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以抗性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为对象,研究了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苏脲1号与对硫磷、胺甲萘的混合作用及其增效机制。结果表明,药剂混用后,对总酯酶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抑制程度均有明显增强。混剂在对棉铃虫体内解毒酶系以及靶标酶活性的抑制水平上的增强,可能是这两种杀虫剂混用后表现增效作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苏云金杆菌与敌百虫混用对棉铃虫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敌百虫与苏云金杆菌(Bt)混用具有显增效作用的结果,分别用Bt 240mg.L^-1,敌百虫90mg.L^-1和两的混剂(23mg.L^-1敌百虫加57mg.L^-1Bt或90mg.L^-1敌百虫加225mg./L^-1 Bt) 处理棉铃虫5龄幼虫,测定其对活体棉铃虫幼虫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若以每个头部计算,Bt单用并不影响乙酰胆碱酯酶,但与敌百虫混用时,能增加敌百虫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此外,Bt处理显降低了幼虫头内蛋白质含量,处理后1,2,3和4天,蛋白质含量分别是对照的85%,79%,73%和72%,基 于以上结果,讨论了两混用增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氰戊菊酯与辛硫磷混剂防治棉铃虫的增效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点滴法生测结果表明:氰戊菊酯与辛硫磷1:2混剂对棉铃虫抗性(R)品系3龄幼虫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高达330.68。离体条件下测定了各药剂对抗性棉铃虫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中浓度I50及混剂对上述三种酶的共抑制系数,结果表明,该混剂对棉铃虫增效的机理可能与抑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棉铃虫对氰戊菊酯抗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对于室内选育的棉铃虫抗性品系(YG-R,Rd)和采自田间的抗性种群(YG9221,YG9241,YG9321),PBO对氰戊菊酯都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增效比为19.5~169.5倍,而DEF和TPP对氰戊菊酯几乎没有增效作用。Rd抗性品系三龄幼虫多功能氧化酶艾氏剂环氧化活力是YS-S敏感品系的1.36倍,而YG-R和Rd两个抗性品系分别与YS-S敏感品系相比,三龄幼虫酯酶活力没有差异。因此,多功能  相似文献   

5.
氰戊菊酯、辛硫磷及其混剂对棉铃虫解毒代谢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点滴法,筛选出对抗性棉铃虫具有明显增效作用的氰戊菊酯、辛硫磷杀虫剂混剂。用氰戊菊酯、辛硫磷及其混剂的亚致死剂量分别对棉铃虫幼虫进行处理,以丙酮处理为对照,24h后测定其代谢酶活性。结果表明:①多功能氧化酶催化的环氧化酶活性和O-脱甲基酶活性在棉铃虫敏感(S)品系中易被诱导,尤以前者最明显,而在抗性(R)品系中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②药剂对非特异性酯酶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现象,尤以辛硫磷抑制最明显,对羧酸酯酶的抑制作用强于对非特异性酯酶的抑制作用,对R品系的抑制作用强于对S品系的抑制作用。③药剂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与对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趋势相一致,在S品系中均产生抑制作用,以混剂最明显,而在R品系中只有氰戊菊酯产生抑制作用,辛硫磷和混剂却表现出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amacarpocapsae种的A24品系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表明,该线虫对氧化乐果、灭杀毙、辛硫磷均有较强的抗性,而甲基异柳磷对该线虫有较大的毒性。室内试验表明,该线虫分别与氧化乐果及灭杀毙混用对蛴螬(HolotrichiadiomphaliaBtes)的毒杀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它与氧化乐果混用的共毒系数略高于与灭杀毙混用。  相似文献   

7.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富锐和辛硫磷混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其协同比例均大于 1.5 ,田间试验表明复配剂B对棉铃虫有较好的防效 ,药后 3d防效达 97.9%。  相似文献   

8.
以棉铃虫三龄幼虫为试虫,从表皮穿透、生物转化、作用靶标三个方面研究了毒死蜱·阿维菌素复配剂的增效机理.结果表明:①复配后,毒死蜱、阿维菌素的表皮穿透能力上升;②毒死蜱对酸性磷酸酯酶(ACPase)的竞争性抑制与阿维菌素对ACPase的非竞争性抑制与竞争性抑制的混合型抑制相结合,使复配剂对ACPase的抑制能力大幅度上升;③对乙酰胆碱酯酶,毒死蜱与阿维菌素基本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血凝抑制试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和α-乙酸萘酯酶染色法以及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等技术,研究日粮加碘(5x10 ̄(-6)和50x10 ̄(-6))对雏鸡免疫功能有何影响的问题。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日粮碘含量对维鸡体液免疫未见明显影响,但对细胞免疫有较为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为供试虫源,在室内用浸渍法测定了柴油及杰效利与高效氯氰菊酯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柴油与高效氯氰菊酯按2∶1混用,对3种昆虫的增效倍数都大于1.4;用杰效利8 000倍液稀释高效氯氰菊酯,对3种昆虫的增效倍数都大于1.3,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扫描电镜发现柴油使棉铃虫表皮的护蜡层消失,对蜡质层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通过表面张力测定发现杰效利大大降低药液表面张力,近距摄影发现杰效利8 000倍液能瞬间润湿棉铃虫幼虫的体壁而与之充分接触,并扩大了接触的面积。柴油和杰效利与高效氯氰菊酯混用,能进一步提高对棉铃虫的毒力,增效倍数为2.08。  相似文献   

11.
油菜田几种除草剂混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Gowing法对油菜田几种主要除草剂混用的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胺苯磺隆与盖草能混用对田间供试五种杂草的防效表现加成或拮抗作用,总体表现为拮抗作用;(2)胺苯磺隆与拿捕净混用对供试杂草防效均有加成作用;(3)高特克和盖草能或拿捕净混用对田间供试杂草防效有加成或增效作用,总体表现均为增效作用;(4)胺苯磺隆或高特克与收乐通混用对所有杂草防效均表现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百湿露在防治葡萄霜霉病生产上的应用技术,笔者进行了百湿露与杀菌剂混用的田间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百湿露是一种优良的农药助剂。其与农药(杀菌剂)混用后增效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3.
试验表明,久效磷、倍硫磷、西维因、马拉氧磷、虫螨磷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西维因、倍硫磷或马拉氧磷与氰戊菊酯混用(3:1)对瓜蚜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66.8,276.7和411.1;久效磷、倍硫磷或虫螨磷与溴氰菊酯以3:1混用对瓜蚜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49.9,488.2和592.7。对桃蚜,马拉氧磷+氰戊菊酯(3:1)共毒系数为328.1,虫螨磷+氰戊菊酯(1:1)共毒系数为699.8;久效磷、西维因或虫螨磷与溴氰菊酯以3:1混用,共毒系数分别为143.2,258.0和448.1。这些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桃蚜或瓜蚜羧酸酯酶的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_(50)值为10~(-5)~10~(-8)mol/L),其抑制能力与对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的增效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对蚜虫体内水解拟除虫菊酯的羧酸酯酶的抑制是主要的增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室内生物测定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豆酸和水杨酸4种酚酸类化感物质与丁草胺混用对稗草生长的抑制效果.采用Gowing法分析互作效应,探讨利用水稻化感作用实施减量应用化学除草剂.结果表明:互作效应与物质的种类、浓度水平与比例密切相关.125 mg·L-1酚酸类化感物质与丁草胺混用,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对丁草胺表现增效作用,而香豆酸与丁草胺混用则为加成作用;500 mg·L-1阿魏酸和水杨酸与丁草胺混用表现加成作用,而500mg·L-1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豆酸与丁草胺混用则产生拮抗作用.酚酸类化感物质与丁草胺等比例混用,水杨酸对丁草胺产生增效作用,其余3种物质对丁草胺表现加成作用.125 mg·L-1水杨酸、阿魏酸和对羟基苯甲酸与丁草胺混用后对稗草的抑制效果分别为丁草胺抑制效果的1.23、1.11和1.02倍,丁草胺与香豆酸混用处理的抑制效果稍微降低,为丁草胺单独应用抑制稗草效果的81%.  相似文献   

15.
棉铃虫对氰戊菊酯的抗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羧酸酯酶抑制剂磷酸三苯酯(TPP)和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增效醚(PBO)以及 ̄(14)C-氰戊菊酯为材料,选择对氰戊菊酯具有不同抗性程度的棉铃虫自然种群为试虫,研究其抗性机理。结果表明:棉铃虫对氰戊菊酯的抗性与其体内酯酶活性无关,而与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直接相关;同时,表皮对氰戊菊酯的渗透性降低也是棉铃虫对氰戊菊酯产生抗性的强化因子。  相似文献   

16.
采用肉眼观察法测定不同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剂对日本血吸虫运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10-3mol/L和10-4mol/L的5-HT作用虫体30min后,虫体运动显著增强,而10-5mol/L时,虫体运动稍有增强。10-3mol/L色胺(tryptamine)也可显著增强虫体运动,但10-4mol/L、10-5mol/L时,作用则不显著。(2)用10-3mol/L赛庚啶(cyproheptadine)、曲拉唑酮(trazodone)、米安舍林(mianserin)、螺环哌啶酮(spiroperidol)、氟哌丁苯(haloperidol)作用虫体1h后,除haloperidol外,其余均可对虫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3)先用10-4mol/L5-HT培养虫体30min,当虫体运动增强后,再用上述拮抗剂作用虫体1h,发现cyproheptadine、mianserin、trazodone对虫体有拮抗作用,spiroperidol略有拮抗,而haloperidol有一定协同兴奋作用,这些拮抗剂不仅对内源性5-HT有作用,而且对外源性5-HT均有拮抗性。初步判定,日本血吸虫体内存在5-HT受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 氧化乐果与敌敌畏混用对麦蚜毒力的室内测定结果。结果表明,两种杀虫剂混用对麦蚜的共毒系数(CTC)为152.62,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8.
B.t杀虫剂预处理缓解棉铃虫对化学农药抗性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B.t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处理24h后,敏感品系和田间抗性品系的棉铃虫二龄幼虫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对氰戊菊酯的敏感性分别提高到12.9和34.4倍。B.t杀虫剂预处理和未处理对照之间的棉铃虫二龄幼虫体内α-乙酸萘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无显著差异,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差异显著。与未处理对照相比较,B.t杀虫剂预处理田间抗性棉铃虫二幼虫的α-乙酸萘酯酶动力学值降低,对乙酰胆碱酯酶特异性抑制剂亲和力增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显示,试虫酯酶同工酶活力预处理组均低于未处理对照组。田间抗性品系中,B.t杀虫剂预处理后棉铃虫二龄幼虫E#-6酯酶同工酶带(乙酰胆碱酯酶同工酶带)消失。这一结果为深入研究生物杀虫剂和化学农药的联合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闹羊花素—Ⅲ对菜粉蝶幼虫血淋巴和中肠酯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闹羊花素-Ⅲ(简称R-Ⅲ)对菜粉蝶5龄幼虫血淋巴和中肠酯酶的活性,并分析了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图谱。活体试验结果表明,R-Ⅲ以每虫5μg定量饲喂或以20mg/L浸渍叶碟后饲喂试虫,能显著降低血淋巴和中肠酯酶比活力,以每虫1-3μg处理或5mg/L浸叶饲喂处理时,对酶活性的影响取决于处理剂量和时间。PAGE表明,R- Ⅲ以每虫5μg处理,酯酶酶谱发生明显变化,主酶带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20.
羧酸酯酶与棉铃虫对有机磷杀虫剂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对有机磷杀虫剂敏感的品系(SS) 和抗性的品系(R2) 为试虫材料, 利用生测和生化分析两种方法研究了羧酸酯酶在棉铃虫对有机磷杀虫剂抗性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TPP对久效磷、辛硫磷的增效比在R2品系中分别为2.76 和2.46倍, 在SS品系中分别为1.85 和1.48 倍; 两品系羧酸酯酶的Km 和Vm ax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R2 和SS品系羧酸酯酶的米氏常数Km 、Vm ax分别为76.74 μm ol/L、56.29 nm ol/ (m in·m g) 和107.39 μm ol/L、44.40 nm ol/ (m in·m g); 两品系的羧酸酯酶对TPP、久效磷和辛硫磷的抑制反应也不同,三种化合物对SS品系的抑制中量I50分别为39.21,68.80 和0.25 μg/m L, 对R2 品系的I50分别为62.95, 91.05 和0.41 μg/m L。由此认为: 羧酸酯酶解毒代谢活性的增加是棉铃虫对有机磷杀虫剂产生抗性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