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下旬,利用“圆叶青”和“湘苎三号”良种,进行分蔸移栽。5月下旬进行幼苗破杆,加强麻园水肥管理,8月上旬收剥二麻。10月下旬收剥三麻。通过苎麻幼苗早期破杆,二麻成熟植株接近壮龄麻收剥丰产麻植株高度;三麻成熟植株达壮龄麻收剥丰产麻植株高度,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纬度地区,苎麻收剥时间和收麻次数不完全相同。我国秦、淮麻区及鄂西高山麻区,一般年收两次;长江中、下游麻区(包括川东北麻区)年收三次;华南麻区可年收三、四次;台湾可年收四、五次。长江流域麻区,每季麻生长期头麻需85~90天;二麻只需50天左右;三麻需75天左右。可见,苎麻的生长发育和培管季节性很强。要想获得全年苎麻高产,则要季季高产,这就要认真搞好麻收“四快”(快收嘛、快砍杆、快中耕、快施肥)。  相似文献   

3.
“华苎五号”是一个高产、优质、高效新品种,分株力强,植株高大、生长整齐,该品种是由华中农业大学选育、阳新县科技局参与,共同拥有知识产权的苎麻新品种,2003年通过专家审定。目前,阳新苎麻发展的主栽品种有“华苎四号”“、华苎五号”系列和“中苎一号”。2005年6月2日取“华苎五号”嫩枝扦插,6月20日移栽,8月21日破杆,11月2日收第二季麻,当年单产达90kg/666.7m2,2006年收三季麻,单产230kg/666.7m2。  相似文献   

4.
“华苎五号”是一个高产、优质、高效新品种,分株力强,植株高大、生长整齐,该品种是由华中农业大学选育、阳新县科技局参与,共同拥有知识产权的苎麻新品种,2003年通过专家审定。目前,阳新苎麻发展的主栽品种有“华苎四号”、“华苎五号”系列和“中苎一号”。2005年6月2日取“华苎五号”嫩枝扦插,6月20日移栽,8月21日破杆,11月2日收第二季麻,当年单产达90kg/666.7m^2,2006年收三季麻,单产230kg/666.7m^2。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纬度地区,苎麻收剥时间和收麻次数不完全相同。我国秦、淮麻区及鄂西高山麻区,一般年收两次;长江中、下游麻区(包括川东北麻区)年收三次;华南麻区可年收三、四次,台湾可年收四,五次。长江流域嘛区,每季麻生长期头麻需85~90天,二麻只需50天左右,三麻需75天左右。  相似文献   

6.
我县现有苧麻面积22,000亩,其中30年上下的老麻园3,900多亩。有的病虫害严重;有的肥力不足,麻苗过密,单产有下降趋势,改造低产麻园,这是当务之急。改造低产麻园,一般在三麻收剥后抡晴天进  相似文献   

7.
苎麻生产中的剥制加工约占整个生产用工的一半,所以研制与改革苎麻剥制加工工具很有必要。我国有两种收剥方式,即扯剥法与砍剥法,扯剥法是在田间直接从植株上剥皮,技术要求高。砍剥法是将苎麻鲜茎砍割后,再进行剥皮与刮麻,用  相似文献   

8.
一、剑麻收割种剑麻以收割叶片剥取纤维为目的,但收割产量的高低,质量的好、差,与割叶技术密切相关。多年生产实践,要达到科学割麻,实现丰产丰收,必须做到“三知”、“五掌握”:  相似文献   

9.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性作物,多数地区年收三季。力争三季平衡增产,是提高苎麻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过去,有人认为二麻生长时间短,往往碰上天旱,很难长出好麻。其实,二麻生长的有利条件很多。在长江流域麻区,二麻的适宜生长期是六月上旬至七月下旬,这段时间,气温高,阳光充足,麻蔸生理活动旺盛,吸  相似文献   

10.
陈增卫 《中国麻作》1980,(2):46-47,27
种剑麻以收割叶片剥取纤维为目的,但收割产量的高低,质量的好、差,与割叶技术密切相关。多年生产实践,要达到科学割麻,实现丰产丰收,必须做到“三知”、“五掌握”:  相似文献   

11.
我们进行了植物生长调节剂“802”苎麻喷施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一、试验材科与方法:“802”系湖北天门化肥厂生产。二龄“黄尖”苎麻品种。头麻在武穴市陈高村进行,灰潮土,较肥沃,冬季亩施土杂肥300担。头麻封行期亩施尿素10公斤。二麻在武穴市农科所,重粘土,肥力中等。头麻收后,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生长期对苎麻纤维化学成分的影响.分析发现,提前收剥,脂蜡质、水溶物、果胶质、半纤维素均上升,但木质素下降,总合胶量受收剥期影响不是很明显.二麻提前25天收剥则纤维支数由传统时期收剥的1195支提高到2059支,纤维品质明显提高,且减轻苎麻脱胶的负担,缓解了苎麻的刺痒感.  相似文献   

13.
“七五”期间,我所苧麻课题组开展了苧麻肥效研究、苧麻品种资源的观察考查对比,就苧麻生产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兴衰分析。通过几年来的调查和研究,侧重于栽培方面进行总结,组装出一套苧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即种子繁殖育苗技术五要点,新建麻园速成高产技术五要点,壮龄麻园优质高产技术五要点,三个技术各具五要点,简称“三五”技术(详见图  相似文献   

14.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性作物,多数地区年收三季。力争三季平衡增产,是提高苎麻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过去,有人认为二麻生长时间短,往往碰上天旱,很难长出好麻。其实,二麻生长的有利条件很多。在长江流域麻区,二麻的适宜生长期是六月上旬至七月下旬,这段时间,气温高,阳光充足,麻蔸生理活动旺盛,吸收水、肥能力强,长出的麻,茎杆粗壮,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贵池县刘街公社农科站现有苎麻面积9.5亩,是我县苎麻生产的高产典型。自1956年以来,每年平均亩产都在270~350斤。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一、狠抓麻园冬季培育:三麻收剥后,抢住麻地墒情好砍杆、锄草松土,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转,恢复麻莞生机,避免败蔸。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湘苎二号”苎麻良种在我区不同海拔高度的性状表现,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多年跟踪观测试验。试验表明:该品种随海拔升高,头季麻出苗期推迟,末季麻生长终止期提早,季生育期延长,年生育期缩短,收麻次数减少。海拔300米区域可收四季麻,其年生育期平均达252天;海拔600-800米区域只能收三季麻,其年生育期平均为225和207天;作为丘陵山区高产苎麻产量均比一般投产麻大为提高,提高的幅度以头麻小,二、三麻大,而季产量则以头麻〉二麻〉三麻。并以黑杆1/2-2/3收获,其产量质量均达最佳指标。试验观测还表明,该品种在我区表现出适生性强,产量高(低海拔区平均达256.3kg/667m^2,高海拔区平均达191.0kg/667m^2,),品质优(平均纤维细度达1970Nm,最高达2304Nm)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苎麻壮龄期,年三季麻的地上部分生物学产量(鲜重,下同)达6000公斤左右,对土壤肥力的消耗较大。如果苎麻田间肥料(包括有机和无机)投入不足,将会对苎麻园的土壤肥力,苎麻纤维产量、品质等有明显的影响。而苎麻收剥时,每  相似文献   

18.
1998年就苎麻不同收剥措施对苎麻天牛幼虫抑制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当卵孵化率达20%左右时剥头麻,而后齐泥砍麻骨,即可较好的抑制苎麻天牛幼虫为害,防治效果可达68.70%,增产28.77%.  相似文献   

19.
把1年生的麻疯树截杆成6种不同的高度,研究其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截杆高度对株高、地径、冠幅和枝长增长量以及萌芽数、成枝率、枝粗、枝下高和不同长度的萌发枝数量都有显著的影响。综合这些指标来看,在实际生产中,把麻疯树幼树截成60或80cm高更为适宜,能使植株生长更快、更健壮,促进更多的侧芽萌发和成枝,并形成更合理的树冠结构。  相似文献   

20.
采取打孔法测定叶片养分,并结合测定土壤肥力进行新麻当年丰产综合营养诊断,初步得出叶片N/KO_2值是一项重要的营养诊断指标;丰产新麻齐苗一封行期短(约9天),为麻株氮素营养最大效率期,消耗土壤养分较大。而封行期以后对钾素的吸收强度增大,因此封行——黑杆期是营养诊断的关键时期。此时土壤水解氮和速效钾应分别在244ppm左右和200ppm以上;同时反映植株N/KO_2值的叶色变化可作为形态诊断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