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点比较不同类型杀菌剂防治烂铃病害的效果,明确了不同药剂对棉铃疫病的室内测定结果。在江苏省多种药剂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铜制剂具有良好的保铃效果和较长的残效期,适宜应用于烂铃病害的防治实践。其中以保4及护铃Ⅰ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效,且保4具病虫兼治的效用  相似文献   

2.
对于棉花烂铃的思考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生产上棉花的烂铃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指出在中国棉花烂铃年均可造成几十亿元的损失,已成为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因素.也指出棉花品种的不同对棒花烂铃影响较大.提出了培育抗拦铃品种和研究新的药剂是防治烂铃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省位于长江下游,秋雨多,烂铃重,一般年份烂铃率在10%左右,严重年份达20%以上,对产量、品质有较大影响。为了探讨减少烂铃的损失,我们在1984~1986年组成了棉花烂铃综合防治技术协作组,着重研究了棉花烂铃发生规律及采用不同杀菌剂、采摘黄桃和调节棉花生育期等方法,探索防治烂铃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适合豫南植棉区防治烂铃病的化学药剂,2015年在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开展了5种化学药剂加助剂(新高脂膜)防治棉花烂铃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豫南植棉区棉花成熟期的田间气温低、湿度大的小气候环境下,喷施杀菌剂加助剂(新高脂膜母液)对棉花烂铃病的防治效果在17.06%~34.70%,以250 g/L嘧菌酯悬浮剂+新高脂膜母液处理的防治棉花烂铃效果较好,相对于喷清水(ck1)和空白(ck2)的防效分别为41.35%和34.70%,适宜在豫南植棉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保铃剂防治棉花烂铃试验总结秦久刚,左宜和湖北荆沙市农科所沙市434129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烂铃率常年在15%左右,秋雨多的年份,烂铃率可达20%以上,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品质。蛀铃害虫和多种铃病共同为害是造成棉花烂铃的直接因素。为了兼治蛀铃害虫和多种铃...  相似文献   

6.
棉铃的腐烂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我国棉花由于烂铃所造成的减产损失约为 1 1 %~ 31 %。据 1 999年在河北邯郸测定 ,和健铃比较 ,烂铃铃重减轻 40 .2 % ,皮棉减少 5 2 .7% ,衣分降低2 2 .1 % ,绒长缩短 40 .2 % ,强度降低 48.9%。实行合理的耕作措施 ,如合理密植、合理水肥调控等 ,可减少烂铃发生 ,化学药剂防治烂铃效果明显。据河北省地肥植保研究所试验 ,铃期用波尔多液 ( 1∶ 1∶ 2 0 0 )喷洒两次的烂铃率为 3.7% ,比不喷药的烂铃率降低 60 %以上。单用波尔多液或代森锌也有类似的防治效果。冀南地区宜采用以下措施防治烂铃。1科学…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防治棉花烂铃的技术措施,以棉花品种K836为材料,设去下部4个果枝、行间盖膜、覆盖秸秆、喷杀菌剂、喷落叶剂及常规管理(对照)6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于 2013-2014 年在山东临清比较研究了不同措施对棉花烂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去下部4个果枝、覆盖秸秆和喷杀菌剂3个处理的烂铃数2013年减少了28.1%、36.4%和8.0%,2014年减少了14.9%、30.6%和12.4%。喷落叶剂2013年表现为增加烂铃数和烂铃率,2014年则减少烂铃数和烂铃率,2年的效果不一致。行间盖膜增加了烂铃数,提高了烂铃率。不同处理的2013年籽棉产量基本相当,2014年去下部4个果枝的籽棉产量略有增加,其余几个处理间产量无明显差异。表明,去下部4个果枝、覆盖秸秆和喷杀菌剂皆具有较好的防烂铃效果;喷落叶剂防烂铃效果不稳定,行间盖膜没有防烂铃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淮棉区一般年份烂铃率在 1 0 %左右 ,严重年份达 2 0 %以上 ,控制棉花基部烂铃是保证棉花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化学防治方面尚未有高效药剂情况下 ,采用适时摘除棉株基部两台果枝内围铃 (下称基部铃 )的办法 ,再结合烂铃防治的综合措施 ,对减少烂铃损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基部烂铃发生和摘除依据本地棉花 7月上旬进入开花结铃期 ,到 8月底 ,基部铃的龄期均在 50天以上 ,棉纤维成熟 ,而吐絮则要到 9月中旬前后。从棉纤维成熟到吐絮需1 5天以上 ,此时正是基部烂铃大发生时期。主要原因 :(1 ) 8月中旬到 9月上旬常年为阴雨日 ,棉花上…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区棉花烂铃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烂铃病发生的条件和病因棉花烂铃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烂铃、僵瓣主要是由病虫危害、不利的天气、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等因素造成。病害是造成烂铃、僵瓣的内因,高温高湿的棉田小气候是发病的外因。华北地区8月下旬降雨天数和降雨量是影响烂铃发生的关键因素。在此期间如果有3~5天阴雨天,病害一般就会发生较重。棉田管理粗放,整枝打杈或化控措施不及时,棉株旺长等,均能加重病害的发生。2综合防治措施2.1选择适宜的棉花品种。选择株型较松散,果枝节位较高,烂铃轻的品种。2.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配置株行距,实行宽行密植,以利通风透光,雨后…  相似文献   

10.
全国棉花铃病发生近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棉铃病害在我国南北方棉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危害,局部地区铃病还相当严重。例如四川一般年份烂铃率为20~30%,重病年烂铃率高达40%;辽宁省辽阳、锦州等地区,一般棉田烂铃率为5~10%,个别丰产田烂铃率在20%以上;估计全国棉铃因  相似文献   

11.
在棉花蕾期和开花期喷施不同剂量的蕾果保,并以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在棉花初花期每公顷一次施用蕾果保3L效果最好,可使棉花成铃率提高25.5%、皮棉产量增加33.10%,烂铃率降低54.1%。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棉铃疫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铃病主要表现为烂铃。棉铃感病后全铃烂毁或形成僵瓣 ,一般棉田都有僵瓣花 ,烂铃是棉田极为普遍的病害 ,每年因烂铃损失大量的棉花。河北省常见的烂铃有棉铃疫病、红腐病、红粉病、炭疽病、角斑病等 ,棉铃疫病占的比例最大。1河北省棉铃疫病的发生规律河北省棉区烂铃以棉铃疫病为主 ,通常夏秋少雨比多雨的年份烂铃轻 ,高产田比低产棉田烂铃多。棉田烂铃一般 5 %~ 1 0 %以上 ,在多雨年份 (如2 0 0 3年 )棉株下部 5个果枝都有烂铃 ,达到 30 %以上。烂铃最早始于 7月下旬至 8月上旬 ,8月中下旬达到高峰期 ,9月上旬病情陡降 ,多雨年份 ,9月…  相似文献   

13.
棉花结铃后,经常遭受不良气候和各种病、虫的危害,造成烂铃。我区棉田常年烂铃率为15%左右,雨水多的年份,可高达30%以上。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摸索烂铃发生原因,找出有效的防治办法,我们从1981年以来,对烂铃作了以下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早发棉田采剥黄烂铃的效应初探陈雪平,马刚江苏启东市农业局226200试验在江苏启东市聚阳市棉田进行,地势平坦,棉花长势中等,于8月24日统一摘净黄烂铃后设4个处理,即分别间隔2、4、6、8d采剥一次黄烂铃,各小区面积100m2,重复2次,密度6.3万...  相似文献   

15.
棉花烂铃的原因及防止廖贵,王以明河北唐山市农科所063001单株铃数是棉花产量构成重要因素之一,烂铃多少与产量高低、品质优劣呈显著正相关。造成棉花烂铃的因素很多,除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外,还与病虫危害、结铃期的光温水等气象条件有关。防治烂铃的基础是选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行间覆膜技术防治棉花烂铃病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棉田行间覆膜技术在河北省献县、河间市、曲周县三地开展了棉花烂铃病的防治研究和示范.结果表明,在棉田第一个棉铃成铃之前,利用塑料薄膜完全覆盖棉田行间裸露地面,可以阻止棉花烂铃病原菌由土中向棉铃上传播,有效防烂铃病的发生.在发病初期,对棉花烂铃的防治效果可达70%以上;到发病中后期,防效仍较显著,达到34.0%~54.92%.测产结果表明,行间覆膜比行间不覆膜的棉田每公顷增收子棉418.5 kg,当年每公顷纯增收2641.5元,具有防治棉花烂铃病的潜力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个黄河流域推广种植的棉花审定品种进行田间系统调查和定株观察,评价不同品种对铃病的抗性差异,分析烂铃发生的空间格局和烂铃与枯、黄萎病发生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按照烂铃株率和平均单株烂铃数进行评价,不同品种对铃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但差异显著的品种不多;覆膜春播模式棉田烂铃主要集中在下部果枝的内围节位,所有品种由下向上的第1、2、3果枝烂铃比例在82.14%~100%,由内向外的第1、2、3节位烂铃比例在98.48%~100%;烂铃株率、平均单株烂铃数和烂铃病情指数三者显著正相关;平均单株烂铃数、烂铃病情指数与枯、黄萎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  相似文献   

18.
棉花烂铃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烂铃是棉花生育期间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是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的严重障碍。近年来随着栽培技术的改进,早熟品种的普及推广,以及气候因素的影响,棉花烂铃有逐年加重的趋势。2006年由于邹平县秋季连阴雨天较多,光照不足,造成棉田烂铃严重,产量降低。1棉花烂铃的主要原因1.1病虫危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棉花苗期病害、黄萎病和铃病进行综合防控,明确供试药剂对各种病害的防控效果,以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1%(质量分数,下同)精甲·咯·嘧菌包衣种子对棉花苗病的防治效果为88.5%~96.6%;黄萎病发生初期分别使用99植保和棉萎克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33.6%~59.3%,棉萎克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99植保;铃期分别使用50%多菌灵和75%代森锰锌与高脂膜喷雾防治铃病,前者防治效果优于后者,防治效果最高达54%;上述综合防病措施,可使棉花增产籽棉4.1%~11.9%。该研究可为棉花病害的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棉花烂铃多少与产量高低、品质优劣呈显著的正相关。造成棉花烂铃的因素很多,与病原菌的侵害,秋雨过多,结铃期的光、温、水等气象条件;棉铃着生部位及虫蛀危害等有关。防治烂铃除选用抗逆性强的优种外,技术关键是综合防治。1巧用肥水花铃期是棉花碳、氮代谢的旺盛期.大量结铃后,养分消耗多、体内含糖量显著减少.棉株抗逆能力下降。根据土质和棉株生育状况,适时,适量巧施花铃肥,能保证养分供应,促使棉株健壮生长;同时抗旱排涝,以水调肥,增强棉株的抗病虫能力。2精细整枝及时剪空枝,摘老叶,抹赘芽、去边心,减轻田间郁蔽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