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汉中市历来被人们称为陕西省的"小江南",具有发展稻鳅综合种养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资源,2017年以来,汉中市南郑区在探索产业扶贫中,通过组织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发展稻鳅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效地辐射带动了汉中市,乃至全省稻鳅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然而,泥鳅苗种供不应求,价格连年攀升,已成为制约稻鳅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促进稻鳅综合种养产业稳步健康发展,近年来,由汉中市南郑区水产工作站牵头、组织区  相似文献   

2.
正稻鳅虾共生轮作生态种养,是将稻鳅共生种养模式与稻虾轮作种养模式相融合,在同一畈田中先种植一季早稻,同时放养泥鳅,进行稻鳅生态共生;在早稻收割后灌水入田,放养青虾,开展两茬鳅虾生态混养的新型农作模式。本文详述了"稻鳅虾"共生轮作生态种养模式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稻鳅综合种养技术在脱贫攻坚中被广泛应用,这项技术实用性强,易学、易操作。2018年江西省永新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先对贫困户集中培训科学种养综合技术,再实行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奖补政策,在技术服务、土地流转、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达到了高产、高效、脱贫致富的目的。稻鳅综合种养技术在全县脱贫摘帽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稻鳅综合种养是各地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生产的常见模式之一。在稻田中养殖泥鳅能够充分利用稻田空间,两者相互促进,达到一水多用、稻鳅双收的效果。目前稻田养殖泥鳅在全国各地均有开展,但养殖效益差距较大。2018年笔者在怀远县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进行了稻田养殖泥鳅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在稻-鳅种养系统中耦合黄鳝养殖,是一种新型的稻渔生态种养模式。黄鳝是肉食性鱼,能吃掉稻田中部分有害昆虫,起到生物防治虫害的作用;黄鳝和泥鳅在稻田寻食、爬行,除去稻田的一部分杂草,减少了中耕除草和农药用量;黄鳝和泥鳅的残饵、粪便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肥料;稻、鳅、鳝生态种养模式运用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技术和物种互惠共生技术,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本文通过对水稻单作模式和稻、鳅、鳝综合种养模式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以沿淮地区淮南和蚌埠两市的普通稻田、稻鳅综合种养田(稻鳅共作)和池塘养殖泥鳅(池塘养鳅)为试验对象,对这3种种养殖模式下的水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参照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分析不同种养模式下的水质参数变化,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养殖尾水的监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正稻鳅共生养殖模式是指在水稻田里养殖泥鳅的一种高效种养模式,由于养泥鳅田必须具备泥鳅适宜的生存环境条件,所以养鳅稻田与常规稻田管理是不同的。为了探索稻鳅种养田优质绿色水稻生产管理技术,2018-2019年,姜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连续两年在沈高镇河横村汉土家庭农场,开展稻鳅种养模式试验和示范,发展两个规模50亩以上的稻鳅种养户。试验示范结果,试  相似文献   

8.
正"大桥泥鳅"是江山市十大金牌菜之一,大桥镇素有利用稻田套养泥鳅的传统。2019年江山市以创建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为契机,积极发展"稳粮增收保生态、提质增效促转型"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2020年笔者在大桥镇仕阳尾村周江彪家庭农场开展稻鳅共生生态种养试验,在同一田块中种植一季水稻、养殖一茬成鳅及鳅苗的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就相关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2013年,我站首次承担了农业部“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示范稻鲤共作、稻鳅共作等两种模式,其中:“稻鳅共作”模式核心示范区位于黑龙江省富锦市长安镇巨贤村和高家村,示范区面积210亩,开展了泥鳅鳅苗培育和成鳅养殖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黑龙江省为我国水稻种植大省,水稻种植面积达6000多万亩,位居全国第一位,推广应用稻鱼共作、稻蟹共作、稻鳅共作等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前景看好。我省自2013年推广应用稻田综合种养技术以来,在全省20余个县(市)年推广面积40余万亩,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在黑龙江省的推广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还较小,还有很大的推广空间。一、利用网络资源,走产业化道路,带动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宁夏在引黄灌区水稻主产区,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协会以及大米加工企业等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发展稻蟹、稻鱼、稻鳅、稻鸭等稻渔综合种养工作,既做到了水稻不减产、品质提升、效益增加,又生产出了优质水产品及水禽。"水稻+渔"综合种养改变了稻田传统的单一种植方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了水稻和水产养殖品种的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基地化、规范化、产业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对安徽省常见稻渔种养产业化模式进行了系统介绍,稻虾种养原生态模式解决"小龙虾五月瘟"病害问题,稻虾种养369模式控制留田小龙虾密度,平板式稻田养虾模式预防土壤可能发生的潜育化,稻虾鳖模式可使老稻田和新开挖的稻田一样小龙虾密度可控,稻鳖蛙综合种养模式鳖蛙可全方位捕食害虫,稻鳅综合种养泥鳅服务水稻生产。2019年~2020年,安徽省累计推广稻渔种养产业化主要模式687.02万亩,实现总产值311.15亿元,利润174.24亿元。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安徽省农委召开视频会,会议对前一阶段该省稻渔综合种养发展作了总结回顾,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2017年,该省通过印发工作要点、召开现场会、实行挂图作战、组织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创建活动等措施,加快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大发展。截至9月底,全省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0万亩,总面积超过90万亩,其中稻虾综合种养占90%以上,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区亩产小  相似文献   

14.
2017年,在面积为1200m~2的单季稻田中进行了稻鳅共作种养试验,经实地测产,共计收获台湾泥鳅649.2kg,平均规格20.3g/尾,成活率78%,单产360.7kg/667m~2;水稻收获984.6kg,单产为547.3kg/667m~2;按水稻和泥鳅产量及销售价格计算,每667m~2产值、效益分别为10184元、6281元,稻鳅共作种养效益是种植单季水稻的6.9倍。试验结果表明稻鳅共作种养可以发挥水稻、泥鳅共生互利的生态效应,减少化肥及农药用量,生产出绿色优质的农产品,并可显著的提高种养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泰州市姜堰区大力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面积达4200亩。种养模式有稻鸭、稻鱼、稻鳅、稻蟹、稻鳖和稻虾等,其中以稻虾为主要模式。笔者通过入户指导和走访调研,华港镇许庄村卢群2018年开展120亩稻虾连作模式成效显著,平均亩产小龙虾151.1千克、水稻640千克,亩效益5075.9元,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一、小龙虾养殖1.工程建设(1)地址选择:种养基地为姜堰区里下河地区华港镇许庄村卢群承包的120亩连片土地,土壤为  相似文献   

16.
正2013―2014年,我省承担了农业部"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在富锦、绥滨、佳木斯郊区、巴彦等县(市、区)示范推广了"稻―鳅"共作、"稻―鲤"共作、"稻―蟹"共作等三种模式,效益比较突出的是"稻―鳅"共作模式,仅泥鳅一项亩效益就达到了500~1000元,一亩"稻鳅"共作田的效益相当于两亩水稻单种田的效益,实现了"一地双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从广西渔业主管部门获悉,2017年广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发展到120万亩,产值25亿元。全区稻渔综合种养形成10种典型模式,发展格局由点扩展到面、从局部扩展到全区。目前,全区各地已先后总结创立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10大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三江"一季稻+再生稻+鱼"、灌阳"稻+鱼鳅龟鳖等品种混养"、全州"稻+禾花鱼"、融水"稻+河蟹"、钦南"稻+南美白对虾"、龙圩"稻+螺"、宁明"稻+蛙"、覃塘"藕+鱼"、田东"稻+小龙虾"、横县"稻+鳖"等,全区形成各显神通、各  相似文献   

18.
浅谈河南省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实施稻渔综合种养的重要意义稻鱼共生互促,鱼虾吃掉田中害虫、幼卵及杂草,排泄物又肥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减至60%,减轻面源(稻渔)污染,构建出环境友好发展模式。稻田综合种养每亩产优质稻谷约800斤,不同模式养殖约产小龙虾(鳅、鳖)100斤、鲫鱼200斤、蟹(鳝)60斤。经品牌打造,目前其稻米价格均在10元以上,粮食产值大幅提升。产出的优质水产品,每亩净  相似文献   

19.
正稻、虾、鳅生态种养模式,是在稻虾轮作、稻鳅共生基础上进行融合和提升的生态种养模式,该模式利用水稻"吸肥去污",净化养殖水质;青虾摄食稻田饵料,泥鳅钻地松土,在田中造肥、松土、除虫;稻田生态系统实行"一种二养三收",使粮食生产和水产养殖双丰收,从而达到稳粮增收、减肥减药、绿色生态的生态高效目标。现将该模式进行总结介绍。一、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推广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湖北省2016年稻田综合种养面积381.07万亩,较2015年新增79.77万亩。其中稻田养虾面积352.57万亩,稻田小龙虾产量达35.61万吨;"稻鳖共作"13.4万亩、"稻鳅共作"15.1万亩。为了进一步推动稻田综合种养健康发展,我们深入小龙虾养殖合作社和乌林镇李桥村个体养殖户,对从事水稻种植及稻田养殖的年限、水稻种植方式、销售情况等进行调研。一、调研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