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鸡小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4.
猪耶尔辛氏菌小肠结肠炎由耶尔辛氏菌感染所引起,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育肥猪感染为主,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感染猪表现持续性腹泻,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以及结肠充血出血,局部出现溃疡;预防本病必须加强环境的净化,饲料中长期加入微生态制剂,通过以菌治菌的方式进行预防;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临床可根据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合理用药;本病人畜共患,一线工作人员应注意加强自我防护。  相似文献   

5.
正耶尔辛氏菌小肠结肠炎是由小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严重威胁着人和动物的健康,阻碍着畜牧业的发展。小肠结肠炎耶尔氏菌,革兰氏阴性,呈球杆状或短杆状,两极浓染,能在常规培养基上生长,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形成大小相似的非乳酸发酵性菌落、不形成芽孢,有鞭毛,具有运动性,能发酵蔗糖,不发酵甘露醇,不能在柠檬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具有荚膜,有黏附性抗原和内毒素。耶尔辛氏菌群耐低温,具有多种血清型,对四环  相似文献   

6.
7.
正耶尔辛氏菌小肠结肠炎是由小肠结炎耶尔辛氏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肠道传染病。猪主要表现为腹泻。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分布地区颇为广泛,在许多地区是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已证实耶尔辛氏菌在动物中贮存宿主很广泛,猪为主要的传染源,通常为隐性感染经过。本病在我国严重威胁人和动物的健康,阻碍畜牧业的发展。本病在公共卫生上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正> 肠结肠炎耶尔辛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简称y.e,下同)系肠杆菌科耶氏菌属一个种,由本菌感染所致的疾病称耶氏菌病(yersiniosis)。此菌的分离始于1933年,1943年曾称Bacteriumenterocliticum,1964年称现名。自六十年代以来,本菌及其所致疾病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迄今已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9.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增菌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利用F1,单因子血清IgG致敏绵羊红细胞,建立了定量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F41黏附素的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经致敏的绵羊红细胞能被F41单因子血清特异性地抑制,且不与ETEC—K88、ETEC—K99、ETEC-987P、致仔猪水肿病大肠埃希氏菌O138、鼠伤寒沙门菌和猪链球菌2型菌液出现交叉反应,其敏感性比甘露糖抵抗血凝反应(MRHA)至少高2^5倍。结果表明,该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生物制品中黏附素含量的定量。  相似文献   

11.
猪瘟间接血凝试验方法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正> 三、与交叉反应有关的抗原抗体性质如上所述,Y·e·o:9与布氏杆菌交叉抗原决定簇均存在于脂多糖的多糖侧链中,但因W—LPS与ph—LPS的化学组成及结构有所不同。故其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学特性等也就不完全相同。在琼脂扩散及其抑制试验中,y·e·o:9 W—LPS与ph—LPS具有共同抗原因子,能形成一条  相似文献   

13.
<正>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又称肠耶新氏菌,简称耶氏菌,为动物肠道寄生菌,引起仔猪腹泻,食欲减少,间歇发作,带有粘液和血液,消瘦,体重减轻。  相似文献   

14.
大熊猫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感染及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熊猫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感染及治疗叶志勇吕文其(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川成都610081)刘新华(重庆动物园,630050)姜文球权洙浣金银规(韩国自然农园动物园)李昌雨(韩国汉城兽医大学)大熊猫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常见病...  相似文献   

15.
用分离白猪的 Y.e.0:9菌株制备抗原接种家兔。证实了 Y.e.0:9菌与布氏杆菌有强烈的交叉反应。测定了不同免疫期抗体消长的规律,10~21天为高峰期,260天消失。  相似文献   

16.
17.
应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技术对西宁市某猪场断奶仔猪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带菌率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60头断奶仔猪粪便中共检出7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阳性率为11.7%(7/60)。致病性试验表明有3株分离菌对小鼠具有致死效应。  相似文献   

18.
用体外法测定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评价七种测定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体外法。用100 株来自不同国家包括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的各种血清型和生物型菌株进行研究。体外法包括自凝试验、依钙试验、吡嗪酰胺酶试验、水杨苷发酵、七叶苷水解、刚果红菌落试验和毒力质粒。本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七种体外法对于鉴定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都是有用的,并表明我们实验室创立的刚果红菌落试验是一种简易和最有效的方法,能测定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毒力以及鉴定单个带质粒的菌落。  相似文献   

19.
利用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的LT-A、ST-1毒素基因和肠沙门菌的iroB基因设计3对引物,建立能同时检测ETEC和肠沙门菌的多重PCR方法。结果:多重PCR扩增出了预计的PCR产物,本方法的特异性为100%、灵敏度达10~10~2CFU/mL,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30份临床可疑腹泻样品进行检测并与生化试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检出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阳性符合率达100%。  相似文献   

20.
利用黏附素单因子血清IgG致敏绵羊红细胞,建立了定量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黏附素抗原的反向间接血凝试验。该试验所用K88、K99、987P和F41单因子血清IgG致敏红细胞的最佳浓度依次为30μg/ml、56μg/ml、28μg/ml和100μg/ml。经交叉试验、抑制试验和敏感性试验证实,该试验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生物制品中黏附素含量的定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