个,平均强度0.29%;未注射组感染率55.26%,瘤疱数196个,平均强度1.72%;感染率未注射组比注射组高37.64%,瘤疱数多129个,平均强度高1.43%。成年组牦牛实验结果,注射组感染率23.8%,瘤疱数15个,平均强度0.36%;未注射组感染率39.39%,瘤疱数32个,平均强度0.97%;感染率未注射组比注射组高15.59%,瘤疱数多17个,平均强度高0.61%。  相似文献   

13.
采用触摸黄牛背部皮蝇瘤疱的方法,共调查黄牛40头,感染10头,感染率25%,平均感染强度5.1个。收集的皮蝇蛆三期幼虫,据形态观察结果全部为牛皮蝇蛆。  相似文献   

14.
牦牛皮蝇蛆病的流行病学与危害调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临床触摸背部皮下瘤疱和皮肤虫孔的方法,检查牦牛皮蝇幼虫感染情况,近30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未经防治牦牛皮蝇幼虫感染率为50.4%~93.3%,严重地区高达100%,感染强度2.92~20.98个;剖杀检查牦牛皮蝇蛆,感染率为75%~100%,感染强度0~315条。调查牛皮蝇蛆病对牦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同期比较在冬春季枯草期感染牛比未感染牛体重下降10%~15%,泌乳牛产奶量降低10%~20%,90%~100%的牛皮带有不同程度的“虻斑”和“虻眼”,20%~30%的牛皮无法利用。对牦牛饲养业和制革工业造成了严重危害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乌兰县牛皮蝇病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3年3月23日—4月8日和4月27日—5月17日对本县具有代表性的高山、亚高山、荒漠及半荒漠地区的宗务隆、茶卡和戈壁等三个公社的部分生产队,分次用触摸虫瘤的方法检查了黄牛、牦牛感染皮蝇幼虫情况,结果是: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甚至不同个体的牛对牛乳头状瘤病毒(BPV)的敏感性不同,有些牛呈现较强的抵抗力,甚至人工感染后也不发病。本病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感染直接发病,昆虫也有可能传播本病。瘤体一般可自动消失,康复牛在1~2年内对同型病毒再感染具有免疫性。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目前,BPV至少有6个型,其中1、2和5型属纤维状瘤病毒。3、4和6型为真性上皮乳头状瘤病毒。  相似文献   

17.
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牦牛皮蝇蛆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应用0.5%伊维菌素浇泼剂,10月中下旬每头牛100kg体重分别按1ml、2ml用量,沿背中线皮肤一次浇泼给药,翌年3月、5月份检查防治效果。结果:感染率、感染强度由对照组牛的86.2%和5.24(0—24)个虫体(瘤疱),均下降为0,有效率达100%;按0.1ml/kg bw、0.15ml/kg bw、0.2ml/kg bw剂量给药牦牛均可耐受。试验证明:伊维菌素浇泼剂防治牦牛皮蝇蛆病效果好,用量小,给药方便,毒副作用小,安全范围大,适宜各地推广。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中旬采用阿维菌素泼背剂对462头牦牛,分为两组进行牛皮蝇蛆病防治试验,并于2009年4月进行了防治效果考核,结果显示:试验组牦牛感染率为零,防治效果达100%;对照组166头牦牛中感染97头,感染率58.43%.平均感染强度6.70个瘤疱.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0月中旬采用阿维菌素泼背剂对574头牦牛,分为两组进行牛皮蝇蛆防治试验,并于2010年4月进行了防治效果考核,结果显示:试验组牦牛感染率为零,防治效果达100%;对照组119头牦牛中感染92头,感染率77.31%,平均感染强度10.89个瘤疱。  相似文献   

20.
红旗公社位于循化县西部黄河沿岸,海拔1870.3米,年平均温度8.6℃、降雨量266.4毫米,无霜期197天。1983年3月和4月,对阿河滩、繁殖场、团结等三个大队的361头牛的皮蝇蚴两次触摸背部瘤疱数,统计了感染率、感染强度,每次挤出部分虫体供作鉴定,并对皮蝇蚴感染与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