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甘肃省灵台县农技中心依托农业部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结合本县实际,在海拔1100~1350米的旱塬区,以高产创建为目标,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基础,将"玉米优良新品种、全膜双垄沟播栽培、配方施肥、膜下除草、施用锌肥、化控增密"等六项技术优化组装集成,探索总结出了旱塬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通过2011~2015年5年试验、示范、推  相似文献   

2.
<正>西北旱作农业区玉米全膜双垄播种(简称"全膜玉米")技术已推广应用多年,虽然取得不错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地膜数量投入较大、玉米生产成本较高、影响农田生态环境等。为使该技术更加完善,我们经过反复实践,成功试验出全膜玉米留茬、留膜、留秆,即"三留"过冬续种技术,将过去玉米秋收后立即灭茬收拾地膜的耕作方式改为将玉米根茬、旧地膜、秸秆全部保留过冬。该技术是对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体系的延伸,对提高旱地农业降雨利用率,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膜玉米与黄豆带状复合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土地的利用率水平,增强作物综合产量,实现土地的产能最大化。此种栽培方式高效的利用了玉米与黄豆的生长发育特征以及自然习性,使两种不同的农作物在同一环境下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将讲述全膜玉米与黄豆的带状复合高产栽培概念以及种植技术方式,希望能够为青海省民和县玉米与黄豆带状复合栽培标准化流程提供相应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宝进 《种子科技》2017,(10):54-55
结合阳曲县干旱少雨的实际情况,在玉米种植上采用了全膜双垄沟播高产技术,以此来提高土壤水分和温度、抑制杂草、减少病虫害等,从而获得玉米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5.
原州区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条件下玉米新品种展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全膜双垄覆盖沟播技术是集垄面集水、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为一体的高效旱作农业技术,选出抗旱、高产、稳产品种是提高该项技术增产潜力的重要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北疆麦田机械套种玉米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高分子膜调控种子发芽技术打破了亲疆传统的耕作制度,使北疆实现了一年两熟的梦想。小麦、玉米品种的合理搭配,能充分利用北疆有限的光热资源;机械化定位运行技术实现了北疆兵团国营大农场麦田套种玉米从种到收的全机械化;而确定适宜的玉米套播期和麦收后套播玉米的有效管理措施则是两套作物创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一些新育成玉米品种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进行观察试验,从产量、成熟期、株高、穗位高、双穗率、百粒重、穗行数、行粒数、抗病性等多个角度对参试品种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为筛选适宜武山县高海拔山区全膜玉米推广种植的抗旱、抗病、高产、优质新良种及大田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年实践,分析肯定了全地面覆盖地膜玉米栽培比条状地膜覆盖玉米栽培具有更明显的增产,节水,经济效益,其适应范围广,应用前景广阔,是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海拔1700-2000m冷凉高寒地区玉米夺高产的新途径。同时简述了全膜玉米不同于条膜玉米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张述珍 《种子世界》2014,(10):44-45
<正>四川省平昌县位于四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处山区与丘陵交合的深丘地段。在玉米生长季节,我县十年九旱,再加上境内旱地多处于山顶或坡台,故干旱和肥料流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县玉米产量的提高,盖膜栽培能起到"三保一控"(保温、保湿、保肥、控制杂草生长)的作用。近10年,我县结合"三田"改制,重抓玉米盖膜栽培,玉米产量连年提高,出现了很多高产典型,摸索出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1选择品种选择已审定且在我县表现优质、高产的玉米品种。育苗.1育苗地的选择选择土壤肥沃背风向阳管理搬运方便的菜园地或质  相似文献   

10.
玉米膜下滴灌节水保产增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是大庆市近来和将来要重点推广的节水保产增产新技术。此技术具有增温、增产、增效;省工、省时、省劳;节水、节肥、节药;高产、优质、高效:抗灾保产和旱涝保收等优点。2008年大庆市推广玉米膜下滴灌面积1.55万hm2.2009年预计推广玉米膜下滴灌面积累计至4.67万hm2.力争在2012年推广到20万hm2,膜下滴灌玉米产量将达30亿kg。  相似文献   

11.
冉敬才 《作物杂志》1993,9(1):30-30
为了探索地膜玉米全苗、高产、节约成本的科技开发增产潜力,我们在海拔1100米的高寒山区酉阳县毛坝乡大石鼎村种植104亩郧单1号肥球(即营养钵保温育苗)玉米半膜覆盖侧栽(简称半膜侧栽)示范田,加权平均亩产340.1公斤,比对照全膜覆盖玉米(简称地膜玉米)亩产232.2公斤增产46.5%,比露地直播玉米亩产100.8公斤增产2.4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推动原州区旱作农业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工作,加速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在原州区彭堡镇河东村进行玉米种植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全膜覆膜的玉米植株的高度和穗位高均高于半膜覆盖和对照,说明全膜覆盖玉米植株生长量大;穗粒数和百粒重等性状表现为全膜覆盖高于或接近半膜覆盖,且明显优于露地栽培。因此,在作物单产水平低的旱作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新技术,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要闻     
<正>6次刷新全国纪录玉米高产高效途径被验证玉米是我国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10月7日,在新疆昌吉州奇台总场举行的"玉米密植高产机械粒收绿色生产技术"现场观摩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少昆研究员说,通过持续开展玉米高产潜力研究,明确了亩产1500公斤高产形成机制,提出"密植增穗,培育高质量抗倒群体,增加花后群体物质生产与高效分配"为核心的产量突破途径,已连续6次刷新全国玉米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14.
<正>陇中黄土高原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后,实现了春种玉米、秋播小麦、一膜两年用、免耕少耕、费少效高,使旱作区粮食的生产实现了新突破。该技术的核心是通过起大小双垄全地面覆盖地膜,充分接纳降雨,保证春季玉米正  相似文献   

15.
玉米作为一种高产粮食作物,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近年来的资料来看,玉米在相应生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相对经济价值也逐渐提高。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对玉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各行业的需求,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最关键的任务。如何有效利用土地,实现玉米优质高产,需要人们不断研发、推广玉米增产技术。对此,本篇文章便针对玉米种植中的减肥增效技术应用展开一系列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榆林玉米全膜双垄沟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榆林玉米全膜双垄沟技术的景观化、趣味化、体验化等创新应用模式的建议和可行性,以期能够为最大限度地拓展榆林市玉米产业功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秋覆膜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张雷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142-145
在推广应用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基础上,从进一步减少冬春季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改善玉米经济性状、提高玉米产量入手,进行了全膜双垄沟播秋覆膜对旱地玉米产量和降水利用率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全膜双垄秋覆膜沟播栽培可明显减少冬春季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增加土壤水分含量、玉米的经济性状明显改善,玉米产量比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播种前覆膜和半膜覆盖栽培分别增产16.13%和46.08%,增产效果明显;水分生产率比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播种前覆膜和半膜覆盖栽培分别提高34.5%和57.8%。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以其适应性广、营养及附加值高、易栽易管、产量高等特点,深受老百姓喜爱,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73万hm2左右。而准确掌握玉米种植技术,提高施肥水平,是玉米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研究玉米需肥特点和施肥原则,探讨玉米高产施肥技术,以供参考。1玉米需肥特点玉米的植株高大,叶面展开也大,是一种十分高产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对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对策的研究,对于我国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玉米种植现状,探讨了影响玉米种植的关键因素,研究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提出了玉米高产种植中病虫害的具体防治对策,以推动我国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实现玉米丰产栽培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的第二大农作物,其年播种面积1.5万hm2,其产量的变化对秦州区的粮食生产影响较大。近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应用,改变了玉米的生长环境和种植区域,使玉米的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玉米的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因时因地的合理密植是玉米增产的关键,良种良法配套才能使玉米增产增收。为此,选用秦州区的主栽玉米品种沈单16号,在做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不同密度的种植试验,旨在找出适宜于秦州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