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梨树施肥技术1.梨树需肥特点梨树需肥量较大,一般每生产1000千克果实需氮(N)4.0~4.5千克,磷(P_2O_5)1.5~2.0千克,钾(K_2O)3.7~4.5千克,钙(Ca)4.0~4.4千克,镁(MgO)1.2~1.4千克。不同的树龄需肥情况不同,幼树需氮和磷较多,成年树需氮和钾较多。一年中梨树需氮较多的时期是枝叶、根的生长旺盛期,花芽分化期和果实膨大期需氮亦较多。  相似文献   

2.
<正>番茄生长期较长,产量较高,需肥量大,每生产1 000千克番茄果实,一般需氮(N)2.2~3.96千克、磷(P2O5)0.64~1.15千克、钾(K2O)3.7~5.84千克、钙(CaO)1.6~4千克、镁(MgO)0.3~0.9千克。番茄对养分的吸收是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增加的,在幼苗期以吸收氮素营养为主,从第一穗果开始,对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的吸收量逐渐增大。在第一穗果采收、第二穗果膨大、第三穗果形成时,为番  相似文献   

3.
生姜高产配方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生姜生长期较长,需肥量多,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一般每亩产姜2500千克,需施氮25~40千克、磷(P_2O_5)10~22千克、钾(K_2O)30~50千克,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1:1:16或1:0.5:2,另外还需要钙、镁、硼、锌、铁等中微量元素。由于各个时期对养分的需求量不同,因此,通过配方施肥才能提高产量和品质。1.施足基肥生姜根系细弱、分布浅,重施基肥是高产的关键。整  相似文献   

4.
夏大豆植株氮、磷、钾含量与水肥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李永孝  崔如 《作物学报》1992,18(6):463-474
1986—1988年在本所防雨轨道网室内,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夏大豆植株各部器官在各生育时期N、P_2O_5、K_2O含量与水肥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水肥用量增加,植株各器官在各个生育时期N、P_2O_5、K_2O含量(克)都增加。每次供水1.8公斤/株处理比0.9公斤/株处理绝对含量(克/株)增加1倍以上;施20克/株比10克/株复合肥处理N、P_2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科学施肥是获得优质高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玉米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应根据玉米的产量目标及玉米植株的需肥规律、土壤肥力状况、肥料种类、种植方法、气候情况等灵活确定。一、玉米需肥特点和施肥要求1.需肥特点玉米植株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氮、磷、钾、钙、镁、硫、锌、硼、锰、铁、铜、钼、氯等。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据有关资料表明,一般春播玉米亩产600~700千克,每生产1 000千克玉米籽粒,需吸收氮(N)35~42千克、磷(P_2O_5)10~15千  相似文献   

6.
通过1986~1990年间80多个田间小麦肥效试验,研究了石家庄地区小麦生产进入高产阶段后不同肥力土壤上小麦肥效曲线方程、高产经济施肥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肥力麦田的小麦高产经济施肥指标为:高肥力麦田亩施N11.1~13.8kg,P_2O_510.7~13.9kg,中肥力麦田亩施N12.6~15.2kg,P_2O_59.8~12.1kg;低肥力麦田亩施N13.3~15.5kg,P_2O_59.1~11.7kg。还研究了小麦目标产量施肥法所需的三个施肥参数:(1)小麦百公斤产量养分吸收量,空白区平均为:N2.32kg,P_2O_51.05kg,K_2O2.72kg;施肥区平均为:N2.82kg,P_2_51.03kg,K_2O_3.15kg。(2)土壤速效磷和碱解氮的校正系数(C_P、C_N)分别为:C_P=0.41+4.01/P,C_N=0.28+0.035P。(3)氮、磷肥利用率(Z_N、Z_P)分别为:Z_N(%)=42.1-0.35P,Z_P(%)=27.6-1.20P(P为土壤速效磷含量)。  相似文献   

7.
蚕豆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索、构建适宜生产实践的蚕豆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为蚕豆生产提供科学施肥依据,以本地白花蚕豆、尿素、普钙、硫酸钾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田间肥效试验,对蚕豆氮磷钾施肥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蚕豆产量、产值和蚕豆植株地上部分养分吸收量、100 kg蚕豆籽粒吸收养分量影响较大。处理7(N_2P_3K_2)较对照处理1(N0P0K0)增产量1600.50 kg/hm~2、增产值5601.75元/hm~2,为最高;其次分别是处理6(N_2P_2K_2)、处理9(N_2P_2K_1)、处理14(N_2P_1K_1),分别较对照增产量1450.5 kg/hm2、增产值5076.75元/hm~2;植株地上部分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最高的是处理6,其次,是处理4(N_2P_2K_2)的磷、钾和处理8(N_2P_2K_0)的氮;100 kg籽粒吸收氮养分量处理2(N0P2K2)达6.26 kg为最高,其次是处理6达5.90 kg,最低的是处理8;100 kg籽粒吸收磷、钾养分量最高的分别是处理2和处理4,分别达0.76、3.07 kg;最低的是处理1和处理8。说明不同施肥处理是影响蚕豆植株吸收土壤养分、蚕豆产量的主要因素,合理施肥能有效提高蚕豆产量。氮肥增产率十分明显,1 kg纯氮增产蚕豆23.33 kg;磷、钾肥增产效果比较好,1 kg纯磷、1 kg纯钾分别增产蚕豆6.12、3.34 kg。说明蚕豆吸收养分的限制因子主要是施氮量,其次是施磷量。蚕豆土壤有效养分N、P_2O_5、K_2O校正系数分别为1.806711、0.80545、1.397613。  相似文献   

8.
<正>一、枣树合理施肥技术1.枣树需肥特点枣树萌芽期至开花期需氮肥较多,幼果发育至果实成熟前是根系的生长高峰期,需磷、钾较多,因此应注意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以利于根系生长、果实发育和提高品质。果实成熟至落叶前,树体进入养分积累贮藏期,应适当追施氮肥。根据实验研究结果,每生产1000千克鲜枣,需氮(N)14~16千克、磷(P2O5)9~11千克、钾(K2O)12~14千克。  相似文献   

9.
氮磷钾配比对红芸豆养分吸收规律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红芸豆养分吸收规律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可为红芸豆大田种植和高效生产提供适量与合理施肥的理论依据。本试验是以‘英国红’红芸豆为试材的"3414"大田肥料试验。结果表明:红芸豆整个生育期N、P、K吸收量呈现出前期快速积累,中期增速趋缓,后期减少的趋势;叶片衰老掉落是养分吸收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处理6(N2P2K2)的施肥配比对红芸豆养分吸收量促进最大,其N、P、K的吸收量分别达到169.31、42.58、135.92 kg/hm~2。红芸豆各器官的养分吸收各不相同,叶片呈现前期快速增长,中期趋向平稳,后期开始下降的趋势;茎的N吸收量呈"增加-降低-增加"的趋势,P、K吸收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荚皮P、K前期迅速增加,但后期向籽粒转移而降低;籽粒和其相反,前期较低,后期远远大于荚皮。红芸豆各器官的养分分配动态表现为叶片中养分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降低,茎中养分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荚皮和籽粒中的养分呈增加趋势。红芸豆3种养分吸收是互相影响的,其相互依存度较高;每形成100 kg籽粒,N、P_2O_5、K_2O的吸收量分别为5.49、1.33、4.9 kg;平均养分吸收比例为1:0.24:0.89。N、P、K肥的肥料利用率与施肥量没有明显的规律,N、P、K肥的当季最高肥料利用率分别达到46%、11.04%和66.06%;N、P、K的相对吸收率分别达到100.25%、90.23%和115.21%。  相似文献   

10.
<正> 1.床土培制床土选用疏松的菜园土或稻田土。每亩移栽大田应备足过筛细土100千克(土粒的粒径小于5毫米)。床土培肥需在100千克过筛细土中拌施48%三元复合肥0.5~1.0千克或营养壮秧剂0.6~1千克。培肥应在播种前1个月进行,培肥后应堆制覆盖。2.苗床制作秧田与大田比按1:100~110配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湄潭县山地烟区最佳种植密度和最佳施肥配套栽培技术,采用裂区设计方法,从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等方面综合评价密度与施肥配比的效果。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有机无机肥料配施互作下,以种植密度在1000株/667m~2,配合施用50kg/667m~2专用基肥(N:P_2O_5:K_2O=9:9:24)、50kg/667m~2自制有机肥,追施15kg/667m~2专用追肥(N:P_2O_5:K_2O=15:0:25)的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有机无机肥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以有机肥(M)和无机肥含等当量的氮、磷、钾为基础,开展了M_1(NP_2O_5K_2O)0、M_(1/3)(NP_2O_5K_2O)_(2/3)、M_(1/2)(NP_2O_5K_2O)_(1/2)、M_(2/3)(NP_2O_5K_2O)_(1/3)、M_0(NP_2O_5K_2O)1的5个不同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产量表现为M_0(NP_2O_5K_2O)_1产量最高,达531.3kg/667m~2,与M_(1/3)(NP_2O_5K_2O)_(2/3)、M_(1/2)(NP_2O_5K_2O)_(1/2)、M_(2/3)(NP_2O_5K_2O)_(1/3)产量差异不显著,与M_1(NP_2O_5K_2O)_0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水稻产值表现为M_1(NP_2O_5K_2O)_0M_(1/3)(NP_2O_5K_2O)_(2/3)M_(1/2)(NP_2O_5K_2O)_(1/2)M_0(NP_2O_5K_2O)_1M_(2/3)(NP_2O_5K_2O)_(1/3),M_1(NP_2O_5K_2O)_0产值最高达1760.6元/667m~2,比M_0(NP_2O_5K_2O)_1产值高232.3元/667m~2。根据生产应用可操作性、综合产量、产值和化肥减量分析,以M_(1/3)(NP_2O_5K_2O)_(2/3)效果较好,水稻相对产量较高,产值增加,化肥减量达1/3。  相似文献   

13.
石灰性紫色土高粱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川东北石灰性紫色土上,肥料三要素对高粱产量的影响呈抛物线型,氮肥影响特别明显;农学利用率和农学增产率上,氮肥表现最好,与磷钾的差异显著;数据经三元二次方程拟合,属于典型肥料效应方程,并且为NP_2O_5K_2O;因子间正向互作,NPNKPK。通过方程寻优,最高单产为6 287.8kg/hm~2,肥料用量分别为159.2kg/hm~2 N、78.3kg/hm~2 P_2O_5、140.3kg/hm~2 K_2O;生产中结合施肥量、产量及经济效益综合分析,推荐施肥配比方案:137.7~158.9kg/hm~2 N、53.4~67.5kg/hm~2 P_2O、106.3~136.7kg/hm~2 K_2O。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减少化肥施用量对茶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思茅区丰产茶园为试验茶园,开展化肥减量、新型肥料替代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茶叶500芽重、芽数、芽长、鲜叶产量产生影响,但产量差异不显著。用缓控释配方肥替代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等N、P_2O_5、K_2O源化肥,在适宜施用量的条件下能提高茶叶产量。在N、P_2O_5、K_2O一定减量施用条件下,增施适宜量微生物肥也能获得茶叶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江苏省滨海盐碱地麦后直播棉合理的施肥技术体系。【方法】2017―2018年在江苏省滨海棉田,以中棉所50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施量对棉花生物量、养分累积与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氮、磷、钾肥3因子对棉株地上部和生殖器官生物量、棉株地上部氮和钾素累积量及皮棉产量的影响均为氮肥磷肥钾肥。施N 150~225 kg·hm~(-2)、P_2O_5 75 kg·hm~(-2)下棉株地上部和生殖器官生物量、氮和钾累积量及皮棉产量较高。钾肥因子对生殖器官生物量和皮棉产量影响不显著。钾肥因子对氮、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大于氮肥和磷肥,氮肥因子对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大于磷肥和钾肥,施K_2O 75~150 kg·hm~(-2)氮、钾素利用效率较高、施氮225 kg·hm~(-2)磷素利用效率较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高棉田的氮、磷(P_2O_5)、钾(K_2O)肥配施量分别为225 kg·hm~(-2)、75 kg·hm~(-2)和150~225 kg·hm~(-2)。相关分析表明,皮棉产量与棉株氮、钾素累积量显著正相关。【结论】长江流域棉区滨海盐碱地麦后直播棉利于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提高的最佳氮、磷(P2O5)、钾(K_2O)肥配施量分别为225 kg·hm~(-2)、75 kg·hm~(-2)、75 kg·hm~(-2)。  相似文献   

16.
针对第九师主栽作物甜菜苗期生长势较弱,苗期施肥不合理现象,设置不同甜菜启动肥处理与常规施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处理D(N∶P_2O_5∶K_2O=1.5∶3.64∶1)对甜菜苗期生长以及后期产量具有较好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阴山北麓地区干旱栗钙土长期施肥的施肥效应,基于内蒙古武川旱作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2004—2016),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2016年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O)或化肥平衡配施(NPK)可显著提高马铃薯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和NPK养分吸收量,最大叶面积指数为2.19,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为136.53 g/株,植株N、P、K养分最大吸收量分别为3.35、0.36、6.99 g/株。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O)或化肥平衡配施(NPK)可显著提高马铃薯总产量、商品薯产量和商品薯率,相比于对照,总产量分别提高110.57%和85.44%,商品薯产量分别提高295.11%和247.56%,商品薯率提高25个百分点。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O)或化肥平衡配施(NPK)可显著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42.98、38.27 kg/(hm~2·mm),相比于对照分别提高104.72%和38.27%。化肥平衡配施(NPK)当季肥料利用率最高,N、P_2O_5、K_2O利用率分别为25.44%、20.78%和61.13%。生产1 t马铃薯鲜薯吸收N 3.79~6.41 kg,平均5.29 kg;吸收P2O51.28~1.80 kg,平均1.61 kg;吸收K_2O 5.44~11.70 kg,平均7.99 kg。该研究可为阴山北麓地区旱地马铃薯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中早熟高产抗病马铃薯品种“坝薯9号”为试验材料,在水浇条件下对马铃薯高额丰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相应数学摸型,并在生产实际中证实了该模型的实际效果.现将结果简报如下.1 材料和方法以“坝薯9号”脱毒原原种50g~100g整薯作种,采用5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回归旋转设计,1/2实施,共32个小区.全部试验一字排列,每隔9~10小区增设一个常规播种的对照.试验地地力均匀一致,前茬为莜麦,0~30cm土层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771%,全N0.107%,全P_2O_50.150%,全K_2O1.976%,速N115×10~(-6),速P_2O_510.0×10~(-6),有效K_2O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采用农业部"3414"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因素施肥组合对马铃薯产量及施肥效益的影响,提出氮、磷、钾的最佳用量和配肥比例,结果表明:在喀什地区高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氮、磷、钾肥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依次为NKP,最佳施N量为41.42 kg/667 m~2、P2O5为31.95 kg/667 m~2、K_2O为26.26 kg/667 m~2,最佳经济产量为2 848.5kg/667 m~2,N∶P_2O_5∶K_2O比例为1∶0.34∶0.63。  相似文献   

20.
在666.7m~2产小麦50~80kg(耕作层含水解N 27.5~30.2mg/kg,速效P_2O_5 2.4~4.4mg/㎏)的薄地,当年实现高产(666.7m~2产小麦400~600kg),增施有机肥,N:P_2O_5以1:0.8~1.0为宜;不施有机肥,N:P_2O_5以1:1.0~1.2为好。氮肥每666.7m~2用量折尿素,下限25~30kg,上限4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