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于1985~1986年间进行了两批公鸡阉割试验,一批是用性成熟的公鸡,体重1公斤以上,4~6月龄,阉割后集中管理;另一批是用生长期小公鸡,体重0.75公斤以上,2~4月龄。两批试验都是面向群众,在13个乡镇的150个养殖户中进行。两批共用试验鸡800只,其中性成熟公鸡260只,生长期小公鸡540只,成功率达90%。公鸡睾丸位于腹腔内肾脏的前方,其位置相当于最后两肋骨处,两侧睾丸相隔约0.5~1厘米,主动脉和后腔静脉居于其间。6月龄以上的公鸡,这些血管很发达,常因阉  相似文献   

2.
阉鸡新方法     
公鸩阉割后长肉快,投喂中药可达到阉割增重的目的,方法是:0.5公斤以上的公鸡,每只喂给15粒五味子和白胡椒;0.3—0.4公斤的公鸡喂13粒五味子和12粒白胡椒,两种药一次喂给。服药后公鸡精神正  相似文献   

3.
1仔鸡公母的鉴别方法仔公鸡声音粗哑、行动快捷,体格较大,外形结实,头大、颈粗、冠厚润而缺刻较深,肉髯及鸡冠呈鲜红色,背部宽阔,羽毛生长缓慢,脚胫粗大,尾部有箭毛为特征。而仔母鸡声音尖锐、行动较慢,体格较小,外形清秀,头颈细小,冠小,呈淡红色,背部较窄,羽毛生长较快,脚胫细短。2阉割的适当时期阉割公鸡首先要掌握的就是阉割时期,一般以公鸡开始啼叫时较适宜。此时鸡龄约45-90d,体重约0.25-0.50kg。超过90d以上的公鸡阉割操作较困难.180d以上的公鸡阉割时常因出血过多而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4.
防止公鸡阉割后出血过多的方法公鸡饲养到一定日龄,可以进行阉割。公鸡问割后,一可提高饲料利用率;二是公鸡育肥后肉质鲜美。但阉割后的鸡往往因出血过多影响身体的恢复,甚至死亡。笔者介绍如下方法,可防止公鸡阉割后出血过多。一、在手术前2—3天,给待阉公鸡喂禽...  相似文献   

5.
农户饲养的仔公鸡,通常请兽医阉割后育肥出售,手术后鸡会停止一段时间的生长,有时难免不发生死鸡,阉后育肥时间长,消耗饲料多,影响养鸡经济效益。采取公鸡不阉快速育肥,可提前出笼,缩短养期,提高经济效益。方法如下: 一、实行笼养。仔公鸡一般在40—50日龄体重350—450克,可3—5只关一笼,这时的仔公鸡生长旺盛,发育快,抗病力强,死亡率低。实行笼养,便于管理,有利快速增重。据试验,在同等饲料营养水平下,笼养比散养仔公鸡增重高40%。  相似文献   

6.
公鸡不同日龄去势的增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势公鸡增重快,肉质鲜嫩味美。为选择最佳去势日龄,笔者进行了不同日龄公鸡去势的增重试验。选择2—4月龄公鸡各30只分2组,每组中20只去势,10只不去势,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于5月龄全部称重,去势鸡宰杀测定,并观察睾丸消失情况。结果2月龄20只去势鸡平均体重3.1kg,10只  相似文献   

7.
边鸡不同杂交组合的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边鸡作为母本,引进快长麻鸡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配套,组成包括亲本在内的6个组合,观测边鸡纯系及其试验组F1代体重变化、饲料转化率,测定试验组F1代的屠宰性能,以此探究试验组F1代在生长发育及屠宰性能等方面的杂交优势,为筛选出适合北方市场推广的优质边鸡肉用配套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F1代公鸡70日龄体重(1 478.79 g)、母鸡90日龄(1 548.62 g)达到最佳上市体重,符合试验设计要求。试验组F1代70日龄公鸡体重极显著高于边鸡纯繁系70日龄公鸡体重,试验组F1代90日龄母鸡体重极显著高于边鸡纯繁系90日龄母鸡体重;试验Ⅰ、Ⅱ、Ⅲ组70日龄的料重比比对照1、2、3组分别低0.25、0.38、0.17,饲料利用率有所提高,饲料消耗降低;此外,试验组F1代公鸡的屠宰率在90%以上,母鸡屠宰率在85%以上,公母鸡的全净膛率均在65%以上,肉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宁都黄鸡的特点是体型小、外貌美丽,具毛黄、脚黄、嘴黄三大特点。公鸡呈金黄色,体躯矮小,成年公鸡体重1.5~2公斤;成年母鸡1.25公斤左右,成熟早,母鸡105~110日龄显红冠;商品鸡110~120日龄出笼,体重1.25公斤,料重比3.5~3.8:1;种母鸡130天开始有30%产蛋,种鸡年产蛋量110枚左右。性情温顺,抗病力强,生长快,瘦肉率高,人工受精率90%以上,受精孵化率95%。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间传统的公鸡阉割术有两种。1.右侧叠开刀法:切口的位置有两处,即右侧最后肋间隙和右侧肷部。阉割3—4月龄,体重0.5—1斤左右的公鸡。该法速度快,效果确实,但术前须禁食半天,术后影响食欲,尚需一套阉割器械。  相似文献   

10.
Ⅰ.粤黄鸡102品系是从粤黄鸡(即原来的石岐杂鸡)中通过家系选育和强化选择等方法培育成功的纯系鸡种。其体型外貌与石岐杂鸡一致,外型三黄,早熟,抗逆性强,肉质鲜美,鸡味浓郁。其成公鸡体重2.5公斤,母鸡1.99公斤,500日龄产蛋量131个,蛋重52.2克。小公鸡饲养80~90日龄体重可达1.4~1.8公斤;小母鸡饲养90~100日龄体重可达1.3~1.6公斤。生长发育整齐,商品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中兽医学杂志》2004,(1):32-32
在鸡的饲养中 ,一般只对公鸡进行阉割 ,俗称“阉鸡”。公鸡经阉割后 ,从外貌和生理上就失去雄性 ,但生长更快 ,肉质更好。其实母鸡也可以阉割 ,即手术摘除母鸡的卵巢 ,这样母鸡就失去雌性 ,不会排卵 (产蛋 ) ,外形上也会发生变化。据报载 ,有人对小母鸡长到 4月龄左右进行阉割 ,而后母鸡从外形上开始“变性” ,头尾长成公鸡的特征 ,但身上的毛则是母鸡特有的短毛 ,体重可达 3~ 4kg。据称 ,这种鸡既有观赏价值也有食用价值 ,鸡肉中的氨基酸、蛋白质等含量高于普通母鸡 6倍。肉味鲜美。市场销售价也远高于普通母鸡。阉割母鸡可提高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对标准品种的肉鸡,因为生长期短,不适合阉割。但在土鸡和土杂鸡的饲养过程中,许多地区有将公鸡进行阉割后饲养的习惯。其目的是使鸡生长更快,肉质更佳。本试验通过阉割与未阉割公鸡的饲养  相似文献   

13.
以温氏集团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402品系"为素材,研究阉割对公鸡生长、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05日龄时,阉割公鸡比非阉割公鸡体重高230 g,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而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阉割与非阉割公鸡差异不显著(P0.05);皮脂厚度、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阉割公鸡极显著高于非阉割公鸡(P0.01);阉割公鸡的肌内脂肪含量为3.21%,非阉割公鸡的肌内脂肪含量为2.62%,两者差异显著(P0.01);而在肌肉含水率方面,阉割与非阉割公鸡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100日龄左右适于阉割的本地三黄鸡,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请一名阉鸡师傅负责阉割,试验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待阉公鸡735只,随机分成试验和对照组,试验组375只,对照组360只,第二次待阉公鸡501只,试验组382只,对照组119只,两次试验组的公鸡都在阉割前12小时分别每只喂服广州侨光制药厂生产的盐酸氯丙嗪片二分之一片(12毫克),然后分别记录试验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用GnRH抗原对10日龄、17日龄公鸡人工免疫2次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各日龄鸡冠的体积小于对照组。其中90日龄实验组的鸡冠体积与对照组差异显著(F.>F0.05);从31日龄到120日龄实验组的鸡体重大于对照组,其中60日龄、90日龄鸡体重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F.>F0.05)。结果表明:用GnRH免疫去势公鸡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问 我经常阉鸡,但夹生和死亡(含当场死亡)都比较多,请问有何方法可避免夹生和减少死亡?(吴水才  广西贵港市湛江镇)答 关于鸡的睾丸阉不净问题,本刊2000.16(4),已作详细解答,请你参考。至于公鸡经阉割后死亡率高乃因出血过多所致。对此我们建议:①公鸡阉割前12小时不喂料只给饮水,以减少肠道内容物,便于阉割;②公鸡阉割前两周须补喂维生素K,防止阉割时出血过多;③选择天气睛朗的日子,在明亮的地方进行阉鸡,手术完毕须关笼静养3—5天。④鸡龄应适时,一般在开啼前进行,太大、太老的公鸡睾丸较大,血管较粗,容易在阉后出血死亡关于阉鸡的问…  相似文献   

17.
浅谈母猪阉割术的具体操作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阉割母猪的方法很多,但一般说来分两类,即大挑花(月龄5个月,体重25公斤左右,发一次情)和小挑花(日龄50天,体重8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8.
儋州鸡体重和体尺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儋州鸡早期选育日龄以及体尺性状和体重间的内在联系,试验分别对70日龄和90日龄儋州鸡体重、体尺进行了测定,并采用SAS 9.0软件对体重、体尺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儋州鸡公鸡体重、体尺指标均极显著高于母鸡;公母鸡体重的变异系数较大,选育潜力大。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儋州鸡8个体重、体尺指标综合成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1.01%;早期选育综合评价,90日龄优于70日龄。90日龄儋州鸡体尺与体重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体斜长和胫围是影响公鸡体重的主要体尺性状,胫长和胫围是影响母鸡体重的主要体尺性状。  相似文献   

19.
公鸡阉割后,性情温顺,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体形大,羽毛变得更美观,一般经过10个月饲养可达6 kg以上,经观测,在同一群鸡中,在相同的环境下,用同一种饲料饲养,阉割的公鸡生长速度是一般公鸡的2倍,在市场上的价值可达32元/kg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在养鸡业中创名、特、优产品,值得  相似文献   

20.
京白Ⅱ、Ⅲ系种鸡生长发育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参照京白鸡饲养管理标准,于1988年9—12月对引入的京白Ⅱ、Ⅲ系鸡进行育雏、育成期生长发育测试。结果表明:3—6周龄公鸡增重慢,母鸡增重快,7—16周龄公鸡增重快,母鸡增重慢;除6周龄Ⅰ系公鸡体重低于标准3%,14周龄后母鸡体重低于标准5%外,两系公母鸡出壳重和3周龄以后体重基本达到或超出标准体重;雏鸡42日龄成活率,Ⅱ系鸡为96.28%,Ⅲ系鸡94.61%,达到该品种原产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