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05年6月,针对玉米粗缩病重发形势,为寻求控制玉米粗缩病的有效药剂,笔者在小麦茬玉米田里做了玉米粗缩病药剂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玉米粗缩病是由粗缩病毒引起的玉米病毒病,每年在不同的地区都有发生,造成玉米减产。通过调查观察,总结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的方法,为玉米粗缩病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玉米粗缩病对夏玉米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防治玉米粗缩病是夏玉米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对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选择抗病品种、适当晚播防治效果较好.药剂有一定的防效,但应当以防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山东省玉米粗缩病流行强度不同地区药剂有效防治。[方法]该研究在山东省玉米粗缩病流行强度不同地区,分别进行了玉米苗期病毒抑制剂类农药单施和与其它药剂复合施用的防治效果。[结果]同一施药方式,在玉米粗缩病重发区和轻发区,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病毒抑制剂类药剂在玉米粗缩病轻发区单施,即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为76.59%,增产率158.21%,而在该病重发区,单施病毒抑制剂类药剂防效和增产率都很差;病毒抑制剂类药剂与其它类药剂复合施用时,在病害重发区,最高防效达71.38%,由绝产转为有一定经济产量。[结论]对玉米粗缩病轻重不同的地区,应因地制宜采取有所区别的施药方式,该病害的药剂防治才会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玉米粗缩病(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简称MRDD)是由灰飞虱(I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传播的一种病毒病,是玉米种植区分布广、危害非常严重的一种病害。近年来有加重趋势,且连年持续发生,这给玉米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该病的发生与玉米播期、品种及药剂防治有关。试验表明,仅靠现有玉米品种的抗病能力,不能防止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仅靠调整播期,也不能根治粗缩病,推迟玉米播种期虽可避开灰飞虱迁飞危害高峰,从而降低玉米粗缩病发生机率,但易造成玉米晚熟而减产;单靠杀虫剂、病毒剂,现在还没一种特效药剂能使玉米免受粗缩病危害。因此,选用合适品种,适当调整播期,并结合药剂防治是防治玉米粗缩病的关键措施,将这些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是生产上必须解决的问题。本试验在品种、播期、药剂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首次采用正交优化设计试验,以探讨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文章详细阐述了山东省东平县玉米粗缩病和灰飞虱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发生原因,以及玉米粗缩病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科学分析了玉米粗缩病发生与灰飞虱发生的关系,以及玉米粗缩病在不同品种间发生情况,提出调整玉米播期、化学药剂防治传毒昆虫和防治技术的示范应用与大面积推广等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7.
选用生产上常用的防治玉米粗缩病的药剂,对玉米种子进行播前拌种,分别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进行粗缩病发病株率调查,筛选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结果表明,用吡虫啉种衣剂(7%)8 g+30 g水,拌1 kg种子,防治效果最显著,粗缩病发病率仅为2.93%,防效达83.4%;其次是用艾克顿3.3 g+6.7 g水,拌1 kg种子,发病率为6.86%,防效为60.9%。这两种方法可在玉米粗缩病多发区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特点,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配合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玉米粗缩病的流行发生。总体讲就是:选种抗病品种,适时播种,科学施肥,合理灌水,及时除草,再结合一定的药剂防治,可以显著减轻发病。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控制玉米粗缩病的危害发生,为类似地区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简述了冠县玉米粗缩病发生症状、发生特点;分析了近几年该病重发的原因;提出了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着重抓好药剂包衣、清除杂草、田间管理、苗期专业化防治等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玉米粗缩病也称玉米条纹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玉米粗缩病危害超过其它任何一种玉米病害,严重影响玉米产量。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区域的个别地块已经发现了此病,田间调查发病率在10%~20%,严重地块达到30%。发病后及时用药剂防治能有效控制病情蔓延,缓解病情减轻病害  相似文献   

11.
玉米粗缩病发生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时济宁玉米粗缩病发生情况进行大面积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玉米粗缩病发病原因与播期、品种等因素有关;并对其危害损失率进行了测定,利用直线回归方法计算的病株率(X1)与单产(Y)为负相关,其方程式为:Y=634.433794—5.365686960X1。提出了清除杂草、调整播期、药剂防治传毒昆虫灰飞虱等防控玉米粗缩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状况与分布、发病症状与病原、感染植株后的生理变化等方面论述了该病研究现状和进展;从抗性品种选育、合理播种期、栽培管理措施及化学药剂防治等方面分析并总结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阳谷县是玉米种植大县,但近年来随着玉米粗缩病的大面积发生,玉米产量不断降低。该文结合阳谷县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情况,总结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指导广大农民防治玉米粗缩病。  相似文献   

14.
丽江玉米粗缩病是由白脊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近几年来,此病害继续蔓延,为害面积扩大,并日趋严重。经过3a调查,初步总结出玉米粗缩病在丽江的发生规律,分析了其流行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发病特点,提出调整播期、加强管理、清除杂草和药剂防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玉米粗缩病的症状,分析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病因素,并提出了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近些年来,玉米种植区玉米粗缩病发病面积一直上升,危害逐年加重,成为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近些年对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了解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原因,并找到了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玉米是中国重要的农作物,而玉米粗缩病是对玉米有着毁灭性的玉米病毒,玉米一旦发病,难以治理,严重的可能会造成绝收。为了防止玉米田粗缩病的发生,我们了解到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玉米病毒病。一、发生因素  相似文献   

17.
阐述玉米粗缩病的症状,分析玉米粗缩病的发病因素,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科学防治玉米粗缩病。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玉米粗缩病的症状,分析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病因素,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科学防治玉米粗缩病。  相似文献   

19.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的一种病毒病害,玉米一旦感染粗缩病毒很难根治。本文总结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症状及发病规律,并提出了控制措施,以其为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该文阐述了玉米粗缩病在丘陵山地发生的主要原因,又通过药剂研究、田间试验等,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